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攽倅海陵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江城子 陶渊明已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西平乐 癸亥秋莅官清江,政简多暇,蒐集县先正宋孔文仲、武仲、平仲、刘敞、刘攽、徐天麟、徐梦华、张洽、向子諲、杨无咎、杨至质、元杜本、范椁、傅若金、杨士宏、明敖英、杨廷麟等遗箸,编为清江先正遗书,将次第校印,遽迁官去,惜其不成,漫题目录后,用清真韵
吏隐萧滩,棹回鹿渚,怀古倍觉情赊。三孔刘徐,宋贤遗集,搜求梦杳云遮。叹旧日祠堂陋本,讹舛难资镜考,何人为取,嫏嬛中秘,更刻麻沙。无恙江清嶂碧,思大雅、怅望动咨嗟。探源流略,咸依四部,编目分明,行雁欹斜。还忾想、芗林片石,梅癖逃禅,媵以元气变雅,正始唐音,文苑儒林广国华。提要纂言,巾箱枕葄,差免尘容,惠尔青衿,式此仪型,弦歌诵习家家。
中山诗话
又名《刘贡父诗话》。北宋人刘攽(1022—1088)撰。一卷,攽有《彭城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熙宁至元祐(1068—1086)间,原书卷数,称说不一,作一卷、二卷、三卷者均有之。只是文字详略有所差异,基本内容无别。今常见本均作一卷,约六十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宋人所引多称《刘贡父诗话》。”“名曰‘中山’,疑本无标目,后人用其郡望追题, 以别于他家诗话也。”本书是宋代众多“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以记叙旧闻轶事为主,偶涉考证,间或言及神异,诙谐,内容芜杂,有些甚至与诗歌创作全无关系。而作者记事、议论又时有舛误不当之处,常遭后人非议。书中为后人研究北宋诗坛状况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彭城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有《公非集》一卷流传,原本不传已久。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凡诗、赋十八卷,有赋十五篇;古诗五言二百四十七首,七言百○五首;律诗五言三百七十三首,七言二百五十四首;长律五言五十九首,七言十首;绝句五言三十四首,七言百三十六首。文二十二卷,制诰三百○七篇,奏疏十七篇,表四十一篇,书十一篇,启百二十五篇,记十二篇,论、说、序、行状、碑文等十九篇,墓志铭二十篇,杂著二十七篇。凡诗赋一千二百十六首,文五百八十篇。曾巩称其“彊学博敏,超绝一世”,朱熹也称其“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才思敏捷,词辨秀利”。然性喜谐谑,不避权臣,故集中戏作之诗也不少,而文章却沉酣典雅。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四十二条之多,诗十八首,文二十四篇(段),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 其六 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公是集
宋代诗文别集。54卷。。刘敞著。刘敞字原父,号公是。此书是刘敞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宋史·艺文志》称《刘敞集》75卷。其弟刘攽所作《序》称公是先生总集75卷,计古诗20卷、律诗15卷、内集20卷、外集15卷、小集5卷。原书不存,《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新编排为54卷。卷1至卷4为赋,卷5至卷29为各体诗,卷30为制诰,卷31至卷33为奏疏,卷34、35为表、序,卷36为记,卷37为义,卷38至卷40为论,卷41为议,卷42为说,卷43至卷45为书启,卷46至卷48为杂著,卷49为碑辞、箴、赞,卷50为文,卷51为家传、行状,卷52、53为墓志,卷54为石记。刘敞与其弟刘攽皆以文章名重一时,而刘敞更是“才思极多”。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称其“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屠老庄之说,无所不通。为文章尤为敏赡”(《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刘敞为文议论宏博,文词灿烂,风格古雅。其诗亦典雅丽则,集中多酬答唱和之作。其绝句清新可爱,如《微雨登城》2首、《春草》、《柳河》等。有《四库全书》本。
