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武功集

作者: 徐有贞字数:13.72 万字、 更新:2022-11-28

五卷。明徐有贞撰。徐有贞,初名珵,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宣德八年 (14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尝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后又被石亨等所构陷,徙金齿(云南永昌)为民。放归,久之乃卒。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武功集》。是集凡五卷。徐有贞究心经济,于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博览。故其文奇气坌涌,而学问复足以济其辨。集中如《文武论》、《制纵论》及《题武侯像》、《出师表》诸篇,多杂纵横之说,虽气势较恢弘,然亦可见其才气之不足。至于其诗,则多为史馆酬应之作,非所擅长。集中《羽林子》二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虽称其源出右丞,然实则用语平平,仅具唐人之貌而已。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梧溪集

作者: 王逢字数:15.48 万字、 更新:2022-11-28

元诗文集。7卷。王逢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梧溪集》原名《澂江棹歌》,系王逢生前自编。前6卷刊行于元末,第7卷则是王逢死后由其子王掖刊行于明洪武年间。景泰七年(1456)陈敏政据元至正及明洪武旧板补刻,刊行于世。卷首有元至正十九年(1359)周伯琦序,杨维桢序,至正六年汪泽民序。本集未按诗的体裁类编。卷末有明景泰七年陈敏政后序。王逢是元代遗民,他集中常有咏历代尽忠守节之事的诗,其中有涉及南宋亡国史实的,但这并不是表示他有民族意识,而正是以胜国遗民自居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还有不少作品写元末的社会动乱,而且往往以小序注出本事,所以杨维桢曾将他与杜甫作比较,并说:“《梧溪集》者,江阴王逢氏遭丧乱之所作也。予读其诗,悼家难,悯国难,采摭贞操,访求死节,纲罗俗谣与民讴,……亦杜史之流欤!”(《梧溪集序》)尽管王逢的诗无法与杜诗比肩,元末战乱的性质也与“安史之乱”不同,但这部分作品的确是《梧溪集》的精华所在。目前较常见的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被收入《丛书集成》)。

梧冈集

作者: 唐文凤字数:7.77 万字、 更新:2022-11-28

诗文集。明唐文凤撰。十卷。文凤字子仪,号梦鹤,歙县(今属安徽)人。与祖元、父桂芳均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兴国知县,改赵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文凤知兴国,颇有政绩。著有《朝阳类稿》、《政余类稿》、《老学文稿》等。多散佚。是集所收不足十之三四,约九万字。其诗文丰赡深厚,刊落浮华,不失其家法,颇具乃父清谐婉丽遗风。有《四库全书》本,《唐氏三先生集》本。

午亭文编

作者: 陈廷敬字数:24.82 万字、 更新:2022-11-28

五十卷。清陈廷敬(1639—1712)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严,本名陈敬,因举进士时同科有两陈敬,因奉旨增“廷”字。泽州 (今属山西晋城东北)人。顺治十五年 (165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学士。谥文贞。陈廷敬生平好学,少与汪琬以文章切磋,与王士祯以诗唱合,都能形成很好的交流契合,却又保持各自风格特点。著有 《尊闻堂集》。是书是陈廷敬晚年手定为此编,其门人林佶缮写付刻。陈廷敬有午亭山村,在阳城。因 《水经注》载“沁水迳午壁亭”而名,因以名集。凡诗二十卷,杂著四卷,经解四卷,疏序记及各体文共二十卷,《杜律诗话》二卷。陈廷敬论诗宗杜甫,不为流连光景之词,颇不与王士祯相合,而王士祯颇为推崇他的诗。所为古文,虽汪琬性好排诋,论文很少推崇别人文章,但对陈廷敬之文亦评价很高。他者生平身居官场近四十年。值文运昌隆之日,从容载笔。典司文章,虽不似王士祯笼罩群才,广于结纳,而文章宿老,人望所归,可称大手笔。该集卷首有廷敬自序,谓:“于汪王不苟雷同,然蹊径虽殊,而分途并鹜,实能各自成家,其不肯步趋二人,乃所以能方驾二人欤。” 由是可知其为文所本。该书有 《四库全书》本。

徐孝穆集笺注

作者: 徐陵字数:13.81 万字、 更新:2022-11-28

六卷。南朝陈徐陵 (507—583)撰。清吴兆宜 (约1672前后在世)笺注。徐陵字孝穆,东海郯 (今山东郯城)人,徐摛子。八岁能文,十三岁通老庄,其诗文与庾信齐名,号 “徐庾体”。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据《陈书·徐陵传》:“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指广泛流传于南、北朝),家藏其本。后逢丧乱多散失,存者三十卷。”新旧 《唐书》著录有《徐陵集》三十卷,但唐代已散佚不存。北宋《崇文总目》著录《徐陵文集》二卷。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徐孝穆集》一卷,并注:“本传称其文丧乱散失,存者三十卷,今唯诗五十余篇。”《宋史·艺文志》著录《徐陵诗》一卷。此本系后人据《艺文类聚》、《文苑英华》等书所辑,有明人屠隆评点本 《徐孝穆集》十卷 (与 《庾子山集》十六卷合刊),共赋、诗一卷,文九卷。又有明人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徐仆射集》二卷,卷一赋、招、策文、玺书、表、移文、檄,卷二启、书、序、碑、颂、铭、哀策文、墓志、文、乐府、诗。清人吴兆宜笺注本即用屠隆本为底本,卷次略加合并。吴兆宜曾注《玉台新咏》、《才调集》,又注 《徐孝穆集》等。唯有徐、庚二集刊版行世,其余仅抄本流传。徐集六卷中吴兆宜只完成了前五卷,后徐文炳续笺第六卷,名曰《备考》,附载吴注本六卷之末。吴注是徐集迄今惟一的注本,虽捃拾字句,不甚考订史传。然笺释词藻、亦颇足备稽考,故至今与所笺庚集并传。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 (据吴注原刻本校刊)。

