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天祥,号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在殿试中由宋理宗钦点为状元,御赐表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吉州庐陵富川(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期政治家、诗人、抗元人物和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最后被封为信国公,故称文信公或文信国,官拜少保,故称文少保。 宋亡后,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愿死也不愿降,被元军俘至大都(今北京),忽必烈亲往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在柴市从容就义。与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并称“宋末三杰”。又与谢枋得、袁继咸等人并称“江右三山”。明景泰七年,谥忠烈。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就义
身与道义俱,浩气塞苍旻。戮力济艰危,何曾辞苦辛。南奔日穷蹙,北归思杀身。至今正气歌,歌罢伤吾神。
谒文天祥墓
卧虎山前神道长,蓦然飘落雨悲凉。公捐义胆忠肝尽,剩得头颅归故乡。
读文天祥诗
炎光沦南服,朔风荡中土。受命在仓卒,惜此白日暮。杀身孰云难,图存乃所慕。田单奋即墨,临淄忽已举。鄢郢不为墟,实以包胥故。孔明营王业,偏蜀犹虎据。茂弘起江左,庶以存典午。哀哉吾何心,冀与数子遇。南望沧海云,北眺沙漠路。波涛浩无极,山川横氛雾。驰驱岩谷间,冒彼霜与露。并日饥不食,采薇以为餔。玄云为我阴,虎豹为我怒。时乎其奈何,昊天证其素。生为丈夫雄,死为烈士度。一身何足惜,鉴之以千古。
赐状元文天祥以下
道久于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华国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其一
江山十九付元夷,犹扶幼帝苦撑持。莲花峰上孤臣泪,化作波涛日夜驰。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其二
毁家纾难肝胆雄,残宋艰危有精忠。狂澜既倒殊难挽,但尽匹夫一片衷。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其三
五坡岭下事堪伤,一腔心血付汪洋。丞相已无回天力,唯将头颅谢君王。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其四
忠毅典范久铭心,浩然正气不可侵。睢阳齿与常山血,千秋同作北斗钦。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其二
毁家纾难肝胆雄,残宋艰危有精忠。狂澜既倒殊难挽,但尽匹夫一片衷。五坡岭下事堪伤,一腔心血付汪洋。丞相已无回天力,唯将头颅谢君王。忠毅典范久铭心,浩然正气不可侵。睢阳齿与常山血,千秋同作北斗钦。
海丰方饭亭吊文天祥
坡前方饭虎狼嗥,力尽山河百战劳。岭峤苍松长郁郁,崖门雪浪自滔滔。丹心万古垂青史,热血千年化碧涛。欲吊英魂何处是,海丰城上月轮高。
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九十六 文天祥
崖山悲宋祚,燕市叹朝腥。自古谁无死,丹心照汗青。
仲鸣以四贤画象属题各系一诗 其四 文天祥
功名几灭性,忠孝太劳生。文山梦中句,百诵还暗惊。润州脱虏缚,空坑遭乱兵。凄凉厓海战,维絷南安行。零丁复惶恐,柴市甘上刑。今观绯袍笏,正气仍觥觥。南人扶天柱,易代志竟成。严颜不在似,餍此千年名。
文信公集杜诗
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後,於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岁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岁,当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当为己卯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於干支纪次不合。考是年正月癸卯朔,二月内当有三庚日、二未日,必传写者有所错互。至以岁阳岁名纪日,本於吴国山碑中“日惟重光大渊献”语。
正气歌
