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作者: 佚名字数:1.77 万字、 更新:2022-07-07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龙门心法

作者: 王常月字数:5.21 万字、 更新:2022-07-07

道教书名。该书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律师王常月所撰。此书原是他在北京白云观六次开坛传戒时的讲稿《心法正言》,后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棒作跋,法孙詹太林、元孙唐清善编纂而为《龙门心法》。该书是清朝以后在全真道中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部道书。正可谓“龙门七代家风,告诸大众”。(《龙门心法序》)《龙门心法》共二十讲。一、皈依三宝;二、忏悔罪业;三、断除障碍;四、舍绝爱源;五、戒行精严;六、忍辱降心;七、清净身心;八、求师问道;九、定慧等持;十、密行修真;十一、报恩消灾;十二、立志发愿;十三、印证效应;十四、保命延生;十五、阐教弘道;十六、济渡众生;十七、智慧光明;十八、神通妙用;十九、了悟死生;二十、功德圆满。该道书特别强调修道者必须皈依“道经师”三宝及“戒行精严”。以戒为例:说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是护命之符”、“是仙丹宝筏。并说“戒律就是玄都禁约,乃三清上圣所定科条”。(《戒行精严》)所谓皈依三宝,即用宗教道德以制身、心、意,从而忍耐行持,始终不变,明暗如一,久契真道,以脱生死。总之,《龙门心法》使教义由偏重内丹清修而转向以严守清规戒律为主的修持方法,被后世说这是全真道的又一次演变。

老子注

作者: 陈澧字数:1.71 万字、 更新:2022-07-0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也。常道常名谓道也。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是也。道在天地之先,而万古不变,故曰常也。既有天地之后,万变不穷,其道可道,其名可名,然变而非常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河上公注云:无名者谓道,有名谓天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谓禁遏其欲也。常禁遏其欲,以观道妙,然万物皆有欲。出生入死,故又常以己之有欲。观万物之归趣也。河上云:徼』,归』也。观世俗之归趣。陆云:『徼』,『小道』也;『边』也;『微妙』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河上云:两者,谓有欲无欲也。澧谓:于其禁遏,名之曰无,于其本有,名之曰有也。】

老子说略

作者: 张尔岐字数:2.06 万字、 更新:2022-07-07

清张尔岐撰。古来学者对《老子》评品褒贬各随己意,或尊之以为“真经”,或黜之以为邪说。为其作注者,或穿凿附会,或别生枝节,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使《老子》一书,如同清水渍蔗而甜,加醋而酸,更使后人心中的老子非东周之老子。张尔岐在《老子说略序》中,表示对此非常厌恶。但他认为诸家之注也不无可取之处,所以他在作注时“录而存之”,对自己所撰题为《说略》。《老子说略》一书,分《老子》为上下二篇而不分章。注文中偶引苏辙、朱熹、焦竑等家言,但主要以己见解说经文。不作纵横权谲之谈,不涉金丹黄白之术。要旨在于使读者涵泳本文,自求其理。注文明白简当,不失质朴,为后世研究 《老子》 又树一帜,现存清 《四库全书》,本。

老子本义

作者: 魏源字数:6.9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家国天下治家国天下,则其辄言天下无 为者,非枯坐拱手而化行若驰也。” 还指出: “后世之述 《老子》者,如韩非有《喻老》、《解老》,则是以刑名为道 德,王雱、吕惠卿诸家皆以庄解老,苏子由、焦竑、李贽 诸家又动以释家之意解老,无一人得其真。” 书中认为老 子与儒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对阴阳之择取不同: “圣人之 道恒以扶阳抑阴为事。其学无欲则刚,是以乾道纯阳,刚 健中正,而后足以纲维三才,主张皇极。老子主柔宾刚, 而取牝、取雌、取母、取水之善下,其体用皆出于阴。阴 之道虽柔,而其机则杀,故学之而善者则清净慈祥,不善 者则深刻坚忍,而兵谋权术宗之,虽非其本真,而亦势所 必至也。” ( 《老子本义》)认为老子与佛教也有区别: “老 明生而释明死也,老用世而佛出世也,老中国上古之道而 佛六合以外之教也。” (同上书) 最早有光绪年间桐庐袁氏 刻《浙西精舍汇刊》 本,后有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 编》本、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金丹妙诀

