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长兴集

十九卷。宋沈括(1031—1095)撰。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仁宗嘉祐进士。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神宗初,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编《奉元历》。参与王安石变法,曾察访两浙,推行青苗、农田水利等法。熙宁九年(1076)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元丰三年,任鄜延路(今陕西延安)经略安抚使。五年,因给事中徐禧失陷永乐,连累被贬。晚年居润州,病卒于梦溪园。沈括博文强记,将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于天文、算数、音律、医卜之术、方志皆有发明考证,洞悉源流。而当时不甚以文章著名。但其学有根底,所作亦宏赡淹雅,具有典则。其四六表启,尤凝重不佻,有古文人之遗范。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括集四十一卷,惜流传既久,篇帙脱佚。此书卷一至卷十二,卷三十一,卷三十三至卷四十一皆缺佚,故仅存十九卷。其著作除《长兴集》十九卷外,尚有 《梦溪笔谈》三十卷、《良方》并传于世。此集有 《 《四库全书》本,《沈氏三先生文集》和 《四部丛刊》诸本。

本朝茶法

茶税茶法专著。宋代沈括撰。约成书于宋元祐六年(1091)。原为 《梦溪笔谈》卷十二中的一段,元末陶宗仪《说郛》将其作为专书录出,并以该段首四字题书名。全文约一千一百字,主要记述宋朝茶税和茶叶专卖,对研究茶史和茶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早佚,南宋时又有10卷本(见《书录解题》)传世,内容以收罗各种医疗验方为主,间杂以医话、随笔等资料。其中卷1有脉说、苍耳说、记菊等38论,及唐·崔知悌的《灸二十二种骨蒸法》佚文;卷2论风病,治风气四神丹等18则方论;卷3论圣散子方等16则方论;卷4为服茯苓说等25则方论;卷5为与翟东玉求地黄等18则方论;卷6为问养生等20则方论;卷7为治眼齿等10则方论;卷8为治水气肿法等19则方论;卷9为治疮疡久不合等34则方论;卷10为治妇人产乳百疾泽兰散等29则方论,并附引多种笔记小说家言,其中不少方论均经原作者耳闻目睹后所辑,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明·嘉靖刊本,此后又有18世纪程永培校刊的《六醴斋医书》(丛书)本,题名:《苏沈内翰良方》及1782年的《四库全书》辑本(共8卷)等。近人胡道静曾将该书中的苏、沈两家所记内容区别开来。

西溪集

十卷。宋沈遘 (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 “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当时被认为是难得之才。其文庄重温厚,有古人风范,诗亦清俊流逸,不染俗韵。然而集内所收多为唱和应答或送人之作,艺术性和思想性并不高。《西溪集》十卷。为沈遘生平诗文合集。卷一至三为赋、诗,卷四至六为制文,卷七为表、状、札子,卷九为赞、序、杂文,卷十为祭文、墓志。今有《四库全书》诸本。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赞赏。《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之意是指“室仅容膝的书斋”。《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韩内翰别集

唐诗别集。韩偓撰。韩偓号玉山樵人,曾任翰林学士,故又名《玉山樵人集》。《崇文总目》载《韩偓诗》1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1卷,又载《香奁集》1卷。《郡斋读书志》作《韩偓诗》2卷,《香奁集》不载卷数。《直斋书录解题》则作《香奁集》2卷,《入内廷后诗集》1卷,《别集》3卷。各书著录均不相同。关于《香奁集》,早在宋代就有争议。沈括《梦溪笔谈》认为《香奁集》是和凝所作:“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而葛立方《韵语阳秋》却认为《香奁集》是韩偓作品,非和凝作。叶梦得则认为《香奁集》系韩熙载作。现存韩偓诗集的版本有丁丙善本书室藏《韩翰林集》1卷,《香奁集》1卷,抄本;八千卷楼藏《韩内翰别集》1卷,抄本;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著录《韩偓诗集》1卷,《韩内翰香奁集》3卷,抄本;闽王氏麟后山房本《韩翰林集》4卷,《香奁集》3卷,附录2卷;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人席启寓辑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四库全书》所收,与毛晋本同源,题名《韩内翰别集》1卷,前有韩偓传,后有毛晋跋,《总目》说:“今抄本即曰《别集》,又注曰《入内廷后诗》,而集中所载,又不尽在内廷所作,疑为后人裒集成书。按年编次,实非偓之全集也。”《四部丛刊》以涵芬楼藏旧抄本影印,题名《玉樵山人集》,并附《香奁集》。

明道杂志

笔记。或作《张太史明道杂志》1卷。宋张耒著。书中多记著者当时见闻及朝野文人轶事,涉及苏轼、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沈括、刘贡父等文学家多人。又多谈论诗文,或评论唐人及时人诗歌短长,或研讨诗歌技巧,并录有不少时人诗作。又作者曾多次至黄州,故书中记黄州之风物民俗者亦不少。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书前亦无序言,唯书末有黄州守陈升庆元庚申(1200)识语,称“其间记黄事尤详,因刻板道院”,则此书宋时已有刻本。《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著录明嘉靖覆宋本。今传有一卷及正续二卷本两种,然内容无异。前者有《续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后者有《学海类编》本。

