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湾文草

谭元春(1586~1637),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代文学家,天启间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此书是明末著名文人谭友夏之《谭友夏合集》中的文集部分,以明崇祯初年沈春泽刻本为底本。《鹄湾文草》是其创建的“竟陵体”的代表作之一,其文体杂书信、序、游记、墓志铭、文传等。“竟陵体”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

岳归堂新诗

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谭元春与同邑钟惺互为声气,在文学创作上标榜性灵,反对拟古,而又以古人之精神为指归。二人诗文风格也大致相似,表现所谓的“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人称“钟谭”,又被称为竟陵派,为晚明文学继公安派后又一著名流派。谭元春生前结集颇多。今存者诗有崇祯中刻《岳归堂合集》十卷、《谭子诗归》十卷(一作九卷),文有明末刻《鹄湾集》九卷(附《遇庄》一卷)。崇祯六年(1633)张泽所刊《新刻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附诸稿自序一卷)则为诗文合集,卷首有谭元春自序。此外,又有其弟元声于崇祯十一年(1638)所刻之《岳归堂未刻诗》,乃元春卒后搜辑所得遗稿。此次点校,以张泽刻《谭友夏合集》为底本,校以《谭子诗归》本与《鹄湾集》本,所补入篇章分别编于底本原所分各体之末,并注明原本每一体的作品止于何处。其后合以谭元声刻《岳归堂未刻诗》,依体分作九卷,加上《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附一卷,共计为三十三卷。

譚友夏合集

《譚友夏合集》明 谭元春(字友夏)作。二十三卷。明张泽编,明徐汧、张泽评。凡《岳归堂新诗》五卷,《鹄湾文草》九卷,《岳归堂已刻诗选》九卷,共二十三卷。最早刊本是崇祯年间吴江张泽刻本。谭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后留有许多文章诗词。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诗集,名为《岳归堂集》,以后又陆续集结了一些,如《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岳归堂已刻诗选》等。后来他的崇拜者张泽将这些内容合刻在一起,命名为《谭友夏合集》。广行于世。 谭友夏,名元春,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生。兄弟六人,其父早亡,寡母辛勤操持,将其兄弟抚养长大。因此,早年谭友夏颇多艰难,并与慈母感情很深。

娇女诗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父母一段矜惜,笔端言外,可见可思。”(同上)此诗是左思一首著名诗篇,描写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象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的《骄儿诗》等,都是学习这首诗创作而成的。

诗纪匡谬

古诗总集。一卷。清冯舒撰。这是一本匡正明冯惟讷撰《古诗纪》之谬误之作。《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所录诗上起古初,下迄陈隋,遗文佚句,一一登载,六朝以前,有韵之文,以此书为渊薮。由于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牴牾舛漏,在所难免。本书作者翻阅大量原始资料,对《古诗纪》中的讹错一一为之纠正,凡一百一十二条。其中有考证文章流别的,有校正作家作品的,有指正作品中错句错字的,有校正古辞时代的,等等。其中少数条款,批驳所据欠妥;绝大部分均较精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舒因李攀龙《诗删》,钟惺、谭元春《诗归》所载古诗,辗转沿讹,而其源总出于冯惟讷之《古诗纪》,因作是书以纠正,凡一百一十二条。……然他所抉摘,多中其失,考证精核,实出惟讷之上,原原本本,证佐确然,固于读古诗者大有所裨,不得议为吹求,虽谓之羽翼诗纪可矣。”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文霱

文总集。明文霱[yù],明刘士鏻评选。二十卷。 卷首有崇祯七年(1634)朱徽序等序文三篇及 刘怿《举例》(即全书凡例)。收入自刘基、宋濂 至钟惺、谭元春的文章,成书于崇祯初。刘士鏻,字羽石,仁和(浙江杭州)人。崇祯四年进士,官行人。本集为其侄刘怿协助纂辑。清代曾列入《禁书总目》,有明崇祯间刻本。

盘古至唐虞传

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长篇小说。 伪托明钟惺 (1574—1625)编辑、冯梦龙鉴定。二卷十四则。钟惺字景伯,湖北竟陵(今天门)人,万历进士,历任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诗文颇流传于当世,与同里谭元春同为“竟陵”派领袖,有《隐秀轩集》。上、下二卷,七回。自盘古开天辟地至禹受禅让。集上古神话传说于一书,间亦发挥想像。首叙天地洪荒,盘古氏凿开混沌,天地定,阴阳分而日月明。功成身退后,继有天皇氏立干支,地皇氏定昼夜星辰,人皇氏辟天地为九区,民始有君臣之分。结束穴居以后,又有有辰氏教民剥皮御风寒,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以避野兽,狩猎取食。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于是民得熟食而繁衍生息,定婚嫁,知有父。余外,小说还编入了仓颉造字以及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等的著名传说故事,以及共工氏怒触不周之山,女娲炼石补天,轩辕帝与蚩尤大战,羿射九日等神话。今存明末余季岳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