学古绪言

作者: 娄坚字数:17.62 万字、 更新:2022-11-28

诗文集。 明人娄坚撰。二十五卷。娄坚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人,一说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万历间贡生。少从归有光游。工书法。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号“嘉定四先生”。诗颇清新。是集近二十万字。其文颇得有光之传,而能融会师说,以成一家之言。《四库总目提要》称:“其文沿溯八家而不剿袭其面貌。和平安雅,能以真朴胜人。”王士祯亦极赞其文,尝称其《长庆集序》,“以为真古文。”有《四库全书》本。

虚斋集

作者: 蔡清字数:9.86 万字、 更新:2022-11-28

五卷。明蔡清 (1453—1508)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少从朱玭学,以善《易经》出名。成化二十年 (1484)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因忤宸濠,乞致仕,起南京国子监祭酒,命刚下而卒,昭谥文庄。著有《易经蒙引》(已著录)《四书蒙引》、《蔡文庄集》。此集为葛志贞所辑,于正德十六年 (1521)刊刻行世,共五卷;集前有林俊序。林俊序评其诗文特点说:“虚斋平生精力尽用之易、四书蒙之间,梓学宫而行天下矣。至其经义,趣深理到,论策诸作,畅达疏爽,诗文别出体格,掖人心而系教名,卒泽于仁义道德粹如也。”蔡清的文章淳厚朴直,言之有物,语言质朴,不追求华丽词藻,是那些雕章刻镂之流所无法比拟的。《虚斋集》另有蔡清族孙蔡廷魁刻本,此本有补遗、附录,增为八卷,但所增不过手简墨迹,无关轻重,而且将史乘传赞之作也一概附入,尤多冗滥,反不及原本持择有要。

须溪集

作者: 刘辰翁字数:14.00 万字、 更新:2022-11-28

宋代诗文别集。刘辰翁撰。刘辰翁字会孟,庐陵(江西吉安)人,须溪是他居住的地名。《须溪集》原本200卷,但传本颇稀,明代已很少见。清代初期,仅能见到《须溪记钞》8卷及《须溪四景诗集》4卷,前一种是文集,但所收篇什寥寥。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有《须溪集略》4卷,也是很简略的辑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采辑出刘辰翁诗文,重新编次为《须溪集》10卷。卷1—5为记,卷6为序、题跋、说、赋,卷7为墓志铭,杂篇、古近体诗,其中有五古2首,七古5首,五律5首,七律9首,五绝1首,六绝2首,七绝7首。本集的卷8—10为词。据《四库全书总目》,上述10卷本已将《须溪记钞》中的篇什包括在内。刘辰翁的作品,以词最有特色,其词作承继辛派遗风,与张炎、周密等宋代遗民的词作风格有明显区别。其词另有《须溪词》辑本行世。本书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豫章丛书》本等较常见的版本。但《豫章丛书》本《须溪集》仅为7卷,不包括3卷词,但附有民国魏元旷撰《校勘记》、胡思敬撰《续记》各1卷。《四库全书》编者对刘辰翁提出了批评,认为:“所作诗文,亦专以奇怪磊落为宗,务在艰涩其词,甚或至于不可句读。”但无论怎么说,在宋代遗民中刘辰翁都是相当有影响的文学家。

遗山集

作者: 元好问字数:78.76 万字、 更新:2022-11-28

诗文集,40卷,附录1卷,金元好问撰。好问才雄而学赡,工诗、词、散文,尤以诗的成就为高,是金代唯一的杰出诗人。他论诗,主张以北人刚健质朴之风,救南人绮靡轻浮之习。主张表现真性情,反对虚伪矫饰;主张创造,反对模拟因袭。金元两代,谈艺者奉其为大宗。好问生当金元交替之际,亲身经历了金朝遭受蒙古族侵略、蹂躏的现实。他的诗比较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突出地表现了他反战争、反侵略的情绪。尤其是他的“丧乱诗”,多以悲愤的笔触反映兵火战乱中人民的沉重灾难,风格沉雄,意境阔远,它们对社会生活和情感的概括力,在杜甫以后是少有的。同时,又善于在丰繁的生活素材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细节入诗,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朴实无华,真切动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郝经《遗山先生墓志铭》说他“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好问诗“无宋南渡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流派生拗粗犷之失”。是书有《四部丛刊》本。又有海丰吴氏《九金人集》本40卷、附录一卷、初载一卷、年谱四卷、新乐府五卷、《续夷坚志》四卷。其中诗歌部分,清人施国祁有笺注本。

旴江集

作者: 李觏字数:20.31 万字、 更新:2022-11-28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 (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为国子监奏,后召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人称“旴江先生”。李觏文格次于欧阳修、曾巩,对经学有很高的造诣,其文反对浮靡流宕,注重实用,主张羽翼六经,不拘泥于古人。他虽不以诗名,但其诗也别有风致。《湘山野录》载觏在望海亭席上作“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拍板便惊飞”句,把一同饮酒而闻官妓唱歌才一开口,便越墙攀树而逃的陈烈的形象描写得维妙维肖。所著《旴江文集》三十七卷,前有《年谱》一卷,后有制诰、荐章之类为《外集》三卷。有《四库全书》本。另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载《四部丛刊(初次印本、二次印本、缩印二次印本·集部》。


1 57 58 59 60 61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