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商英祠
依阿新法疏高铨,监税荆南倏左迁。为信生生出因果,东皋犹有施僧田。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原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商英奉敕编修」。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金箓斋」是供帝王修奉的斋法,用来消除天灾、救度帝王。「三洞」是道教经籍的分类法,指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也可泛指道教的经典及学说。「赞咏」是指道士举行斋醮仪式时诵唱赞颂词。《道藏》所收斋醮科仪中的大量赞颂词章,既有道士作品,也有文人帝王作品。此书卷上为宋太宗御制《步虚词》十首、《白鹤赞》十首、《太清乐》二十首。卷中为宋真宗御制《步虚词》十首、《玉清乐》十首、《太清乐》十首、《白鹤赞》十首、《散花词》二十首。卷下为宋徽宗御制《玉清乐》十首、《上清乐》十首、《太清乐》十首、《步虚词》十首、《散花词》十首、《白鹤词》十首。以上各类唱赞歌词共一百六十首,皆行金箓斋时所用,表达思慕神仙之意。其词藻雅丽,可歌可诵。唐宋以来的赞咏词是一种配乐的歌词,从形式上看,赞咏词虽然保存了步虚词的入乐法式,但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在七言诗的基础上加入许多衬句。按《通志•艺文略》着录《太宗御制金箓斋道词》一卷、《真宗御制金箓斋道词》一卷、《徽宗御制金箓斋道场词》一卷,当即本书。
续清凉传
佛教史志。北宋张商英撰。二卷。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人。参与王安石变法,后与蔡京不合,被贬。大观四年(1110)为相,次年罢。商英广泛涉览儒、道、释之书。而最后归心于佛。元祐二年(1087)出任权发遣河东路提兵刑狱公事,游五台山金刚窟,次年遍游五台,观圆光圣灯,四年上山求雨,归作此传,以为所见皆文殊菩萨之化现。此与峨嵋宝光相似,可供科学家研究之用。五台山之灵异传播久远,其成为万民朝拜的圣地也当与此有关。传中叙及太宗灭北汉时,尽免五台寺院租税,至神宗、哲宗间边臣夺其良田,置弓箭手等,也为研究宋后期五台山佛教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书后有附传,记元祐四年本路其它官员观圣灯的经过。附录记元祐五年侍其灌、建中靖国元年(1101)钱盖在五台目睹圆光诸事。此外有崇宁三年(1104)李师圣《题五台真容院》、皇统元年(1141)朱弁《台山瑞应记》,文珫《后序》,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性彻之偈,均为后人陆续附入。有:①清光绪蒋氏刊本。②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校注本。
古三坟
一卷。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张商英得于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疑是北宋人所著。三坟之名虽见于《左传》,但西周以来的各种书籍都没有引用其说,汉唐以来也不见著录。此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64卦。并杂以《河图》、《代姓纪》等谶书的内容,又以燧人氏为有巢氏的儿子,伏羲氏为燧人氏的儿子。宋元以来,唯郑樵一人信其书。明代何镗刻入《汉魏丛书》,题为晋阮咸注,伪中生伪。
眉山集
诗文别集。北宋唐庚(1071—1121)撰。二十二卷。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进士出身,宰相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亦贬置惠州。后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与苏轼友善。有《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国杂事》。此集收诗凡三百余首,赋五篇,文百余篇。诗以体为序,且以五言律为多。风格简练、紧凑、严谨。文以杂文为多。阐述论学思想,亦颇简洁。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为三十卷本,附张元济撰校勘记一卷。
三国杂事
