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鋹僭号岭南虐其民潘美伐之俘以献为猛虎攫
猛虎攫,噬海隅。跨峤绵岭,环为炉。流膏解节,民毕屠。帝怒惠顾,思往苏。授以暴将,施天诛。长驱无垠,抵其郛。手援炎歊,吹以濡。长缨系颈,来累累。撑骸脍肉,穷凶徒。观城告社,咸嗟歔。
依韵和刘敞秀才
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八 南汉刘鋹据岭南良将征之鋹教象为阵以禦我集劲弩射之奔鋹遂诣辕门䧏为象斯奔第八
象斯奔,扩南爝。开重昏,揭两曜。通粤海,接闽徼。虏初弗知,跳踉以戏。敢持厥鷇,雏斗与隼,俱力索。气销始就缚。三早凯旋,奏戎乐。威神出自天,显彼帝略。千秋万年,烝庶和且延。
西平乐 癸亥秋莅官清江,政简多暇,蒐集县先正宋孔文仲、武仲、平仲、刘敞、刘攽、徐天麟、徐梦华、张洽、向子諲、杨无咎、杨至质、元杜本、范椁、傅若金、杨士宏、明敖英、杨廷麟等遗箸,编为清江先正遗书,将次第校印,遽迁官去,惜其不成,漫题目录后,用清真韵
吏隐萧滩,棹回鹿渚,怀古倍觉情赊。三孔刘徐,宋贤遗集,搜求梦杳云遮。叹旧日祠堂陋本,讹舛难资镜考,何人为取,嫏嬛中秘,更刻麻沙。无恙江清嶂碧,思大雅、怅望动咨嗟。探源流略,咸依四部,编目分明,行雁欹斜。还忾想、芗林片石,梅癖逃禅,媵以元气变雅,正始唐音,文苑儒林广国华。提要纂言,巾箱枕葄,差免尘容,惠尔青衿,式此仪型,弦歌诵习家家。
公是集
宋代诗文别集。54卷。。刘敞著。刘敞字原父,号公是。此书是刘敞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宋史·艺文志》称《刘敞集》75卷。其弟刘攽所作《序》称公是先生总集75卷,计古诗20卷、律诗15卷、内集20卷、外集15卷、小集5卷。原书不存,《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新编排为54卷。卷1至卷4为赋,卷5至卷29为各体诗,卷30为制诰,卷31至卷33为奏疏,卷34、35为表、序,卷36为记,卷37为义,卷38至卷40为论,卷41为议,卷42为说,卷43至卷45为书启,卷46至卷48为杂著,卷49为碑辞、箴、赞,卷50为文,卷51为家传、行状,卷52、53为墓志,卷54为石记。刘敞与其弟刘攽皆以文章名重一时,而刘敞更是“才思极多”。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称其“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屠老庄之说,无所不通。为文章尤为敏赡”(《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刘敞为文议论宏博,文词灿烂,风格古雅。其诗亦典雅丽则,集中多酬答唱和之作。其绝句清新可爱,如《微雨登城》2首、《春草》、《柳河》等。有《四库全书》本。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序》云:“刘子作《春秋权衡》,自称书成世无有能读者,至《意林》犹未脱稿,多遗阙。今观其书,或仅标经文数字,不置一词;或草草数言,文不相属,而下注‘云云’二字;或一条之下别标他目一两字,与本文迥不相关;或诘屈聱牙,猝难句读;或仅引其端而词如未毕。其为随笔札记,属稿未竟之书,显然可证。”此书于宋哲宗时被旨刊行,现存有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乾隆聚珍版本、闽覆本等。
春秋传
十五卷。刘敞撰。此书皆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以释《春秋》。其褒贬义例多采《公羊》、《穀梁》之说,《四库提要》批评其“不免于胶固”。此书所用经文杂采三传,不主一家,又以经传连书,不加区别,容易产生混淆。且主观随意,往往窜改三传字句。如《左传》“惜也,越竟乃免”句,后人一般认为此非孔子之评语。刘敞为了证明此乃孔子语,遂改为“讨贼则免”而仍以“孔子曰”冠之,首开宋代窜改经传之风。虽然如此,后人对刘敞的《春秋》经传之学仍推崇备至。此书所附清纳兰性德《序》称:“后林叶氏谓庆历间欧阳文忠公乃文章擅天下,世莫敢抗衡。刘原父虽出其后,以通经传自许,文忠亦以是推之。作《五代史》、《新唐书》凡例,多问《春秋》于原文。又曰,原文为《春秋》,知经而不废传,亦不尽泥传,据义考例以折衷之,经传更相发明,虽间有未然,而渊源已正。今学者治经不精,而苏、孙之学近而易明,故皆信之。而刘以难入,或诋为用意太过,出于穿凿。彼盖不知经,无怪其然也。……晁公武谓刘氏《传》如桓无王、季友卒、胥命、用郊之类,皆古人所未言。诸公推服原父者若此。”此书当时未有刻本,最早的版本是清康熙《通志堂经解》本。
