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朝回帖赞

公之素守,日烈霜严。公之大节,斗揭岩瞻。笔势所存,心画可占。八法具体,匪柔匪铦。庶汇流形,如鶱如潜。坱圠是似,端倪孰觇。人以艺进,公以德兼。凛其高风,气压万签。公神在天,公书在奁。系赞以藏,震于壬憸。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崙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米元章临颜真卿放生池帖赞

楷正而端方,维颜之长。轩昂而自善,维米之体。多嗜而博爱,故能有其态。略迹而取神,故不没其真。是曰唐放生之碑。作者书之,能者摹之。江阴之王,畀我储之。五御既调,又日驱之。于虖后生,谁能如之。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八 颜真卿

祗是见忠节,何曾省孝诚。唐宗休叹息,犹未识真卿。

题翁方纲行书册翁书原于颜真卿

覃溪水碧出平原,直泻长河远浪翻。肯与常流逐残石,能张风骨在神完。

颜鲁公集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一卷。唐颜真卿撰。按鲁公行状,其佐吉州时有《庐陵集》,刺杭州时有《临川集》,刺湖州时有《吴兴集》。但这些集子,历经五代战乱,全部亡逸。北宋时,吴兴沈侯采掇遗逸,辑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此为最早的辑本。后宋敏求广加采录,重编为十五卷,目次已非沈氏之旧。南宋宁宗嘉定(1208—1224)间,留元刚以其所得宋敏求残本十二卷,益以拾遗一卷,又撰《年谱》一卷,并附行状、碑传为一卷,仍合十五卷之数。以上诸本皆已不见。今所传通行本为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锡山安国据吴郡都穆重编十五卷本重梓的《颜鲁公文集》十五卷。《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四部丛刊》亦据以影印。《四库全书》本又增安氏本未收的诗文作品增入《补遗》卷内。后来的不少版本即源自此本,如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刘思诚翻安氏本,万历二十四年颜胤祚重刻本等。其中颜胤祚本多脱漏舛误,尽失其旧。颜集遗佚颇多,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有《文忠集拾遗》四卷,专收其佚文。今搜集最备之本,当属清宣宗道光(1821—1850)间黄本骥刊《颜鲁公集》,总题三十卷,内多附有关鲁公的资料,道光二十五年(1845)黄氏三长物斋有刊本,后收入《三长物斋丛书》。此本包括《颜鲁公集》十二卷、《外集》八卷、《书评》十卷、《补遗》一卷。《四部备要》据以排印。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一篇。书法用笔论著。一卷。唐代颜真卿撰。是书首述请教张长史传授笔法之经过,次述张长史以问答式传授笔法之十二意,终述欲齐古人须具备的条件。该文内容为颜真卿请张旭授笔法经过;以问答形式讨论笔法;讨论古今书法的异同。关于笔法12意,魏钟繇曾概括指出,颜、张二人又加以认真的探讨,这就反映出笔意对书法的重要意义。至今仍为学书人研究的对象。

平原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漫成

学书须学颜真卿,作诗须作陶渊明。其它泚笔本骫骳,便有风骨非天成。

题明皇幸蜀图

中书已罢张九龄,太守不识颜真卿。黄虬跳梁虫狐死,仓皇蜀栈青螺行。白衣父老前迎跸,羽骑林端出复没。宫人憔悴下雕鞍,手摘园瓜供帝渴。更无羯鼓打梁州,铃语郎当听未休。剑门直上一千里,风尘澒洞天颜愁。后队观者忽如堵,锦袍年少腰玉琥。元礼力士非其俦,疑是王孙英且武。咄哉王孙儋耳龙,奉天之辱将毋同。

麻姑山

瑶林猿啸春坡月,玉渊蛟舞秋崖雪。伊独脯麟饭胡麻,仙爪肯理君毛发。往事王远徵蔡经,苔碑寂寞颜真卿。嗅柑羽人叫无处,一鹤飞上寻真亭。

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 其四

牡丹骄春醉无力,艳紫妖红锦新织。鹿解衔花空误唐,楚以姬归竟亡息。何如野外挺孤操,照水渊然有深识。昂昂雪鬓颜真卿,何物女子称国色。主张繁华勿复言,如对雁门二千石。语君欲识梅花面,好向云岩访拾得。语君欲作梅花诗,磨尽莲经大千墨。

