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帝宅
荒城陈帝宅,故殿吴王居。曲池无锢石,老树有遗株。高堂易梵宇,白足走钟鱼。未知万代后,兴废又何如。
陈第年谱
金云铭撰,用编年体裁记载陈第生平事迹。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明游击将军,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先生少禀异质,博极群书,倜傥自负,喜谈兵。嘉靖壬午戚继光征倭至连,即与定平倭策。应俞大猷聘以边事上书,大司马谭纶奇而荐之。起家京营,守古北口。历游击将军,屡立战功。以忤巡抚拂衣归,时年五十。绝意仕进,六经皆有撰述。
九日过国臣弟南庄
凤皇墩下扣柴关,篱落黄花手自攀。适野亦堪酬令节,避高应不到名山。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
得汤臣弟书
小别又三月,乡心惨不舒。可怜五十日,才得一封书。丧乱思同气,艰难况索居。烽烟方未已,生理复何如。
戊辰秋日与螴弟过观川台小憩洪氏别业
山泉十里走白沙,曲折成字埶奇纵。我来倚杖石桥侧,久雨得晴真亿中。何人幽搆傍高岑,转眼盛衰了鸥梦。披襟饱领万槲风,白日写影舞鸾凤。空廊寂寂蝙蝠飞,幽探挟有两獒从。斧斤所赦松几株,苟全幸不为世用。诗情淡荡如孤云,万象寸心足抟控。荒榛满路吾何之,逐热还为逋客痛。向来充隐忝名山,乞语山灵当自重。
邀同美荪螴弟游外九水
导我游筇一路蝉,白沙翠竹净娟娟。九潭山落空明里,一雨秋生热恼边。峰啄峥霄疑鸟咮,风腥飞瀑杂蛟涎。烧畬业井无机事,乞与山眦办一廛。
立春日山中与国臣弟饮泉上
夜来风力苦难支,晓爱晴光起海涯。春在土膏初动处,寒留雪冻未消时。梅花偏是山中早,松骨还于岭上奇。醉后一觞泉石畔,漫因老弟再题诗。
腊月初一日燕子矶遇陈棣园、典胄父子
隔水何人识姓名,推篷乍见若为情。烟波执手皆疑梦,天海惊心共远征。梗泛十年怜薄宦,萍踪千里笑浮生。匆匆又作銮江别,今夜孤帆铁瓮城。
多丽 明霞洞纪游,邀螴弟同作
望昆仑。群峰插汉嶙峋。启岩扃、琳宫绀宇,明霞洞古栖真。翠云流、长松作队,绿天窈、修竹迎人。隥道盘空,山门依巘,清凉世界鸟俱驯。访洞天、种桃人去,梦影隔前尘。空留得、笼纱题字,蜗篆苔文。頫危阑。宝珠如画,山光襟袖相亲。断虹垂、一绳雁字,馀霞撒、千片鱼鳞。钟籁沉沉,佛灯隐隐,上清宫阙近天阍。昏鸦没、沧溟无极,横岭带斜曛。归途晚、纤纤眉月,送我飙轮。
一萼红 壬申暮春偕瓠厂螴弟登明霞洞观海
石栏阴。有缃桃一树,娇小不胜簪。芒屩冲云,笋舆穿岭,薄暮人意冥沈。碧山悄、松萝无极,渐梵呗、催起绕枝禽。青豆房栊,丹华洞府。两度凭临。缥缈隐娥珠阙,怕蓬山鸟使,颠倒初心。海外云来,中原地尽,还怜残世相寻。羁思共、灵潮朝暮,送春归、难买万黄金。刻意参天,寻碑不恨山深。
志俊于劳山佛耳崖置别业蓺蔬种树有归隐之志乙亥秋招同伯明螴弟往游赋赠主人
物我苟相忘,何妨有机事。桔槔时一鸣,寻声出水次。十年尘海中,到此耳目异。入山良不深,枯槁岂君志。松多拔俗标,花有凌霄意。休嗟野蔓滋,毋任瓠瓜繫。田水为吾师,且复阅尘世。
安平乐慢 登窑梨花为一春胜赏。雨后道冲以车迓游,与美荪螴弟同赋
宿雨初收,晓烟未敛,沙堤远引游车。瑶台路近,十里春风,琼树自擅豪华。水曲山椒,拥晴云如梦,暖雪无涯。日午闹蜂衙。支筇芳思交加。溯胜赏前尘,树看人老,清福还羡山家。韶景知无价,洗妆载酒兴非赊。报答瑶姬,争奈得、吟情岁差。惜芳菲、都来几许,春深怕见飞花。
长亭怨慢 汇泉樱花为一春花事之冠,后期而往,蘦落尽矣。声为此词,邀螴弟同作
几番送、天涯风雨。草草春归,落红如许。照海琼云,翠蓬浩荡梦无据。怨魂啼泪,更谁识、鹃心苦。遮莫惜零脂,早付与、东风为主。迟暮。渺青禽不见,只见绿因盈路。山光信美,十年恨、托根非土。试孤倚、褪粉楼台,黯消尽、残霞前度。算一例飘零,踏遍桃蹊归去。
蒙隐集
