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春秋正传
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陆氏认为,《春秋》乃“鲁史之文而列国之报”,与晋之《乘》、楚之《梼杌》属同一性质。所以治《春秋》者,“不必泥之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大其心以观之,事得而后圣之心,《春秋》之义可得”。可惜的是,“鲁史之文世远而久湮,左氏之传事实而未纯,其余皆多臆说耳。自三氏百家以及胡氏之传多相沿袭于义例之蔽,而不知义例非圣人立也,《公》、《穀》穿凿之厉阶也。”因此湛氏乃取诸家之说以厘正之,其书取名“正传”,意即正诸传之谬。其体例是先例经文,再以“正传曰”释义,然后引诸儒三传之说,最后以己意折衷断之,与刘敞《春秋权衡》一书之体例很相近。此书卷首有《正朔月数论》,认为“春王正月为周之春月,但《经》强调王字,可知尚有原因,盖夏商之余民各因其故俗,而列国或各建正朔以自异,容或有不同者。”其说颇近情理。现存明嘉靖刻本、清乾隆二十四年湛氏刻本。
格物通
理学著作。明湛若水撰。一百卷。编为六条,称为六格,一格为一类问题。其中《平天下格》四十四卷,《治国格》十四卷,《齐家格》十三卷,《修身格》九卷,《正心格》三卷,《诚意格》十七卷。除《正心格》外,其余五格又分若干细目。全书条目清楚,一览便知要义。旨在阐发儒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学说。对诸子到明代的儒家思想都有比较具体的介绍和准确的概括,内容广泛,思想精纯,堪称儒家思想的百科性著作。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虚明无体,广大无际,天地范围于其中,四时运行于其中,万物发育于其中,辞生于其中,事生于其中。人心本为善,有恶是受“意”的干扰。所以修养方法只能是“毋意”,即使心保持寂然不动的 “明镜”状态,不思、不虑、不接触外物,顺应心的本然状态。实际上是把佛家的 “无念”引入儒学。他甚至斥责《大学》非圣人之言。恍惚以为得其真传。为此,湛若水仍集其所言,逐条进行析辨。凡书中低一格者为杨简之说,平格者为湛若水之论。他尖锐地批评杨简是以圣贤的格言,文饰自己的邪说,其言论 “乃异教宗旨也。”各种版本的 《甘泉先生文集》 皆收录此书。
樵语
嘉靖甲申冬,我师甘泉先生既主南雍教事,?习振颓,率德约礼,一月而大纲陈,三月而众务举。于是开讲院以授及门之徒,辟观光馆以处四方来学之士。谆诲之余,首出《大科训规》,次出《知新明论》,次出《二礼训测》,次乃出《樵语》焉。盖先生教人,循循善诱,而《樵语》者,寔先生设教西樵时,门人所录也。先生之学,启乎江门,契乎濂洛,而上溯乎洙泗,纯粹中正,备见诸所著,是编则其精要尔。诸生因相与刊之,以广先生之教云。
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莘野隐于耕,傅岩隐于筑。叔夜隐于锻,君平隐于卜。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夫君无所事,扫迹隐于谷。优游以卒岁,燕居常慎独。方寸湛若水,颜状温比玉。白璧无瑕玷,幽兰自芬馥。插架万签书,拥檐千挺竹。时乘昃月过,自伴微云宿。萧然伏腊馀,尚不愧此屋。岂曰不愿仕,可以速则速。富贵草头露,荣华风中烛。止止理固明,知止乃不辱。小人无藉在,放浪谢羁束。衰年迫饥冻,强颜隐于禄。晚食且徐行,分量初易足。婆娑一丘壑,雅趣在松菊。平生喜文字,终恨窘边幅。顾闻多种秫,迎寒酿已熟。更约阮仲容,清谈夜更仆。
武夷风月代券付洪子歌
武夷风月与人同,光霁之体无彼我、无终穷。宇宙充塞,流行大通。风月阅人知多少,人不见风月之始终。尧舜亦在光被中,回视浮云点太空。千古此明月,万古此清风。风来无迹,月去无踪。口不可授神可融,回也卓尔末由从。武夷风月匪衣钵,以付洪子得其宗。得之衣钵亦无有,老拳槌碎还穹窿。辛丑夏四月三日,甘泉居士湛若水书于胥江舟中。
国琛集
二卷。明唐枢撰。唐枢,字惟镇,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妖贼李福达罪被斥为民,隆庆初复官。年少就学于湛若水,并深受王守仁 “良知”影响,后深造实践,称一庵先生。著有《易修墨守》。《国琛集》取国家以人为宝之意,以罗明初至嘉靖人物,大体分为圣人、君子、善人、有恒四类,但体例很不分明,所记人物不按时代分出先后次序,也不尽按类分别,错出杂陈,上自宰辅,下至隶卒均人各一小传,寥寥数语,很不详明,而且传后之论断,也不能定出谁是圣人、君子,谁是善人、有恒。书前有王畿序和唐枢自序。
陈白沙集
诗文别集。明陈献章(号白沙) 著。九卷。其集传本较多,卷次不一。原本称 “全集”,共二十卷,诗文各十卷,为罗侨所刻, 后又增为二十一卷,另有文集十二卷、“诗教 解”十五卷合刊本。后由高简于嘉靖年间删并 为九卷本,其他各版遂不甚通行。本集卷首有 嘉靖十二年(1533)高简序,嘉靖三十年湛若水 序等五篇序文。卷一至卷四为文,卷五至卷九 为诗。有万历刻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柏斋集
