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文翁堂奥半莓苔,九曲酽波一茗杯。皓腕佳人汲江月,活源岂必洛川来。
玄珠心镜注
道教著作。1卷。唐衡岳真子注。《玄珠心镜》为唐代汾州女子崔少玄所撰,分《守一诗》与《大道守一宝章》两篇。前者为四言古诗,后者为三言偈语。二篇皆言守一致虚之旨,大抵本《老子》抱一守雌、虚无自然、归真返朴之说,属道教清静内修一派。衡派真子所作之注,引《道德经》、《西升经》、《阴符经》等道书,阐明守一致虚之理,认为此乃长生成仙之本。论者称其所注释详略适中,谨守本文。该书收入《道藏》洞玄部众术类。
参加国际朱熹学术讲座会有感
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香月,也照匡庐洞里风。
南城吴氏社仓书楼为余写真如此因题其上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沧洲病叟朱熹仲晦父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馀日付残编。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集注》是由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是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最早的版本是朱熹自序的.1217年宋刻本。
楚辞集注
楚辞研究专著。宋代朱熹著。16卷。其中《集注》8卷,《辩证》2卷,《后语》6卷。此书以王逸《章句》为底本,剔去无病呻吟的《七谏》以下4篇汉人拟骚之作,增益贾谊《吊屈》、《鵩赋》2篇。自卷一至卷五为屈赋25篇,统称“离骚”,卷六至卷八(即《九辩》以下16篇),统称为“续离骚”。此书注释依《诗集传》之例,以四句为一章,始注字义,后通释章旨。每章各系以“赋”、“比”、“兴”字样。其特点有四:一是于训诂之外阐发义理,大抵以儒家正统思想为准绳,于屈原毁誉参半,而着重其“忠君爱国”。二是注文简洁明快,无诘诎奇碎之病。三是托寓时政,籍注《楚辞》隐刺权贵,非纯学术之作。四是治学态度谨严,实事求是,于其所不知,宁付阙如。《辩证》2卷是对《楚辞》中若干疑难问题的详尽考证。盖合于《集注》中,“虑文字之太繁,览者或没溺而失其旨也,故记于后,以备参考”。(《自序》)其所考证多有创发,皆极精卓,如谓“灵修”为妇人悦夫之称,为后人《楚辞》女性中心说所依据。《后语》是在晁补之《续楚辞》基础上加以删增而成,收录荀子至吕大临辞赋52篇,每篇皆自为小序。唯此书处处以“三纲五典”强注之,不免迂阔难通,又以“叶音”法注音,亦多失其真。此书版本极多,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据宋端平刻本影印本。
原本韩集考异
十卷。宋朱熹撰。《原本韩文考异》 其书因 《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崧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取其长处,弃其短处。实则惟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是以复加考订,为十卷。凡方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详为辨证。此本出自李光地家,乃从朱子门人张洽所校旧本翻雕,最为精善。卷末有张洽补注一条,称《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长沙千里平” 句,“千里”当作“十里”。言亲至岳麓寺见之。方民及朱子皆未知。卷四末张洽补注一条,辨“原性”一篇,唐人实作“性原”,引杨倞《荀子注》所载全篇。证以方民“举正”不误,朱子偶未及考证。卷七末有张洽补注一条,辨曹成王碑中“搏力”句卒之义。皆今本所未载。其字是徐用锡所校,点画不苟。然而光地殁后,其版旋佚,故传本颇少。此本犹当日之初印,毫无削缺,甚为珍贵。有李文贞公刊本、季目有宋刊本、明正统间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晦庵集
又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诗文别集。宋朱熹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文献通考》卷二四○著录同。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王遂搜辑遗文为续集,刊而序之,然序中未言卷数。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黄镛《晦庵别集序》云:建通守余师鲁“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建宁府建安书院咸淳元年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此本今存有宋刻、元明递修本,藏北京图书馆等处。又有明嘉靖潘璜等刻本,今存。《四库全书》以康熙年间臧眉锡、蔡方炳刻本为底本收入。正集仍为一百卷,然续集为五卷,别集为七卷。正集卷一至卷一○为诗;卷一一至卷二三为封事、奏札、奏状、申请、辞免等;卷二四至卷六四为书、札子;卷六五至卷七四为杂著;卷七五至卷一○○为序、记、跋、墓志铭、行状、公移等。续集五卷为书。别集七卷分别为书三卷,诗、题跋一卷,杂著一卷,公移二卷。光绪年间,贺瑞麟亦以臧眉锡、蔡方炳本为底本,并参校他本,将此集收入《西京清麓丛书》,名为《朱子大全文集》,正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末附有文集正讹一卷,文集记疑一卷,正讹记疑补遗一卷。此外通行者尚有《四部丛刊》本(据明嘉靖本影印)与《四部备要》(据明胡氏刻本排印)本。此二本正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续集、别集之分卷与臧眉锡、蔡方炳本不同,某些篇章之分合与文字亦稍有出入,然所收文章之篇目及顺序则基本相同。
小学
