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攻媿集
诗文别集。南宋人楼钥(1137—1213)撰。一百十二卷,拾遗一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隆兴进士,乾道间曾随使金,历官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论事得罪韩侂胄,去官。后起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是集原本作一百二十卷,乾隆间两淮盐政采进,缺卷七十七至七十九,卷五十六、 七十三、 七十四有残缺, 又以卷四十八、八十至八十二有青词、朱表、斋文、疏文之类一百六十七篇“非文章之正轨”,删削后重编为一百十二卷,入《四库全书》。有诗十四卷,得古今体诗一千一百六十九首;文九十六卷,载表、奏议、状札、内外制文、序、记、启、书、题跋、行状、神道碑、志铭诸体文一千九百六十五篇,末二卷为《北行日录》。钥学问赅博,文章词气雄浑,笔力健雅。淳熙、绍熙间,学士大夫每见召令援据赅洽、义理条达者,必称为楼钥之手文。在南宋词臣内,可谓佩实衔华,曾辅以大政,竟有谀其为一代文宗者。其题跋诸篇,尤多资于考证。其诗虽多但少兴国复邦之音,流畅可读,却少名世之作。《北行日录》是乾道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记途中见闻,颇具史料价值。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武英殿聚珍版书》广雅书局、福建刻本,附清傅以礼《拾遗》一卷,仅有《东观余论序》、《石屏诗集序》、《通鉴总类序》三篇。另有《四部丛刊》本。
北行日录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返浙之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路经重要山川形势考其源流;州、县、寺观、古迹、驿站、桥梁考其建置沿革。对于金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时有记录。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杨平章崇德楼
重城控秋塞,丹楼耀芳甸。赪霞上氛氲,苍林下葱茜。长河城边急,积岨窗中见。远雁灭居延,行云归鄯善。大贤谢卿相,垂帏化乡县。春虫触宝瑟,馀花飘玉研。方从董园乐,陋彼歌梁转。伊予去山泽,寒斋秋草遍。载览登楼篇,益重临渊羡。
班马字类
五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 (今属浙江) 人。书成于淳熙八年(1181),时人楼钥、洪迈先后为之作序。娄机采录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的古字僻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编次而成,共收一千八百多字。每字之下,考证训诂,辨析字音,于假借通用之字罗列颇详。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李曾伯又增补一千二百三十九字,附于各部之后,作为“补遗”。其中错误不少,不可尽信。宋人袁文《瓮牖闲评》指出引《史记·礼书》的“不禀京师” 的 “禀”, 应从 “示”作 “示”, 不当从 “禾”;《汉书·西域传》“须诸国禀食”的“禀”,应从“禾”作“稟”,不当从“示”:二书交误。至于任意删节原文、颠倒文字之类错误也屡屡出现。然而《四库提要》亦指出:“古今世异,往往训诂难通,有是一编,区分类聚,虽间有出入,因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此书有《涉闻梓旧》的复刻元本,海昌蒋氏《别下斋丛书》本,二者均附李曾伯补遗;还有《后知不足斋丛书》本,泽存堂刊本,二者均无李曾伯补遗。
闰五月归张氏女子卧痾沪上嘉定余伯陶主方起之赠以此诗
奔抚孤呻海上楼,药烟灯穗飒然秋。岂期与物同疵厉,稍欲祈天赦缚囚。症结竟窥囊底智,风光宛托剡中游。神州莽莽谁医国,方技馀存第一流。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 其二