作者: 济阳子字数:2.95 千字、 更新:2022-07-07

气功著作。不分卷。济阳子撰,撰年不详。全书阐论“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心息相依”16字练功古诀。述说凝神聚气、炼精化炁、内气通任督二脉之功法及神与炁不可须臾相离等练功要领。其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保精、口不言而养炁之语,尤具画龙点睛之妙。全书理法契合、言词浅显易明。现存1989年北京出版社《金丹集成》排印本。

医学指归

作者: 赵术堂字数:3.68 万字、 更新:2022-07-07

综合类著作。清赵术堂撰。二卷。术堂字观澜,又字双湖,高邮(今属江苏)人。采摭历代医著整理编辑,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首为脏腑经络图。继以十二经络为纲,分别引述《灵枢》原文,后列经络解、经穴歌、分寸歌、病证解、治法解、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诸项,主要阐发《灵枢·经脉篇》,后结合病证逐一论述。为学习、研究《灵枢》 有关经络内容之参考书。有咸丰元年 (1851) 刻本,同治元年 (1862)高邮赵氏旌孝堂刊本,一九二八年上海中一书局、受古书店石印本。

医学心悟

作者: 程国彭字数:14.22 万字、 更新:2022-07-07

综合性门径医著。五卷。清程国彭撰。成书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国彭,字锺龄,号普明子。生卒年不详。天都(今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程氏以医术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间。《医学心悟》为其代表作。本书是程氏积三十年之医疗心得,并融会《内》、《难》、《伤寒》等理论,以及历代医家临证之精华编撰而成。本书内容,卷一载“医中百误歌”、“经腑论”、“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医门八法”等医论四十篇,总论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等理论及其应用;卷二论伤寒,分述伤寒六经证治;卷三则论述内科病证的辨证施治;卷四则主要论述眼、耳、咽喉等病证治,并附有外科证治;卷五为妇科经、带、胎、产等病证的辨证施治。上述各证分别论其病源、病状、诊断和治法、并附有程氏自拟的经验方,使人一目了然,颇为切合临床实用。程氏主张,学贵沉潜,务求对医理有所悟解,其临证,首重病因,且辨证精当,颇得要领。如说“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这是对八纲辨证方法所进行的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总结。本书文字简炼,易读易记,亦是其特点之一。另外,书中根据《伤寒论》所归纳的治病八法,亦颇有深意,素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如论“和法”时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减是已。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所论确属深刻而全面,可谓详而不繁,简而能备。此外,书中所列各科病证,分类清楚,论述详明,脉因证治,环环相扣,所用方药简便易行。综观全书,确是学习中医登堂入室的重要参考书。本书现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本、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主要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医学传灯

作者: 陈德求字数:2.9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内科著作,清陈岐撰,二卷。叙述常见内科杂病三十三种。上卷为脾胃、伤风、中寒、暑热、湿、燥、火症、风湿、风温、湿温、瘾疹、痛风、劳倦、痰火、咳嗽、齁喘、青筋、气怒、中恶、伤食等二十种。下卷为伤酒、黄疸、积聚、症瘕、痃僻、痞块、癫狂、痫症、三消、霍乱、疟疾、痢疾、泄泻、疝气、脚气、痿症等十三种疾患。本书对所载各证析理简明,方证具备,深入浅出,切于实用,于初学者颇为适宜,对临床工作者亦有参考价值。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医医小草

作者: 宝辉字数:1.6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论。清宝辉编。一卷,附一卷。辉字玉珊,自号西湖钓叟,荆州(今湖北江陵)人。为扬州名医叶子雨门生。曾游历川、广、闽、浙等地,博览古籍。撰有《易知录》、《医籍选》等。认为金元诸家对寒、温、疫三证的治法各有所偏,故撰此书。成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凡十七篇,约万余言。首为精义汇通,论制方用药之法。次论六经提纲、六气便解、治病法解、说寒、说温、说疫、辨证等,叙述理论与临床医学中审脉、辨证、析因、论治等问题。末附《游艺志略》一卷,系得诸于师友者。以问答体裁论述了《内经》、《难经》中有关营卫、脏腑、三焦、经络及中风等理论与证治,有一定见解,可补前书之不足。有一九三六年铅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1 97 98 99 100 101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