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理智与情感》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该作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
读刘廷琛先生覆礼制馆书题后
江城几度听鸣笳,极目烟尘日易斜。巢月有枝凄蜀魄,乘风无计觅仙槎。一时秋兴谁悲杜,万劫冬青尚作花。莫怨西山薇蕨少,桃源深处有桑麻。
往昔四续六首 其三 李贽
往昔论先贤,吾爱李卓吾。秃头著儒服,言行如合符。遥遥禹稷心,俨与菩萨俱。《焚书》既已作,一再定藏书。笔削寸大义,刚直过史狐。人伦重估价,肇自龙潭初。语语准情理,世俗惊相呼。吁嗟七十叟,投身饲酷儒。遗令有先兆,裸葬如束刍。至今通州道,片石委路隅。
李温陵集
诗文集。20卷。又名《李氏文集》。明代李贽著。李贽(1527~1602),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 温陵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一生著述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史纲评要》《初谭集》《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李温陵集》系李贽去世后,由弟子辑校、 编刻而成,文集共205929字,前有李温陵自序,卷一至卷六为书答,卷七至卷十三为杂述,卷十四至卷 十七为读史,卷十八、十九为道古录,卷二十为诗。书中收录了李贽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 读史短文等400余篇,集中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焚书
一称《李氏焚书》。中国明代哲学著作。明李卓吾作。六卷。书约成于明万历四年至三十年(1576—1602)间。由门人汪本钶编印。分书答、杂述、读史及诗四个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儒家的经典及道学的假面目进行批判。提出童心说,认为童心即是真心。指出道学家的一言一行以及作文均属虚假。贽为明代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文学家,自云“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乃名《焚书》。初刊于1588年。作者后又作《续焚书》(也称《李氏续焚书》),初刊于1618年。中华书局于1960、1961年分别重新校点出版,1975年又据明顾大韶编《李温陵集》本作了校改、增补,合为一册出版。
续焚书
明李贽撰。五卷。贽有《焚书》已著录。此书本当为李贽晚年之作,但他因有“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等反封建反儒学的言论,被封建统治者“严拿治罪”,死于狱中。作者死后,其书真赝并传。新安汪本钶从贽十年,辑其遗文,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刊行,是为信本,约十万二千字。卷首有其友人焦竑、门人汪本钶等三人序。是本当为李贽晚年之作,继续保持其反封建伪道学之锋芒。包括书信、序、论、杂著、史论、诗歌等。 书中抨击孔孟与理学家,讽刺长期以来的尊孔论多出 于盲从,有如“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激烈批评儒家经典及伪道学,认为“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并表示:“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初刻于明万历年间,中华书局1961年有点校本,1974年又有与《焚书》合刊本。
易因
易因,又名《九正易因》。明朝学者李贽撰,书成于万历年间。《明史•艺文志》着录作四卷。今《道藏》本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解释《周易》六十四卦著作。每卦先列经文,然后总论卦象义理,并附录王弼、程颐、苏轼、方时化等诸儒之说。书中对《易经》之解释重在义理,颇近乎禅,与李贽哲学思想相符。清儒朱彝尊《经义考》卷五十五、《四库提要》易类存目皆着录此书。
长春真人西游记
中国古代地理游记。李志常撰。书成后世间传本极少,清时经考订刊印得以广为流传,有近人王国维、张星烺等注释本。是了解蒙古早期社会历史的一部重要史籍。金宣宗兴定五年(公元1121年),全真教长春真人邱处机,奉成吉思汗之召,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此书是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记述邱这次西游的见闻录。采用日记式,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成书于元睿宗拖雷监国期间。至清乾隆十 六年(1795),稿本始为钱大昕、段玉裁在苏州元妙观发现,并刊行于世。
经礼补逸
元末明初人汪克宽勾辑中国古代礼制的著作。9卷。洪武二年 (1369年) 曾鲁序称,朱熹曾谓 “《周礼》为礼之纲,《仪礼》其本经,而《礼记》其义疏”。属门人黄氏辑录丧、祭二礼,未能有成。汪克宽亦称 “《礼记》乃《仪礼》之传,《仪礼》乃《周礼》之节文。而三礼之要,则在乎吉凶军宾嘉五礼之别也” ( 《自序》,下同) 。他认为古代吉礼12,凶礼5,丧礼4,宾礼8,军礼5,嘉礼6。然 “周之叔世,礼典多散逸,盖不特火于秦而亡于汉也” 。因而遍考《仪礼》、《周礼》、大小戴记、《易》 、《诗》 、《书》、《春秋》三传、《孝经》、《家语》及汉儒记录之合于礼者,列为五礼之篇,次第为吉礼4卷、凶礼2卷、军礼1卷、宾礼1卷、嘉礼9卷。此书不独体例参差无绪,亦多杂春秋诸侯失礼之事,与西周礼制多不合。程敏政跋称,此书曾为人改窜,窃为己有。清人辑《四库全书》,所收此书,或系改窜之本。有通志堂经解本。
杂句 其十三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迷即有我,悟即无情。通达大智,诸法不成。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现在不住,念念勿侵。未来未至,亦莫预斟。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洞达虚心,法无寿命。若能如是,圆通究竟。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十
三河野人,两浙社宾。湛存该理智,妙触出根尘。乌藤行脚丛林事,鈯斧住山云水身。
余凡两度阻雨冲霄观俱为访龙湖师戏题壁上 其二
我从观里拜青牛,忽忆龙湖老比丘。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
春日漫兴 其六
为瑟为竽调转孤,文章千万一葫芦。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湛玉壶。
疯癫与文明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望的超越”缩写的“激情与澹妄”补充了一些内容,因而书名也改为《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ad-nessandCivilization:AHistoryofInsani-tyintheAgeofReason)。全书共分为11个部分。包括前言、“愚人船”、大禁闭、疯人、激情与澹妄、疯癫诸相、医生与病人、大恐惧、新的划分、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书中福柯全面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今天,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所体现的疯癫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力图说明,疯癫是“社会空间”中的一个知觉对象,它是在历史过程中由许多方面建构成的,是由多种社会实践捕捉到的。它不能简单成为思辨理解的分析对象。
苫庐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朝誉未如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外台乐为上其事,吾君吾相相与记。非渥其恩奚以厉,占鹊卜灯言喜至。儿孙殊不解吾意,以荣为孝孝之细。
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七首 其一
草阁临何地,花天想后渠。傍墙应植柳,俯岸几跳鱼。好撰王褒颂,休亲郭橐书。改元新礼制,侧席待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