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其一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其二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其三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
晁子抱材耕谷口,世有高贤践台斗。顷随计吏西入关,关夫数日传车还。封侯半属妄校尉,射虎猛将犹行间。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骥伏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十年山林廖居士,今随诏书称举子。文章宏丽学西京,新有诗声似侯喜。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绝弦不为时人弹。已喜琼枝在我侧,更恨桂树无由攀。千里风期初不隔,独怜形迹滞河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戏用晁补之韵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紫玉箫 次晁补之韵
纤手拿云,香唇霏雨,紫仙回袖盈盈。丝魂袅袅,诉一番衷曲,容与平生。听六么歇,谙彼此、分熟知名。赢琴调、相思有心,莫道无情。秦台凤史如画,嗟纵目芳菲,梦去谁凭。帘栊悄倚,试宫移明月,羽展新声。荡湘波晚,歌自转、不管杨琼。箫吹引、低唱小红,曲罢人惊。
盐角儿 次晁补之韵
梅花香雪。柳花飞雪。玉姿双绝。千般娇艳,桃花艳色,也曾痴彻。美人来,邀明月。怀一点、红情心血。比花貌,凭谁借问,惟有性灵分别。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
和匡伯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韵
齐虏得官乃以口,臣朔长饥索升斗。朱鸟归肆行翾翾,我春辞家秋未还。读书佳句坐叹息,诗梦已落吴淞间。旗亭一曲黄河上,四座无言独心赏。天街夜凉如水明,阑干曲录环碧城。愿接云軿与天语,美人颜色苕之荣。眼中少年今老矣,安陵昔日繁华子。前鱼已自为人怜,蛛丝还能助我喜。万古牢愁未入弦,欲竟此曲无人弹。丈夫意气属有在,挂席千里难追攀。我欲随君且入剡中去,李白一生自爱游名山。
尉迟杯 秋夜无寐,用晁补之琴趣外篇体
暮江潮。带呜咽、哀角吹丽谯。寒侵露井疏桐,谁与度可怜宵。推琴傍山枕,梦远人、玉骨损春腰。还起弄、明月霜天,夜风凄断红箫。添做倦客魂销。又空阶蛬语,碎杵霜敲。小极成慵抛药裹,旧情无绪卜钗翘。重回望、北斗京华,奈雾横、一发隔层霄。尽吟到、幕府清秋,泪釭花暗愁挑。
古阳关 海滨散步,用晁补之韵
汽笛声呜咽。鸥鸟时飞灭。徘徊海畔,帆悬夕阳千叶。羡他渔户乐,卒岁无离别。红日忽沉西,跃出水中月。对影三人立,天地阔。吊骑鲸客。云生屐浪翻雪。谢风姨雅意,为我梳华发。愿美酒千钟,一醉艳阳节。
过天津肯堂留饮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韵见赠依韵和之
筝弦在耳酒在口,老范为诗胆如斗。謇博意兴何超然,日以诗歌相往还。既得薛君与鼎立,何又援我厕其间。我自受形尘世上,孤怀那肯邀人赏。茫然四顾吾何从,自投所向归桐城。桐城大儒世与齵,岂屑稽古如桓荣。不事公卿乐处士,知音四海惟吾子。大匠门下多瑰材,散栎见收殊可喜。群贤会合古所难,伯牙琴为钟期弹。得与良朋日欢饮,云路悠远何须攀。吾师罢官我何望,将从子言归故山。
景修二十岁袖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其里人晁补之为赋五十六字以别且勉之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沉英。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凤琶调软歌能合,竹叶杯深醉易沈。绿鬓追欢燕市乐,翠屏归梦越江吟。平明剩买扶头酒,不向诸儿计橐金。
晁无咎词
六卷。宋晁补之 (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 (今属山东)人。是集又名 《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 《琴趣外编》,其跋语称诗余不入集中,故名 《外编》,分为六卷。但与《书录解题》皆不合,未详其故。晁补之之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受苏轼影响很大。此书还有影宋刊本;明人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收词一百五十五首;有《四库全书》本。今人龙榆生有校点本,并附有传记、词话等材料。
鸡肋集
诗文别集。北宋晁补之(1053—1110)撰。七十卷。补之字无咎,自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官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等。两次遭贬,一度闲居故里,啸傲田园。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其才气飘逸,工书画。为苏轼所器重,与黄庭坚、张耒、秦观称“苏门四学士”。是集元祐九年(1094)成书,为补之自辑。绍兴七年(1137)刊行于世。前有补之自序,后有其弟谦之跋。系补之从弟谦之于绍兴七年编定。七十卷,计辞赋三卷,诗二十卷,文四十七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师友谈记
北宋李廌撰。一卷。此书记苏轼、范祖禹及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过等人所谈,故曰《师友谈记》。书中可见北宋名人轶事、言论、风采,且大都确实可据,有资料价值。书中称哲宗为“今上”,末记苏轼帅定州事,据此知其书当作于绍圣年间。书中所记诸人皆元祐胜流,学间文章、辉映一代,故所载多名言,非小说琐录可比。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 《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恐为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邓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共十一人。又有名曰向、曰益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则不知何人。张来、晁补之、蔡肇、耿南仲、李公麟、孔武仲、温益七人《宋史》有传。邓忠臣、商倚并入元祐党籍。惟余干、柳子文行事不概见。曹辅并非靖康时为枢管者,楼钥误合为一,王应麟《困学记闻》已辨之。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张耒、晁补之传,俱称元祐初为校书郎。又据曹辅诗云:“九人同日锁重闱”,而柳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连房”句,注云:“周舍十九人,余独后入”。疑试官许先后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时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阙其八人,盖古人真朴,不强为其所不能。诸家专集,惟张耒《柯山集》、晁补之《鸡肋集》、孔武仲 《清江三孔集》,至清尚存于世。其余如蔡肇之《丹阳集》、邓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传。其余并有集无集亦不可考。残篇阙句,借此以获见一斑。即有集诸人,以集本校之,亦颇互异。如晁补之五言官醪持饷妇,《鸡肋集》 “官醪”作 “宫壶”。七言诗似凉风凄有兴句,《鸡肋集》“凄有兴”作“来有思”。此类颇多,题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尝不藉为参订之助。此集收入《四库存全书》存目。
灵芬馆词话
二卷。清郭麐撰。郭麐著有《金石例补》,是有名的浙派词人。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张炎一派,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间亦及于宋元诸家。卷首即开宗明义,分词体为四派:风流华美,浑然天成,以晚唐花间诸人与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为代表;施朱传粉,学步习容,含情幽艳,以北宋秦观、周邦彦、贺铸、晁补之等人为代表;一洗华靡,独标清绮,以南宋姜夔、张炎为代表;以绝代天才,凌厉气概,偶尔作歌,而自是雄词高唱,如苏轼、辛弃疾等人。郭麟说苏、辛“别为一宗”,略嫌其粗豪,而盛赞姜、张诸人于“词之能事备矣”,反映了浙派词人论词倾向的偏颇。卷二记载杨伯夔所作《续词品》十二则,所标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淡、疏俊、孤瘦、精炼、灵活之类,与朱彝尊主张的醇雅、清空、温雅、芊丽等等,如出一辙。《灵芬馆词话》对清代词人的作品多有品评,又特别记载了当时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为研究清代词学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材料。郭麟本身是词人,其论词的拗调、拗句等言论,又都是经验之谈,对后人也有借鉴意义。有《灵芬馆全集》本,唐圭璋据以编入《词话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