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邦彦觅茶 其二
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钻馀权倖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霜叶飞 和周邦彦《片玉词》
萋萋芳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断桥流水暮烟昏,正夜凉人悄。有沙际、寒蛩自晓。星星三五流萤小。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昨夜梦里分明,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故人怀抱。想篱落、黄花开了。尊前谁唱凄凉调。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
片玉词
又名《清真集》、《美成长短句》,中国古代词集。北宋周邦彦作。邦彦词在宋时别本甚多,传世者以南宋淳熙年间强焕本为最早,分为上、下二卷。明毛晋在此本基础上辑《补遗》一卷,刻入《宋六十名家词》。另南宋陈元龙撰《片玉集注》十卷,收入《疆村丛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曹杓曾注《清真集》2卷。今不传。另有南宋陈元龙注本10卷,明毛晋得淳熙间刊《片玉词》2卷,又辑《补遗》1卷,共收词190余首,一并刻入《六十名家词》中。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吴则虞校点《清真集》。
和清真词
词集。北宋方千里撰。一卷。千里,信安(今河北霸县)人。约徽宗宣和间在世,曾官苏州签判。此集皆和周邦彦之词。周氏精音律,被视为词家之冠。方氏和词极力以周词用字为标准。因周词版本甚多,流传中常有差异,方氏所据版本或有不同。《千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善本书室藏旧抄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劳权抄校本等,俱作一卷。《全宋词》用毛斧季校本,存词93首。
大声集
词别集。北宋万俟咏撰。一卷。咏字雅言,一说名雅言, 自号词隐。约宋哲宗元祐间在世。崇宁中(约1104)充大晟府制撰,按月用律制词。黄庭坚称为一代词人。原有《大声集》五卷,周邦彦为之序,后佚。近人赵万里辑成此编,收词二十七首,附录二首。其中《春草碧》、《三台》、《恋春芳慢》、《平乐慢》、《卓牌儿》、《钿带长》等,皆系自度新声。素有“词之圣者”(《花庵词选》卷七)之称,艺术上颇为考究。《长相思·雨》云:“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受温庭筠《更漏子》影响,甚至袭用原句,而化出新境,构成凄清氛围,音韵合谐,亦自成佳制。词家评其词“平而工,和而雅”,精心锤炼而全无斧凿痕。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
灵芬馆词话
二卷。清郭麐撰。郭麐著有《金石例补》,是有名的浙派词人。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张炎一派,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间亦及于宋元诸家。卷首即开宗明义,分词体为四派:风流华美,浑然天成,以晚唐花间诸人与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为代表;施朱传粉,学步习容,含情幽艳,以北宋秦观、周邦彦、贺铸、晁补之等人为代表;一洗华靡,独标清绮,以南宋姜夔、张炎为代表;以绝代天才,凌厉气概,偶尔作歌,而自是雄词高唱,如苏轼、辛弃疾等人。郭麟说苏、辛“别为一宗”,略嫌其粗豪,而盛赞姜、张诸人于“词之能事备矣”,反映了浙派词人论词倾向的偏颇。卷二记载杨伯夔所作《续词品》十二则,所标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淡、疏俊、孤瘦、精炼、灵活之类,与朱彝尊主张的醇雅、清空、温雅、芊丽等等,如出一辙。《灵芬馆词话》对清代词人的作品多有品评,又特别记载了当时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为研究清代词学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材料。郭麟本身是词人,其论词的拗调、拗句等言论,又都是经验之谈,对后人也有借鉴意义。有《灵芬馆全集》本,唐圭璋据以编入《词话丛编》。
词坛丛话
