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大观茶论

作者: 赵佶字数:9.87 千字、 更新:2022-07-06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五代名画补遗

作者: 刘道醇字数:6.21 千字、 更新:2022-07-06

绘画品评著作。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五代名画记》。北宋刘道醇撰。1卷。道醇,开封人,尝著《圣朝名画评》。卷首有嘉祐四年(1059)陈洵直序,谓宋初胡峤曾著《广梁朝名画目》,收录五代画家,始自尹继昭,终于刘永,共43人。道醇因其书,捃拾阙遗,叙而编之,故名“补遗”。胡书已佚。此书收录凡24人,分7门:人物10人,山水2人,走兽2人,花竹翎毛4人,屋木2人,塑作3人,雕木1人。门内又以神、妙、能三品分列之。因是书乃补胡书所不载者,故五代54年间仅得此数。书中于画家生平逸事、画艺作品等均有记叙,所述画家间竞技尤具故事性,如跋异作画“败于张将军,取捷李罗汉”一事,颇为生动。《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录有宋刊本。现有明翻宋本、《王氏书画苑》本等。今人于安澜辑入《画品丛书》,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校点出版。

益州名画录

作者: 黄休复字数:1.96 万字、 更新:2022-07-06

又称《成都名画记》。 品评。宋代黄休复。三卷。1006年。有《画苑》本。 收录自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 758~968)间于益州(今四川成都及周围地区)所见画迹和在蜀画家五十八人。品评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妙、能两格又各分上、中、下三品), 各立小传, 评述画艺作品。评为逸格一人,神格二人,妙格上品七人, 中品十人,下品十一人。而写真二十二处无姓名者附焉。能格上品十五人、中品五人、下品七人,而有画无名,有名无画者附焉。提出“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把“逸格”摆在第一位, 画之分品,至此成为定论。对研究四川成都这样某一区域性的画家群的品评,起到典范作用。

图画见闻志

作者: 郭若虚字数:4.33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北宋郭若虚著。郭若虚,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为宋真宗郭皇后之侄孙。熙宁三年(1070)任供备库使,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国。本书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续,共六卷。第一卷《叙话》,包括十六篇论述,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绘画思想与艺术见解。主要论述了绘画的规鉴作用,表现不同人物神貌和物象特征的方法,认为气韵为轩冕才贤所有,并批评了用笔“版”(板)、“刻”、“结”的三种弊病;阐述了五代至宋初诸名家画风的异同,如李成、关仝、范宽北方三家山水和黄荃、徐熙两家花鸟画派的渊源和特点;兼从画科盛衰论古今优劣,鲜明地指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文中还记述了宋初皇室搜访名迹的活动。第二卷至第四卷为《纪艺》,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间二百八十四位画家的生平、师承、擅长、艺术思想和绘画成就等。北宋画家按地位先分出帝王、王公士大夫两类,地位一般的画家则归类到山水、花鸟、杂画中分述,皆不分品。第五卷《故事拾遗》和第六卷《近事》,专录画坛遗闻轶事,前者采自前人著作中有关唐至五代间画家的故事传说,后者为作者对当时画坛耳闻目睹之事件的记录,本书较多利用了前人著作成果,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名画记》记传体与史论相结合的传统,保存了大量绘画史料,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山水纯全集

作者: 韩拙字数:9.45 千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北宋韩拙(生卒年不详)著,中国画论专著,成书于1121年以前,通行本有5卷和1卷两种。内分10篇:《论山》、《论水》、《论林木》、《论石》、《论云霞烟霭岚光风雨雪雾》、《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船车四时之景》、《论用笔格法气韵之病》、《论观画别识》、《古今学者》、《论三古之画过与不及》。作者按不同景物及需要,论述了山水画的各种画法及注意点,以准确表达四时景象及八方山川的不同体貌。在评述笔墨运用中易犯的忌病及得失时,作者尤为注重和强调作画要有规矩法度,要师学专心和持之以恒,主张笔墨技法要服从于对象的表现,既要高度发挥笔墨的妙处,又要做到“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而合乎“格法”。全书分类评说,不为虚标空泛之谈,历来为山水画家者所重。主要版本:明沈辨抄本(常熟铁琴铜剑楼藏)、《画苑补益》本(1卷,缺最后1篇)、《说郛一百二十局》本(5卷10篇)等。近现代刊行的《美术丛书》(黄宾虹、邓实编)、《画论丛刊》(于安澜编)、《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等,皆有辑录。