五古。文天祥作。见《文山先生全集》卷一四。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作于燕京(今北京)狱中。诗前序文写土牢七种恶浊气味,表明身陷囹圄,全以“浩然正气”为精神支柱战胜险恶环境。全诗分四段。第一段写对“正气”的认识与信念,重点陈述国势危殆时“正气”的表现形态,以暗扣南宋灭亡的现实。第二段列举古代胸怀“正气”之士以自勉,运用三组不同排比,句式错落,节奏急促,形成磅礴语势。第三段议论“正气”的重要性。作者之“正气观”虽未能摆脱封建伦理的束缚,却也远胜于宋儒,因他将道德与正义视为精神力量。末段转叙自身处境,以示“正气”与所仰慕的历史人物对自身的影响,表达决心为国捐躯的精神。诗作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写得大气磅礴,激昂慷慨,苍凉悲壮。诗中表现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以及强烈的爱国思想、崇高的民族精神,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勉人前行。近人王文濡评此诗:“人间正气,天地中声,可泣鬼神,可开金石。”(《宋元明诗评注读本》)
文山集
诗文别集。南宋文天祥撰。二十一卷。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二十举状元,历官江西安抚使,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景炎二年(1277),元兵入江西,天祥兵败,退入广东,次年,在五坡岭(海丰北)被俘,囚禁元京都四年,劝降不就被害,卒年四十七岁。天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著名爱国诗人。元贞、大德间,其乡人搜其遗作,编成《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卷,世称“道德堂刻本。”明初,其本散佚,尹凤歧《内阁得之,重为编次。有诗、文十七卷,收宝祐三年(1255)至咸淳十年(1274)间之作,皆入仕后及入己临安以前之作。江西副使陈价、庐陵处士张祥先后刻之,附以《指南录》一卷,《指南后录》二卷,则自德祐二年(1276)奉使入元营至囚禁燕间之作,为在囚禁中亲自编定,得诗凡六百余首,前期受江湖诗人影响颇深,后期师法杜甫,皆感于时事而发,不拘于字句声调之工拙,而直抒胸意。所作《读杜诗》、《六歌》等诗,皆得杜诗沉郁苍凉之神髓。被俘前,其诗表现百折不挠抗战到底的爱国精神,被俘后,抒发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昂奋的乐观精神。感情奔放,词气磅礴。如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深得后人传颂。如《正气歌》、《高沙途中》,词《酹江月·驿中别友人》、《念奴娇·水天空阔》,文《指南录后序》等,皆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传世杰作,为宋末平庸诗风,独树一帜。有《四库全书》本,附《纪年录》一卷,亦文天祥在狱中自述,后又复集众说以益之;天祥尚有《集杜诗》二百十八首,以世久单行,未缠收入。另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题《文山全集》;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刻有《庐陵文丞相文山先生全集》。
史阁部降生
昔者史公母,梦遇文天祥。忠魂三百年,翩然下帝乡。苍苍果何意,降祥实降殃。生灵开杀运,忠孝酿劫场。岂为忠孝者,作事忤彼苍。故使转轮回,百难一身当。柴市犹归骨,扬州骨并亡。实祸亦云酷,虚名乌足偿。降生太无谓,谁作阎罗王。
宝祐四年登科录
四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字号等事项。其中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二甲第一名谢枋得,陆秀夫为二甲第二十七名。 五甲第一百八十九名朱㫼以下脱去24人姓名。末卷载文天祥廷对策、理宗赐进士诗、文天祥恭谢诗、门谢表等。宋代登科录多不传,此录因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而为世所重,遂得以流传后世,为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较重要资料。有《四库全书》本、《宋元科举三录》本、《丛书集成初编》 (史地类) 本等。
桂公塘
《桂公塘》,现代短篇历史小说集,郑振铎著,1936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得名于南宋文天祥散文《指南录后序》中“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一句。该书收集了作者30年代中期以郭源新笔名发表的三部短篇历史小说:《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毁灭》。《桂公塘》写的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赴元讲和被扣押,后设法逃脱,辗转数处终于暂时脱险的故事,基本遵循了《指南录后序》的内容。《黄公俊之最后》写的是清朝时期,太平军将领黄公俊被俘后慷慨大义,得知天京陷落,李秀成被捕后凛然正气,拒绝变节,从容赴死的故事。《毁灭》写的是南明弘光小朝廷崩溃前夕,权臣阮大铖四处奔走托计,希望委曲求全,却不料南京城百姓在小朝廷君臣狼狈撤离之际愤怒地声讨卖国者,火烧了马士英和他的家,他家里的所有珍宝古玩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