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耒高丽松扇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次韵张耒见寄

相逢十年惊我老,双鬓萧萧似秋草。壶浆未洗两脚泥,南辕已向淮阳道。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生计长随五斗米,飘摇不定风中烟。茹蔬饭糗不愿馀,茫茫海内无安居。此身长似伏辕马,何日还为纵壑鱼。怜君与我同一手,微官肮脏羞牛后。请看插版趋府门,何似曲肱眠瓮牖。中流千金买一壶,椟中美玉不须沽。洛阳榷酒味如水,百钱一角空满盂。县前女几翠欲滴,吏稀人少无晨集。到官惟有懒相宜,卧看南山春雨湿。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其一

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灵根自逐新阳发,病蘖从经野火烧。吻燥未须寻曲糵,囊空谁与典絺蕉。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其二

尘垢污人朝复朝,病中吟啸夜方遥。长空雁过疑相答,虚幌萤飞坐恐烧。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从来百鍊身如剑,火灭重磨未遽销。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灵根自逐新阳发,病蘖从经野火烧。吻燥未须寻曲糵,囊空谁与典絺蕉。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尘垢污人朝复朝,病中吟啸夜方遥。长空雁过疑相答,虚幌萤飞坐恐烧。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从来百鍊身如剑,火灭重磨未遽销。

次韵答张耒

客舟逝将西,日夜西北风。维舟罢行役,坐令鬓如蓬。偶从二三子,步上百尺台。云烟遍原隰,?恍令人哀。山中难久居,浮沉在城郭。欲学扬子云,避世天禄阁。浮木寄流水,行止非所期。何须自为计,水当为我移。外物不可必,惟此方寸心。心中有乐事,手付瑟与琴。夜吟感秋诗,惜此芳物零。幽人亦多思,起坐再三听。白驹在空林,瓶罄有耻罍。尽我一杯酒,愁思如云颓。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其一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其二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柯山集

又名《宛丘先生文集》。诗文别集。宋张耒(号柯山)著。是集宋刊本原有多种,卷数不一。汪藻《柯山张文潜集书后》曰:“文潜诗千一百六十有四,序、记、论、志文、赞等又百八十有四,第为三十卷。”绍兴十三年(1143),张表臣作《张右史文集序》称:“定取七十卷,号《张右史集》。”后周紫芝《书谯郡先生文集后》云:“归于所谓一百卷者,以为先生之大全焉。”《郡斋读书志》著录“张文潜《柯山集》一百卷”,《文献通考》同。《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蜀刊本《苏门六君子集》,其中收《宛丘集》七十五卷。宋刻各本,皆久已失传。今传明清抄本及刊本,卷数与宋人著录皆不合。《四库全书》收《柯山集》五十卷,卷一至卷二赋,卷三至卷三○为诗,卷三一至卷五○为文。《武英殿聚珍版书》(广雅书局本)较四库本多《拾遗》十二卷。民国十八年(1929),田毓璠以聚珍本付梓,刊成《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附邵祖寿所编《张文潜先生年谱》。《丛书集成初编》又据聚珍本排印。另《四部丛刊》收《张右史文集》六十卷,据上海涵芬楼藏旧抄本影印。另有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点校本。

明道杂志

笔记。或作《张太史明道杂志》1卷。宋张耒著。书中多记著者当时见闻及朝野文人轶事,涉及苏轼、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沈括、刘贡父等文学家多人。又多谈论诗文,或评论唐人及时人诗歌短长,或研讨诗歌技巧,并录有不少时人诗作。又作者曾多次至黄州,故书中记黄州之风物民俗者亦不少。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书前亦无序言,唯书末有黄州守陈升庆元庚申(1200)识语,称“其间记黄事尤详,因刻板道院”,则此书宋时已有刻本。《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著录明嘉靖覆宋本。今传有一卷及正续二卷本两种,然内容无异。前者有《续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后者有《学海类编》本。

赠旴江张平仲

去圣既云远,至理日以冥。言道指虚玄,语性杂精灵。正传久芜没,异学得魁横。卓哉周程张,磊隗三代英。妙蕴发天地,微言昭日星。后来紫阳翁,抑又集大成。煌煌八书训,凛凛万世程。学者生此时,坦然有规绳。但患舍康庄,自趋柴与荆。张君江西来,颇尝得师承。敝衣虽悬鹑,猛志欲掣鲸。袖出文一编,其辞峻而清。此士不易有,归欤更研精。勿受俗学变,而为宠辱惊。贫者士之常,未合宁躬耕。高门谨勿谒,养此气峥嵘。不见商歌人,洋洋金石声。

