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 笛福字数:13.65 万字、 更新:2022-07-05

英国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记形式记述了一名水手由于船只蒙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独自生活28年的历险故事。笛福所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扩张是当时主要财源之一。敢于冒险、积极进取是时代的需要,《鲁滨逊漂流记》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早期资产者和殖民者的形象。与世隔绝的荒岛割断了鲁滨逊与人类文明的一切联系.为了生活,他必须从零做起,经历种种磨难,最终战胜了自然,返回了家乡。作者热烈地歌颂了主人公直面现实、不畏困难、不灰心气馁、坚毅顽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只要你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正是新兴资产者所需要的创业精神。最后作者肯定了主人公对荒岛的占有权。作品中表现的殖民主义思想反映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这部小说取材于现实,从正面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位资产者的形象,细节真实生动,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茶花女

作者: 小仲马字数:13.07 万字、 更新:2022-07-05

《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著名戏剧家、小说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玛格丽特在爱情与疾病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她生前特别喜爱茶花,人们叫她茶花女。她死后,墓碑下也堆满了茶花,这是唯一获得她真正爱情的青年阿芒放置的。阿芒曾怀着纯洁的爱迷恋过堕入娼门、不能自拔的玛格丽特。他在玛格丽特生病时百般关照,充满怜惜,因此深深打动了一向被阔佬们当作玩物的玛格丽特。二人真诚地相爱后,供养玛格丽特的老公爵停止了供给她一切费用。债主们纷纷上门逼债,为了还债,她卖掉了马车、披肩、首饰,决心和风尘生涯一刀两断,过新的生活。阿芒的父亲闻讯而至,他责备阿芒玷辱了门楣,但阿芒拒绝了父亲要他丢弃玛格丽特的要求。此后,玛格丽特突然不辞而别,阿芒以为她贪恋富贵而变心,便千方百计羞辱她,写匿名信辱骂她。饱受精神苦痛的玛格丽特含恨而死。阿芒从她的遗笔中得知,是父亲为了自己家庭的体面硬逼玛格丽特重过卖笑生涯的。18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他将小说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获得更大成功。此后,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和剧作家皮阿威又把《茶花女》改编成歌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小仲马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先驱者,还创作有《半上流社会》、《私生子》、《放荡的父亲》等剧作,以其真切感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而著称于世。《茶花女》早在1898年就由林琴南介绍到中国,1980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振孙的中译本。

忏悔录

作者: 卢梭字数:50.21 万字、 更新:2022-07-05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的自传,记载了他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彼得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写于1781—1788年。这部自传可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的不平等社会、为维护“人权”而斗争的记录。书中,卢梭满怀感情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也使他受到了沾染和损害。卢梭历数了他儿童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平。他愤怒地揭露那个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这部自传名曰“忏悔”,实是“控诉”。另一方面,他对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作者站在人性论的立场,把自己作为“人”的一个标本来进行剖析,对自我进行热烈的赞赏,表现出鲜明反封建的资产阶级个性。自传既表现了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也暴露了资产阶级个性的本质。

理智与情感

作者: 简·奥斯汀字数:20.37 万字、 更新:2022-07-05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理智与情感》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该作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

老人与海

作者: 海明威字数:4.51 万字、 更新:2022-07-05

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宏篇《丧钟为谁而鸣》在1940年出版后,1952年问世的《老人与海》是他最成功的创作。此书使海明威获1953年度普利策奖及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写的故事: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它把小船在海上拖了3天,才筋疲力尽被捕获。老人杀死大鱼绑在小船一边,归途中又一再遭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只剩下鱼的头尾和一条脊骨。作品庄严悲壮地表现了老人与大鱼周旋,与鲨鱼搏斗的场面。书中老人的话道出本书主旨:“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作品歌颂了老人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决心,肯定了不以苦乐为意的忍耐和容忍的道德理想。面临最古老的文学主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此书用了大量象征手法,以几次梦见狮子作为精神力量和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以大鱼在与老人长时间搏斗后死去,代表一种光荣,死去的大鱼又被代表破坏者的鲨鱼所毁——光荣丧失在卑鄙之下。《老人与海》展示了海明威精于心理描写,叙述简洁凝练的高超创作才能。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批评家安东尼·伯吉斯评价《老人与海》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罪与罚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字数:42.68 万字、 更新:2022-07-05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酗酒、卖淫、杀人、犯罪等资本主义的社会病态,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社会哲学问题。尽管作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唯心的”、“空想的”,但是却发人深思。主人公拉斯科尔尼可夫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他原是个聪明、正直、诚实、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但他非常高傲、自命不凡,性情孤僻。他总是单枪匹马与生活搏斗,结果屡遭失败。现实生活教育了拉斯科尔尼可夫。在这个社会上,靠诚实的劳动是很难维持生活的。经过思考,他确信,人有平庸和非凡的差别,非凡的人完全可以否定法律和道德,有权为所欲为,成为统治者。这样既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又可获得普遍的尊敬。为了证实自己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非凡的人,他杀死了一个放印子钱的老太婆,想用她的钱来周济社会上的穷人。他把杀人犯罪当作反抗社会的手段和摆脱现状的出路,实质上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这种个人反抗的手段并不能替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打开一条出路。拉斯科尔尼可夫在杀死老太婆之后,曾企图逃避惩罚,但他又感到杀了人就等于毁灭了人性,于是便陷入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拉斯科尔尼可夫所受到的真正惩罚既不是来自警察的追捕,也不是来自政府的惩治,而是来自良心的谴责。灵魂深处展开了“善”与“恶”的激烈斗争。他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得顺从妥协,忍受苦难。最后终于在索尼亚的感召下自动投案自守。对社会问题的哲理探索、对人物犯罪前后心理过程的细腻描绘,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瓦尔登湖