鸡肋编

宋代笔记。3卷。庄绰著。“鸡肋”之名,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但此书所记先世旧闻或当代史实,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绍兴初元兵马钱粮之数,即为他书所不载。所记各地风俗节物,有资于民俗学研究。关于文字音义的杂考小辨,如关于“甄”字读音的材料,即收入日本《大汉和辞典》。书中又有不少涉及农桑、医药、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资料。体例与沈括《梦溪笔谈》颇近。《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可与周密《齐东野语》相埒,非《辍耕录》诸书可及。此书在宋代未曾刊行,曾经贾似道点定,钞入《悦先堂随钞》这部宋人丛书里。旧有夏敬观校订、商务印书馆刊行的涵芬楼本,卷首有作者绍兴三年(1133)自序。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于1983年出版点校本,加上目录,后附关于庄绰生平著作的考证文字。萧鲁阳点校。

萍洲可谈

笔记。宋朱彧著。三卷。此书多述其父朱服所见所闻。首卷记朝廷典章制度、君臣言行;卷二则于广州蕃坊市舶、贸易物产、风土民情言之甚详;卷三多记巫卜异事。书中罕言诗文创作,然三卷之中,皆记有朝野重要文人学者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辙、黄庭坚、沈括等人的轶事,而于苏轼记录尤详。于二苏颇有微词,而于(舒)亶与(吕)惠卿,则往往曲为解释。《守山阁丛书》本钱熙祚校语则说此书“杂记见闻,颇多轶事,虽于绍圣诸臣,意存回护,尚不至如魏泰《东轩笔录》之悖谬,惟青眉紫姑诸条,间涉鬼神,未离小说之习”。此书《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著录三卷,然左圭《百川学海》、陈继儒《宝颜堂秘笈》均只五十余条,不足一卷。清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多条,复编为三卷,“约略校计,已得其十之八九”(《四库全书总目》)。后《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皆据《四库》本收入。《守山阁》本又将同见于《四库》本与《百川》、《秘笈》本之条目校勘一过,附有校记。后《丛书集成初编》本即据此本排印。另外,《说郛》(宛委山堂本)有此书摘录。

书史

又名《米海岳书史》。一卷。史传。宋代米芾撰。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称襄阳居士,襄阳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画家,能诗文,精鉴裁。徽宗召为书画家博士。世称“米南宫。”书法行、草得力于王献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是书记其目见法书,详载藏家、纸本、印章、跋尾诸要项,又旁及佚闻故事。上卷记晋唐人墨迹,下卷记唐人墨迹摹本刻石,兼述装褙印章等事。其考订真伪有“辨别精微,不爽锱黍”之评。时有评论,亦自抒心得,不随声附和。所作评语,皆以平生目历,区别无疑者断之,按史发论,以指南识者,不点俗目。对书法名迹,一一考订真伪,叙其流传渊源,兼及逸闻轶事,读之觉有生气。如: “余临大令法帖一卷,在常州士人家。不知何人取作废帖装褙,以与沈括。一日,林希会章惇、张询及余于甘露寺净名斋,各出书画。至此帖,余大惊曰:‘此芾书也’。沈悖然曰:‘某家所收久矣,岂是君书?’芾笑曰:‘岂有变主不得认物耶。’”此书可谓品藻翰墨,辨别与研究古代书法名迹较早的重要资料。被视为“后世著录家之祖”。比《宝章待访录》晚出,故相同者载记较详。书法史上,用第一部明确以“史”命名的书论专著,表明作者已有自觉强烈的历史感。同时论书“史”以“平生目历”为据,亦迥别于以前此文字资料为据来阐述书史。传世主要版本有《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学汇编》本、《五氏书苑》本、《美术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

芥隐笔记

一卷。南宋龚颐正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惇颐,因避光宗讳改。和州历阳 (今安徽和县) 人,一说处州遂昌 (今属浙江) 人。龚颐正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曾著 《元祐党籍列传谱述》 淳熙中,为史院编辑《四朝国史》,后授和州文学。韩侂胄用事,赐出身入馆,为秘书丞,国史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等。龚颐正学问博洽,自六艺百家诸史之籍,无所不读,河图洛书,山镵冢刻,方言地志,佛道典籍以及骚人墨客之文,无所不记。至于讨论典故,订正事实,辨明音训,评论文体,虽片言只字,必欲推原是正。每有心得,随笔记录,因成是书。因其书室名芥隐,故名 《芥隐笔记》。全书一事一记,共一百三十五事。大体考证精核,具有根底。然舛谬之处亦时有之。如,韩愈“马上谁家白面郎”诗,误以为杜甫诗;《公羊传》孔父义形于色,误以为《左传》孔子之语;王昌龄“梦中唤作梨花雪”诗,误以为王建诗等等。每条之下多有注语,便于考证。然亦有舛错之处,如“班固宾戏”一条注文与正文不相应;“王安石草堂怀古”一条明注异同,而 “王建”一条注则明驳之,互相抵牾。似非龚颐正所自注,但出自谁手,则不可考矣。统观全书,考据精核者居多。《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书 “不在沈括 《梦溪笔谈》、洪迈 《容斋随笔》之下,未可以卷帙多少为甲乙也。”不免有些过誉,但亦见其书价值矣。足资治史研文者参考。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格致丛书》、《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续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京口耆旧传

