田夫谣送马瑞河父母之沾益

田夫无外事,惟有佃其田。腰镰与荷锄,两两相比肩。偶尔理田器,相携向市廛。忽闻城市言,官长近已迁。行当舍我去,不复久留连。仓忙到县门,车马已骈阗。惊愕语同辈,兹事良已然。自从官长来,于今五六年。年年纳租后,家家饱粥饘。鸡犬夜不惊,村舍常安眠。积谷为我赈,逋赋为我蠲。时有三老来,化诲为我宣。儿童各长成,恩德及茕㾓。信是田家乐,赖得官长贤。自谓长若斯,闾里得生全。今去欲何之,惝恍心若煎。去从官长去,不知何时还。来时不预料,囊无送刘钱。徒尔卧辕下,相将车牵牵。闻说官长去,行行向南滇。滇南万馀里,道路太绵延。中复经巫峡,崟崎摩苍天。况当五月时,赤日赫如燀。田夫有圆笠,不敢献君前。但愿加餐食,以慰心拳拳。尚来福吾民,勿此长弃捐。仆夫早严驾,五马何翩翩。云树隔行踪,有泪如迸泉。

遂初堂书目

私人藏书书目。南宋尤袤撰。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作者遂初堂藏书为近世之冠,杨万里《诚斋集》有为作者作的《益斋书目》,其名与此书不同,但马瑞临《文献通考》引杨序列《遂初堂书目》条下,知为一书。今本无此序,而有毛并一序,魏了翁、陆友仁二跋。此书分经为九门:经总类、周易类、尚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孝经孟子类、小学类。分史为十八门: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故事类、杂传类、伪史类、国史类、本朝杂史类、本朝故事类、本朝杂传类、实录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姓氏类、史学类、目录类、地理类。分子为十二门:儒学类、杂家类、道家类、释家类、农家类、兵家类、数术家类、小说家类、杂艺类、谱录类、类书类、医书类。分集为五门:别集类、章奏类、总集类、文史类、乐典类。其例略与史志同。惟一书而兼载数本,以资互考,首创版本目录学先河,多为后人仿效。此书无解题,另外还不载诸书卷数及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其为传写者删削。其子部别立“谱录”一门,以收香谱、石谱、蟹录等无类可附者,是从宋代新出现的书籍实际出发,“为例最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然此书分类也有不妥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宋人目录存于今者,《崇文总目》已无完书,惟此与晁公武志为最古,固考证家之所必稽矣。”

对雪

漫记今年雪,先悭半月晴。乍飘偏有态,猛下却无声。水绕长春圃,人居不夜城。弄寒群犬戏,惊晓独鸡鸣。桥冻泥添滑,窗虚纸借明。冷妨梅早慧,高妒柳轻生。瀹茗尝深鼎,临书厌短檠。鹅迷鹇失素,鸥混鹭争盟。日壑银烹出,龙沙粉筑成。歌盐唐按谱,聚米汉谈兵。曳履需公诏,吞毡感使旌。初平羊变石,白起甲填坑。贾舶停珠浦,朝骖萃玉京。驼铜誇北录,马瑞遇东瀛。云凝情俱淡,风旋力骤狞。藕边侵纬宿,酥畔比螺蛏。敞坐诗笺接,欢筵舞袖迎。缘甍方盼转,入幌忽萦盈。烟满空翔鹤,潮翻海纵鲸。蓝田难爱宝,月窟助蜚英。瓮罩杯谁覆,盆冰镜不倾。瑶随王粲佩,玑缀李彪缨。豹舄宜分色,麻衣浪拟清。齐腰休更举,巴曲试烦赓。

毛诗注疏

亦称《毛诗正义》。经学著作。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40卷,每卷末附核勘记。民国25年 (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此书以 隋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融 合魏、晋、南北朝学者有关研究《诗经》的见解,阐 释《毛传》和《郑笺》,对于了解《传》、《笺》的内 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由于《正义》遵守 “疏不破 注”的原则,因而承袭了《传》、《笺》的某些错误, 对《毛传》的本意也产生了误解。后世流传的注本有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今流传有《十三经注 疏》本。

诗缉

三十六卷。严粲撰。严粲字坦叔,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清湘令,有《诗集》一部。《诗缉》是南宋时代较有影响的尊序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并称“南宋说《诗》之善本”。正文之前有《诗缉目录》一卷,篇目下标明诗旨,附有林希逸序和《自序》二篇,另有《诗缉条例》若干,为阅读《诗缉》的指南。正文部分以毛诗为底本,对《诗序》和诗篇进行逐章逐节的诠释,诠释时先要言不烦地总结其大意,然后再对音训,词义和章旨进行解释,这种先概括要点的方法在《诗经》注本中并不多见,便于入门和学习,这是其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该书的特色还有:其一,采集众说而又时出己意。如论述大小雅的区别问题,旧说着眼于政之大小,而他则认为:“雅之大小,特以其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风之体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体也。纯乎雅之体者雅之大,杂乎风之体者雅之小。”发前人之未发,也更近情理。其二注重“以诗言诗”(林希逸序语)。严粲早有诗名,解诗主张“涵咏三百篇之性情,则悠然见诗人言外之趣”,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道:“凡若此类,皆深得诗人本意。至于音训疑似,各物异同,考证尤为精核,非空谈解经者可比也。”该书也有不足之处,从总体上看仍恪守“风雅正变”之说及旧的说诗体系,个别地方,还有讹误。《诗缉》影响较大,其说常为朱熹《诗集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及当代唐莫尧《诗经全译》等所引用。现存善本有《严氏诗缉》元刻本(残存二卷一册),现藏北京图书馆。《诗缉》三十六卷十二册原题“朝奉大夫臣严粲撰”,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诗缉》三十六卷十六册,明赵藩刻本,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诗缉》三十六卷十二册,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外还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马国瑞所题李龙眠画赤黑二马相戏卷子一轴索余题诗因题卷后

