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黄省曾明水集

勉之生也少,所负良崎嵚。虽从诸生游,而怀物外心。赋诗何所师,泠泠秋涧琴。钟生去我久,谁复赏此音。不见昭代士,丽藻映词林。元间与大吕,一鸣喙皆瘖。青紫俯首拾,为国希世琛。

黄氏菊谱

黄省曾,字勉之,举嘉靖乡试,从王守仁,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驰终身于书无不览,详闻学、近古无比。有《四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崇山人集》等,菊谱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夷门广赎》丛书,民国间上海涵芬楼据此本影印,《丛书集成》收人此本。

种芋法

一卷。明黄省曾 撰。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举人。《种芋法》共分四节,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艺法”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颇有价值。《千顷堂书目》农家类著录为《芋经》,有的版本题作《种芋法》。该书有 《明世学山》、《百陵学山》、《夷门广牍》、《说郛》等本。

蚕经

又称《养蚕经》,是我国明代一部讲养蚕的专书。作者黄省曾。《明史·艺文志》农家类著录一卷。有《百陵学山》本、《广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等本。此书分艺桑、宫宇、器具、种连、育饲、登簇、择茧、缲板、戒宜等九章,分别记述了养蚕的整个过程和技术,反映了我国明代养蚕业的发展。宋元时代,嘉兴、湖州已是全国蚕桑业最发达的地区。但宋元以前的古蚕书都是北方人所作,论述黄河中下游的蚕桑方法。黄省曾的《蚕经》最早记述嘉兴、湖州的栽桑养蚕方法,全文不到2500字。

吴风录

明黄省曾撰。一卷。杂记苏州风俗,于明代江南缙绅、士大夫之奢靡,郡县胥吏之横虐,及官府对铺户、百姓之克剥均有深刻反映。

竹涧集

明代诗文别集。潘希曾(字仲鲁)著。此集是潘希曾的儿子潘徽请求黄省曾于嘉靖二十年(1541)校刻而成。有《竹涧文集》8卷,其中诗4卷,杂文4卷,又《竹涧奏议》4卷,共计12卷。另有附录1卷,墓志、小传之类。集前有东郡苏祐、江阴张衮序。今存此刻本。《四库全书》也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并在《提要》中说:“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程文德曾撰潘希曾传说:“公仪状秀伟,言辞辨正。平生读书,精思力究,发为文章,隽腴古雅,诗尤清婉,卓然名家。”其诗文评价显然过誉。今观其集,四库馆臣所言较为允当:“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又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于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171)可见其文文学价值不高。其诗有些情韵,但也很难说是“卓然名家”。

贫士传

二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姬水字淳父,吴县 (今属江苏)人。黄省曾之侄。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共计75人。除传记外,每人还各为赞。然千古以来,贫士实多,而作者只录75人,漏略殊甚。而且有些人物,只因一事即为收入,亦有不伦,如庄周向监河侯贷粟,即被作者目为贫士就是一显例。该书曾收入明陈继儒辑 《宝颜堂秘笈》之中,1922年上海文明书局有石印本影印发行。

嵇中散集

诗文别集。嵇康作。原本散佚,现存刊本以明嘉靖四年(1525)黄省曾仿宋刻本为最早,凡10卷,包括诗1卷,文9卷。另有明薛应旂刻1卷本,张燮刻6卷本,张溥刻1卷本等。近人鲁迅根据明代吴宽丛书堂钞本辑校,题《嵇康集》,凡10卷,另有序跋及《逸文考》、《著录考》等,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单行本。近人戴明扬据明黄省曾仿宋本参诸别本校注,题《嵇康集校注》,并收有大量有关嵇康生平事迹及评论材料,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早孤,有奇才,博洽多闻,做过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为曹操孙曹林女婿,政治上被认属曹魏集团,遭司马氏集团杀害。本集存诗50多首,其中四言诗20多首,著名者为其《幽愤诗》,作于入狱遭杀之前,叙述了他托好老庄、淡泊寡俗的志向与高远的性格,感情充沛,风格峻切,甚为感人。《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19首也多为人称举。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等对其诗都有很高的评价。而其散文成就又高于诗歌。集中论说文存9篇,以《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管蔡论》,《明胆论》最为重要。“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书信今存2篇,以《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人推重。另有《圣贤高士传》,记自混沌之世至作者当时的隐士高人原119人,存52人之传、5人之赞。再有《琴赋》。全集所收诗文在魏晋文学中占重要地位,后世历被高评和师法。

水经注集释订讹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沈炳巽撰。四十卷。炳巽字绎旃,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沈氏以明嘉靖间黄省曾《水经注》刊本为蓝本,进行校定,历九年纂为是编。雍正九年(1731)成书,五十四万余字。其中有以己意厘正者;对郦道元所引之书,历代传抄讹误者,遍检史志文献,取诸书文字之异同录于下方,以备参考;将诸家考订成果,亦录于后;凡所涉及地理方位、 州县沿革,悉以今地名注释。惟于方位注释,有错误处。然其考订较细,厘正原书之漳水、沁水、漯水等处颇多,取材丰富,故为研究《水经注》重要参考文献资料。有《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总目》误作《水经注集释订伪》。