□先□皇志,公除法从真。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
神仙诗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有赏花之约,因病不赴
春光遍采入诗囊,新句清于梅蕊霜。何事花开犹拥被?满楼药气比花香。
谪归述怀四首 其四
小草何能傍紫微,三朝凛凛仰天威。曾经劫火红羊运,许作闲云白鹤归。抚字阳城甘下下,追踪彭泽悔非非。谪臣犹有天伦福,棣萼成楼药满围。
松隐文集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赋二十二卷。宋曹勋撰。《宋史·艺文志》著录曹勋《松隐集》四十卷,据宋楼钥《松隐集序》,此本为勋子编成,宋时亦曾刊刻,但未见其传世。现在可知最早刊本,刻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四十卷。此本前有正统时大理寺洪益中所撰序,谓此集为曹勋十世孙曹参所藏,六册,四十卷。《四库全书》所收之《松隐文集》,系从抄本采抄,为残本,第十四卷全缺,故标为三十九卷。其实抄本亦有全璧传世,如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鲍廷博手写本,即四十卷,丁丙《善本书藏书志》亦标明藏有四十卷本(见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另有1920年刘承幹所刊《嘉业堂丛书》本,系据明正统刻本刊刻。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了《嘉业堂丛书》,名《松隐集》。
慈湖诗传
二十卷,宋杨简著。其原书早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但缺《总论》一卷,《公刘》以下16篇。又从《慈湖遗书》补录《自序》一篇,《总论》四条,《攻媿集》所载楼钥与杨简论《诗》解《书》一通,附于卷首。其他论辨若干条,各附本解之下。 以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之说为本,反复发明。据《后汉书》之说,以《小序》出自卫宏,不足深信。又以《左传》不可据,《尔雅》多误,陆德明好异音,郑玄不善属文,其说偶有附会。但于一名一物一字一句,斟酌去取,往往旁征博引;考核六书,自《说文》、《尔雅》、《经典释文》、史传音注,无不采集;订正训诂,于《毛诗》和齐、鲁、韩三家,以至方言杂说,无不征引。多能折衷异同,而成一家之说。
和东坡定惠院海棠
化工妙手开群木,酷向海棠私意独。殊姿艳艳杂花里,端觉神仙在流俗。睡起胭脂懒未匀,天然腻理还丰肉。繁华增丽态度远,婀娜含娇风韵足。岂惟婉娈彤管姝,真同窈窕关雎淑。未能奔往白玉楼,要当贮以黄金屋。顾虽风暖欲黄昏,脉脉难禁倚修竹。可怜俗眼不知贵,空把容光照山谷。此花本出西南地,李杜无诗恨遗蜀。高才没世孰雕龙,后辈补亡难刻鹄。貂裘季子客齐安,相逢忽慰羁人目。当年甫白君可继,为花重赋阳春曲。把酒因浇礨磈胸,搜句辄倾空洞腹。多情恐作深云收,儿童莫信来轻触。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
□□乘骢马,安能作噤乌。去因攻潞国,来又荐君谟。□□延英疏,丹青洛社图。呜呼传不朽,犹足警奸谀。□先□皇志,公除法从真。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筠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24卷。李迩逊撰。卷1至卷3为奏议,卷4、卷5为外制,卷6为表、状,卷7为书、启,卷8至卷10为议古,卷11至卷20为诗,卷21为杂著、题跋,卷22为铭、赞、序、记,卷23为祭文,卷24为墓志铭、塔铭。卷首载楼钥序,卷末附乐府1卷,另附《筠溪李公家传》及作者之孙李珏跋各1篇。李珏跋称:“大父捐馆之日,先君尚幼,遗墨散失,旋传录于亲友家,所辑文稿仅有二十四卷,其间脱误居多。”楼钥序称李迩逊归隐西山16年,“不复有仕宦意,哦诗自娱,笔力愈伟”。朱熹对其《宿观妙堂诗》也甚为倾倒。李珏跋则盛赞其文章:“烟林云峤,幅巾杖屦,趣深理到,追轶风骚,意寄高远,经渊史薮,据古鉴今,乱阶治迹,贯穿敷陈。”本集除收入《四库全书》,还影印编进《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其上海图书馆所藏明抄本又题作《竹溪先生文集》(简称《竹溪集》),内容与《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相同。