君不见项王乌骓如黑龙,蹴踏万里烟尘空。五年乘之勇无敌,七十二战收奇功。又不见白门赤兔来向东,神物终属云长公。百万军中刺名将,疾如健鹘追秋风。龙眠居士亲貌得,毛色意态将无同。沙场无人白日静,平陂浅草青茸茸。双蹄直立欲变化,两尾突起争豪雄。还君此图三叹息,此马忽去难再得。江南异事人未知,又见麒麟出东壁。

马瞿睿夫题张伯雨外史评黄子久画仙山楼观图

陵谷东南几变迁,琼台仍在白云边。阎浮世上今何日,句曲山前第八天。说法久要狂外史,挥毫曾识大痴仙。人间俯仰三千岁,抚卷题诗一惘然。

次韵马国瑞员外游会稽

江上杨花落,孤帆度远汀。潮连沧海白,山拥会稽青。逸少笼鹅帖,支郎放鹤亭。登临有新制,毋惜寄林扃。

送马天瑞还京

庚申长安一见君,知君气盖千人军。正德八年定蜀贼,延绥健儿如虎奔。此时天子方西顾,名公才将如云屯。君从制帅适经过,老眼拂拭知有人。果然三月破绵汉,遂令巴蜀无风尘。向也王师亦尝奋,山东河北根株尽。岂系将军纪律疏,由来战士骁腾靳。扫荡宁夸廖贼收,笑谈直羡终郎俊。渭水秦山壮气回,金台恒岳益崔嵬。相逢意气还如昔,愧尔经邦济世才。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其一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长何补岁阴移。绝怜识字翻投阁,肯为窥园废下帷。一树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误归期。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其二

寂历东风草尽生,绿阴啼鸟过清明。江山望眼他乡美,雨露怀思我辈情。身老不堪春去速,名虚底用晚来成。才难自古人兴叹,一将贤于万里城。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长何补岁阴移。绝怜识字翻投阁,肯为窥园废下帷。一树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误归期。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寂历东风草尽生,绿阴啼鸟过清明。江山望眼他乡美,雨露怀思我辈情。身老不堪春去速,名虚底用晚来成。才难自古人兴叹,一将贤于万里城。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 其一

梅心兰甲类元同,气压荀家百和功。借润更烦纤手玉,出云初试博山铜。崇朝日下亭亭盖,三月花间细细风。我有因缘在香火,鼻端消息为君通。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 其二

二卉真香岂复加,便宜编谱入䧺誇。留残一点蔷薇水,幻出诸天薝卜花。佩带正垂金钿小,薰炉孤起翠云斜。金笼甲帐豪华事,惭愧桑枢瓮牖家。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

梅心兰甲类元同,气压荀家百和功。借润更烦纤手玉,出云初试博山铜。崇朝日下亭亭盖,三月花间细细风。我有因缘在香火,鼻端消息为君通。二卉真香岂复加,便宜编谱入䧺誇。留残一点蔷薇水,幻出诸天薝卜花。佩带正垂金钿小,薰炉孤起翠云斜。金笼甲帐豪华事,惭愧桑枢瓮牖家。

附渡北行夜阻风山旗坑寄怀陈睡乡马怀瑞诸同宴

旦从故人宴,洒落坐高轩。一为风水别,中阻荒洲壖。起视迷四野,相忆夜漫漫。青蝇附马尾,利钝故随人。贞女托所天,忧乐由夫君。总为物所误,中立无缠牵。缠牵累千里,万事理固然。因兹悟至道,与君同勉旃。

随宦桂林未遂揽胜之愿匆匆去阻雨愆期因挈马甥瑞熙女寿慈两儿瑞琳瑞麟登叠彩山盘桓竟日赋此留题

桂森山水窟,名甲寰宇中。天教廓诗境,宦迹留泥鸿。未遑事幽讨,尘俗空填胸。携雏欲先去,归棹寻吴淞。仆马已在御,歌骊行匆匆。阳侯若有知,恍惚梦里逢。为言名胜地,自古无异同。胡为滞溪游,长歌诗兴浓。兹境不一顾,毋乃情不钟。因之小作虐,澎湃横流冲。颠风已断渡,媮閒访灵踪。山城无百里,詄荡多奇峰。层峦叠锦彩,佳气郁葱茏。飞阁出岭表,清赏溯元公。古堞隐崇雉,深涧饮长虹。坐久心颜开,瑟瑟来清风。雨馀空翠滴,洞古白云封。豁然忽开朗,异境探不穷。老佛坐岩际,天半闻清钟。青山寿太古,底事首尽童。俯仰忽有悟,山性与人通。此邦人质直,山亦无修容。参差如束笋,夭矫若游龙。山下多沃土,潆洄水一泓。种荷能逭暑,种桑倍农功。民瘠久必乱,民裕国乃丰。愿民登衽席,蚕织毋疏慵。漓江波似镜,倒影青芙蓉。小艇自来去,荡漾双桨红。清景俨图画,拙笔摹难工。凭眺不忍去,夕照辉长空。何当携绿绮,一鼓《风入松》。

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

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奉和周赵王咏石诗

玉绳随月落,金碑映日鲜。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