题大安军杨宝谟旌忠庙

范阳一夕鼙鼓鸣,莽然河朔惟孤城。姓名彻闻帝犹谓,我乃不识颜真卿。人才所用非所养,自昔然矣奚独神。肘间银黄挂三组,腰间犀玉围万钉。养痈护疾皆此辈,事危先及城郭臣。求仁得仁性情正,可死无死分义明。岂徒一时折群丑,将与万世开太平。我尝辱交于神者,寤寐精爽如平生。过祠解后日端午,昌歜之酒芬兮清。要呼湘累径同醉,毋使二子称独醒。

咏史乐府十二章·用笔喻

用笔在心不在笔,结密矜庄露神骨。司封员外侍书来,片言足使君心一。万几操纵总心生,落笔端人正士形,平原太守颜真卿。

石柱记笺释

名胜志。清郑元庆(1660—? )撰。五卷。元庆有《行水金鉴》已著录。是编乃为唐颜真卿《石柱记》所作之笺释,成书于康熙间,凡三万余字。前列《石柱记》原文,后为其考证辨误。凡山川、湖塘、溪泽、陵墓、宅院、古器之得名、所处位置、方圆、物产、古迹、掌故等均一一为其核证,极为谨严,所引诸书约百种。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称其笺释“最为不遗余力”。有《四库全书》本, 《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又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收录,可资参考。

书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题三顾草庐图

画史纷纷满天下,君之此图谁所画。倚山茅屋野人居,门前何得将军马。得非孔明卧隆中,坐令玄德来趋风。十载烟尘战群虎,一朝云气随飞龙。英雄契合人莫测,宛如鱼水欢相得。抱膝长歌梁父吟,上马已无曹孟德。三分割据功业成,用之惟在知人明。千钧汉鼎悬三顾,丹青欲写空凝情。呜呼河北二十四郡堕名城,君王不识颜真卿。

浯溪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鸟青崖边。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不赏边功宁有许,不杀奉皇犹敢语。雨淋日炙字未讹,千秋万岁所鉴多。

浯溪行

昔读磨崖碑,已耳浯溪名。今向岭西游,快作《浯溪行》。浯溪之水清千尺,浯溪之石更奇特。次山文字平原书,万古光芒烛奎壁。嗣皇灵武成中兴,元戎两京显殊绩。惜哉张、李乱纪纲,我览斯文增叹息。当时不识颜真卿,天生汾阳为社稷。壮士解衣吁可危,槛车就逮寒无色。若非仙李识奇才,那得冲风起云异。纵令厮养皆英雄,要伏词臣大识力。苍茫怀古意无限,老枫无言山自碧。更将揽胜登?台,遗址荒凉不可得。记委符节归江湖,剩有窊樽涵月魄。振衣四顾浩悲歌,行人指点漫郎宅。

杼山集

诗文集,十卷。唐皎然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其事,因而声名大著。著有《诗式》、《诗议》、《唐皎然诗集》、《画上人集》、《号呶子》等。是书又名 《昼上人集》。因皎然居杼山,故亦名《杼山集》。凡十卷。据《新唐书·艺文志》载,“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頔为序。”于頔序称“贞元九年,余分刺吴兴之明年,集贤殿御书院有命征其文集,余遂口而编之。得诗笔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约于延阁书府。上人以余尝书述论前代之诗,遂托余以集序,辞不获已,略志其变。”《郡斋读书志》亦著录此书为十卷,并记“德宗诏录本,纳集贤院,集前有于頔序并赠《昼上人诗》。”此集卷数与《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相同,亦存頔序,应为原集旧本。前有赞宁所作传,盖自《高僧传》录入。末有《集外诗》,则毛晋所补辑。集末还附载杂文数篇,但非其所长。皎然之诗多写山水,禅理及送别、酬唱等,情调闲适,风格清淡俊丽,为韦应物所推重。在唐代诗僧中成就较高。此书有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所录旧抄本,《四部丛刊》据江安傅增湘双鉴楼藏影宋精抄本影印本,及《四库全书》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