《京口耆旧传》9卷,南宋刘宰撰。刘宰,字平国,镇江金坛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他博学多识,熟知乡土前贤,宁宗嘉定七年(1214),镇江府教授卢宪奉知府史弥坚之命,准备重修郡志,卢宪本为台州人,对镇江先贤知之不多,他便请刘宰搜访名贤事迹,以供修志时参考,刘宰于次年撰成此书,取名《京口耆旧传》(京口为镇江古称)。该书在宋代未见著录,原本卷数不详,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馆臣将其析为9卷,今天通行的《守山阁丛书》和《粤雅堂丛书》本都是出自《四库全书》。宋代的镇江府下辖丹阳、丹徒、金坛3县,《京口耆旧传》即专为此3县的名贤耆旧立传,收录范围上起北宋初,下迄嘉定七年,生者不录。今本共有68人的传记(附传不计在内),其中王遂、刘宰两传记事晚至理宗宝祐年间,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订,此两传当系刘宰小儿子刘汝进增补。镇江一地在宋代名贤辈出,其中如沈括、米芾、陈东、张悫、汤东野、洪兴祖、苏颂等人,虽然在正史中都有传,但此书所记他们的轶闻逸事都较正史为详。在体例的谨严上此书并不亚于正史,每篇传文都本末详备,生卒必具,与杂记随笔不同。其中内容多可与史传相参证,如第5卷汤东野传,记苗刘之变时朝廷发文宣布高宗退位,汤东野劝张浚将这篇文告隐瞒起来不予宣布,而《宋史·张浚传》却说这是张浚自己的主意,证以刘宰《漫塘集》中《汤侍郎〈勤王录〉跋》,可知《京口耆旧传》的记载是可信的。此书本为卢宪修镇江志而作,后来修成的《嘉定镇江志》,其人物门即主要参据此书修成。

李助为章武赋

石沈辽海阔,剑别楚天长。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其四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汉武

殊庭深恨隔仙曹,桂馆蜚廉事转劳。银阙尚沈沧海阔,井干空拂绛河高。萯阳弋猎侵多稼,朔塞旌旗照不毛。苦信凭虚王母说,东方三度窃蟠桃。

望水亭瀑布歌

天孙纤锦愁复愁,当窗轧轧逢牵牛。停梭一哂秋水阔,闻声对影私绸缪。不知何人诉天帝,帝怒倒决银河流。浪花破蕊开顷刻,冰飞雪骇无停留。乘槎之客疾归去,西池王母惊防秋。南来乌鹊相拍浮,三十六只芙蓉鸥。是时共工氏,以头触不周。虙妃手抱一卷石,欲塞五城十二楼。至今涓涓滴滴泐秋雨,虽有琼斤璧凿难补修。秦王开山五丁死,漏出一线如鸿沟。沟水东西划江海,余支散入西南州。州人不知天水碧,唤作瀑布真奇绝。耳如乖龙翻急雨,目如飞仙弄华雪。又如千军万马中,白战何曾持寸铁。层层兜罗绵,屑屑真珠帘。行来夜郎国,读破《秋水》篇。来牛去马渺何处,老鱼瘦蛟噤不前。虽有白玉京烂银峰,水精之宫琉璃之屏风,有此色皎洁,无此声{石官}䃧。长桥蜿蜒微径通,山声水色天濛濛。孤亭一角耸而立,使我目千里穷,耳三日聋,开拓万古之心胸。笔亦不能绘声,声亦轰无始终,仿佛关西大汉唱江东。化为千百亿万右手乱拨琵琶铜。可惜奇境落天外,奇语横胸中。李仙谢贼搜牢不及到,坐今匡庐天都龙湫雁宕一一欺英雄。题诗上马掩耳走,萧萧万籁无人踪。

霜天晓角 其一 王生陶氏月夜共沉西湖,赋此吊之

连环易缺。难解同心结。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意切。人路绝。共沈烟水阔。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断桥月。

春云怨·凉夕怀人之作,用冯伟寿韵

村醪薄劣。尽夜深杯浅,吟簪敲折。小醉遣怀无计,恨撚玉箫吹不得。采叠纹衾,光销罗带,雨入青灯照秋色。波阔沈鱼,楼高闻雁,柝冷巷声绝。梅花素靥描横额。共逋仙影瘦,檀心寒结。香印重添乍平贴。看取窗痕,惯见新愁,旧时明月。百感琼浆,半生尘梦,检剩凤梧褪叶。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