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回生集

作者: [清]陈杰字数:4.29 万字、 更新:2022-07-07

方书。清陈杰(乐天叟)辑。正续集合刊,刊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集分内症、外症、损伤、杂治、女科、小儿门等,卷末附《续补经验单方》,计收验方400余首。续集分为头面眼目耳鼻、心胃噎膈胀积吐泻感冒等10余门,收方500余首。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刊本

古今名医方论

作者: 罗美字数:3.51 万字、 更新:2022-07-07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古方汇精

作者: 爱虚老人字数:4.63 万字、 更新:2022-07-07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1804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成方切用

作者: 吴仪洛字数:16.34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得配本草

作者: 严洁字数:11.61 万字、 更新:2022-07-07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各药性味、归经、功用和主治外,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配、佐、和,并取前二字作为书名。现有清刻本。

本草问答

作者: 唐宗海字数:3.90 万字、 更新:2022-07-07

药学著作。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记述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问答。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在中西汇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共设问答近60条,重在中医药理讨论。作者采用阴阳五行、形色气味、取类比象等传统说理方法为主,兼述中西药理之异同及短长,时或以西学论证中药。现有初刻本和大量石印本以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本草述钩元

作者: 杨时泰字数:39.27 万字、 更新:2022-07-07

药物学著作。32卷。清·杨时泰重辑,刊于1842年。本书系《本草述》一书的摘要改编本。由于《本草述》在字数与文体等方面,仍较繁冗,故杨氏在不变其药数、次序、分类的基础上,再一次删去十分之四的次要内容,重新分析整理编纂而成本书。是一部提要钩玄的药物专著。共收集药物500余种,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等32部。

本草易读

作者: 汪昂字数:23.60 万字、 更新:2022-07-07

本草著作。8卷。旧题清汪昂编撰,徐灵胎、叶天士藏本,吴谦审定。疑系托名著作。书前有序,不署姓氏年月,序中评述历代本草。卷1~2列症107部,分别注出应用药物。卷3~8载药462味,简述性味功治、产地形状等。今有1926年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本草求真

作者: 黄宫绣字数:27.06 万字、 更新:2022-07-07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卷十为药性总论及药物自然分类法目录。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作者深研药理,“俾令真处悉见”,故以“求真”名书。前9卷收药520种,正文药条按功效类药,每药直叙性味、功效,兼论药物来源、真伪及炮炙法。作者论药,喜用简明言词,直述己意。

本草从新

作者: 吴仪洛字数:17.92 万字、 更新:2022-07-07

药学著作。6卷(或18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认为汪昂“不临症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将汪氏《本草备要》重新修订,保留其合理部分,增改其不足。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药物,故名《本草从新》。共载药720种,分11部、52类。


1 86 87 88 89 90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