诗文集。明何瑭(1474—1543)撰。十一卷,文十卷, 诗一卷。嘉靖己酉(1549)郑王所刻。其论学以格致为 宗,这一思想集中在《送湛若水序》中,谓:“甘泉以存心 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 良知之说,而瑭独以躬行为本。卷首有贾待问序,嘉靖二十八年(1549)郑王序等序文。卷一为讲章、奏疏等,卷二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诗(其前有嘉靖四年自序)。
次山集
十二卷。唐元结 (719—772)撰。元结字次山,号猗玗子、浪士、聱叟、漫叟、漫郎、渔者、酒徒漫叟,鲁山 (今属河南)人。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擢为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又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道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家,绥定诸州,民乐其教,立碑颂德。著有 《元子》、《文编》、《琦玗子》等。此书据内府藏本收录,共十二卷,由陈继儒 (眉公)、吴震元 (长卿)、王时敏 (逊之)同校。元结之诗注重反映百姓疾苦,斥责官吏征敛无度,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然其过分否定声律辞采,有意不写律诗,其古诗也少有风采。杜甫曾赞其诗“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同元使君舂陵行》)。其文全用散体,不涉骈丽,亦多讽刺时政之作。高似孙评论说:“文章奇古,不蹈袭。”但元结所著之书今皆不传,惟此本存世,而书名、卷数皆不合。盖后人摭拾散佚而成编,并非旧本。现存有明刊本;明正德十二年 (1517)湛若水校本;《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为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本。丁丙 《善本书室藏书志》藏本。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孙望以明本为底本,新编 《元次山集》十卷本。
枫山语录
一卷。明章懋。此书为语录汇编,分为 《学术》、《政治》、《艺文》、《人物》、《拾遗》等五类。其《学术》、《政治》部分,虽然多为人人习见之理,但极明白醇正。如谓“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而为性”。“格物穷理须是物物格,事事通”。认为学者须大其心胸,心大则万物皆过。必须有穷理功夫,心才能大。又必须心小,心小则万理清晰。必须有涵养功夫,心才会小,不至于狂妄。又认为,为学之方当依程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强调格君心,收人才,固民心,然后庶事可举。《艺文》部分持论亦极平允。《人物》部分,对陈献章有不满之词,谓 “白沙不免流于作诗写字之间”。又谓胡居仁持敬有功夫,但亦是死敬,适于用处不通,欠明义功夫。而对吴与弼则尊之太过。《拾遗》为拾前四类之遗。后附行实,录杨兼、湛若水、庄昶、邵宝、蔡清、王守仁等人对作者的评论。有 《四库全书》本、《指海》本、《借月山房汇抄》本、《金华丛书》 本。
和南岩回
心舒还爱日,境胜欲忘归。茶战弱一水,棋兵尚十围。秋山终易冷,暮坐祇添衣。上马回首数,霜蟾逐盖飞。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凌霄矫翰,希风清往。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易达外畅,聪鉴内察。思乐寒权,披条映雪。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妙感无假,率应自然。我虽异韵,及尔同玄。如彼竹柏,厉飙俱鲜。利交甘绝,仰违玄指。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泰不期显,在悴通否。人间诚难,通由达识。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搴褐揽帔,濯素□吝。壑无深流,丘无嚣仞。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纺玄契,废疾高卧。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非不悦子,驽骥殊量。鸟养养之,任其沈飏。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湛编脩若水册封安南
圣朝荒服尽冠缨,岭外交南旧有名。文字不随言语别,道途长共海波平。一家两被周封命,六载三回汉使旌。天上玉堂非远别,故乡重慰倚门情。
芦苇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 其三
閒山剩水人占尽,若个游人问翠微。向晚欲投云际宿,禅房借得稻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