中国南宋朱熹(1130~1200)编著。这是一部古代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1187年写成。全书共6卷,385章,分为内外篇。内篇4卷,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题,分别阐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五伦之教,恭敬修养工夫;辑录历代思想家的行为、表现等。外篇2卷,以《嘉言》、《善行》为题,分别辑录了汉至宋代诸多思想家的言论和行为表现、格言政事,具体形象地给学生举出榜样。该书既有封建道德的理论说教,又把古代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使儿童通过此书,即读、即讲、即知、即行,以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从小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宋代以后,此书成为历代各类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入门教材,影响甚大。该书注释校勘本主要有:明代陈选《小学集注》,清代张伯行《小学集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朱子小学节本》等。
近思录译文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吕祖谦共辑周敦颐、张载、程顥、程颐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之言,取子夏“切问近思” 之义以名。凡14卷。成书于淳熙二年 (1175年) 。周、张二程之书,博大精深,初学者不知所择,无从入门。朱熹与祖谦从《太极图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理窟》、《二程遗书》、《易传》中,摘录有关体用的论述,分类编排。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14门,共622条、道体论 “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近思录》卷1) 。为学论述“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 (同书卷2) 。出处论 “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 (同书卷7) 。此书使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使骛于高远,实为性理诸书之祖,为《五经》之阶梯,“入圣之基” (《近思录·原序》)。此本为《近思录》白话译文。
童蒙须知
宋朱熹为儿童教育编写的教材和读物。内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六节,详细规定了道德规范、行为细则、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读书写字的常规。如“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原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详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凡写文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总之,其基本内容是从小灌输和训练封建伦理道德,是其糟粕;但要求从小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等,应是可取之处。收入《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
御定小学集注
六卷。宋朱熹撰,明陈选注。陈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六年 (134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是书成于淳熙十四年(1187)。凡内篇四:曰《立教》、曰《明伦》、曰 《敬身》、曰 《稽古》; 外篇二: 曰《嘉言》、曰《善行》。书中叙古《蒙求》亦太多,兼难读,非启蒙之具。认为《古乐府》及杜甫《诗》可取;又有乙巳与子澄书,称《小学》见比修改,共定著六篇。淳熙十二年始改定义例,又越二年乃成。
朱文公政训
南宋官箴。朱熹撰。1卷。汇集朱熹与弟子议论时政及为官法规的言论。理学宗师朱熹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论述为官之道,多有发展和创见,体现了爱民恤民的主张,为研究其政治思想提供了资料。此书由明代彭韶辑出。通行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以排印。
御纂朱子全书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奉敕编。六十六卷。分《为学》、《四书》、《六经》、《性命》、《道德》、《天地》、《阴阳》、《鬼神》等十九门。宋代理学,以程朱之学为正统;宋儒文集、语录,惟朱熹卷帙最繁。其中未定之说,先后互异;门人记述,彼此不同,学者各据一端,众说纷纭。康熙皇帝尊崇朱熹之学,乃诏李光地等集各书中有关朱熹的字句,摘取精要,删削繁文,以类排比,汇为全书,以便学者。该书系统地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认为“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强调“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性是人之所爱,情是性之用”。编纂者认为,此书为学者“入圣之阶梯”,“穷经之指要”(《御纂朱子全书·上表》)。是研究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古香斋袖珍十种》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仪礼经传通解
