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殛珅志略

作者: 佚名字数:5.59 千字、 更新:2022-07-07

《殛珅志略》一卷,记嘉庆皇帝惩治前朝权臣和珅一事,本末甚详,足资参考。今据民国《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标点整理。

洪杨轶闻

作者: 佚名字数:2.16 万字、 更新:2022-07-07

《洪杨轶闻》一卷,杂记太平天国女官傅善祥、清将多隆阿、洋将华尔等人事迹,盖属洪杨时代的轶闻,而洪秀全、杨秀清本人的事迹则很少记载。 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名人轶事

作者: 佚名字数:5.23 万字、 更新:2022-07-07

郑经之初立也,清廷遣疆吏贻书招之,经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议遂中辍。至三藩既平,赖塔复与经书曰:“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删八字)足下父子自辟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弹丸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今三藩殄灭,中外一家,豪杰识时,必不复思嘘已灰之焰,毒疮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而沿海生灵,永息涂炭,惟足下图之。”经报书请如约,惟欲留海澄为互市公所,而姚启圣持不可,议复寝。启圣督闽,务欲灭郑氏收台湾为功,数遣刺客谋暗杀,事皆无效,经亦寻卒。于是王位继承之争起,郑氏遂败。

啁啾漫记

作者: 匏夫字数:1.67 万字、 更新:2022-07-07

《啁啾[zhōu jiū]漫记》近代文言笔记。匏[páo]夫著。甲寅出版社(上海)1915年9月出版,铅印本,平装1册。不分卷,无序跋。全书收文40余篇。其内容皆叙有清一代的遗闻佚事。篇目如《清德宗西狩琐闻》、《纪康熙己未博学宏词科》、《宣宗重视清语》、《毕秋帆制军佚事》、《纪周昌发窃出江忠源遗骸事》、《魏叔子佚事》、《纪石仑森狱事始末》等,属野史笔记性质,文学价值较差。内中偶及文人佚事,可作为文学史资料,如《纪鲍廷博藏书事》、《钱牧斋佚事》等。其中《钱牧斋佚事》叙钱酷好藏书,而生性吝啬,秘不示人。后因家人不慎失火,藏书化为灰烬,钱后悔莫及。

行在阳秋

作者: 戴笠字数:2.83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行在阳秋》等。是书仿纲目体,记南明永历元年(1647)至李定国卒于景线凡十五年史事。约三万五千字,记载详核,为考永历一朝史事之重要史料。旧本题明刘湘客撰,然刘为五虎之一,考该书,于五虎事颇著贬辞; 又所载事迹,间有引湘客之言为证者,故非刘所撰甚明。《苏州府志·艺文类》中有《行在春秋》为戴笠撰,盖即此书。有《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明季十二家集》本。

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

作者: 努尔哈赤字数:4.44 千字、 更新:2022-07-07

努尔哈赤述。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原件为大字印本,藏北京图书馆。全文约4000余字,虽有残缺,但大体意思明确。这份当年后金的宣传材料本无作者姓名及撰写时间,但从其内容及语气看,当为努尔哈赤口述,臣工执笔修润之文,写于天命四年即万历四十七年(1619)八月,后金灭叶赫之后。努尔哈赤作为曾受明赐封的都督佥事、龙虎将军的职官,30年来谨遵臣节,表现得十分恭顺,“看边效力,忠顺有年”,恪遵朝旨,做不侵不叛之臣,并多次受到明朝赏赐,本人也多次进京朝贡。尽管他东征西讨,兼并诸部,但却一直是明顺暗违,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极力避开明朝的注意力。直到尾大不掉,足以同明朝抗衡之时,他才露出本来面目,公开打出叛明的旗号。

读史剩言

作者: 秦笃辉字数:2.1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四卷,清秦笃辉撰。卷一主要论先秦至隋朝人事;卷二主要论唐五代两宋人事;卷三主要论明代史事;卷四杂论术数之不可信。本书取材正史、文集、笔记,依据史实发议论,或考订史实,指出错讹,或借用前人旧说,对旧说提出辩驳,或探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以供后人借鉴。书中反映了作者以下一些观点:重视时势的作用,认为刘备不如曹操、孙权,不在于智勇,而在于时势;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的作用,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今胜于古,驳斥了今不如昔的观点,认为像汉文帝除肉刑这样的事很多;重视老百姓的利益,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统治者必须行仁政;封建的正统思想,认为刘备是正统,曹操只是逆臣。反对朱熹《通鉴纲目》中以朱温为正统,对宋实颍作《黜朱梁纪年图论》大加赞赏;书中还反映了因果报应的思想。

骨董祸

作者: 佚名字数:9.04 千字、 更新:2022-07-07

《骨董祸》一卷,记清“乾隆三十一年两淮巨案”。其时,两淮盐官、盐商互相勾结,空亏盐银数千万两。盐商为向盐政大臣等行贿,巧取豪夺民间珍贵字画古玩,由此引发出此案的调查,“被祸株连者数十百人,鹾务内容之腐败盖至此而尽情揭露矣。”此案内情曲折,波澜迭起,因其由古玩骨董而起,故名《骨董祸》。

信及录

作者: 林则徐字数:8.27 万字、 更新:2022-07-07

清林则徐撰。1929年侯官林氏排印本,又《中国内乱外患历史丛书》本,1946年上海神州国光社排印。书中所收录的尽系林氏在广东办理禁烟的文稿,与行商外人的函札,共一百二十七件。原稿藏于家,向无刊本。1929年为纪念虎门销烟九十周年时,林则徐曾孙林翔将原稿铅印流传于世。林则徐在广州办理禁烟的经过,虽已略见于林氏之奏章,及当时人的记载,但是他和英方往复交涉的详情及其态度的坚定,处事的缜密,只有从中才可详见。此书实为关于鸦片战争一部极重要的资料集。所收材料起自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止于道光二十年三月。可作为《林文忠公政书》的补充。

沈馆录

作者: 佚名字数:10.91 万字、 更新:2022-07-07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述了李澂作为人质寄居沈阳期间的一段历史史实。上迄清崇德二年 (1637) 二月,下至顺治元年 (1644) 八月清世祖定都北京之前,是研究后金政权与朝鲜外交关系及清政权建立初期满族统治集团及社会情况的原始资料。此书被日本内藤湖南博士称为清初贵重之史料,可与实录相互印证。


1 58 59 60 61 6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