清陈廷焯撰。陈氏曾编选历代词作为《云韶集》,计二十五卷,三千四百三十四首,一千一百馀家。在此基础上,写成《词坛丛话》,计一百零一则,综评历代名家词作,并述《云韶集》编选大旨。其论词之发展,认为汉乐府“长短句不一,是词之祖也”。六朝“《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经唐五代,至南宋形成高峰,以后由衰而亡,复盛于清初。他提出词中“五圣”(北宋贺铸、周邦彦,南宋姜夔,清代朱彝尊、陈维崧),称“方回词,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美成乐府,开阖动荡,独有千古”,“白石词中之仙也”。对清代词人,又以唐诗拟之,朱彝尊为李白,陈维崧为杜甫,厉鹗为韩愈。称“朱竹垞词,艳而不浮,疏而不流,工丽芊绵中而笔墨飞舞”;“陈其年词,纵横博大,海走山飞”;“樊榭词之妙,窈曲幽深,脱尽凡俗”。此书代表陈氏早年词学观点,推尊浙西词派,论词以雅正为宗,讲求格律,以朱氏《词综》为“千古词坛之圭臬”。这与《白雨斋词话》中推尊常州词派,论词主沉郁、重比兴、以张惠言《词选》为指归的见解异趣。《词坛丛话》置于《云韶集》前。此书为未刊稿本,1930年前后陈氏长子兆瑜捐赠南京国学图书馆,今存南京图书馆。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将此书辑入。
七颂堂词绎
词论。清刘体仁撰。一卷。体仁字公,河南颖川人。约康熙初年在世。顺治进士。累官吏、刑二部郎中,有诗名。亦善画山水。著有《七颂堂文诗集》。此编论词札记三十三则,均简短明晰。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周邦彦词的“雅正”,也赞赏李清照词的“深妙稳雅”,对辛弃疾、刘过等人的词作则颇有非议,说辛弃疾“非不自立门户,但是散仙入圣,非正法眼藏”,反对那种“一直说去,了无风味”的词作。这些观点明显地承继了宋人以婉约为宗的传统,在词体已经极大地得到解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诗与词的分界。所论涉及诸多方面,若词之特征、诗词区别、创作宜忌、鉴赏评价等等,多有灼见。
介存斋论词杂著
一名《论词杂著》。词论。清人周济(1781—1839)撰。一卷。济有《味隽斋词》已著录。此编收周氏论词三十一则,附录《周济词辨自序》及《潘曾玮刊词辩序》。此编发挥“意内言外”之论,提出“非寄讬不入,专寄讬不出”之论。周氏虽选词挟一派之私而受人讥诟,论词则不乏精思。论词推重周邦彦,崇尚“雅” “正”,强调抒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并认为“诗有史,词亦有史”。在表现方法上强调: “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圣求词
一名《吕圣求词》。词别集。南宋吕渭老撰。一卷。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末进士。此集前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赵师秀序,收词一百三十首。赵序以为吕词“婉媚深窈”,可与周邦彦、柳永比肩,难免偏私之嫌,其词有自制新谱,喜用险字。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鉴止水斋明抄本(善本书室藏书);毛晋汲古阁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35首。
友古词
一名《友古居士词》。词别集。北宋蔡伸(1088—1156)撰。一卷。伸字申道,别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宣和中,太学博士,通判徐州。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官至左中大夫卒。与兄蔡伷、蔡佃,号“三蔡”。与词人向子諲常相互唱和。有鉴止水斋藏明抄本;《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毛晋校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75首。蔡伸词叙详瞻,语言精炼,多数词作风格近柳水、周邦彦,晚年格调雄爽,差近苏轼。
袌碧斋词话
清陈锐撰。计四十二则,以评论宋代与近代词人为主,然着眼于填词作法、四声、音韵等。如云:“周美成《西平乐》一首,和者方千里、杨泽民、陈西麓,三家句法长短互异,万红友、杜筱舫诸家,亦不能考定。尝疑此调下段十五句,只三用韵,未免先拍。”后读吴文英词,始悟周邦彦之过换处互协。又如云:“上三下五八字句,惟屯田独擅,继之者美成而已。”所论颇有见地。故郑文焯致书作者云:“前诵《袌碧斋词话》,感君真知,实异世上之延誉增重者”。是书收于作者所著《袌碧斋集》中,唐圭璋《词话丛编》据以收入。
藏一话腴