二卷,宋唐庚撰。唐庚 (1071—1121),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 (今属四川) 人。绍圣中举进士,调利州 (今四川广元县)负责狱讼,后迁郎中令,又拜为宗子博士,又由宰相张商英的推荐,提举京畿常平。政和元年 (1111),张商英罢相,唐庚亦坐贬,谪居惠州 (今河北磁县),后复官承义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卒于归蜀途中。通世务,工诗文,人称“小东坡”。著作有《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国杂事》等。《三国杂事》 一书杂论三国时期的事件,共写成三十六条,自序一篇,后人都编入唐庚的文集中。唐庚在论述三国时期诸事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论诸葛亮宽待法正以及改元之事,论荀或争曹操九锡之事,都与一般人的论述不同。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纰缪之处,但总体来看,他的议论可以采取的地方颇多。此书有单行本。还有《函海》本、《学海类编》本、《读书斋丛书》本、汪亮采刊 《眉山集》本。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琮湛又采用禅宗评唱体解释颂文,形成此书。本嵩颂文指出:“深明杜顺旨,何必赵州荣。”琮湛评之日:“通明妙观玄纲,何必参禅问道。”此书从形式和理论两个方面沟通了禅思想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三略直解
军事理论书。明刘寅撰。三卷。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人,洪武间进士。《三略》,旧题黄石公撰,已著录;刘寅为其作注,遂成此编。寅注以黄老思想为准,参校诸本,考其异同,时有发挥,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务在沈(沉)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 《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推演之以授子房 (张良),其说本宋真德秀,误袭旧说,了无新意。然辨宋张商英 《素书》之伪,诚为至当。故《四库提要》评其前谓《三略》真出太公云云,“则其诬与商英等矣”。
角虎集
凡二卷。清代济能纂辑。收于卍续藏第一○九册。集录有关禅家论净土之语要而成。卷上收录临济宗死心悟新、慧海仪、楚石梵琦、张商英、冯济川等十四人、曹洞宗真歇清了、宏智正觉、万松行秀、万安广恩等十一人,卷下收录曹洞宗博山元来、雪关智訚等五人、云门宗本觉法真、天衣义怀、杨杰、范仲淹等九人、法眼宗永明延寿一人、沩仰宗文喜无著一人、古尊宿白居易、文彦博等七人,及庐山慧远、南岳慧思、天台智顗、袁宏道等十一人,计收录僧俗五十九人之语要。卷首附选刻之小序及目次,卷末附起念佛七仪式及编者济能之小传、语要。据选刻之小序所载,知书名系采自延寿之参禅念佛四料拣偈:‘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亦称《文殊指南图赞》。佛教颂赞书。宋惟白述。一卷。该书以图配诗,颂赞《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全书共五十四节,每节又分三部分,前为简短介绍,下附图,再配以七言诗颂赞。书前有张商英序。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梁宋吴楚各异方,交情一契不相忘。况乃颜色琼枝芳,石渠金马从诸郎。我从潇湘烟水长,江湖饫见山色苍。扣舷弄月浩歌狂,朅来滥吹崇贤堂。储胥乍骇绿沉枪,击鼓震砻庸蜀羌。爰居受飨谋非臧,悔辞卑飞斑竹岗。终日獭祭书绕床,故山秋菊英可粮。西风梦挂南斗旁,翠虬绛螭交首骧。坐看楼阙照天隍,壮心郁律军腾装。韬弓卧甲气不扬,挥斤欲斲獶人亡。剑价倚待风胡偿,云间邂逅得智囊。洞庭钧天奏帝乡,慷慨奋激万夫行。天路灭没飞骕骦,张侯同声羽应商。蓬莱方丈屋连房,海口澜翻议百王。太乙下照青藜光,要我挟椠弄铅黄。四库颠倒翻芸香,蔡卿有来安西凉。慨慕玉关归献觞,同官李柳并翱翔。鸾和节奏声央央,谁其力荐慰所望。九阍白日无雪霜,垂光虹霓急草章。沉冥清远雨蜀庄,人间势利本不忙。麒麟鸑鷟国珍祥,每恨官隔西掖墙。可使簸扬挹酒浆,不似箕斗名虚张。
陈商英挽词
贵似金张富石崇,纷纷老死利名中。退居不见香山老,肥遁谁知秀野翁。溪上园因种花辟,床头金为好宾空。潸然痛念公兄弟,二十年前笔砚同。
贺岩上张商翁新居
商岭高风动帝皇,商岩清梦到君王。故将琴剑诗书室,结向烟霞水石旁。紫气遥知穿户牖,青松应不隔垣墙。后堂且设彭宣席,未许莺莺燕燕忙。
