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越录

一卷。元徐勉之撰。本书记载元至正十九年(1359)明朝军队攻绍兴事。时徐勉之任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绍兴从元末起被张士诚所控制。至是,朱元璋遣胡大海率军攻之。攻城三月不破,明军乃撤。本书记载胡大海兵受挫后纵兵淫掠、发宋陵诸墓,以及张正蒙妻韩氏、女池奴,冯道二妻抗节等事,均为《明史》所不载,可补正史之不足。本书《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清人傅以礼云,此书明代有两本,一为杭州吴氏《瓶花斋》抄本,不著撰人名氏;一为明代越中刊本。并《武备志》附《古越书》,题曰元徐勉之撰。《四库全书》著录为前者。后者则有《十万卷楼》本,《丛书集成初编》据以排印。又有《学海类编》 (道光本、影道光本) 等。

疏影 小玲珑山馆赋絮影

飞绵近远。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寄张都干蒙正

林深叶密绿阴繁,荷渐生芽蒲有根。心事蹉跎过岁月,故人落寞共乾坤。舟行莼菜水云浦,路入杨梅烟雨村。何日扣门寻子去,一樽聊对话黄昏。

张载集

宋代诗文别集。张载著。中华书局编校,并于1978年出版。此书以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沈自彰凤翔府《张子全书》官刻本的清初翻刻本为底本,用郿县本、朱轼本、《正谊堂丛书》本及《张子抄释》等互校,同时以《古逸丛书》本《周易系辞精义》参校。其内容首先把朱熹注《西铭》归入《正蒙》并删去朱注,列为第1;其次据历代著录改称《易说》为《横渠易说》,列为第2;《经学理窟》列为第3;《张子语录》3卷及《后录》2卷列为第4,因该部分系以南宋吴坚刻《张子语录》为底本,故将此本所无的《张子抄释》之最后7条附在《语录》卷末;《全书》的《文集》部分连《杂诗》在内仅存10篇,编校者据南宋吕祖谦《宋文鉴》补入4篇,改称《文集佚存》,列为第5;最后附入旧有的《性理拾遗》、《近思录拾遗》。此外,书前有张岱年撰《关於张载的思想和著作》,书后附录有《行状》、史传及各本序文。到目前为止,在张载别集的诸本中,这是最完整的本子。

再依原韵和怡园主人

义熙甲子编岁月,千百年来已陈迹。惊看陵谷生风云,又见龙蛇起山泽。超世何如入醉乡,承家要自求安宅。纷纷十丈软红尘,不遇热肠齐蹙额。吾宗彦圣首怡园,踵武乡贤称主伯。壮岁科名火尚青,频年市隐尊浮白。清才八斗迈陈思,七步吟成豆箕赤。造次难忘报国心,翱翔待举冲霄翮。一诗一句證鸥盟,莲社高张班马席。名宿耆英二十人,春风管领谁之力。传来缣纸洛阳多,寿以枣梨安氏刻。况有神君旷世才,铮铮仙尉标风格。嗟予老病素无闻,际此纷呶乌有获。拜读新诗喜且惊,当年想见青云客。尽教珠履进三千,未肯金缄露什百。倡和年年成古今,推敲字字增音释。襟怀潇洒出尘埃,此境此情匪朝夕。江表风仪应制科,汝南月旦量才尺。讫今牛耳掌骚坛,垂老未忘先觉责。下里讴吟勉续貂,无能自笑难为役。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五

冥搜窃叹眼俱高,我欲还家备百牢。三十三人齐上去,举杯帆外送洪涛。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二

眼空未可叹贤无,瓦砾中间有宝珠。多谢三峨孕清淑,安排贡籍贡鸿儒。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四

外省风雷亦壮哉,曾将科目放颜回。因寻俊秀传衣钵,笑指凌云得得来。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一

珍重知音审五声,也从纸上得张程。设科久矣何曾见,想像双瞳万古惊。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三

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如今天子都除却,正学何忧更屈伸。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珍重知音审五声,也从纸上得张程。设科久矣何曾见,想像双瞳万古惊。眼空未可叹贤无,瓦砾中间有宝珠。多谢三峨孕清淑,安排贡籍贡鸿儒。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如今天子都除却,正学何忧更屈伸。外省风雷亦壮哉,曾将科目放颜回。因寻俊秀传衣钵,笑指凌云得得来。冥搜窃叹眼俱高,我欲还家备百牢。三十三人齐上去,举杯帆外送洪涛。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着有《周易观彖》,已着录。《正蒙》宋张载着,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无篇次,载门人苏昺等分为《大和》、《参两》、《天道》、《神化》等十七篇。张载提出“虚空即气”的观点,认为宇宙万象,皆由气成,在我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是书载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虽注本颇多,然多不得其要,加之章句又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说相矛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注解》疏通证明,多阐述张子未发之意;又于先儒互异之处加注。如“太极之说”与“周子太极不同”。地有升降一条,黄瑞节以为执四游旧说。又如《六经》之中释孟子之过化为不滞于物。释《中庸》之敦化为体厚用神。释《易》继善为不已其善。释《论语》上智下愚为习成。释《中庸》仁者为生安,智者为利。释《论语》空空无知为无思无为。释《易蒙》以养正为养蒙以正。释《论语》先进后进为急行缓行。洋洋盈耳为乐失其次。与朋友其敝之而无憾句,以其字属下。释好勇疾贫章二乱字迷缪。释易险阻为圣德之高坚。释《论语》素绚后素二“素”字异义。释礼禘祫之义用《注疏》旧说,殇祭之义又改易旧说。皆一一别白是非,使读者明白不疑。自明以来诸家注释之中可谓善本。主要有明刘基《正蒙会稿》四卷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刊续编本,咸丰八年(1858)刊《惜阴轩丛书》本。明刊本。清道光九年(1829)李维迪刊《榕村全书》本。清乾隆三十年《四库全书》抄本。