宋代笔记。4卷。陈郁著。陈郁字仲文,号藏一。此书分甲、乙2集,又各分上下卷。多记两宋杂事。其间文人轶事与诗话,对研究宋代文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卷3载周邦彦《天赐白》等诗,并称周邦彦诗“若此凡数百篇,岂区区学晚唐者可及耶?”即是研究周邦彦的重要资料。而岳珂序此书称其“博闻强记,出入经史,研考本末,而风月梦怪、嘲谑讹诞、淫丽习气净洗无遗”,评价不免过高。其中品题诗文,往往失于穿凿附会。如惠洪解杜甫“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联,以老妻比臣,以稚子比君,固为妄诞不伦,而陈郁则谓上句比君子之直道事君,下句比小人以直为曲,亦穿凿无理。所称赏诸诗亦多不工。旧时流传如《百川学海》、《古今说海》、《学海类编》等本皆为1卷本。4卷本有《四库全书》本;又有《豫章丛书》本,附有近人魏元旷、胡思敬校勘记。
宋词三百首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十岁后专工词学。所作词在《强村语丛》,又刻《强村丛书》,收唐、五代、宋、金、元人词多种。《宋词三百首》为朱氏所编宋词选本。朱孝臧有感于清代词学两派之偏颇,故编此选,对于两宋词并重,有宋一代较重要的词人的代表词作多被选入,有些一般词人的作品也予以选录。计选宋词七十九家,词作二百八十三首。其选词宗旨以典雅浑成为主,提倡“拙、重、大”之标准,凡涉恻艳小慧之词皆不入选。是选较《词综》精善,比张惠言《词选》全面。但因编者宗尚吴文英,并由吴文英上窥周邦彦,故而吴、周两家词入选最多,而苏轼、辛弃疾作品则显得少些。编次则首录帝王、末录女流,其他作者依时为序,沿袭旧的选编体例。《宋词三百首》,1924年成书,有原刻本,1958年,新民出版社出版线装本。唐圭璋为本书作笺,成于1931年,有神州国光社本,后又加注,成《宋词三百首笺注》,博收广采,征引繁富,收录与作品有关的遗事、珍闻及后人评论。吴梅序其书,称之有三善,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以新版印行。
半塘定稿
二卷。王鹏运撰。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羊城(广州)刻本、光绪三十三年小放下庵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开明书店《清名家词》本、民国三十七年金陵京华印书馆重刊本、1949年成都薛崇礼堂《清季四家词》本等多种。京华本系其侄孙王序灏、王序宁据羊城刻本重刊,卷首有小像并朱祖谋序、钟德祥光绪三十年序,附录蔡丐因《王鹏运传》及民国三十七年蔡济舒跋。《清季四家词》本,卷首增刊王鹏运自撰《半塘僧鹜传》,卷末增况周颐《半塘老人传》。王鹏运一生词作编为九集:《袖墨集》、《虫秋集》、《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统名《半塘词稿》。各集有《薇省同声集本》、家刻本、钞本。据谭志峰《王鹏运及其词》列表统计,现存六百三十八首。词人晚年亲自删汰,选出一百三十九首,编为《半塘定稿》,交由朱祖谋校雠并作序,于光绪三十一年刻于羊城。朱氏惜《定稿》“刊落泰甚”,又编《半塘剩稿》刻印行世,收词五十馀首。朱祖谋序云:“半塘词尝刻于京师,为丙、丁、戊三集。今刻于广州者,乃君裒其前后七稿,删汰几半,仅存百许首,自定本也。”“君词于回肠荡气中,仍不掩其独往独来之概。”“君词导源碧山(王沂孙),复历稼轩(辛弃疾)、梦窗(吴文英),以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与周止庵(济)氏说契若针芥。”钟德祥序云:“今再读其遗词,幼(窈)眇而沈郁,义隐而指远。”王鹏运各种词集,唯《半塘定稿》流传较广,《虫秋》、《南潜》二集已佚。南京图书馆虽收藏宏富,亦仅《味梨集》等四种。
草堂诗余
唐宋词选集。4卷。南宋人编,不著姓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选者姓氏。今此两说并存。此书编于何时,巳不可知,其流传则当在南宋中叶以前。《四库全书总目》云:“王楙《野客丛书》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则此书在庆元以前矣。”据王楙小序,《野客丛书》一书,完成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三月。《草堂诗余》的开始流传,当以此为下限。此书异本颇多,名称不尽相同,内容也有差异。元刻何士信编选本,题名《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前后集各2卷。卷首总目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等12类而不记调名。卷内注明“新添”者若干首。各词下有笺注,后附词话。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遵正书堂又据元至正辛卯本重刻。此本前后2集,各分上下卷。分为11类(饮馔、器用合并),每类各有若干子目,共66目。各类中多有“新增”或“新添”之词。共辑词367首,词下有笺注,后附词话,计作家95人。以宋词为主,其中周邦彦、柳永、苏轼、秦观作品为多;唐五代作家作品很少。