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奇效良方

作者: 董宿字数:70.3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全名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方书。明董宿撰。六十九卷。宿,四明 (今浙江宁波) 人。正统间为太医院使,治验丰富,擅长本草。编有《试效神圣保命方》。后经方贤编定,改是名。刊于明成化六年(1470)。广集明以前历代验方七千余首。将临床各科方剂,按病证治则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十四门。门下分类,每类均先论后方,详述各方用法,纲目清楚,条理分明,深受后世医家推重。同时,还论述针灸整骨等治法,可供临床参考。有明正统刊本,成化七年(1471)太医院刊黑口本,正德六年(1511) 书林刘氏日新堂刻本。

难经集注

作者: 王惟一字数:7.2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经研究著作。5卷。成书于明代(1505)。是《难经》最早的一种集注本(原题宋·王惟一撰)。由明·王九思、石友谅、王鼎象等编辑。此书辑三国时吕广、唐时杨玄操、宋时丁德用、虞庶、杨康侯等各家之注,加以选录汇编而成。本书5卷,分为13篇,按脉诊、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编次,选注比较精要。本书只是集诸家注释,未作任何发明论述; 但因保留了五家已佚之书的内容而有文献价值。现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数种刻本、抄本。商务印书馆据守山阁本铅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日本国文化元年(1804)濯緓堂重刻本。

伤寒六书

作者: 陶华字数:10.14 万字、 更新:2022-07-07

明·陶华撰。成书于1445年。全书7万字。书凡6卷。该书以陶氏所撰之六种伤寒著作汇集而成, 合为六卷, 分为六书, 故名《伤寒六书》。卷一曰陶氏家秘, 先伤寒论, 次伤寒秘要脉诀指诀、浮脉形法主病等二十二论, 继述有关伤寒的七十余种病证, 以及风温、湿温、风湿、温毒、中厥等证治。卷二曰明理续论, 谓“成无己《明理论》, 止五十证, 辨究详明, 惜其未备。于是乃集所见所闻, 比类附例, 斟酌而损益之”。即在成氏《伤寒明理论》基础上, 由五十论增至八十五论, 于伤寒形证予以辨析。卷三曰伤寒琐言, 乃陶氏研习《伤寒论》之心得, 载辨张仲景伤寒论、治伤寒用药大略、伤寒言症不言病、厥分阴阳辨等一十五篇,“文虽鄙俚, 然言简意到”。卷四曰杀车槌方, 列劫病法、制药法、解药法于前, 载秘验方三十七首于后, 药证相印, 经方时方, 融冶一炉, 发明颇多。卷五曰一提金启蒙, 分述六经见证法、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及脉要贯珠数等, 以为学习伤寒启蒙之用。卷六曰证脉截江网, 立伤寒标本论法、伤寒用药法则、伤寒统论受病之法、论伤寒难拘日数辨等一十六篇。是书言必遵仲景, 强调临床实用。对伤寒六经证治与杂病证治, 探微索隐,反复详明。其辨阴阳有经, 表里有症, 虚实有脉, 制方有法, 活泼玲珑。其诊病问疾, 善用浮、中、沉三脉查辨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 循此而立法处方用药。另书中所载经验良方, 汇注了陶氏心血, 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又从学术的继承与发展而论, 此书受朱肱《活人书》影响颇为深刻。但辞句多有重复, 并有辨证欠明、方药杂乱之弊。后世徐春甫、汪琥、王宇泰等均就此提出异议。此书有明·李存济刻本及《医统正脉》本等版本; 民国间上海千顷堂书局、上海中医书局有印行。现北京图书馆藏有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 李存济刻本;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明代武林何景道刻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文发堂刻本。

本草新编

作者: 陈士铎字数:19.96 万字、 更新:2022-07-07

成书于1687年。清代陈士铎撰,日本宽政元年(1789年)东园松田义厚翻刻本(卷1刻本,卷2、卷3、卷4、卷5均抄本)。该书采用问答的形式,讨论药物的临床应用,配伍等。主要是著者的心得,体会及个人见解,回答问题详尽而透彻。书中某些药其炮制与药性有关时,方提出来进行讨论。书中认为古人常提出的“饭上蒸”,是为了克服忌铁锅而又要用铁锅,采用的补救方法。对酒制白芍,乳制茯苓,首乌熟用和黄芪蜜炙等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芍药正取其寒以凉肝之热,奈何以酒制,而使之温耶”;茯苓“若过用乳制,则通利之性反失”;“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不补也”;何首乌“蒸熟能黑须发,但最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治其以前味,绝无功效……惟生首乌治疟,实有速效,治痞亦有神功,世人不尽知也,虽然首乌蒸熟以黑须发,又不若生用之尤验,盖首乌经九蒸之后,气味尽失,又经铁器全无功效矣,不若尽以石块敲碎,晒干为末……共捣为丸,全不见铁器,反能乌须发……有些体轻之药如淫羊藿,蒲公英等,需用剂量大,体轻占体积大不好携带,该书提出制成煎膏,缩小体积,以便于带出,配方用。例蒲公英“夫蒲公英煎膏,实可出奇,尤胜于生用也,而煎膏之法若何,每次必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将渣滤起不用,止用汁……俱取清汁,入于大锅内,再煮至浓汁,然后取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俟其汁如蜜,将汁倾入盆内,牛皮膏化开,入之搅均为膏,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斤,入牛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尤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再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矣”。

