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双溪醉隐集
元代诗文别集。6卷。耶律铸撰。《双溪醉隐集》原本久佚,明人钱溥在《内阁书目》中仅注为19册,卷数不详。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耶律铸诗若干篇,分题为《双溪醉隐集》的《前集》、《新集》、《续集》、《别集》,又别载有数篇《双溪小稿》的序跋,由馆臣统编为《双溪醉隐集》6卷。卷首有蒙古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吕鲲序,赵著序,麻革序。赵著序中指出:耶律铸13岁能作诗,“下笔便入唐人之阃奥”。卷1为赋,卷2为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卷5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卷6为七言绝句、词、杂著(13篇)。卷末有元宪宗四年(1254)木庵老衲性英跋,王万庆跋。王万庆跋中说:“尝观双溪诗,气韵高远,清新绝俗,道前人之所不道,到前人之所不到。情思飘如驭风骑气,真仙语也。”耶律铸是“生长于北庭戎马间”(麻革《双溪小稿序》)的诗人,本集写于西域的诗篇是历代西域诗中相当重要的篇什。清人李文田曾为《双溪醉隐集》作笺注,光绪十八年(1892)顺德龙氏把李文田笺注的《双溪醉隐集》刊入《知服斋丛书》。
全金元词
唐圭璋编。金元词总集。共收录金元两代词人282家,词7293首。其中金代词人70家,词3572首。元代词人212家,词3721首。体例与作者所编《全宋词》相同,以人系词,按时代先后为序,依次编录诸家词作。每一词人下多列有小传,所列作品多注明出处。如在元好问名下,注明“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德明子。生于明昌元年(1190),兴定三年(1219)进士。天兴初,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年六十八。有《遗山集》”。于作品后注明:“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间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其后又加有长篇案语,考述各本异同。所用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对于清末各家所辑刊的词集,如王鹏运刻刘因《樵庵词》,江标刻张野《古山乐府》、程文海《雪楼乐府》、萨都刺《雁门集》,朱孝臧刻邱处机《磻溪词》、张伯淳《养蒙先生词》、陈栎《定宇诗余》、安熙《默庵乐府》、李道纯《清庵先生词》、赵雍《赵待制词》、张雨《贞居词》、谢应芳《龟巢词》等,多非善本,该书均据善本、足本予以补正。各词集因版本不同,卷数及所收词篇目均不相同,该书均予比较,选择完本,对一些词篇并能进行补遗。如朱孝臧刻吴镇《梅花道人词》仅11首,该书从《珊瑚纲·名画题跋》等书中增补17首。耶律铸《双溪醉隐乐府》仅4首,赵万里从《永乐大典》人字韵中补1首,该书又从《永乐大典》行字韵中增补1首,席字韵中增补2首。赵万里辑卢挚《疏斋词》原为17首,周泳先据《永乐大典》湖字韵补1首,该书又从《永乐大典》林字韵中增补1首,席字韵中增补3首。该书为词总集,意在纲罗散失,对于魏了翁等许多选集不选的作家及作品,以及《道藏》中所收大量金元道士词等,均予收录。书前有《引用书目》,共引用书200余种,并有详细的校勘考证,补正了不少讹误和遗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金元词的全貌。1979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全2册。
华岩洞有耶律楚材故桓夏公石刻
深壑因谁造,挥斤亦有神。江山留王气,题咏待词人。泉作窗间雨,苔生石上尘。碧纱笼底墨,萧索竟千春。
湛然居士集
