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讷堂和尚住秀之天宁

苏州有,常州有。真个有,未尝有。贱时倾国不可换,贵则陪钱挜一㪷。伸一手,缩一手,日月奔忙,山河倒走。济北瞎驴退三步,跛脚云门大张口。阿呵呵,只今此话大行,何待三十年后。

西隐集

十卷。明宋讷 (1311—1390)撰。宋讷,字仲敏,号西隐,滑县(今属河南)人。元至正中举进士。官河北盐山知县,弃官归。洪武十三年(1380)征为国子助教,后升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迁国子祭酒,卒于官。正德中,追谥文恪。事迹具载《明史》本传。据刘三吾撰《宋讷墓志》,称其所著《西隐集》十七卷。而《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俱作十卷。此本有山东东莱(今掖县)刘师鲁序,称“其集初为上海张趋所手录。滑人王崇之令上海,从其后求得而刻。岁久漫漶,师鲁因鸠工重刻。”盖此本是否在张趋缮录之时,已有所删并,故与墓志不合。本集前四卷为赋、诗,后六卷为杂文,并附以明太祖手敕四道,及《白云茅屋赋》二篇,记一篇。白云茅屋,是宋讷所筑别墅之名。宋讷领成均胄子之任,师道严正,为一时典型。文章亦浑厚醇雅,其奉敕制太学碑,极为明太祖所赏识。今具载集中。其《壬子秋过故宫》诗十九首,尤缠绵悱恻,有风人忠厚之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甚推崇其“半船凉色潮生海,两岸秋风浪拍沙,华表柱头相语鹤,秣陵江上独归鸿”诸句,以为极佳。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理学类编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返回故里,后又征入校书,书成而归。他博通经史,所教诸生多有成就,为当时名儒。此书成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凡三易稿。其初本名 《格物编》。临川吴当见之,认为此书所辑《天地》、《鬼神》、《人物》、《性命》之说,仅为“格物”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格物”的全部内容。因而改名为《理学类编》。此书主要是汇编宋代理学家关于天地、鬼神、人物、性命的言论。书前有临川吴当写的《序》。第一卷《天地》,分为“论天地之始终”,“论天地之形体”,“论天地之枢纽”三部分。第二卷《天文上》,分为“论日月星辰”,“论日月食”两部分。第三卷《天文下》,分为“论云雷风雨之属”,“论虹霓河汉”两部分。第四卷《地理》,分为“论地理之广阔”,“论潮汐之消长”两部分。第五卷《鬼神》,分为“论鬼神之情况”,“论祭祀之感通”两部分。第六卷《人物》,分为“论人物之始生”,“论人为物之灵”,“轮回生死之辨”三部分。第七卷《性命》,分“论性命之理”、“论本然之性”,“论气质之性”、“论心为性情之主”四部分。第八卷《异端》,分为“论佛老神仙”、“论阴阳家之说”,“论相人形貌”,“论谶纬之说”四部分。所收言论以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六位理学大师为主。而以《荀子》以下五十三家之说为辅,如扬雄、谷永各家,《淮南子》 洪迈《容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等,并加采摭,以参考互证。偶引六经、《论语》、《孟子》、必置于各部之首。作者自己的见解列于最后,加“愚按”二字。其所采录的言论,不主一家,绝少门户之见。摘取精要,条理精密。自己所论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认为,天度一周之时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而有余,日道 周之时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而不足,天度有余,日度不足,故六十余年差 度,是谓岁差;微雨将散为日光所照,即成彩虹,雨散则无。对于佛道、阴阳、相术、谶纬诸家斥驳明切。他认为,佛老以死生祸福之说惑人;相术者视人面貌而知吉凶是妄诞。所论深刻,足以破世俗之惑。有《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

刘彦昺集

九卷 明刘炳撰。刘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刘炳事迹略见《明史·文苑传》。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考其《吊余阙墓》结衔称《大都府掌记》,及《哀曹国公》“三年忝记府,龙钟侍文墨”和《沐西平挽诗》“十年参幕府,惭愧簪缨客”等诗句中,可略知其这段经历。后为山东东阿知县。越两考,引疾归。所著诗文本名《春雨轩集》,乃其门人刘子升所编,杨维桢尝为其评定。其评语亦附载集中,杨维桢及危素、宋濂、徐矩皆为之作序,王祎、俞贞木、周象初皆为之作跋。此本题为《刘彦昺集》,不知何人所改。刘炳乃才识之士。其诗作诸体并工,诗格伉爽挺拔,类其为人。颇为杨维祯等人的推重,如《燕城怀古》中“广寒宫殿玉为楼,万岁鳌峰压九州。番国胡僧青鼠帽,天魔宫女彩龙舟”等句,时人称可与宋讷的 《壬子过故宫》、刘嵩的 《早春城怀古》相媲美。惟末附杂文一卷,气象纤弱,殊逊其诗。是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送贾讷倅眉二首 其一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送贾讷倅眉二首 其二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送若讷上人归衢州

应供何来此,囊书谒紫宸。清閒频赐对,止观久谈真。恳谢兰袍宠,恩颁宝字新。重还乡寺日,学侣益归亲。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送九座讷老 其一

禅老遥从九座来,一言为我洗尘埃。飘然又向山中去,白首相逢更几回。

送九座讷老 其二

至乐亭中半月留,溪山杖屦饱寻幽。见师忽起庐山梦,梦向旧时游处游。

送九座讷老

禅老遥从九座来,一言为我洗尘埃。飘然又向山中去,白首相逢更几回。至乐亭中半月留,溪山杖屦饱寻幽。见师忽起庐山梦,梦向旧时游处游。

送贾讷倅眉二首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子聪作参军,常跨破虎鞯。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君吟倚树立,我醉攲云眠。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雁弦。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珠帘捲明月,夜气如春烟。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一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在江淮间。谁能辛苦运河里,夜与商人争往还。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二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三

小帘灯火屡题诗,回首青山失后期。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

送艾若讷赴青田 其一

骖鸾驾鹤上青田,万壑千岩古洞天。堂上弦歌真吏隐,不愁淮浦有风传。

送艾若讷赴青田 其二

春光欲动草芊芊,水绿山青上濑船。若使周公但茅屋,雪袍宁醉楚江边。

和讷庵送秀上人之湖湘

君山清绝吾未庐,坐想寒水连汀蒲。公今因行得掉臂,扁舟独载如轻凫。凭高乞与眼界大,重磨古镜开平湖。潜龙无声霜月冷,白鸟出没丛芦枯。烟渺明边奯公渡,岳阳句里萧湘图。作诗模写但彷佛,佳处付公聊自娱。

送艾若讷赴青田

骖鸾驾鹤上青田,万壑千岩古洞天。堂上弦歌真吏隐,不愁淮浦有风传。春光欲动草芊芊,水绿山青上濑船。若使周公但茅屋,雪袍宁醉楚江边。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