圣朝名画评

作者: 刘道醇字数:1.77 万字、 更新:2022-07-06

《四库全书》采择的浙江苑懋柱家天一阁藏书,其名为《宋朝名画评》。绘画品评著作。三卷。北宋刘道醇撰。成书约在北宋元丰年间(1080年前后)。刘道醇,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平事迹无考。另著有《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圣朝名画评》,首有序文一篇。正文分六门: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草翎毛、鬼神、屋木。每门之中,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等。共录北宋及五代画家九十余人,先分品,然后各系以传,传后加以评语

德隅斋画品

作者: 李廌字数:4.60 千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李廌著。一卷。成于元符元年(1098)。主要版本有《说郛》本、《詹氏画苑补益》本、《宝颜堂秘笈》本、《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本、《涵芬楼秘笈》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主要记宗室赵令畤官襄阳,行橐中所藏唐五代以及北宋名画二十二件,如萧衍、范琼、孙位、张南本、赵公祐、勾龙爽、厉归真、徐熙、郭忠恕、石恪、赵昌、李公麟、包鼎等。

翰墨志

作者: 赵构字数:3.88 千字、 更新:2022-07-06

又名《评书》、《高宗翰墨志》、《思陵翰墨志》。一卷。杂著。宋代赵构撰。乃汇辑平日论书之笔札而成,非一时之作。凡二十二则。大旨所宗,在于二王。自称五十年来未尝舍笔墨,可知其用功之勤。言宋代无字画可称,可窥其眼界之高。论学米书者,不过得其外貌,“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可见其评析之深。言米芾“觉其词翰同凌云之气”、杨凝式“其知与字法亦俱高”,可见其研品之备。又谓学书,宜先学正书,而正草又不可不兼有,今书家犹奉为指南。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王氏书苑》本、《詹氏书苑补益》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宣和画谱

作者: 佚名字数:7.38 万字、 更新:2022-07-06

有作品著录的传纪体绘画通史。共二十卷,成书于宣和二年(1120)。无编者姓名,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由官方主持编撰而成。卷首有宋徽宗赵佶的《御制序》。书中共收录自北宋太祖至徽宗时期宫廷所藏魏晋至北宋历代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的作品共六千三百九十六件。按画科分十门:道释四十九人,人物三十三人,宫室四人,番族五人,龙鱼八人,山水四十一人,畜兽二十七人,花鸟四十六人,墨竹十二人,蔬果六人。每门均先作叙论,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依时代先后为画家评传,传后则列画目和件数。蔡絛《铁围山丛谈》载书中论述的作品大都由米芾所鉴别。作者采取“因人而论世”的方式论述时代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末期皇家的审美意识,主张绘画的社会教育作用,强调“是则画之作也,善足以观时,恶足以戒其后”。同时强调绘画要有艺术感染力。对于作品提倡“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且更应重视立意和格调。书中艺术观点反对画家的评论,与宋代画院品第标准一致。但《笔塵》认为“《画谱》采苓诸家记录,或臣下撰述,不出一手,故有自相矛盾者”。虽然书中缺乏对绘画发展的综合性的概括论述,只录作品题目,而不加说明,过于简略。加之鉴别去取,有时难免欠精,致使真伪相杂。且因蔡京执政,颇多书画名家被黜,对画家评论,亦有失当之处。然而在官家著录中,本书仍不失为绘画著录方面的重要典籍之一,对研究北宋及以前画家创作情况和绘画收藏史变迁,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画山水赋

作者: 荆浩字数:2.80 千字、 更新:2022-07-06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撰。案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曰,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五季多故,隐於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著《山水诀》一卷。汤垕《画鉴》亦曰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作《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则此书本名《山水诀》。此本载詹景凤王氏《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後,赋体数更,而自汉及唐,未有无韵之格。此篇虽用骈辞,而中间或数句有韵,数句无韵,仍如散体,强题曰赋,未见其然。又以浩为豫章人,题曰豫章先生。益诞妄无稽矣。别有《笔法记》一卷,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案《唐书·艺文志》载荆浩《笔法记》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卷,沁水荆浩浩然撰。今检记中称石鼓岩前遇一叟,讲授笔法。则陈氏所记乃其本名,《唐志》所载乃省文呼之,王氏《画苑》所注又後人改名也。二书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以相传既久,其论亦颇有可采者,姑录存之,备画家一说云尔。


1 70 71 72 73 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