寄陆子深二十四韵
为复淹邦邑,旋仍寄海城。一看东泖月,几唤北江莺。地湿身曾健,潮諠寐果惊。乌情终急哺,骥子竟何成。踽踽形将影,沧沧弟忆兄。累朝谁直笔,四海独苍生。前汉留班史,云间挺陆衡。餐挥巨口鲙,卧听九皋鸣。方朔元金马,长门足长卿。文章会琬琰,举动必铿鍧。夜有青藜引,晨趋华盖行。数砖风禁切,视草药阶清。夙昔鄱阳使,伊余拥幰征。云霾负嵎虎,风涌骇波鲸。黯黩川原血,轰豗玉石倾。衣冠函窜突,戟剑戛摩争。即幸缄书达,犹惭虚左迎。扶摇冀奋翼,騕袅忽垂缨。混沌玄黄战,阴沉日月精。眉山亦按狱,谷口合归耕。早见羞张挚,交谗似屈平。竟陈徒愤郁,高义秪拘儜。茫渤任公钓,缑岑子晋笙。吾衰尚馀此,长啸舞霓旌。
书怀
人间穷达命污隆,作意功名欲捕风。但见刘班误车子,何曾邓禹笑王融。官曹得饱馀何事,书课乘闲亦隽功。少待莼鲈付张翰,一溪风月放船篷。
寿虞丞相 其十一
凌烟漫说古丹青,玉立堂堂耸大庭。仗内留班隆体貌,端门扈从看仪形。槐阴匝地中书静,榆塞无忧外户扃。乞与八荒安稳地,河沙一一是修龄。
与祥子占郎中山中閒步
空山新过雨,草木吐幽香。苔石留斑厚,松溪泻绿长。人宜三伏住,天与十分凉。共爱无尘地,徘徊待月光。
胭脂
仙花和露捣芳尘,驻得宫娥不老春。香晕红潮生玉颊,暖融绛蜡点樱唇。渭流涨腻人应远,宫井留斑恨愈新。镜倚绿窗娇梦醒,素纤微蘸晚妆匀。
黄陵庙
湘妃庙貌枕江湄,不见当年鼓瑟时。玉佩风摇云冉冉,翠帷烟湿草离离。凄凉清泪留班竹,寂寞深林叫子规。断简遗编杳难考,无人为立退之碑。
题朱山人汝修卷
石磴烟云起,仙源费独寻。碧山玄晏宅,沧海尚平心。岁月留斑管,阳春抱玉琴。几年嵩洛思,倏尔一开襟。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作者司马光和他的重要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史料,花19年时间,才把从战国到五代这段错综复杂之历史写成年经事纬之巨著。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两汉刊误补遗
史书考订。南宋吴仁杰撰。十卷。对班固《汉书》邑里的差殊、姓族的同异、字画之乖讹、音训之舛逆、句读的分析、指意的穿凿及它书援引的谬陋,都一一指正。《两汉刊误补遗》是补充纠正刘攽、刘敞、刘奉世共作的《汉书刊误》(即三刘《汉书标注》)一书的著作。作者南宋吴仁杰。据本书序文来看,系作者知罗田县时自行刊刻,而跋文又谓宁宗五年(1199)由陈虔英刊於全州郡斋。两者未知孰是?但是,旧刻久佚。清人朱彝尊之子昆田才得自山东李开先家,钞录而得传于世。现通行的有武英殿聚珍本、《知不足斋丛书》 本。
挽杨忠斋
五年新召綍,六馆旧儒冠。枌社年来好,棠阴种处难。家贫书簏富,居隘酒尊宽。郡府多咨问,阎闾遂妥安。少游乡誉蔼,老杜士心欢。盘屈千军笔,迟回四品官。使车将秣马,仙驭已鞭鸾。忆昔亲师范,论交在岁寒。离群虽苦早,为善每相观。顷日留班著,临风欠羽翰。嗣音无间断,满纸话辛酸。归恨幽明隔,时将简牍看。殊方悲宿草,馀庆属庭兰。身世谁能驻,声名死不□。涉江传楚些,有泪湿毫端。
次韵子绍同黄超然诸公山中之作
人生丘壑意,往往老未决。煌煌金朱人,何尝树风烈。转战作蛮触,肝胆殊楚越。晚为林下游,如热就炎暍。不知谁尔嗔,自欲作此孽。诸郎名坐曹,十日忽已浃。竹舆走骎骎,山溜随活活。青山不相违,相见两欣悦。共赋临清流,班荆坐林樾。谁持步兵酒,相救文园渴。风啸苏门登,衣飘御风列。问酒挂百金,登高扶九节。况乃落星岩,似与世人别。尚想儋州翁,清诗散飞屑。遗迹倘可寻,斯游未宜辍。伟哉二三子,风姿各磊落。应怜老病足,无用饱刍秣。那得嘶北风,长歌唾壶缺。眼看磊落士,抗论自超拔。各鸣白玉珂,共上黄金阙。笑我不出门,与世无乃拙。长须夜光持,清澹两奇绝。咀味久益寒,牙类贮冰雪。谁当笑我起,着鞭追往辙。同乘一叶舟,共载西湖月。
甘泉宫瓦歌
甘泉汉宫遗古瓦,何年弃掷荒陇下。泥沙埋没风雨剥,谁人物色求诸野。阿兄游宦西入秦,嗜奇好古搜沉沦。西京文字传绝少,何意长生四字完形神。周围一尺有二寸,水清翡翠光鲜新。非篆非隶含古意,不雕不琢归元淳。欧阳《集古》见未到,刘攽博雅谁探真。二千馀年复宝重,转忆飞廉太乙俱成尘。当涂铜雀非侪偶,历十四朝真可久。宝器逾晦逾光明,肯让漳河片瓦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