苏门六君子文粹

宋代散文总集。70卷。不著编者姓名。卷首原有凡例,称或传为陈亮所辑。苏门六君子,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书中所选散文皆从各自文集中选录。卷1至卷22为《宛丘文粹》,选自张耒的《宛丘集》;卷23至卷36为《淮海文粹》,选自秦观的《淮海集》;卷37至卷40为《豫章文粹》,选自黄庭坚的《豫章集》;卷41至卷44为《后山文粹》,选自陈师道的《后山集》;卷45至卷49为《济南文粹》,选自李廌的《济南集》;卷50至卷70为《济北文粹》,选自晁补之的《济北集》。所选最多为张耒,计有22卷,最少为陈师道、黄庭坚各4卷。张耒文以论、议、说为主。秦观文以进策、进论为主。黄庭坚文论、序、书、记各体皆选,以短篇为主。陈师道文章选录情况与黄庭坚相似。李廌文以论、记为主。晁补之文为《春秋左传杂论》、《西汉杂论》、《旧唐书杂论》、以及策问、书、记等。诸家所选多为其散文精华,唯黄庭坚与陈师道因卷帙较少,不足以表现其文章风貌。有崇祯六年(1633)新安胡仲修刊本,《四库全书》本。

十先生奥论注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论、汉臣论、五经论、时政论、史论、杂论等7个门类并加以注释。原目为前集、后集和续集,各15卷。续集脱去5卷,故仅存40卷。前集前7卷亦有残缺,且无注释,估计也是后补的。因此,书名《十先生奥论》,实则所收作家16人。其注释多用夹注的形式。文题之下用一句话慨括本篇主旨,文中夹注重在诠释文意出处。其注征引繁富,往往数倍于原文。个别篇章也有首批。此书主要是为应试举子提供范文,所收文章往往论古及今,文辞犀利,说理透彻而又雄辩,代表了宋代说理散文的主要风格。因此四库馆臣称其“议论往往可观,词采亦——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取自宁波天一阁范氏藏书楼宋代版本。

师友谈记

北宋李廌撰。一卷。此书记苏轼、范祖禹及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过等人所谈,故曰《师友谈记》。书中可见北宋名人轶事、言论、风采,且大都确实可据,有资料价值。书中称哲宗为“今上”,末记苏轼帅定州事,据此知其书当作于绍圣年间。书中所记诸人皆元祐胜流,学间文章、辉映一代,故所载多名言,非小说琐录可比。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江花月夜

月光澹荡生凉春,疏如深水漂白云。花光冶洁不栖尘,来从月下味空清。澄江邀风若有语,徐徐花月两摇惊。主人未出意先通,一时花月起腾瞢。移云快作投梭冲,瓣张蕾直新枝松。醇酎盈壶大,解衣江堧坐。拂石冷露一笑开,月眼花颜转转向近左。去年沉迷共此同,吹人欹倒廿四风。年年沧桑驹隙过,重来幸是年年我。过时恨短待时长,知君冰炭在回肠。以往烟湮不足数,一樽酹尔洗悽惶。茂柳压压千缕弱,莺藏欲出迷眼浊。招月灼灼熠辉彩,旧友新交俱可乐。嘉林笼芳岚,石影聚荦确。拔节鸣笋急,流泉奔郭索。欣然万类逞天机,先生酡面蒙笑谑。作舞长袖飞虹霓,作歌喑哑戛鹤啼。舞罢回身讶四静,支颐倚伫各痴迷。空烟月下浸游移,薄寒沁沁透花衣。我云欲去各惊起,萧风来吹乱江水。固有吟啸水山怀,我谢诸君岂得已,世绳婴我劳尘里。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 《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恐为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邓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共十一人。又有名曰向、曰益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则不知何人。张来、晁补之、蔡肇、耿南仲、李公麟、孔武仲、温益七人《宋史》有传。邓忠臣、商倚并入元祐党籍。惟余干、柳子文行事不概见。曹辅并非靖康时为枢管者,楼钥误合为一,王应麟《困学记闻》已辨之。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张耒、晁补之传,俱称元祐初为校书郎。又据曹辅诗云:“九人同日锁重闱”,而柳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连房”句,注云:“周舍十九人,余独后入”。疑试官许先后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时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阙其八人,盖古人真朴,不强为其所不能。诸家专集,惟张耒《柯山集》、晁补之《鸡肋集》、孔武仲 《清江三孔集》,至清尚存于世。其余如蔡肇之《丹阳集》、邓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传。其余并有集无集亦不可考。残篇阙句,借此以获见一斑。即有集诸人,以集本校之,亦颇互异。如晁补之五言官醪持饷妇,《鸡肋集》 “官醪”作 “宫壶”。七言诗似凉风凄有兴句,《鸡肋集》“凄有兴”作“来有思”。此类颇多,题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尝不藉为参订之助。此集收入《四库存全书》存目。