宋诗别集。2卷。陈棣著。陈棣生当南北宋之间,其父陈汝锡曾有诗为黄庭坚所赏识,而陈棣之诗却不同于江西诗派。其诗多写山林风物,风格清幽。《四库全书总目》评述说:“棣诗乃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盖其足迹游历,不过数郡,无名山大川以豁荡心胸,所与唱和者,不过同官丞簿数十人,相与怨老嗟卑,又鲜耆宿硕儒以开拓学识,其诗边幅稍狭,比兴稍浅,固势使之然。然统各体而观之,虽乏鸿篇,实殊伪体。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较以生硬晦涩为奇伟,以鄙俚芜杂为真切者,其品固有间矣。”陈棣诗集原本久佚,亦不详其卷数。今本为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另有《宋人集》丙编本。
屈宋古音义
楚辞研究专著。明代陈第著。3卷。卷一收录屈原、宋玉辞赋38篇中入韵之字与今音异者,凡234字,考究其古本音。其体例是,先注古音,而后排列屈、宋辞赋正文作为本证,再广征先秦两汉古书作为旁证。其中与陈氏别著《毛诗古音考》,则题其本音,直注见《毛诗古音考》,盖以证屈、宋之音与三百篇之音合。卷二录屈原赋24篇:《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剔除《天问》一篇不录。每篇之首系以“总题”,而后划分章节。其分章以韵为断,阐说文意则以删润旧注为基础,间出己意,均分别见于诸句之下。卷三录宋玉辞赋14篇,除见于《楚辞》之《九辩》、《招魂》外,又有《高唐》、《神女》、《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其阐说文意之体例一如卷二,惟《九辩》之“总题”有二篇。此书考证先秦古音,明其古字音读,破唐宋人以后叶音之谬,开清人研讨古音学之源,其功至巨。阐述章旨亦颇多新颖之解,如谓屈原“内类”、“修能”是自招祸之道,又谓屈原禀性如此,非不自知。此对理解屈原悲剧意义极有启发。此书多次出版,版本较好者为清嘉庆十年乙丑虞山张氏《学津讨源》本。
毛诗古音考
中国传统音韵学著作。陈第著。有《学津讨原》本。陈第(1541—1617),明代语言学家。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著作有《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尚书疏衍》、《伏羲先天图赞》及诗集多种。本书凡4卷。其自序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著名论断,标志着语音发展观念的确立。自序并有力批判了六朝以来的“叶音”说,为古音学走上科学道路扫除了理论上的障碍。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覃思精研,期合于古义,不为前人成说所囿,故其创获良多。如论《舜典》“五瑞”、“五玉”、“五器”谓不得以《周礼》诠释《虞书》、斥注疏家牵合之非;论《武成》无错简、《洪范》非龟文,如此之类,皆见解独到,足破前儒穿凿附会之说。惟其笃信伪古文,以朱熹疑其伪为非,于梅鷟《尚书考异》、《尚书谱》二书尤多排抵,是其缺憾。此书有《陈一斋全书》刊本,万历壬子(1612)刊本,路有抄本。
七夕同方子公蒋子厚弟小修避水长孺楼居
悔逐缁尘帝里游,除君何处可消愁。蚍蜉失土先谋芥,野鹤移家亦傍鸥。稍质衣衫充酒品,尽搬香茗在书楼。帘开忽见新晴日,又到黄姑织女愁。
易用
五卷,明陈祖念著。书前序称:“义理无穷,非言之能尽。故传注于汉,疏义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而《易》之用则随时随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则观象玩辞, 动则观变玩占, 圣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四库全书》本。此书不载六十四卦经文,但于每卦阐说其义;《系辞》以下诸传亦不录原文,唯各标明章目而诠释之。其说详论义理,间涉互体之说,务以切于人事为主,故名《易用》。《四库全书提要》指出:陈祖念之父陈第“于韵学为大有功,而所作《伏羲图赞》则支离穿凿,一无可取。祖念学不及其父,而说《易》乃胜其父。”
越王台怀古
陈帝垒高屯虎豹,越王台夐筑琉璃。垒边暮脱黄金甲,台上春传白玉卮。禾黍几年云旆旆,莺花三月树离离。古今霸业空流水,日月江山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