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书史

作者: 米芾字数:0 字、 更新:2022-07-06

又名《米海岳书史》。一卷。史传。宋代米芾撰。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称襄阳居士,襄阳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画家,能诗文,精鉴裁。徽宗召为书画家博士。世称“米南宫。”书法行、草得力于王献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是书记其目见法书,详载藏家、纸本、印章、跋尾诸要项,又旁及佚闻故事。上卷记晋唐人墨迹,下卷记唐人墨迹摹本刻石,兼述装褙印章等事。其考订真伪有“辨别精微,不爽锱黍”之评。时有评论,亦自抒心得,不随声附和。所作评语,皆以平生目历,区别无疑者断之,按史发论,以指南识者,不点俗目。对书法名迹,一一考订真伪,叙其流传渊源,兼及逸闻轶事,读之觉有生气。如: “余临大令法帖一卷,在常州士人家。不知何人取作废帖装褙,以与沈括。一日,林希会章惇、张询及余于甘露寺净名斋,各出书画。至此帖,余大惊曰:‘此芾书也’。沈悖然曰:‘某家所收久矣,岂是君书?’芾笑曰:‘岂有变主不得认物耶。’”此书可谓品藻翰墨,辨别与研究古代书法名迹较早的重要资料。被视为“后世著录家之祖”。比《宝章待访录》晚出,故相同者载记较详。书法史上,用第一部明确以“史”命名的书论专著,表明作者已有自觉强烈的历史感。同时论书“史”以“平生目历”为据,亦迥别于以前此文字资料为据来阐述书史。传世主要版本有《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学汇编》本、《五氏书苑》本、《美术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

画史

作者: 米芾字数:2.96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画评鉴著作。又作《米海岳画史》、《南宫画史》、《襄阳画学》。北宋米芾撰。一卷。主要版本有宋嘉泰刻本、明人翻刻南宋临安陈道人书籍铺本、《说郛》本、《王氏画苑》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本书标有目录为:晋画、六朝画、唐画附五代、国朝画。其实际内容并没有按所列目录排序,多以收藏之处排,实为随见随记;其间也有一些未见画作,乃随感随录。主要内容是辑录其平生所见名画,从三国吴曹不兴始,迄于北宋。评题真伪优劣,考订谬误,间有介绍画家绘画创作和艺术风格,考论故实服制,叙当时收藏赏鉴风尚,独具卓见,足资后学,被历代鉴赏者奉为圭臬。如其对五代入宋的山水画点评概括精准:“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多巧少真意。范宽势虽雄杰,然深暗入暮夜晦瞑,土石不分,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关仝麄(粗)山,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色。董源峰顶不工,绝涧危径,幽壑荒回,率多真意。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矾头太多。”不是绘画大家很难有此高见。每记画作详细记录画中梗概,于画题、装裱、印章、纸绢、收藏处等一一录入,实开后世著录之风,被视之为“著录名画之祖本”。

述煮茶泉品

作者: 叶清臣字数:646 字、 更新:2022-07-06

宋代茶文。叶清臣撰,这不能算是一种茶书,只是一篇茶文。叶清臣,北宋名臣,苏州人。不仅是著述颇富的学者,还是甚有建树的经济学家。景祐三年(1036),他上请弛茶禁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促成了嘉祐四年(1059)的茶法通商。其文篇名为《述煮茶泉品》,是关于品水鉴泉的文字。《说郛》收入时,作为一种茶书,这是不合体例的,又误题书名为《述煮茶小品》,应据作者自述:“凡《泉品》二十,列于右幅”而厘正。

吴氏中馈录

作者: 佚名字数:5.92 千字、 更新:2022-07-06

宋代浦江 (今浙江义乌) 吴氏撰 (佚名)。全书内容分脯鲊 (以动物为主的菜肴)、制蔬(素食)、甜食 (面点和小吃) 3类,共70多个品种。对每个品种的选料、加工、调味、火候等具体操作程序均有详细记叙,通俗易懂。该书涉及不同的烹饪原料与调味品115种,烹调、加工、选料的方法与原料加工后的形状有120多种,其中有许多名词术语至今仍在使用,对研究中国烹饪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有参考价值。