春秋权衡
十七卷。刘敞撰。今文经学家认为《公羊》与《左氏》、《穀梁》异者有三:一是“据百二十国宝书而作”,二是“张三世”,三是“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刘敞不赞这些传统的意见,并在此书中逐条批驳之。《春秋》经传记时或有不同,先儒对此意见不一,刘氏对此则创新说。如隐公六年《经》“冬,宋人取长葛”,《左传》作“秋”。刘氏不同意杜氏“秋取冬来告”之说,认为经传不一之原因,大多是由于《左传》杂采当时诸侯史策,而这些史策有用夏正者,有用周正者,错杂文舛,往往而迷。这一新的解释给清儒以很大的启迪,顾栋高、赵翼等人正是受此启发而对《春秋》经传日月不同之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刘氏此说亦为现代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此书虽旨在批评三传及其注,但能依经立义,与孙复等人以意为断盖不相同,颇得“征实”之誉。清纳兰性德《序》云:“今观《权衡》之作,折衷三家,旁引曲证,以析经义。真有权之无失轻重,衡之得其平者。”而刘氏本人对此书亦自视甚高。其《自序》称:“《权衡》始出,未有读者。”又云:“非达学与通人,则亦必不能观之。”后叶梦得作《石林春秋传》,对义疏多所排斥,尤其诋毁孙复《尊王发微》,批评其“不深于礼乐,故其言多自抵牾,有甚害于经者。虽概以礼论当时之过,而不能尽礼之制,尤为肤浅。”但叶氏对刘敞却特别推崇。此书与其《春秋传》、《春秋传说例》、《春秋意林》于宋哲宗元祐时被旨刊行。现存宋刻本、康熙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同治粤东书局重刻通志堂本。
七经小传
三卷。宋刘敞撰。此书为其杂论经义之语,因涉及《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七部经书而得名。刘敞认为以上七经存在多处别字、脱简、遗文或倒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古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加以改易。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有些经文提出不同前人的解释,其中不乏精粹之见,但往往考据论证不足。宋庆历以前,学者多守章句注疏之学,《七经小传》大异前儒,不墨守成说,摆脱传统束缚,开宋儒批评汉儒之先声。但由于刘敞所提出的一些新看法论证不足,也因此不断遭到宋以后学者们的攻击,认为他开了南宋以来臆断经说之流弊。今存有清通志堂经解本。
春秋传说例
一卷。宋刘敞撰。此书与杜预《春秋释例》、陆淳《春秋纂言》相类,旨在发凡举要,阐明其《春秋传》褒贬之例,实为其《春秋传》一书之纲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书凡四十九条,然无传本。今本是 《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只得二十五条,“且多零篇断句,不尽全文”。《春秋》一书之例(亦称义例》是历来治《春秋》者最为关切的热点。《公羊》、《榖梁》二传以阐发《春秋》大义为主,认为《春秋》大义主要在例中; 《左传》 以事说经,亦有所谓 “五十凡”。三传对《春秋》之例已是大不相同,而后儒之说《春秋》又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春秋》有例无例,是鲁史旧例或是孔子所创之例,可以说是涉及《春秋》一书性质的根本问题。