石仓历代诗选

诗总集。明曹学佺(1574—1647)辑。五百○六卷。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万历进士。曾官广西参议、礼部尚书。因著《野史纪略》被削籍。明亡,入山投缳死。有《易经通论》、《舆地名胜志》、《蜀中名胜记》、《石仓集》等。是编所选历代之诗上起古初,下迄于明。旧名《十二代诗选》。然汉、魏、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十一代,即录古逸,乃缀于八代之末,又并五代于唐, 并金于元。体例名目,多有不合。故《四库全书》编者改其版心所提《历代诗选》为集名。约明末成书。凡四百○一万七千余字。正文含古诗二卷, 晋诗二卷,宋诗一卷,齐诗一卷,梁诗三卷,陈诗、隋诗、北魏诗各一卷,古逸歌谣一卷,初唐十八卷,盛唐十五卷,中唐二十七卷,晚唐二十九卷,咏史诗一卷,方外七卷,宗风一卷,诗及拾遗十二卷(总计唐诗百一十卷),宋诗百七卷,元诗五十卷,明诗初集八十六卷,明诗次集百四十卷(总计明诗二百二十六卷)。收有宋寇准《江南春》、元许衡《游黄华》、明黄省曾《折杨柳行》等诗。此本所选, 卷帙浩博,上下二千年间,作者皆略存梗概,去取亦大都不乖风雅之旨。唯金代仅录元好问一人,有偏颇疏漏之嫌。据千顷堂书目,学佺所录明诗,尚有三集一百卷,四集百三十二卷,五集五十二卷,六集一百卷,今皆未见,是本所收,止于嘉靖隆庆间。有《四库全书》本。

皇甫少玄集

明代诗文别集。皇甫涍(字子安)著。凡26卷。集前有嘉靖二十八年(1549)皇甫冲序、嘉靖二十九年皇甫汸序、嘉靖三十年皇甫濂序。集中有赋1卷、诗19卷、文6卷。另有外集10卷,是皇甫涍死后,其子皇甫枢编辑。集中有诗8卷,赋及杂文2卷。集前有嘉靖四十五年皇甫汸序、黄姬水序、王稚登序、皇甫枢序。今存嘉靖年间刻本,还有《四库全书》本。四库馆臣对皇甫涍的诗文观以及创作上的特点作了如下分析:“古文非涍所刻意,亦不擅场。其诗则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古体多于近体,五言多于七言。其持论,谓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于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可谓笃论。盖涍与黄省曾为中表兄弟,早年袭其绪论,亦宗法北地之学,及其造诣既深,乃觉摹拟之失,故其论如此。然其鉴李、何之弊,则云诗可无用少陵,取法迪功,则云诗可无用近体,又云七言易弱,恐降格为钱刘,亦类惩羹吹齑者矣。王世贞《艺苑卮言》尝谓其如轻缣短幅,不堪裁剪,陈子龙《明诗选》亦谓其纵横荡逸之致,岂非以取径太狭,故窘于边幅欤。要其婉丽之词,绵邈之神,以骖驾昌谷、苏门,固无愧色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2)

琴赋

古代艺术美学著作。三国魏晋嵇康撰。其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强调音乐具有永恒魅力,无盛无衰,令人不厌不倦。高度赞扬音乐的感人力量:“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从重雅轻俗的美学思想出发,要求琴家保持“旷远”、“渊静”、“放达”的审美心胸,并阐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各种现象变化,都由乐器的物质结构所形成,即由于“器和”、“张急”、“间辽”和“弦长”所产生的“响逸”、“声清”、“音痺”、“徽鸣”等现象,而乐器本身则总是保持其“洁净”、“端理”、“和平”的原貌。又从“怀戚者”、“康乐者”、“和平者”说明各种主观情感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不同,而音乐本身仍只以“中和”来统物感人。其美学观点,反映了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价值自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寓教于美的艺术文学观点的一种批判与背离。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所据明黄省曾嘉靖乙酉年(1525年)仿宋刻本;鲁迅手校《嵇康集》影印本;《文选》李善注本;《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古代乐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

赠黄秀才省曾见访

养痾伏园庐,秉耒顾微养。艺苑嘅荒落,宾阶缅虚旷。黄生大雅流,金玉振高响。念我来飘遥,澄江进吴舫。霞裾汎秋尘,羽爵洽朝饷。披襟神偕畅,析疑道弥广。缱绻淹旬留,契合终古赏。临岐重解携,伫立增惋怅。

四十咏 其四十 黄徵君省曾

勉之富三馀,垂言亦惊众。收名良已博,负大不易用。公车一报罢,遂甘醯鸡瓮。有子能象贤,居然冢枯重。

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东观未绝笔,西垣俄解龟。罢裁青纸诏,重入白云司。流落成三黜,联翩换一麾。黄岗与滁上,应立去思碑。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得疾因卑湿,为文足感伤。才蒙宣室召,奄忽叹云亡。楚客离骚怨,子牟江海心。积忧偏损寿,多病未妨吟。野鸟俄窥舍,甘棠已结阴。郡中应罢市,遗爱在人深。奏稿应盈箧,藏书复几车。门人谁渍酒,天子想投瓜。旅榇关山阔,铭旌道路赊。趋庭有令子,清白自传家。