元代诗文别集。14卷。耶律楚材撰。《四库全书》曾据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清人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录有《湛然居士集》35卷,但这种35卷本今未见。现存《湛然居士集》都是14卷本。本集卷首有元太宗六年(1234)行秀(万松老人)序,元太宗五年王邻序,太宗五年孟攀鳞序。集中诗文没有按体裁类编,主要收入的是诗,卷8、卷13、卷14中杂有少量的文章。卷末有元太宗五年李微后序。据各序,可知《湛然居士集》最初编成于元太宗窝阔台五年,共收入诗文500余篇,编为9卷,是由当时的中书省都事宗仲亨辑录的,此9卷就是14卷本中的前9卷。后5卷是此后补入的,所收的诗文是写于公元1233—1236年之间。写于太宗八年(1236)以后的作品今已不存。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了谢方点校的《湛然居士集》,这个点校本据《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渐西村舍刊本参校,并附有王国维所撰《耶律楚材年谱》等传记资料,是目前比较完备的本子。
湛然居士文集
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书中有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时所作诗60余首,对研究其时西域情况和成吉思汗西征之事,具有参考价值。有《四部丛刊》影元钞本、《渐西村舍》本、中华书局版谢方点校本等。
玄风庆会录
玄风庆会录,原题「移剌楚才奉敕编录」。移剌楚才即元初著名宰相耶律楚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元太宗壬辰年(1232)编者自序,内称:国师长春真人(丘处机)昔承宣召,前往西域朝见太祖成吉思汗。其往回事迹,已见于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其谈道论玄之言,皇帝令近侍记录而秘之。作者奉敕编纂刊行秘录,欲使「天下共知玄风庆会一段奇事」。书中所载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会谈内容,以论述大道无为,治身理国为主旨。首论长生之道,强调去声色,屏滋味,以清心寡欲为修身之要;其次论济世安民、积功累德之道。强调以敬天爱民、好生恶杀为本。其言皆浅近平易。《元史‧释老传》记载丘处机西行,劝成吉思汗止戈息杀,与本书旨要大致相符。
西游录注
地理文献考证。元耶律楚材撰,清李文田注。一卷。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楚材扈从西行五、六万里,留西域六、七年。以所见闻著《西游录》。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曾节录其纪程部分。文田有《朔方备乘札记》已著录。原文并注约一万字。对书中所记楚材于元太祖十三年春三月,出云中、抵天山(阴山)、涉大碛、踰沙漠、达和林(哈尔和林)以及西行过金山(阿尔泰山)所见,回鹘城、唐碑、瀚海、不剌城、阿里马城、芭榄城等地山川、道路、物产、民俗等均一一注释。对研究《西游录》内容,和十三世纪我国新疆、蒙古高原和中亚等地交通、物产、城镇分布、风土民情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灵鹣阁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元代奏议集录
本书辑录自元太祖至元顺帝时期150余年的奏议,既有名臣奏章,如耶律楚材、史天泽、王盘、伯颜等人,又有平民上书,包括表、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有关文集及其它散见资料,极富史料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
杂诗二首 其二
西域当晦时,微月见西北。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历。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击。流沙与昧谷,万古地不易。相传无此语,止谓哉生魄。天道岂不常,推移在异域。何得起巫咸,为我究其迹。
望医巫闾山 其三
山上何所有,言有望海堂。昔有耶律氏,读书山之阳。高名标史册,让德迈寻常。大地涵灵秀,阅世产贤良。贺公乃继起,进退慎行藏。盗贼俱遵化,干戈靖一乡。管公避魏乱,龙头姓名芳。何如参性道,后学见羹墙。驱车过山侧,极目引领望。古人不可作,临风慨以慷。
郡僚出塘泺唱和诗次其韵