此书之说例,虽是为其书而作,实则仍是说《春秋》之例。如《遇例》条云:“公与诸侯遇,志也,外遇不志也。其志者,以我有事接之也。所以谓外遇不志者,遇者小事,小事不志。”现在学者一般认为,所谓《春秋》之例,实际上是修史的一些用辞惯例,即使是这些例,《春秋》也未完全划一。因此,用例来阐明《春秋》大义,必然只能是臆度妄断。而刘氏之说例,即使不涉及所谓大义,也多臆说。如《弗不例》条云: “弗者,诡辞也; 不者,直辞也。”此书于宋哲宗时被旨刊行,现存有宋嘉定九年汪纲刻于新安本、宋邵氏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汪刻丛书本、聚珍本、闽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公是先生弟子记
理学书名。北宋刘敞(世称公是先生)著。据刘敞墓志,《弟子记》本作5卷,《郡斋读书志》作1卷,后《四库全书》本厘定为4卷。《四库全书总目》称:是书“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故晁公武《读书志》以为敞自记问答之言,当必有据也。”据此,乃敞自记讲学中问答而托名于弟子。其内容大旨在发挥孔孟正统儒学思想,攻击王安石者甚多,对二程、苏轼、欧阳修等学说亦予以排斥。所见在当时独成一家之言。如认为“道”与“仁义礼智”无别无二,“弃仁义礼智则安用道?”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对“学不可行者”、“言不可用者”,君子则“弗取”、“弗询”。又以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语攻击王安石自命为“圣人”,等等。对宋代学术流于空谈心性颇有纠弊的作用。是研究刘敞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有宋蜀中刊本、乾道七年(1171)江溥重刊本、淳熙元年(1174)赵不黯增补本及《知不足斋丛书》一卷本等。
四书留书
明章世纯撰。六卷。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举人,官至柳州府知府。闻起义军攻陷京师,悲愤而卒。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并称“临川四家”。其中《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上、下各一卷,《孟子》上、下各一卷。对四书重要章节大旨进行阐述。书前有天启丁卯年(1627)章世纯所著的《序》,后有世纯自作《四书留书跋》。仿刘敞《春秋意林》的体例,分章发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号临川四家,悉以制义名一时,而世纯运思尤锐。其诂释四书,往往於文字之外标举精义,发前人所未发。不规规於训诂,而亦未尝如讲良知者至於滉漾以自恣。扬雄所谓“好深湛之思”者,世纯有焉。
次韵祝守康鹿鸣宴赠诸先辈 其一
清香画戟,戟燕儒流,场籍英材喜博收。奋袖谈辞争落落,抠衣矩步更秋秋。新篇奖激华如衮,公议归怀缀若旒。蕊榜登荣即从政,定知果艺过由求。
白云山
白云山下春光早,少年冶游风景好。载酒秦佗避暑宫,踏青刘鋹呼鸾道。木棉花落鹧鸪啼,朝汉台前日未西。歌罢美人簪茉莉,饮阑稚子唱铜鞮。繁华往似东流水,昔时少年今老矣。荔子杨梅几度红,柴门寂寂秋风里。
景泰寺
胜处不在远,云峰载酒过。呼鸾笑刘鋹,避暑说秦佗。涧水调金石,山花卖绮罗。底须行世路,世路但风波。
送友人还广州 其二
闻道天南路,山川秀且清。花田刘鋹墓,珠海赵佗城。汉月蟾蜍满,秦桥螮蝀横。无由能缩地,天末远舍情。
药洲
洲上风吹百药香,洲前流水一溪长。金花显迹平湖出,刘鋹归朝九曜荒。白雪黄芽非世药,填离取坎却真方。紫阳未出玄关闭,谁把参同叩魏阳。
越王走马埒
双溪据上游,走马埒山小。远道从天来,长堤出云表。越王今何在,刘鋹迹已杳。岁岁荒原中,秋风吹白蓼。
浮邱景紫烟楼
巀嶪山楼接上台,朱帘高傍紫烟开。丹梯百尺元无暑,玉舄双留不染苔。刘鋹宫墙飞燕尽,任嚣雉堞野猿哀。何如胜地留仙迹,旷世频迎上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