止斋文集
诗文别集。宋陈傅良撰。五十一卷,附录一卷。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进士。教授泰州,累迁起居舍人。宁宗朝,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嘉泰间,复知泉州,进宝谟阁待制,终于家。谥文节,学者称止斋先生。文章擅名一时,著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等。此编为其门人陈叔远所编,所取断自乾道三年(1167),讫于嘉泰三年(1203)。少时之作尽削,去取特为精审。凡诗九卷、文四十二卷。附录一卷为楼钥作神道碑、蔡幼学作墓志铭、叶适作行状,又有杂文八篇,不知为谁所续。陈氏“虽与讲学者游,而不涉植党之私;曲相附和,亦不涉争名之见”,在宋儒之中,可称笃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其文为“多切实用之文,而密栗坚峭、自然高雅,亦无南渡末流冗沓腐滥之气”。其诗凡五百又二首,诸体皆备,多因事而发。有《四库全书》本。
斐然集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之侄,收为养子。宣和间进士。靖康初,荐为秘书省校书郎。曾从杨时学。历官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卒谥文忠。寅父子兄弟皆笃信程氏之学,学者称“致堂先生。”寅尤以气节著名,秦桧当政时,欲相援引,寅兄弟三人皆力拒不入其党。寅更忤之,乃至流窜。所著《斐然集》三十卷,为嘉定三年(1210)郑肇之刻于湘中,章颖序之。端平元年(1234)冯邦佐又刻于蜀,楼钥为之序。集中十二至十四卷,内外制词,皆秉正不阿。其中有《慈云长老开堂疏》、《严州报恩开堂疏》、《光孝长考请疏》、《光孝抄题疏》等为讲佛文字,与胡室主张自相矛盾。今有《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都官集
宋代诗文别集。14卷。陈舜俞著。陈舜俞,字令举,历官都官员外郎。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由其婿周开祖所编。初为30卷,蒋之奇为之序。庆元六年(1200)其曾孙陈杞复刻,始名《都官集》,楼钥为作后序。原书失传。《四库全书》本由《永乐大典》辑出,重新分排为14卷。卷1至卷3为策,卷4为书,卷5为奏状、制、论,卷6、卷7为说(其中有15篇存目无文),卷8为纪,卷9、10为书,卷11为启,卷12至卷14为各体诗。陈氏初从学于胡瑗,为文学欧阳修、司马光,素有经世之志,集中策论逾万言。其文率直朴实,语言明晰。三上英宗皇帝书以及诤谏青苗新法的奏状,皆明快畅达,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思辩性。陈氏诗歌,多为被贬之后所作,诗中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如《保圣院》:“门深锁苍苔,地灵育嘉树。寂然烟云宅,不接朝市路。苟能灰心居,即是古乐处”。《中夜》:“宦拙宜身退,家贫长道情。自怜前计失,半世慕虚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气格疏散,皆自抒胸臆之言”。有《四库全书》本。
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谪归述怀四首
已是黄粱梦醒时,升沉恍悟太离奇。卷施总历重重苦,杞柳原难节节为。自合深山依鹿豕,谁将大泽起龙螭。者番又种东篱菊,还我花天旧主持。鹤静琴闲酒一瓢,主人清瘦亦逍遥。门栽五柳非关隐,灶剩孤桐已近焦。敢道藏珍新韫椟,怕随乞食滥吹箫。左迁贬谪司空惯,阅尽荣枯热念消。瘴雨蛮烟劫火身,罪人天许作閒人。亦知圭洁难容玷,敢望珠沉待献珍。遁世烟霞甘隐逸,中天云日属鸿钧。城登仁寿皇风畅,容作康衢击壤民。小草何能傍紫微,三朝凛凛仰天威。曾经劫火红羊运,许作闲云白鹤归。抚字阳城甘下下,追踪彭泽悔非非。谪臣犹有天伦福,棣萼成楼药满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