赤水元珠

作者: 孙一奎字数:57.91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三十卷。明孙一奎撰。又名《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属安徽)人。因父病而立志学医,先师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又研究经典医著及诸大家典籍,勤奋好学,诵读无间,历寒暑三年。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择善而从,历三十余年乃精于医,为人治病,每有良效,名噪当时。著有《医旨续余》、《医案》等书。孙氏治学,反对“徒以方书为捷径”,而重视理论研究,不仅沉酣于《内经》、《难经》之书,精研本草,参阅方书,并结合仲景之后历代名家医著,加以融汇贯通。他认为:“医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仲景不独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阴有余阳不足之论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医旨绪余》)孙氏反对命门、三焦等理论并有独到见解,认为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实由宗气所宗,人的呼吸赖宗气的推动。人身君相之火均为人火,为内火,不能以君相来分属天人,而心为君火,包络、三焦为相火,乃亘古不易之论。在治疗中孙氏“首重明证”,认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之分,且病变多有始同而终异,执法不能执一而无权变。在遣方用药中十分重视对三焦元气的保护,与其三焦、命门理论相印证。此书分七十七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根据《内经》、《难经》等理论,引录文献二百六十五种。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予以论述。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各家治验。如风门中又分伤风、真中风、类中风、痦痱; 寒门中又分中寒、恶寒。大旨以明证为主。其中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明晰。在治疗上重视保护三焦元气,反对滥用寒凉之品。此书中孙氏的学术见解颇为各世医家所重视。唯卷十 “怯损劳瘵”门附 “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非为正道,为全书之瑕疵。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初刻本,民国三年 (1914)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四库全书》 本。

订正太素脉秘诀

作者: 张太素字数:4.44 万字、 更新:2022-07-07

脉学著作。2卷。明张太素(青城山人)撰。撰年不详。此书结合五运六气、脏腑生理病理论述诊脉方法,将浮、滑、实、弦、洪和微、沉、缓、伏、涩10种脉象分为五阳脉和五阴脉两类,分别叙述其所主病证及脏腑病理变化,所言多据五行生克之理,且列有四时正常脉象和病理脉象。书中又将脉象分为轻、清、重、浊4种,称之为“四营脉”,谓可测人之贫富贵贱,后世医家对此说颇多批驳。现存版本有明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太素脉》复为裘吉生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作《订正太素脉秘诀》。

妇科百辨

作者: 庄履严字数:1.8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妇科百辨》是明代庄履严撰写,二十七世孙憩樵抄录的一部妇科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不详。前三卷论及杂证、调经、种子,后三卷续论胎前、临产、产后诸症的证治方药。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针对主证介绍相应的辨证治则和方药,治法简明,切合实用。现存憩樵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古今医鉴

作者: 龚信字数:28.6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古今医鉴》系综合性医书。16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龚信原撰年不详,其子廷贤续编于1589年(万历17年),后经王肯堂订补,亦即后世的流通本。此书的书名,据龚廷贤在自序中称:“夫医,意也。何取于鉴? 鉴惟空而后无遗照,医必明而后无遗疾。是书上考诸古,古之明验者取之;下质诸今,今之明验者取之。隐伏沉痼,罔不洞察。与鉴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类者。此之为医鉴”。此书记录了龚信父子对临床各科病证的学术经验。作者多年来搜辑古今医家有关论述,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四大家及明代戴思恭等所撰医学论著,取其明白晓畅的理论以及用之确有良效的验方,广搜博采,并能结合己见分析诸病原因、证候及治法,精选方药,历时二十年汇辑编成。

古今医统大全

作者: 徐春甫字数:159.05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一百卷。明徐春甫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述颇多,另有《内经要旨》、《医学捷径》、《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泄秘》、《螽斯广育》等书。此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称《古今医统》,书中广辑明代以前历代医籍史料二百余种。书前有作者自序,称:“以平素按《内经》治验,诸子折中,及收求历史圣贤之旨,合群书而不遗,析诸方而不紊,舍非取是,类聚条分,共厘存卷。”书中前七卷首列历代圣贤名医姓氏,多有小传。然后依次为:内经要旨、翼医通考、内经脉候、运气易览、经穴发明、针灸直指。卷八以下按病证分门,各门先论病机,次治法,后药方。最后部分为本草、制药及养生等内容,此书内容丰富,卷秩浩繁,仅次于王肯堂《证治准绳》。书中虽辑诸家史料,却贯穿作者统一理论。既有系统理论阐述,又有丰富临证实践经验,对于研究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实践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此书篇幅浩大,故后世又有将其中部分内容单刊者,如《历代圣贤名医姓氏》、《内经要旨》等均是出于此书。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陈氏刊本,隆庆四年(1750)刊本,日本明历三年(1657)翻刻金陵唐氏本。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校点本。

烧饼歌

作者: 刘基字数:6.53 千字、 更新:2022-07-07

古代预言书。相传明太祖食烧饼,刘基适至。太祖询以后世兴亡治乱之事,基以隐语作答。答辞为歌谣体,故称《烧饼歌》、《刘伯温烧饼歌》、《帝师问答歌》。刘伯温《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据卦撰词,《烧饼歌》是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


1 52 53 54 55 56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