经学著作。南宋朱熹撰,黄榦、杨复续撰。37卷,续29卷。宋人多简称为《礼书》。此书初名《仪礼集传集注》,后改今名。为彻底搞清古礼并以为后世之鉴,朱熹对古礼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法: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其他书传所载有关古礼者附于本经之下,并具列注疏及诸儒之说,寓作于述,勒为一编,即成此书。卷一至卷五为《家礼》,卷六至卷八为《乡礼》,卷九至卷十九为《学礼》,卷二十至卷二十三为《邦国礼》,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七为《王朝礼》。初刊于嘉定十年(1217),时作者已卒。因前23卷是定稿,故改称今名;后14卷《王朝礼》是草稿,故仍用初名。以篇数计,全书共60篇,其中缺《书数》、《卜筮》二篇。《仪礼经传通解续》是此书的续作。朱熹整理古礼,尚有丧、祭二礼未及论次,因属弟子黄榦续成之。续作体例与朱氏原书不异。《续》之前16卷为《丧礼》,后13卷为《祭礼》。黄氏仅完成了《续》之前15卷,其余部分还是草稿,未及修订而卒。其后,朱熹另一弟子杨復据黄氏遗稿重加修订,方成完帙,故今本《续》之前15卷题黄榦撰,后14卷题杨復撰。变难读之《仪礼》为易晓,朱熹及其弟子实有开创之功。其后清人迭有著述,虽枝节不无胜处,而体例则一仿朱熹旧规。
家礼
五卷。附录一卷。宋朱熹撰。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着名理学家。平生着述颇丰,除着有《家礼》外,还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本义》、《楚词集注》、《针考误》、《诗经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近思录》、《孝经刊误等》、《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家礼》载于朱熹《行状》,其序文被录于《朱子文集》,成书时间载于《朱子年谱》,其佚而复得始末为附录刊《家礼》之后,宋以来遵而用之,其为朱子所着,无有人疑。然清人王懋竤《白田杂着·家礼考》认为《家礼》是宋人假托朱熹之名。《四库全书总目》同意王懋竤之说,认为《家礼》所论与朱熹晚年观点不符。然早晚年观点不符乃属正常,不足为由。《宋史·艺文志》载为朱熹所撰颇为可信。朱熹《家礼》主记“冠”、“婚”、“丧”、“祭”诸礼,大抵自《仪礼》、《礼记》节录诠释,按类系事,事下为论辨,多引古事证之,进而为律例,以申法度,警示后人。《家礼》体例完备,内容详赡,为研究家礼有一定参考价值。《家礼》书成之后,经三山杨氏、上饶周氏之考订,流布于世,书中错误不少,因题作朱熹,学者驳正者少。明代文渊阁大学士邱浚《家礼仪节》,对《家礼》部分内容提出质疑,提出谬误数十条,自此以后,此类着作代不乏见。《家礼》版本有:汲古阁有宋刊本、孝慈堂目有宋板本、东湖丛记有宋刊纂图集注本、洪氏刊宋本、望三益斋刊本、日本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元刊本纂图集注、御尔台氏刊本、康熙辛巳(1701年)汪氏刊本、明邱文庄刊本、邓钟岳仿宋刊本(《四库全书》所着录本)。
孝经刊误
一卷。宋朱熹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宏)《论语说》,疑《孝经》引《诗》,非经本文。初甚骇焉,徐而察之,始悟胡公之言为信。而《孝经》之可疑者不但此也,因以书质之沙随程可久文。程答书曰:‘顷见玉山汪端月,亦以此书多出后人附会。’于是乃知前辈读书精审。其论固已及此,窃幸有所因述而得免于凿空妄言之罪。”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该书。注其下曰:“抱遗经于千载之后,而能卓然悟疑辨惑,非豪杰特起独立之士,何以及此。此后学所不敢仿效,而亦不敢拟议也。”该书有清康熙中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大梁书院刊钱仪吉辑《经苑》本,清李光廷辑《反约篇》本,清张丙炎辑《榕园丛书》本,清贺端麟辑《西京清麓丛书》本,还有明朱鸿编《孝经十书》本。
论孟精义
三十四卷。南宋朱熹著。该书为朱熹所辑录的《论语》、《孟子》十二家解说,共三十四卷,其中《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又各有纲领一篇,未入卷数。初名《论孟要义》,又名《论孟集义》。朱熹撰成《四书章句集注》及《四书或问》后,又取二程、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说,分条附论孟之后,名之为《论孟精义》。该书旨在发明二程学说,认为二程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学说,“言虽近而索之无穷,指虽远而操之有要,使夫读者非徒可以得其言,而又可以得其意;非徒可以得其意,而又可以并其所以进于此者而得之。其所以兴起斯文,开悟后学可谓至矣。”(见朱子自序)又引程子的话发明《论语》、《孟子》在义理之学中的地位,认为论孟为六经之本,论孟治则六经不治而可以明。该书虽不及《四书集注》和《四书或问》精要,但朱熹自视甚重,谓“读《论语》须将《精义》看”。又说书中所载诸先生语,时时玩味,久之自然会意。传世版本有:浙江馆藏清康熙中御儿吕氏宝诰堂重刊白鹿洞本,南京馆藏明抄本等。
四书或问
朱熹著。此书是就《四书章句集注》经注中容易产生疑义之点,以设问作答形式说明论点,故称。共三十九卷(《四库全书》本),其中《大学或问》二卷、《中庸或问》三卷、《论语或问》二十卷、《孟子或问》十四卷。另有三十八卷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其《中庸或问》为二卷。该书特色在于以“或问”形式进一步阐发了《四书章句集注》所提出的诸多理论问题,所论述的义理较《集注》为详,但亦有与之不相应之处,这反映了朱熹的思想当时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而对研究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并非成于一时,《中庸或问》原附于《中庸章句》之末,《论语或问》、《孟子或问》原来则各自成书,因朱熹倾力于《集注》而无暇重编《或问》,不愿出版示人。大抵始于南宋末年,坊贾刊刻合为一书。有《四库全书》本和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