坡门酬唱集

二十三卷。宋邵浩编。邵浩字叔义,浙江金华人。生平仕履均不详。前有张叔椿序云:岁己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 “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锓木,以广其传。末题绍兴元年 (1131)五月二十四日。又有邵浩自作引云:绍兴戊寅(1158),浩年未冠,肄业成均。隆兴癸未(1163),始得第以归。因取两苏公兄唱弟和,及门下六君子平日属和两公之诗,摭而录之,曰“苏门酬唱”。淳熙己酉 (1689),浩官豫章,临江 (今四川忠县)谢公为之作序,且更曰 “坡门酬唱”,末题绍兴庚戌四月一日。考癸未为孝宗隆兴元年 (1163),己酉为淳熙十六年(1689),上距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已五十九年。且庚戌为建炎四年(1130),亦不得题绍兴。二序纪年显然有误。案淳熙己酉,孝宗为禅,次年庚戌,即光宗绍熙元年。则序内绍兴必绍熙之讹。特据浩引所言,叔椿序当先成,乃浩引题四月,叔椿序反题五月,亦为舛误未合。殆传写既久,或经后人所妄改。前十六卷为轼诗,而辙及诸人和之者。次辙诗四卷。次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等诗三卷。亦录轼及诸人和作,惟李廌为缺。其不在八人之数,而别有继和者,亦皆附入,为注以别之。其诗大抵同题共韵之作,比而观之,可以知其才力之强弱,与意旨之异同。较之散见诸集,易于互勘,谈艺者亦深有裨益。至于本集所有,《山谷外集》所载次韵子瞻书黄庭经尾付蹇道士,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补之又有和子瞻种松、赠杜舆秀才三首,今坡集载坡诗止二首,而此集均未编入。是为小疵。有 《四库全书》 本。

宋文选

三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中无三苏文字,而黄庭坚、张耒之文则录之。盖当时苏文之禁最严,而黄、张之类则稍宽。又其中无二程文,盖不以文士目之。何焯《义门读书记》跋所校《元丰类稿》后曰:己卯冬,于保定行台(案焯是时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署中)阅内府所赐大臣《古文渊鉴》,有在集外者六篇,则《书魏郑公传》、《邪正辨说》、《再上田正言书》、《上欧蔡书》。后知立斋相公(案立斋为大学士徐元文之别号)有建本《圣宋文选》数册,其中有《南丰文》二卷,嘉善柯崇朴借钞,遂传于外,此六篇皆在。案 《书魏郑公传》后一篇,《宋文鉴》亦载,不仅见于此集中。焯盖考之未审。然《南丰外集、续稿》,至清并不传。其佚篇惟赖此集以存。盖亦不为无功。宋人选宋文者,南宋所选尚多,北宋惟此集所存。其赅备虽不及《文鉴》,然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尤未可与南宋建阳坊本出于书贾杂钞者一例视之。此集收文为欧阳修二卷、司马光三卷、范仲淹一卷、王禹偁一卷、孙明复二卷、王安石二卷、余元度一卷、曾巩二卷、石介三卷、李邦直五卷、唐庚一卷、张耒七卷、黄庭坚一卷、陈莹中一卷。有《四库全书》本。

古文关键

文论著作。2卷。南宋吕祖谦编著。南宋前期,散文创作日趋繁荣,与之相应,以指点散文写作技巧为宗旨的各类文选、文论著作亦纷纷问世。祖谦为当时的著名学者和散文作家,于散文创作和鉴赏有独特而精深的见解,遂编此书,选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张耒八家散文共62篇,一一标举其命意布局,评论其长短得失,以实例示学古文者以门径,故名“关键”。卷首有《总论》1篇,下分《看文字法》、《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看诸家文法》、《论作文法》、《论文字病》等8节,概述了阅读和写作散文的基本法则,所论颇多新颖精当之处。如提出:“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阅读中,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关于写作,其云:“为文之妙在叙事状情,辞源浩渺不失之冗,意思新转处多则不缓”;关键在于“笔健而不粗,意深而不晦,句新而不怪,语新而不狂。常中有变,正中有奇。题常则意新,意常则语新。结前生后,曲折斡旋,转换有力,反复操纵”。对入选之文,祖谦亦逐篇进行具体的讲评,并加以批语,使读者既得其要领,又对行文的段落间架和开合变化有所领悟。故此书刊行后,风行一时,深得推崇。后世传本有明嘉靖刊本、清康熙徐氏刊本以及《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等。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