次韵酬张商佐
跧迹青纶木不春,洗君眉宇海津津。江湖隔阔青螺梦,岁月飘零北固身。俯仰未应羞彼俗,漱衔仍喜属吾人。嚼螯擘壳怀哉乐,又作秋风一笑新。
璇玑图诗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桀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征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雕旌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盛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水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好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当远叹水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欢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寄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桀殊文德离忠体一达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无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祇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赋赠林十
忆昔承平馀,君家称再盛。棨戟交门前,裘马相辉映。朝廷宠金张,闾里誇剧孟。猎场夜炬明,射棚晓弓劲。枪炮带刀矛,行围火珠迸。以兹为乐图,閒即张觞政。拥妓青楼门,酒酣恣豪横。人畏周处狂,官恕徐邈圣!君独耽诗书,怀才事吟咏。万卷环酒杯,一编对灯檠。诸昆伯仲间,淡漠清风夐。当夫应试时,夺标则凌竞。春风二、三月,青衫行掉罄。琐院压同侪,旗亭得佳评。我时始识君,诗坛共高兴。君谓我诗豪,邱迟两敌称。自此车船间,簦笠偶合并。蛟洋静不波,鲸海澄如镜。欲采骊龙珠,来照齐侯乘。扬帆五虎门,看山八闽嶝。闽峤风景多,歌诗互投赠。望古吊无诸,钓台从空亘。秋色满中原,苍苍风雨暝。旗鼓分两峰,云涛相汀滢。感慨汉盛时,瓯疆奉禀命。日月曾几何?名场各蹭蹬。尘世起变迁,周郊弃南郑。茫茫大海天,于今失夏正!君家走苍黄,防军皆剽轻。君去为冥飞,我居作潜泳。鯈鳞难远逃,沧桑阅至竟。伏莽虽频生,鸿沟已大定。昨者君复归,山川非昔胜。问君江南地,风花俱艳靓。鹿上姑苏台,莺蹄采香径。士女犹酣嬉,江山未易姓。黑浊上海洋,夷氛流不净。此地岂桃源,同余恋栈性!遂向大荒沙,俱临小槛阱。寄托蟭蟟栖,称呼马牛应。酩酊醉乡甜,沈沦壑谷靘。种秫百亩嬴,供税仍无剩。庭前九十峰,秀色差堪饤。邀余作山行,青山排石磴。入山一以深,庶或逃新令。岂知大东州,早视如几凳!谢客空缒幽,蜀丁失依凭。世路既已穷,閒居非我病。咫尺汗漫游,膻中葆素行。与世为浊清,与人同醉醒。田园虽生涯,有时付破甑。世界蛮触争,潜龙以角听。或可免伧荒,相携出泥泞。投诗君勿传,此间多刺侦!
悼亡诗三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祇。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抚衿长欢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悯。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馀。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
洁腹不受污,昔人因食薇。薇亦周土生,悲哉怀永饥。武王与周公,圣德天动威。奈此二子何,犹叹安适归。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嘷。仆夫告行迈,起视月尚高。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浮云如游尘,倏忽蔽白日。登高念摇落,岁暮一何疾。东陵种瓜事,富贵宁可必。人生无南北,行乐时易失。驱马马走山,回车车渐水。涂穷我何适,恸哭盈襟泪。巢居识风声,穴藏知雨意。救斗曾得伤,缨冠亦可已。赠君彼风兰,佩之可为珰。赠君彼露荷,制之可为裳。薄言兹撷掇,道远莫置傍。峥嵘又岁暮,与君同所望。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