明诗综

明诗总集。一百卷。清朱彝尊编纂。此书辑录从明初到明末(包括明遗民)三千四百馀人的作品。明代诗歌创作凡三变:永乐前后的台阁体;正德、嘉靖、隆庆之间的前后七子;此后的公安、竟陵二派。明末清初明诗选本往往出入三派,有所偏袒,而此书之编纂意在纠正其谬,取材广泛,“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期不失作者之旨。明命既讫,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焉”。“庶几成一代之书,窃取国史之义,俾览者可以明夫得失之故矣”(见自序)。书中涉及明代政治、社会情况的作品收录了不少,可是在收录明末抗清烈士富于战斗性诗篇时仍有忌讳,瞿式耜、张煌言、夏完淳的代表作品都未录入。另外朱氏对后七子及公安、竟陵二派贬斥太甚,李攀龙只选了十八首,其七律七绝佳作多未采录,徐中行、吴国伦律绝俱佳而入选更少。袁宏道佳篇秀句,多有刊落,钟惺、谭元春竟目为“妖孽”,全没其真,有失公允。其他如误收、失收,失于考订之处亦屡有出现,还有任意删削原作、为古人改诗之处,这些皆为此书之病。但此书仍是大醇而小疵,它基本上反映了明诗概貌和各个诗派发展变化情况,入选作品也以佳作为多。有康熙白莲泾原刊本和乾隆六峰阁刊本。

浣溪沙 桃源村金氏分赠两小猫,取名腊腊、冬冬。

喜极开笼拍手呼。一双活泼小狸奴。不知还念阿娘无。好好替侬驱硕鼠,朝朝为汝买鲜鱼。莫嫌陋室且安居。

青玉案 谒勤斋老人

桃源村路行行到。又相见,添欢笑。道我欲来胡不早。元宵等过,卖花挑菜,开落荼蘼了。西楼一榻殷勤扫。折简连朝约同好。竹杖轻拖谐步调。三千白发,十千斗酒,良会知多少。

次韵侯思孺席间作

微云过疏雨,一洗尘土昏。潜行德幽寓,隐约桃源村。须臾胜士集,气类非权门。图史恣娱目,琴棋聊侑樽。岂无肴炙珍,忆鲈偏荐莼。大笑屋瓦震,雄辨江涛翻。却愁贤主人,早晚东南奔。谁与识我辈,咄哉非汝髡。

菩萨蛮 其二 滇池泛舟

冰轮一片苍山暮。渔灯隐约知何处。荡到桃源村。山根犬吠门。夜色浮青嶂。足踏疏林上。长啸高岩前。苍茫万里烟。

菩萨蛮 滇池泛舟

寒烟漠漠芦花白。扁舟载得青山色。回首大观楼。高阑玉笛秋。风吹湖面树。打桨惊鸥鹭。回顾何空明。月轮波上生。冰轮一片苍山暮。渔灯隐约知何处。荡到桃源村。山根犬吠门。夜色浮青嶂。足踏疏林上。长啸高岩前。苍茫万里烟。

水石缘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奇缘赛桃源》、《赛桃源》、《赛桃源全传》、《巧姻奇缘》、《遇仙巧姻奇缘》、《绣岭图》。六卷三十段。题“稽山李春荣芳普氏编辑,云间慕空子鉴订”。李春荣,字芳普,浙江会稽人。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前。书叙水盈盈和石莲峰的婚姻故事。盈盈和莲峰本为仙侣。盈盈生于荆楚绣岭濯锦溪赛桃源村水散人家,莲峰生于浙东龙湫石氏望中。有神僧朗砖知水,石前缘,由朗砖指点,水、石得相见,并私结百年之好。石生入秦寻母舅山公,山公为女儿提亲,生坚辞,且告以已订绣岭水氏。山公乃假生名作书遗水散人,从中破坏,然盈盈坚信前盟。石生返绣岭寻盈盈,而盈盈已举家赴龙湫。生急追寻,回浙东,水石之缘终成。其间又穿插石生与梅萼、柳丝二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