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寄李宗易宫论

驱车西川道,幽胜一何偏。江源下裔徼,峡势蹴高天。我游形神适,宛宛飞云仙。鸣琴答山水,志兴良可宣。岁晏思故交,道拙怀高贤。君从九霄居,阿阁华景悬。养素回沕穆,陈力扶危颠。十载隔山海,宿心念鹓鸾。讵惜鱼锦字,慰此蹉跎年。

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 其二

每忆家园乐,名贤共里闾。剧谈祛夜疟,幽梦得乡书。渐长性情懒,隔年音信疏。终嫌累高节,不得荐相如。

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 其一

每忆家园乐,当年枉用心。翻身期济物,明代已腰金。守道知无取,防奸似不任。休今得休去,谁肯羡为霖。

和范景仁蜀中寄牡丹图

牡丹开蜀圃,盈尺莫如今。妍丽色殊众,栽培功信深。矜夸传万里,图写费千金。难就朱栏赏,徒摇远客心。

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

每忆家园乐,当年枉用心。翻身期济物,明代已腰金。守道知无取,防奸似不任。休今得休去,谁肯羡为霖。每忆家园乐,名贤共里闾。剧谈祛夜疟,幽梦得乡书。渐长性情懒,隔年音信疏。终嫌累高节,不得荐相如。

薛涛李冶诗集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苦》一首,兼载洪迈《唐人万首绝句》,计有功《唐诗纪事》、杨慎《升庵诗话》之说,一诗两见。又 《唐诗纪事》之五离诗,《唐摭言》之十离诗,乃一事讹传,其文互异亦相连并载。其编辑颇为详慎。附以补遗三篇,又采摭涛传及诸书所载事迹,考证亦殊赅备。冶集仅诗十四首。然其中《恩命追入留别唐陵故人》一首,究其词意不似冶作,大概是好事者欲搜汇冶诗与涛相配,若于其诗太少,摘取他人诗篇补充而成。涛 《送友人》及题 《竹郎庙》诗,为向来传诵。然如《筹边楼》诗曰:“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南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冶诗以五言擅长,如寄校书七兄诗、送韩揆之江西诗、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其风格又远在涛上,未可以篇什之少弃之。有汪如藻家藏本。

蜀中广记

地理杂志。明曹学栓撰。一百零八卷。学栓,字能始,号石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万历进士。曾官四川参政使、按察使。此书作于任职期间。全书约百余万字。分名胜、边防、通释、人物、方物、仙、释、游宦、风俗、著作、诗话、画苑凡十二门。学栓以文才出众,搜采宏富,征引广博。分《名胜记》三十卷、《边防记》十卷、《人物记》六卷、《宦游记》四卷、《蜀中郡县古今通释》四卷、《风俗记》四卷、《方物记》十二卷、《神仙记》十卷、《高僧记》十卷、《著作记》十卷、《诗话记》四卷、《画苑记》四卷,共十二门。

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书近况寄蜀中道旧

遗事复遗荣,空斋一榻横。宿酲投未正,新句煅初成。山崦传梅信,天窗送雪声。戏题匀碧纸,遣鹤报青城。

题画寄蜀中徐阆池

青天蜀道不难攀,思入微茫杳霭间。稍著一区杨子宅,居然秀甲九州山。

寄蜀中徐山甫

秋江一去渺难寻,白发渔舟坐满簪。天下鹓鸾浑此世,山中龙马老何心。圣贤自古嗟谁过,此老而今见亦深。江北鄙夫真可笑,也凭尧舜学山林。

闻蜀中大水寄阆中诸弟

蜀岭参天近,巴江向海迂。百城同暗谷,独鸟视前途。六月蒸云甚,长风骤雨俱。漏天畴得补,深峡不时输。回首蛇蛟斗,伤心虎豹呼。剑关愁断栈,天汉逼乘桴。臂饮通殊俗,巢居自一隅。遗黎待螺蚌,小邑断樵苏。绝域飞黄鹄,仙人用只凫。清秋已收潦,问尔丽泥涂。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损,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因海印行感旧寄蜀中故人

我车出蜀十年强,感旧情怀未尽忘。有问老衰师为道,心如冰雪鬓如霜。

玉楼春 次韵萍影蜀中见寄

霜边嫩约初盟定,凭断津桥迷雁影。寒宵犹记别君时,孤绪依如残照冷。风骚凋似欢情迥,独有灯花燃旧景。问君蜀道可能行,待向山城寻野径。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答朱廉宪秉器蜀中见寄

书来闻已入长安,马首西山雪未残。词赋三朝推握管,风云一日起弹冠。君歌沧海邮中寄,我忆峨眉梦里看。纵有八行那可去,衡阳南下雁应难。

寄开元和尚

娑罗室内早春初,经卷香花礼佛馀。终日更谈言外法,十年不寄蜀中书。夜深雪殿当空白,月落风楼近竹虚。若得为吾留一榻,韦郎诗句岂容疏。

缙云文集

亦称《缙云先生文集》。诗文别集。宋冯时行著。四卷。《宋史·艺文志》载《缙云集》四十三卷。然原书至明初已散佚。嘉靖中,重庆推官李玺始访得旧抄残本刊行。《四库全书》本即从玺刻本传写而来。卷一至三为古近体诗、启,卷四为墓志、杂著、题跋及乐府,末附宋骞驹《古城冯侯庙碑》。计诗一百五十余首,文四十余篇,词十二首。然所收不及原作十分之一,除散佚无征者外,漏收亦不少。近人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六及续补辑得其佚文三十四篇,可补是集之失。漏收之诗则散见《蜀中广记》、《永乐大典》及同治《壁山县志》诸书中。

南轩易说

三卷,宋张栻著。曹学佺《蜀中广记》载其书十一卷,误作张浚著。朱彝尊《经义考》称未见,并引董真卿言,已缺乾、坤两章。今存本唯从《系辞》“天一地二”章始,六十四卦皆佚。出于元赣州路儒学学正胡顺父刊本,胡顺父序谓:“鲁人东泉王公,分司廉访章贡等路,公馀讲论,尝诵《伊川易传》,特缺《系辞》,留心访求,因得南轩解说《易·系》,缮写家藏。傥合以并传,斯为完书。乃出示知事吴将仕,刊之学宫,以补遗阙,使与《周易程氏传》大字旧本同传。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