作者: 梭罗字数:19.72 万字、 更新:2022-07-05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著作。书中记录作者从1845年到1847年超过两年时间中独自在美国东北部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小木屋生活的经历。作者与自然亲密接触,思考在其所处的工业时代下,人的精神生活何以贫乏,以及环境和自然在人类欲望和科技的控制下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瓦尔登湖》因此成为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学典范。在书中第一章中,作者感慨虽然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人因此也在精神生活中迷失自己。人们忙于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对外在于自己的物质财富疲于奔命,欲望空前膨胀,然而人类崇高的精神在无限膨胀的物质欲中愈发渺小,如作者所说“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且 “找不到空闲来使自己真正完整无损” 。其次,作者对自然受到人类无止境剥削的现状感到深切担忧。对于瓦尔登湖区的森林遭到砍伐和在湖面掘冰的行为,梭罗痛心指责人类的贪心,控诉人类的暴行。《瓦尔登湖》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表达一个对后代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生态理想。因此,《瓦尔登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对当今生态学以及生态伦理学也极具启发意义。很多作家和读者都效仿梭罗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梭罗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 “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 ,《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此后好几次类似的评选它仍然位居榜首。梭罗已经成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 “绿色圣徒” 。

基督山伯爵

作者: 大仲马字数:85.18 万字、 更新:2022-07-05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主人公水手邓蒂斯因替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拿破仑党人传递信件,而遭到三个嫉妒、仇恨、惧怕他的无赖之徒的陷害,被打入死牢14年之久,在狱中他向法利亚神甫学到许多知识并弄清被陷害的经过,一个侥幸的机会他逃离了监狱,在基督山岛找到神甫的宝藏,成为亿万富翁,从此邓蒂斯化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以上帝的名义惩恶扬善的活动,他首先报答了他逮捕前后曾经营救他并一直照顾他父亲的老船主摩莱尔。又过了八年,在他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开始向三个仇敌同时复仇。冤仇清算之后,基督山伯爵给贫民留下了大量财产后,远走高飞了。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政治色彩最强、最具正义感的佳作。小说情节生动紧张,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从而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有中文版的《基督山伯爵》,广为传诵。

唐·吉诃德

作者: 塞万提斯字数:58.60 万字、 更新:2022-07-05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包法利夫人

作者: 福楼拜字数:20.03 万字、 更新:2022-07-05

法国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著于1857年的长篇小说。女主角爱玛13岁进修道院读书,宗教的禁欲主义说教和当时流行的情调缠绵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大大刺激了她的欲望,培养了她游手好闲的贵族思想感情和整日耽于浪漫遐想的习性。但她的丈夫包法利医生平庸愚钝。单调沉闷的生活环境,使爱玛先后投入了罗道耳弗和赖昂的怀中,最后又被他们抛弃。放荡的生活使爱玛债台高筑,她求告无门,终以服毒自杀结束了可悲的一生。爱玛追求的是美好的爱情,最后却走向了堕落。作者给予了她深切的同情,提出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以此控诉了恶浊鄙俗的社会及空虚、淫糜的风气。此外,高利贷者的钻营和逼迫,罗道耳弗和赖昂的冷酷自私,是导致爱玛悲剧的另一原因。作者认为不道德的不是爱玛,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他说“就在此刻,同时在20个村庄中,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在那里受难、哭泣。”点明了这一悲剧的普遍意义。爱玛是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她热情、有理想、敢于反抗平庸生活,但她盲目追求个人幸福,最终走向毁灭。小说充分体现了福楼拜“客观而无动于衷”地描写及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对19世纪后期文学创作有直接影响。


1 3 4 5 6 7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