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四六话

作者: 王铚字数:1.22 万字、 更新:2022-07-06

宋代文章理论著作。全名为《王公四六话》。2卷。王銍著。“四六”即骈体文,本书是一部骈体四六文的专著,论述了四六文的发展、特点,并就宋人的四六文作了专门的评述。王銍在本书序言中对四六文的渊源流变作了概括介绍。王銍重视诗赋文章的师承关系,强调文章与时高下。认为自唐代天宝年间到宋代,400年来师友渊源,口传声授,至今始集诗赋之大成,可见一种文体的成熟,绝非一人一时之力。他指出:“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故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王铚以诗赋衡量四六,所以主张“四六贵出新意”,在评议唐宋的四六文时,力赞“新语”、“高奇”、“警策”之作。他还说:“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者,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本书是流传较广的骈体文论著,《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将其编入诗文评类。此外,本书还收入于《百川学海》及《学津讨原》等丛书,并编进《丛书集成初编》。

膳夫录

作者: 郑望之字数:573 字、 更新:2022-07-06

饮食杂著。北宋郑望之撰。1卷。望之(1078—1161)字顾道,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有文名,崇宁进士,累官吏部侍郎。是书凡记羊种、樱桃有三种、鲫鱼脍、食檄、五生盘、王母饭、食品、八珍、食次、食单、汴中节食、厨婢、牙盘食、名食等14则,介绍了食物和原料的类别、名称,烹饪的方法,及有关烹饪的故实。叙述颇为简略,排列亦无条理,疑今本已非其原貌,然仍可供研究饮食文化者参考。有《说郛》、《古今说部丛书》等本。

本心斋疏食谱

作者: 陈达叟字数:2.45 千字、 更新:2022-07-06

亦名《疏食谱》。素食谱录。宋陈达叟撰。1卷。达叟号本心翁,清漳(今河北广平东北)人。前有自序,称:“本心翁斋居宴坐,…客从方外来,竟日清言,各有饥色。呼山童供蔬馔,客尝之,谓无人间烟火气。问食谱,予口授二十品,每品赞十六字,与味道腴者共之。”书中收录啜菽、羹菜、粉餈、荐韭、贻来、玉延、琼珠、玉砖、银齑、水团、玉版、雪藕、土酥、炊栗、煨芋、采杞、甘荠、绿粉、紫芝、白粲等20品素食,皆以蔬菜、水果等制成。每品均叙其原料及烹制方法,并系一赞。反映出宋代食素的风气及烹调水平,为饮食文化研究的珍贵资料。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本朝茶法

作者: 沈括字数:1.48 千字、 更新:2022-07-06

茶税茶法专著。宋代沈括撰。约成书于宋元祐六年(1091)。原为 《梦溪笔谈》卷十二中的一段,元末陶宗仪《说郛》将其作为专书录出,并以该段首四字题书名。全文约一千一百字,主要记述宋朝茶税和茶叶专卖,对研究茶史和茶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绍陶录

作者: 王质字数:1.51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卷。宋王质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罢去。后至枢密院编修官等职。笃志经学,好诗文,诗风流畅平易。除本书外,尚著有《诗总闻》、《雪山集》等。《绍陶录》撰于淳熙中,时王质罢职山居,以晋人陶潜、南朝陶弘景皆弃官遗世,同代人唐汝舟、鹿伯可亦继其风,感慨而作此书。上卷载陶渊明、陶弘景二谱,各择其遗文轶事为题,并作词以咏之;下卷记唐、鹿事,而附以林居咏物之诗。其咏山鸟者,曰山友词;咏水鸟者,曰水友词;咏山草者,曰山友续词;咏水草者,曰水友续词;杂咏禽虫诸物者,则曰山水友续词。盖因耿直忤时,不为权贵所容,故以草木鸟兽为友,以绝人逃世,并发泄心中不平。旧于 《雪山集》外另行。清康熙中,宋荦摘其山友诸词,分为五卷,改题曰《林泉结契》。本书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二编)本;《湖北先正遗书》(史部)本等。此外,《说郛》有辑本。

明道杂志

作者: 张耒字数:1.45 万字、 更新:2022-07-06

笔记。或作《张太史明道杂志》1卷。宋张耒著。书中多记著者当时见闻及朝野文人轶事,涉及苏轼、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沈括、刘贡父等文学家多人。又多谈论诗文,或评论唐人及时人诗歌短长,或研讨诗歌技巧,并录有不少时人诗作。又作者曾多次至黄州,故书中记黄州之风物民俗者亦不少。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书前亦无序言,唯书末有黄州守陈升庆元庚申(1200)识语,称“其间记黄事尤详,因刻板道院”,则此书宋时已有刻本。《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著录明嘉靖覆宋本。今传有一卷及正续二卷本两种,然内容无异。前者有《续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后者有《学海类编》本。