荈茗录

作者: 陶谷字数:1.08 千字、 更新:2022-07-06

茶叶专著。宋代陶谷撰。约成书于宋开宝三年 (970)。原载《清异录》卷四,明代喻政除去第一条 (即苏廙《十六汤品》)后,改题《荈茗录》,作专书收入《茶书全集》。约一千字,分为18条,内容为茶的故事,即龙坡山子茶、圣杨花、汤社、缕金耐重儿、乳妖、清人树、玉蝉膏、森伯、水豹囊、不夜侯、鸡苏佛、冷面草、晚甘侯、生成盏、茶百戏、漏影春、甘草癖、苦口师。

书苑菁华

作者: 陈思字数:12.04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十卷。书论。宋代陈思撰。是编集古人论书诸作,与其所著《书小史》相辅而行。卷一、二曰法,卷三曰势、状、体、旨、卷四曰品,卷五曰评、议、估、卷六曰断,卷七曰录,卷八曰谱、名,卷九、十曰赋,卷十一、十二曰论,卷十三曰记,卷十四曰表、启,卷十五曰笺、判,卷十六曰书、序,卷十七曰歌、诗,卷十八曰铭、赞、叙、传,卷十九曰诀、意、志,卷二十曰杂著。凡收一百六十余篇。取资宏博,编次稍嫌丛杂;然其搜集诸家绪言,裒录编排,以资考订;虽未精密,而功在创始,未可泯没。传世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汪氏振绮堂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述古丛钞》本、《藏修堂丛书》本、同文书局石印本、扫叶山房石印本。

书小史

作者: 陈思字数:4.22 万字、 更新:2022-07-06

十卷。宋陈思撰。该书以历代书家小传纂次成帙。书前有咸淳丁卯 (1267)天台谢愈修序,称陈思“趣向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书中所载,自伏牺迄于五代。凡纪一卷,载帝王五十一人,起于太昊伏牺,迄于宋顺宗。人物传共九卷,其首为皇后、皇妃十人,诸女十三人,诸王二十七人,次则以夏商周三代、秦、汉为卷三,收四十一人。以魏、吴、蜀、晋(多为西晋)为卷四,收五十九人。以晋(多东晋)成卷五,收六十人。晋、宋、齐为卷六,收七十九人。梁、陈为卷七,收五十人。后魏、北齐、后周、隋为卷八,收六十八人。唐为卷九十,收一百二十人,其后亦包括五代及宋人。自卷三至卷九凡收四百七十人左右,而其正文前“提要”则言及自苍颉至郭忠恕凡四百三十人,与正文不符。是编中间义例亦有未善之处,如闺秀一门,自宜依史例安排在书末,而陈思却将其列于后妃与诸王之间。又如北齐彭城王浟,本无能书之名,惟史载其八岁时书迹未工,为博士韩毅所戏,陈思因此便将之采入书中,显得泛滥,还不及《书苑菁华》详密。只是作者陈氏排比荟粹,用力辛勤。况自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后,品录画家者多,品录书家者少。陈思“订证名帖,饱窥异书”(《书小史原序》),编汇斯篇,颇可为考古者检阅之辅助,故该书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宋刊本四卷、汲古阁钞补前六卷、《八千卷楼》有影宋钞本、又红印刊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四库全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墨谱法式