至正甲申岁,大饥,民多艰食,殍死者相望,盗贼扰扰。予亦缺食,未免作粥以延残喘,因赋食粥歌,以畅此怀

朝餐一顿粥,暮餐一顿饭。每当食粥时,未免一长叹。少年何事不相遭,胡为晚岁方论交。此时菜蕨各已尽,以糟配尔为嘉殽。既啖糟,复食粥,却意年当三十六。笑携省檄上皇州,曾以文章动流俗。二程祠宇陋且卑,我奋赤手更掣之。至今穹碑照淮水,碑成秩满游京师。京师嬉游二十载,铁石忍穷心有在。声名欻起凤凰池,风云已际鱼龙海。当时结交多贵人,往往尊我席上珍。执经或在弟子列,或遣弟子来相亲。剧谈王道尊礼乐,每激薄俗敦彝伦。闾阎疾苦详敷陈,亦或一慨眉为颦。有时华筵湖山下,争挽先生共陶写。满堂座客尽豪贵,亦知推让宗儒雅。盈盈珍馐簇金盘,衮衮葡萄浮玉斝。金钗十二列两行,班班初匪寻常者。主人行杯极欢笑,竞唱新词誇艳冶。半酣相恼索题诗,挥毫写向香罗帕。尊前为我发新声,自以风流望鄙野。万钱日食固有限,一笑千金绝无价。放怀满饮鹦鹉杯,何心复恋麒麟画?鹧鸪舞罢月欲上,半掩城门归并马。等閒高会难具论,酒酣掉臂金马门。三三五五正少年,乘兴共我歌浮云。穷冬出使居庸北,骏马稳步龙沙雪。清霜在鬓冰在须,指冻欲堕饥欲裂。苦寒不透貂鼠裘,青鼠煖帽方蒙头。璚田玉界中著我,自是奇士真壮游。解鞍沽酒弹箜篌,打手刺刺歌鸣讴。丈夫有志在许国,我自乐此忘羁愁。连樯海运三百万,署黔楮尾方成卷。每忧谈笑误王事,朝夕驱驰敢忘勌?湖广文台正乏贤,诸公为买江南船。汉阳春树晴历历,秦楼夜月明娟娟。手提文印不半年,首为鄂学归侵田。蓬山有诏归朝天,锦袍公子偕神仙。宣文阁静万机暇,时遣中官催进画。饱聆天语近天光,神揖天香更潇洒。壮游既倦思还家,堨来庾岭观梅花。桑麻弦诵各得所,玉堂召我天之涯。平生所历犹在眼,夜半思之皆梦幻。盛时不敢忘贫贱,自喜枯肠藜藿惯。饱食粥,无咨嗟,尔糟尔粥甘如饴。鸡鸣曳履东家谁,芜蒌曾疗王孙饥。粥兮粥兮敢尔却,犹胜蕨餈滋味恶。苟延残喘待秋成,白发春风会如昨。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缑氏古城里,好古王道济。作诗有古风,读书知古意。朝来遣仆夫,遗我古石器。结从天地初,生自一拳际。工倕创规摹,般输施剞劂。瀹茗北窗下,坐有羲皇思。嗟予性迂鄙,龃龉居今世。忝官污台省,曾无益时智。退藏又濡滞,尚不离朝市。阙地避烦暑,颇与营窟类。诚非古人比,拜赐得无愧。

贺吕守用中

紫帽山颠秋色高,刺桐城头风怒号。乾坤冲融忽异态,千里和气生旌旄。昴星之精来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际。骨相诞钟嵩岳灵,风流不泯磻溪裔。怀香握兰今几春,琐闼画省曾弥纶。他年揽辔探禹穴,平反所活凡千人。南土分忧宽主顾,棠阴好在来何暮。儒风郁郁蜀文翁,德量汪汪黄叔度。相种由来多山东,蝉联八叶属我公。百年耆旧讴歌里,万里山河指顾中。声名合沓盖九州,人物中兴第一流。风云变化固有待,苍虬宁许池中留。青衫腐儒趋幕府,香火祝公如卫武。夹辅皇家不计年,长将朽质入陶甄。

初至昙阳观访长公作二首

龙篆荧煌列太清,凤箫时落步虚声。千灵剑佩朝拘翼,七圣辎軿候广成。王母宴时香雾合,上元归处片霞明。骑羊莫问关前客,石室初平是姓名。绛宇琼楼压巨鳌,扶桑晴翠落飞涛。攀云顿觉蓬壶近,望日犹惊泰岱高。面貌诸天曾省识,风神八极共游遨。含毫小毕千年事,长侍方平醉玉桃。

弄笔二绝句

小苑看花二月初,缀蜂须上嫩红舒。东皇不省绿何事,一任风吹雨打疏。柳破融风淡不寒,曾偷青眼傍雕栏。朱帘半捲花如雪,燕子巢成春已残。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