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类证活人书

作者: 朱肱字数:10.66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十二卷。宋朱肱撰。朱肱精研 《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 (1107)撰成此书,原称《南阳活人书》 (概因张机曾居南阳,而华佗称 《伤寒论》 为“活人书”,故名),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无求子伤寒类证活人书》。原书二十卷,后作者重校为十八卷。后世代有增加,至明吴勉学刊本析二十卷本为二十一卷,并附释音辨误药性诸篇及伤寒十劝等为一卷,共二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一论经络、切脉、表里、阴阳等,并剖述各类伤寒之症;卷十二至卷十五载《伤寒论》诸方辨析;卷十六至卷十八辑各家伤寒治方; 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为妇儿伤寒诸证及疮疹医方;卷二十二为释音辨误药性及李子健伤寒十劝。作者根据《伤寒论》的经络说提出三阴三阳六经病机说,并且提出辨识六经为病的证侯指证,补充了六经脉侯,打开了后世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思路,并对后世立六经提纲证开辟先路。作者还提出了七表阳、八里阴的脉象分类,即:浮、芤、滑、实、弦、紧、洪为表为阳,迟、缓、微、涩、沉、伏、濡、弱为里为阴。这种分类成为后世论脉象分类的先驱与基础。作者特别强调病症的鉴别诊断,认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矣。”通过辨病而辨证,区分寒温异旨,对后世颇有启发。作者主张以方类证,遣方用药应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这又是一个创见。作者研究《伤寒论》,但并不迷信,认为此书不能包罗万象,百灵百应,所以又从他书摘取有效之方,以为补充。同时注意妇、儿体质特点,提出遣方用药应特别慎重。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评价:“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可见此书极为后世医家所重。

秘传眼科龙木论

作者: 佚名字数:6.06 万字、 更新:2022-07-06

眼科书。10卷。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卷1~6载《龙木总论》及《七十二证方论》,内述72种眼科病证及治疗方药,其中论内障23症、外障49症;卷7《诸家秘要名方》,内容为《巢氏论针眼候》、《三因方》、《本事方》、《百一选方》、《和剂方》,引录《三因方》等书38个眼药方;卷8《针灸经》系从各书辑录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治法以及适应症与禁忌症; 卷9~10 《诸方辨论药性》,记述155种眼病药之药性、主治、炮制和用法。卷末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内有论五轮八廓、钩割针镰法、论眼捷法、论眼昏花捷要、七十二问答,内容与《龙木总论》之“七十二证”并不完全相同。此书对我国古代眼科学发展有相当影响,是我国眼科学重要文献之一。据考隋唐年间自天竺传入《龙树眼论》(又称《龙树菩萨眼论》),白乐天词曰: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可证《龙树论》在公元八世纪下半叶已流传唐土。但此书不久即亡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古方书中,如朝鲜之《医方类聚》,日本之《医心方》等书中,可见其佚文。宋代《龙树论》因避英宗(赵树)讳,故改称《龙目论》;《圣济总录》则称《龙木论》以上为本书之源流。《龙树论》虽佚,《秘传眼科龙木论》与《龙树论》相间不远,故推测此书在一定程度上有迹近《龙树论》之处。本书可谓我国现存的最早眼科著作。此书现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之校刊排印本。

穴情赋

作者: 蔡发字数:3.64 千字、 更新:2022-07-06

宋蔡发著,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福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蔡元定之父。《穴情赋》的主要内容有:论脉、口义、论卦例、择地十要、论死正、论富地、论贵地、论文贵、论武贵、二十六怕、论宜忌。

原本周易本义

作者: 朱熹字数:6.57 万字、 更新:2022-07-06

朱熹著。成书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在《答黎季忱》中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相分,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卷,十翼自为十卷,卷首载有《九图》,卷末有《周易五赞》和《筮仪》。后人董楷等将原书割裂,重组成四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将《彖传》、《象传》、《文言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故有十二卷与四卷本之别。清《四库全书》收录原本《周易本义》为十二卷,系南宋咸淳间吴革刊本。《四库全书》另收录四卷本《周易本义》,系董楷等割裂本义以附程传的经传参合本。在原本《周易本义》里,朱熹着重依据《周易》的经传体例来探究《易》的卜筮之义,同时也阐发义理,主张通过象数去讲义理。该书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苏沈良方

作者: 佚名字数:5.43 万字、 更新:2022-07-06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早佚,南宋时又有10卷本(见《书录解题》)传世,内容以收罗各种医疗验方为主,间杂以医话、随笔等资料。其中卷1有脉说、苍耳说、记菊等38论,及唐·崔知悌的《灸二十二种骨蒸法》佚文;卷2论风病,治风气四神丹等18则方论;卷3论圣散子方等16则方论;卷4为服茯苓说等25则方论;卷5为与翟东玉求地黄等18则方论;卷6为问养生等20则方论;卷7为治眼齿等10则方论;卷8为治水气肿法等19则方论;卷9为治疮疡久不合等34则方论;卷10为治妇人产乳百疾泽兰散等29则方论,并附引多种笔记小说家言,其中不少方论均经原作者耳闻目睹后所辑,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明·嘉靖刊本,此后又有18世纪程永培校刊的《六醴斋医书》(丛书)本,题名:《苏沈内翰良方》及1782年的《四库全书》辑本(共8卷)等。近人胡道静曾将该书中的苏、沈两家所记内容区别开来。