以上两种刻本,可以代表《草堂诗余》“分类本”的情况。此外,还有“分调本”。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余》4卷,开始以“小令”,“中调”、“长调”分编,间采词话。是为“分调本”。此后,许多刻本都出自此书。《草堂诗余》虽然编选和笺注等被讥为“芜杂”和“取便时俗”,但因“名章隽句,亦往往而在”,宋以来,一直与《花间集》并行,而且流传更广。现在通行本有商务印书馆印《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本。1958年6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吴昌绶双照楼翻明洪武本铅印传世。
莲子居词话
清吴衡照撰,4卷。吴氏论词,重在文字与音律的关系上面,认为词的兴起,先有文字,然后宛转其声,以腔就辞;后来传播通久,音律确然,继起词人以辞就腔。由于古之作者皆善歌,故制辞度腔时对于字的平仄多少可以变化,只要与音律无碍即可。今则歌法失传,音律不明,故词家运辞,兢兢于尺寸不易之道。这种观点,颇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何以词调同而体不一的现象;同时,吴氏关于词先以腔就辞,后又以辞就腔的说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吴氏论词,较为推重姜白石、张玉田,与浙西词派观点较为接近。他很重视词的醇雅,强调学者于雅俗正变之理是不可不辨的。他又强调音律、字面、过结、写景诸方面。吴氏对北宋词亦较重视,对苏轼、张子野、柳永、秦观、周邦彦都能予以好评。其对苏辛词之比较,以为犹诗中黄山谷与苏轼的关系,这主要是着眼于苏词之“大”,认为苏轼之“大”,姜白石之“高”,都是不可学得的。所论重在“写景之工”和“抒情之妙”,对词的起结、过换、衬帖等填词技法比较注意,可资参考。作者评定宋代词家优劣、折衷古今观点异同,比较稳妥圆通。在校正词律、考订词韵方面,对万树《词律》也多所修正和补充。今有退补斋刊本,收入《词话丛编》中。
西圃词说
清田同之撰,1卷。田氏论词之流变,宗王世贞正宗、变体之说,但他认为填词应各见性情,婉约是本色,豪放亦非不是本色,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了。他认为词中有诗人之词,有文人之词,有词人之词,有英雄之词,语多中肯。田氏对词的音律,也很重视,《词说》全文征引李清照《词论》,于“别是一家”之说是独有会心的,他认为词律较诗律倍难,强调“宫商调,阴阳谐”,于字的四声和调之宫商均加讲求。他以艳丽为词之本色,但又强调不应流入浅俚。于词之格调气度,追求神韵,所谓“以神气为主,取韵次之,镂金错彩其末也”,可见他论词颇受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西圃词说》在评论词人方面,间有不一致及错误之处。如他既称姜夔于南宋最为高洁,史达祖、高观国,张辑、蒋捷、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皆效仿姜,又称史达祖为南宋第一词人,这就不免矛盾。同时,强派吴文英为姜夔嫡派,也与实际不符,实际吴文英是心香周邦彦而自成一派,所以田氏之说不够恰当。
白雨斋词话
词话著作,清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作者论词大旨,宗常州词派张惠言。常州词派的词学观点为反对浙派尖新小巧、轻佻浮滑而无所寄托的词风,主张“温柔敦厚”。陈氏论词的主要精神也是如此。他在书中卷1特别突出地提出了“沉郁”二字作为词论核心。所谓“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其含义有二,一为要求比兴寄托、微言大义。“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二为要求词的风格含蓄、沉稳。陈氏还提出了“顿挫”一词与“沉郁”互补。谓二者统一则“词中三昧尽矣”。并以此衡文,品评周邦彦、冯延已、王沂孙诸家。并多次强调“温厚”,如卷8云:“温厚和平,诗词一本也。”作者的词论既有以诗教评词,提高词的地位与格调的意义,又有限制词的风格多样化的弊病。《白雨斋词话》原为10卷,今本只存8卷。由其门人许正诗整理刊刻。许正诗原刻本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后附《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诗钞》各1卷。此后又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唐圭璋辑《词话丛编本》、民国三十五年(1946)上海开明书店本及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杜维沫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