云谷杂记

作者: 张淏字数:3.58 万字、 更新:2022-07-06

四卷。南宋张淏撰。张淏字清源,本开封 (今河南开封) 人,后侨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官至奉议郎。博学多闻,著有《会稽续志》、《艮岳记》等书,陈振孙《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等均未著录,唯《文渊阁书目》载有 一册。其本久佚,原书卷帙无从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抄撮出一百一十条,依类排次,析为四卷。又抄出徐邦宪《书帖》一首及张淏《识语》一则,冠于卷首,抄出杨楫、章颖、叶适后序三篇及张淏自跋一篇,载于书末。大体上恢复原书之旧。宋人杂史、小说繁多,大都摭拾琐屑、侈谈神怪。此书不同,专为考据之学。内容繁杂,经史子集之书,无不涉猎,折中精审,厘订详明,于诸家著述,皆能析其疑而纠其谬。如论蕙之非零陵香,而驳邵博《闻见后录》之舛;论王羲之换鹅实有黄庭、道德二经,而斥蔡條《西清诗话》之非;引董德元之语,证苏轼诗虎头城为虔州;引曾慥百家词,证虎儿为米友仁字,以纠正施宿、任渊二家所注之误,等等。其厘正事非,确有依据,足资参证。今传版本,《四库全书》 以外,尚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海山仙馆丛书》、《清芬堂丛书》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1958年张宗祥重为校录,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新编辑出版,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元城语录解

作者: 马永卿字数:4.51 万字、 更新:2022-07-06

《元城语录》三卷,宋马永卿编。永卿字大年,扬州人,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知其尝登大观三年进士。据所作《懒真子》,知尝官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又称尝官关中,则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中寄居永城。永卿方为主簿,受学於安世,因撰集其语为此书。安世之学出於司马光,故多有光之遗说。惟光有《疑孟》,而安世则笃信之,亦足见君子之交不为苟同矣。其中艺祖制薰笼一事,周必大《玉堂杂记》谓其以元丰后之官制加之艺祖之时,失於附会,然安世非妄语者,或记忆偶未确耳。李心传《道命录》又论其记程子谏折柳事为虚,谓程子除说书在三月,四月二日方再具辞免,四月上旬非发生之时云云,然四月上旬与三月相去几何,执此以断必无方春万物发生不可戕折之语,则强辨非正理矣。安世风裁岳岳,气节震动天下,朱子作《名臣言行录》,於王安石、吕惠卿皆有所节取,乃独不录安世。董复亨《繁露园集》有是书序曰,朱文公《名臣言行录》不载先生,殊不可解。及阅《宋史》,然后知文公所以不录先生者大都有三。盖先生尝上疏论程正叔,且与苏文忠交好,又好谈禅。文公左袒正叔,不与文忠,至禅则又心薄力拒者,以故不录。其说不为无因,是亦识微之论。然《道命录》备载孔平仲诸人弹论程子疏议,以示讥贬,独不载安世之疏,不过於孔平仲条下附论其不知伊川而已,盖亦知安世之人品世所共信,不可动摇,未敢丑诋之也。近时有安邱刘源渌者,作《冷语》三卷,掇拾伊、洛之糟粕,乃以卫道为名,肆言排击,指安世为邪人,谓其罪甚於章惇、邢恕,岂非但执朋党之见,绝无是非之心者欤。要之,安世心事如青天白日,非源渌一人所能障蔽众目也。《行录》一卷,明崔铣所续编,大名兵备副使於文熙又补缀其文。旧本附语录之末,今亦并存之,庶读者知安世之行,益足证安世之言焉。至语录之中,时有似涉於禅者,此在程门高弟游、杨、吕、谢之徒,朱子亦讥其有此弊。是不必独为安世责,亦不必更为安世讳矣。

袖中锦

作者: 佚名字数:1.21 千字、 更新:2022-07-06

一卷。宋太平老人撰。《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谓,“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着名氏。其书杂钞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曹溶不考,误收入《学海类编》。”全面否定此书。今检其书,共记天下第一、三出、岭南节、峡州三子、京妇美陋、二妙、四禁、知酒法、老人十拗、带子之人、少见三儿、四事不可久恃、古所不及、盗有三畏、唐畿尉六道、四妖、仕宦三还、四忌、鸡有五德、易为美、仕宦五瘴、五绝、三贱、三荐等二十四事。天下第一条谓:“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磁、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鲊、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不见他书记载,是重要经济文化资料。其他有关民俗记载,亦可广见闻,并非一无可取。今传本主要有《格致丛书》、《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居家必备》等丛书本。

舆地碑记目

作者: 王象之字数:6.35 万字、 更新:2022-07-06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 (今属浙江省) 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其下,起临安,迄乾州,均南渡后疆域。其中有些考证颇为精确。如:镇江府丹徒梁太祖文皇神道碑,王氏辨其为梁武帝父;成都府殿柱记,作于汉兴平初年,辨知其非钟会所书;嘉定府移水记,有嘉州二字,辨知其非郭璞所书。台州临海庆恩院、定光院、明智院、明恩院,婺州义乌真如院诸碑,福州鸟石宣威感应王庙碑,题款都写有“会同”字样 (按:会同为契丹年号,938—946),辨知吴越等地曾使用过契丹年号。这些都确有证据。所录金石文字,与其他书互有出入,可供后人考证。此书收入“四库全书”、“丛书集成” 初编。


1 93 94 95 96 97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