挽张正甫二首 其二

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公相品题文艺价,乡人辟易义风情。本来云雨蛟龙志,老去山林猿鹤盟。桂子不须坟上落,此君原自不争名。

挽张正甫二首

别来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公相品题文艺价,乡人辟易义风情。本来云雨蛟龙志,老去山林猿鹤盟。桂子不须坟上落,此君原自不争名。

正蒙初义

十七卷。清王植撰。王植有《四书参注》已着录。《正蒙》是张载的重要着作,原只数万言,而其弟子苏炳将这部书分为十七篇,相续成为今存本的样子。这是一部哲学着作,它与《西铭》、《易说》构成了张载的哲学体系。张载提出了“太虚”这一表示物质特性的范畴,在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进步。他说:“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纲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正蒙·太和篇》。又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和》)。这就是说,世界的本体是元气,这种气是无形的(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到它),气的聚合、分解(散)都是暂时的现象(客形)。太虚就是气,不是在气之外还有一个太虚。《正蒙》注释很多。是书,诠释《正蒙》。冉祖、李光地、张伯行之注,列于程朱诸说之后,并采张子《经学理窟》、《语录》、《性理拾遗》相参证,而又各以己见参订于后。其大旨谓张子见道原。从儒释异同处入。故其言“太虚”皆与释氏对照。又谓太虚有三义。又谓程朱多不满此书“太虚”二字。然晰其旨,殊涂同归,正不必执程朱诸论以毁谤。又谓《诗笺》、《书序》、《礼疏》、《旧说》张子所用颇多。今人习见习闻,皆程朱遗泽,遂咤而怪之。当时能破门户之见的,其谓张子自注。又谓十七篇为苏昺所传,张子所,李光地本多割裂,其辨析皆为不苟,称张伯行注出于他人之假名,非所自着,云云,亦足资考证。有明刘玑《正蒙会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刊续编咸丰八年(1858)刊《惜阴轩丛书》本。清王植《正蒙初义》十七卷,清乾隆三十年《四库全书》抄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太平洋书局《船山遗书》本,1956年古籍出版社本,1975年中华书局本。

送道州使君江西张正父

词学清流属上游,可曾轻外叹迟留。半生萧洒居仁宅,千骑精明赴道州。曾拟朝阳鸣老凤,暂从楚水问盟鸥。不妨高索山人贾,款曲归来尽黑头。

张子正蒙注

《正蒙》是张载最主要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的精粹,具体表现在这部著作里。朱熹曾经给这书做过注解,名《正蒙解》,虽然也表示推崇,大部分却把他的理论歪曲了。后来做注的,明朝有高攀龙、陈伯达,清朝有李光地、冉觐祖、张伯行、王植等,都不及王夫之所注的精确。王夫之的这部《张子正蒙注》,不但充分阐明作者的思想,更进一步发展了张载哲学,而且对于原著上有些观点表示不同的见解,对于字句的错误也作了不少的校正。《张子正蒙注》曾于一九五六年九月出版,由古籍出版社据太平洋书店本排印。

张子抄释

六卷,明吕柟(1479—1542)辑。张载为北宋五子之一,著述很多,流传很少。此书摘录张载《正蒙》、《经学理窟》及语录、文集等,各附以释文,体例与《朱子抄释》、《二程子抄释》、《《周子抄释》略同。凡卷一至二《西铭》第一、《东铭》第二、《正蒙》各篇第三至十九,卷三至卷四《经学理窟》第一至十一,卷五为语录七十余条,卷六为书、记、戒、贺书、策问、边议、论边事状、经略司画一等若干条,最后为张载《行状》。此书所录,皆张载著述之精华,较《张子全书》为精要,发其大旨,颇便初学。故《四库全书》收入子部·儒家类,又有《惜阴轩丛书》本。

张子全书

文别集。北宋张载著,明沈自彰编刻。共15卷(含附录1卷)。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家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嘉祐进士。为云岩令。神宗间授崇文院校书,晚年任知太常礼院。为北宋理学家。全书分为《西铭》一卷,《正蒙》二卷,《经学理窟》五卷,《易说》三卷,《语录抄》与《文集抄》各一卷,《拾遗》一卷,及采宋元诸儒论张载及行状作为《附录》一卷。

赤松子章历

作者不详。假托赤松子之名的道教经书,今人考其约产生于南北朝。全书六卷,主要内容是天师道上章科仪。卷一述太上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迁二十四治行正一章符,后年代久远,宝章缺失,所存十得一二。又列出上各类章所需物信,并分为三等,以及上章的章辞格式与吉日等。卷二说明书符法、书章法、上章禁忌、请官、封章法等。卷三至卷六列出上种种章的具体内容,如天旱章、收鼠灾章、收除虎灾章、言功安宅章、保婴童章等等,以通过上章仪式,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收入《道藏》洞玄部表奏类。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