寿亲养老新书

作者: 陈直字数:7.38 万字、 更新:2022-07-06

四卷。宋陈直撰,元邹铉 (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 (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得该书不够完备,于是便在该书一卷基础上,又续撰三卷,合为一编,是为《寿亲养老新书》。此书卷一即《养老奉亲书》内容,卷二至卷四为邹铉所续。卷二首先论述事亲之道,列举历代名贤尊老事亲故事及善言嘉行,并载养生得道传闻轶事等七十二事。卷三论述老年怡情悦性及膳食调理之法等。卷四载修身养性,药食调治,腧穴按摩等老年保健内容,并述及老年常见病医方三十余首,适应老幼妇孺的食治方九十余首。此书内容丰富,征引方药奇秘简便而且适用,对于后世老年养生及食疗保健的研究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载入大量祝寿诗词等,使此书失之繁冗。有元至正二年(1342)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清道光二十八年 (1848)瓶花书屋刊本,1985年广东高教出版社点校注释铅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广成子解

作者: 苏轼字数:2.04 千字、 更新:2022-07-06

《广成子》取自《庄子·在宥篇》之黄帝问广成子一章。北宋苏轼为之解。一卷。“广成子”,中国神话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尊奉。相传为轩辕时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前往问修身至道之要。该书借托广成子答黄帝之问道,提出:“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谓“慎守汝身,物将自壮。”主张清静无为,保精守一以处其和,可以长寿。收入《道藏精华录百种》第三集。

养老奉亲书

作者: 陈直字数:3.20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亦名 《奉亲养老书》、《寿亲养老书》、《养老全书》。北宋·陈直撰,一卷。成书不晚于1085年。书分上、下两籍。上籍载录十六种老年常见病的饮食疗法,方药虽采自《太平圣惠方》、《食医心镜》等书,但颇多心得与发明;下籍论述老年的形证脉候、性气嗜好、宴处起居、忌戒保护、四时摄养之法与用药诸方,多发前人所未发。全书理法一线贯穿,方药大体完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宋元养生家如周守忠 《养生类纂》、张果 《医说》、邱处机《摄生消息论》等,皆争相引用,奉为圭臬;元代泰宁总管邹铉的高祖、叔祖、二母夫人均用此书之法备极荣养,“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依之调理,亦寿逾七旬。邹铉不仅对陈直尊崇备至,自号“敬直老人”,而且于公元1307年将本书加以整理,续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所载方药,亦大抵本于此书。传本有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年)虎林氏文会堂本、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胡文焕《格致丛书》本、《格致丛书选钞三种》本、经锄堂抄本、民国·唐成之家藏抄本等。陈直,宋神宗 元丰 (1078~1085年) 时人,曾为承奉郎、泰州兴化(今属江苏) 县令。

圣济总录

作者: 佚名字数:205.19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医方书类著作。全书200卷。载方两万余首。宋徽宗赵佶组织医官撰写而成。约成书于宋徽宗在位的末期。宋徽宗赵佶曾留意医学,于1118年(重和元年)撰有《圣济经》10卷,其后,又召集全国名医,收集民间经验良方,选辑“内府”所藏秘方,汇编成此书。该书几乎把汉以后的方书收罗殆遍,并经剔选后搜集成书,载方两万余首。是一部大型医方书著作。该书以病分门,门各有论,先论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后列方药和治法。卷一至卷二为运气,卷三至卷四为叙例、补遗和治法,卷五至卷四十为风、痹、寒、渴、疟等外感诸病,卷四十一至卷五十四为脏腑诸病,卷五十五至卷一百零一为内科杂病,卷一百零二至一百二十四为五官及咽喉诸病。卷一百二十五至一百四十九为外科诸病,卷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六为妇人妊产诸病,卷一百六十七至一百八十二为小儿诸病,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九十为乳石、补益及食治,卷一百九十一至一百九十四为针灸,卷一百九十五至一百九十七为符禁,卷一百九十八至二百为神仙、服饵。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作者: 何大任字数:6.79 万字、 更新:2022-07-06

九卷。宋何大任编。何大任,南宋嘉定间 (1208—1224)曾供职于太医局,成安大夫特差判衔。此书为当时考试医科学生的问答程式,又名 《太医局诸科程文》、《太医局程文》。此书原作者不详,《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因前有何大任序并《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原牒》,据以断为何氏所编。宋代十分重视医学,自北宋仁宗皇祐中即命孙兆、林亿、高保衡等校刊古来医经典籍,颁行天下,垂为程式。神宗熙宁九年 (1076)置太医局,元丰间置提举判局,设三科:方脉科、针科、疡科,作为春试学生的辅导考试内容。崇宁间医科考试归国子监管,分三场:第一场问三经大义五道,第二场考方脉及临证运气各二道,针科、疡科试小经大义三道,运气二道,第三场假令治病法三道。南宋乾道中取消太医局,仅存医学科,直至绍熙二年(1191)复置太医局,考试以墨义为第一道。此书按当时考试的六个命题分为六项内容,含墨义九道,为医学理论基础;脉义六道,为诊脉学基础;大义三十七道,为天地之奥与脏腑之源,即自然变化与人类健康关系等; 论方八道,为方药理法;假令十八道,为因证处方之法;运气九道,为自然运行与人身感应之理。此书虽为当时考试程式,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论述精详,理法严谨,故可为习医参考。有 《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四年 (1878)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1905年上海六艺书局石印本。


1 46 47 48 49 50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