作者: 李孝美字数:6.12 千字、 更新:2022-07-06

制墨专著。北宋李孝美撰。三卷。李孝美,字伯扬,自称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前有绍圣乙亥(1095)年间马涓及李元膺序言各一篇,叙述为孝美《墨谱》作序的缘由,盛赞孝美好墨为世罕有,不惧千里观墨的辛劳,收藏古墨的用心,求问墨工亲自造墨的求实精神,以及是书的功用。上卷曰图,绘有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八图,图左一一有文字说明。中卷曰式,载有祖氏、奚庭珪、李超、李庭珪、李承晏、李文用、李惟庆、陈赟、张遇、盛氏、柴珣、宣道、宣德、猛州贡墨、顺州贡墨、以及无名氏墨,凡十六家之式。每式各绘面图、漫图,图左有文字说明。下卷曰法,载有牛皮胶二法,鹿角胶一法,鱼胶一法,减胶一法,冀公墨一法,仲将墨一法,庭珪墨二法,古墨三法,油烟墨六法,叙药一法,品胶一法,凡二十法。各法有文无图,持论剖析详尽,具有精理。明代以后虽不用此法制墨,但是书保存了古墨的制法和款式,可供后代参考借鉴。现存有刊本、许氏有影宋钞本、路有钞本、《四库全书》本等。

考古图

作者: 吕大临字数:4.92 千字、 更新:2022-07-06

古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青铜器物图录。宋吕大临编著。大临字与叔,京兆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人。本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所收之器来自秘阁、太常、内藏以及私人收藏,共计224器,其中殷周器148、秦汉器63、玉器13。本书是第一部较系统地记载铜器出土地点和年代的书籍,全书凡10卷,依器分类,计:卷一,鼎属;卷二,鬲、甗、鬵;卷三,簋属,包括敦、簋、簠、铺、簋盖;卷四,彝、卣尊、壶、罍;卷五,爵属、豆属、杂食器,包括爵、觚、举、豆、镫、盉、、瓿;卷六,未标总名,包括盘、 、盂、弩机、戈、削;卷七,钟、罄、錞;卷八,玉器;卷九、卷十,秦汉器。书中所载各器,均逐一绘出图形并摹出铭文,记载器物的尺寸、容量或重量,对于器物出土地点和藏家可知者也有较详实的记录,例如卷四便记录了有“单臩彝”字样的7件器物的出土地点,指出它们是河南河清(今孟津)黄河岸崩时所发现的十数器中的一部分。本书对所收三代铜器的时代也做了一些考证,例如对庚鼎、辛鼎、癸鼎,他根据《史记》夏商无谥法,皆以天干命名,于是疑为夏商之器。但本书的分类标准很不严格,而且对一些器物的定名也有讹误,例如将鼎误定为鬲,将盉误定为鬲,又往往将器铭上的共名作为器名,卷四“单从彝”五器,是方鼎、觚、簋、盉、甗五种不同的器,书中却统称为彝。总之,金文著录之法至此书已大体完备,对后世金文类著述影响较大。本书有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明万历泊如斋本和清乾隆十八年(1753)宝古堂本等。

香谱

作者: 洪刍字数:1.38 万字、 更新:2022-07-06

《香谱》二卷。宋洪刍撰。洪刍,字驹父,南昌 (今江西南昌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圣元年 (1094)进士,放荡江湖,不求闻达。靖康年间为谏议大夫,因罪被贬沙门岛 (今山东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而卒。其著作除《香谱》外,还有 《老圃集》。《香谱》旧本不著撰人名氏,左圭《百川学海》题为宋洪刍撰,《宋史·艺文志》著录,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载有洪驹父所著 《香谱》,晁公武 《读书志》认为,洪刍《香谱》集古今香法,故 《四库全书》收录 《香谱》时,题为宋洪刍撰。是书上卷分为香之品、香之异两类。香之品,载龙脑香以下四十二品,主要记述各香品的产地、形状、气味、入药可治之病。香之异,载都夷香以下三十八品,主要记述香品的特异之处。如薰枯骨则肌肉皆生的荼芜香,香传百里味积九月的月支香,死尸闻之即活的振灵香,可治百病的齐香等等。下卷分香之事、香之法两类。香之事,主要记载述香以下四十三类与香有关之事。香之法,主要记载蜀王薰御衣等香法二十二种。是书所记较完备,可足资考证。现存《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明刊本、《说郛》本、《格致丛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艺圃搜奇》本等。


1 95 96 97 98 99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