水穷瘴海南,陆尽狼胥北。祖宗受之天,以为冠带国。维时耶律氏,好乱乐祸贼。夜动鼠穴中,阴计屡以默。廷臣请加兵,薄伐陈往则。尧舜仁如天,一言群议塞。幽燕亦吾民,此意多不识。至信及豚鱼,深恩被动植。古来战场地,父老今力穑。耘夏水泱泱,穫秋禾翼翼。当年守边将,至今犹血食。乌虖战危事,胜败有失得。祖宗讳言兵,阴功千万亿。不见陂塘上,沟塍如组织。传闻天骄儿,颇亦知帝力。祖孙相付授,日夜自约勒。慎勿负中原,天地父母德。
杂诗二首
苦暑夜不寐,起读月令章。乃知季夏后,有土居中央。下以开素景,上以承朱阳。寒暑相代谢,天运固有常。如何历家算,视此殊乖张。谓是大火西,柔金遇而藏。三庚作三伏,坐使元化戕。试问创者谁,眇眇秦汉王。恭惟大统历,贤者宜消详。西域当晦时,微月见西北。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历。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击。流沙与昧谷,万古地不易。相传无此语,止谓哉生魄。天道岂不常,推移在异域。何得起巫咸,为我究其迹。
作义要诀
文论。元倪士毅撰。一卷。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属安徽)人。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著有《重订四书辑释》。此书讲述经义体例,多关乎文章之写作要领。主张“第一要识得道理透彻,第二要识得经文本指分晓,第三要识得古今治乱安危之大体。”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定以经义试士制度,蒙古崛起后,元太宗接受耶律楚材建议,效法宋制,亦以经义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酌议其实施规则,延祐二年(1315)科举复行,乃实行之。
辽史拾遗
补作中国辽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清厉鹗撰。乾隆八年(1743)刊行于世,有汪氏刻本、《四库全书》本。元朝脱脱等人奉敕修撰的《辽史》,主要依据耶律俨的《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仅11个月便仓卒成书,史料范围狭窄,阙漏、重复、舛误甚多。然而,耶律氏和陈氏的著作都已散佚,其他有关辽代历史的著述寥若晨星,官修的《辽史》反倒成为现存较完整、较系统地记载辽代史事的著作,后世为之辑补、校注的著作很多,厉鹗的《辽史拾遗》即为其一。
从容录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松行秀晚年所居庵名。本书所以作成,初系行秀之门人耶律楚材,因随从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悲于远离其师,遂屡致书请师评唱天童颂古。行秀乃于燕京报恩寺从容庵撰此书,命侍者离知笔录,元太祖八年(1223),送往西域予楚材,翌年楚材作序。其中各则均分为示众、本则(公案)、颂古(文中附加短评─着语)、评唱等四部分,示众相当于碧岩录之垂示,系说明一则之宗旨;本则为古则公案,叙述先人证悟之因缘;颂古为宏智以偈颂拈提,说明本则之宗旨;着语为将本则、颂古之语句加以解说短评;以评唱部分为本书重点。本书与碧岩录并称禅门二大宝典,碧岩录属临济宗系统,本书则属曹洞宗系统。注疏有默绍之从容录颂解一卷、松云之从容录事略十七卷、鼎三之从容录接觜录二卷、梵丁之从容录笔削一卷等。
望医巫闾山
群山如奔马,崚嶒豁远眸。东畔绾凌河,西陲控锦州。北连紫塞关,南赴碧海流。峻岭入云表,元气共沈浮。尖峰插天末,石笋排戈矛。削壁不可攀,似拒人探幽。下应有巨壑,深邃蛰龙虬。画笔写五岳,尚堪恣卧游。况逢真名山,众山非其俦。何当因羽化,高踞最上头。我闻长白山,山高数万仞。未入古版图,因让此山峻。拔地更摩天,指作幽州镇。诸峰如儿孙,俯首各效顺。木叶虽有名,视此称后进。石产珣玗琪,尔雅堪徵信。疑即今锦川,珍奇同玉润。宝藏待人求,山灵不悭吝。朅来值夏初,残花落成阵。领略勿太疏,停车子细认。山上何所有,言有望海堂。昔有耶律氏,读书山之阳。高名标史册,让德迈寻常。大地涵灵秀,阅世产贤良。贺公乃继起,进退慎行藏。盗贼俱遵化,干戈靖一乡。管公避魏乱,龙头姓名芳。何如参性道,后学见羹墙。驱车过山侧,极目引领望。古人不可作,临风慨以慷。巫能通鬼神,医能别生死。与人均有益,山名或取此。小道有可观,今则失其理。古寺大禅林,安居永不徙。鼓铙杂钟声,满目佛家子。更有老头陀,伊言祖李耳。拜忏崇香灯,住持云霞里。释家源无生,岂在承欢喜。道家源无为,岂在邀福祉。姑置两不论,倦游将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