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沙溪集
作者: 孙绪 、 字数:13.62 万字、 更新:2022-11-29
明代诗文别集。孙绪(字诚甫,号沙溪)著。四库著录是集,凡23卷,文8卷,赋1卷,杂著1卷,《无用闲谈》6卷,诗7卷。其所依据的底本是与马中锡《东田集》合刊者,《四库全书》编者认为其“学问笔力皆胜中锡”,所以将此集著录正目,将马中锡《东田集》放其存目中。集中《无用闲谈》论文、论诗较有识见。他反对模拟:“大抵文章与时高下,人之才力,亦各不同。今人之不能为秦、汉、战国,犹秦、汉、战国之不能为六经也。世之文士,往往尺寸步骤,影响謦咳,晦涩险深,破体难读。”并说:“至魏晋李杜之诗,秦汉之文,即拱手降服,惟恐不及,问其所以为佳,茫然四顾,不取必于心,而徒论世之先后。学之卤莽,一至于此。”至于其诗文创作,《四库全书》编者评其文“沉著有健气”。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沙溪,瀛州才子,所作清新典丽,足以名世。”但其有些文章时犯知识性错误,王士禛《池北偶谈》曾摘其误以五代王祚事为彭时事。其人过早离世,未能尽展其才。从总体看,他的诗文成就并不如马中锡,这是《四库全书》编者往往不能从文学角度审视别集的缘故。
冯少墟集
作者: 冯从吾 、 字数:22.15 万字、 更新:2022-11-29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万历十七年 (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辑选》等。冯从吾诗文初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毕懋康刊刻。万历四十五年 (1617) 张维任等刊刻,凡二十二卷,并有《续集》一卷。万历四十七年,刘必远重新刊刻,凡二十卷。是集为天启元年(1621)冯嘉年在毕懋康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刊刻。凡二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皆为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今观其集,集中之文,多为讲学之作,虽不以辞采为工,且字句间涉俚语,然言之有物,笃实切明;其诗则多应酬之作,有类其文,文学价值不高。有万历年间刻本、《四库全书》 本存世。
三鱼堂文集
作者: 陆陇其 、 字数:11.34 万字、 更新:2022-11-29
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清陆陇其撰。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力辟王阳明“致良知”说。认为王学之弊,“至于荡轶礼法,蔑视伦常”,“以禅之实而托于儒,其流粤固不可胜言”。强调“论太极” 目的,“不在乎明天地之太极,而在乎明人身之太极”。著有《困勉录》、《古文尚书考》等。是集为其门人侯铨所编。凡杂著四卷,书一卷,尺牍一卷,序二卷,记一卷,墓表、志铭、圹记、传共一卷。外集六卷,则汇编其奏议、条陈、表策、申请、公移而终之以诗,陆陇其行状之类亦并附。目录之末,有其侄陆礼征跋,言陆陇其平生不屑为诗、古文、词,尤以滥刻文集为戒,故死时手边没有留下传世的文稿。至康熙四十年(1701),礼征乃旁搜广辑,汇成是集,而指示侯铨分类编次。陆陇其没后九年,此集乃出。其文既非陆陇其所手定,则其中或有未定之稿,或属偶然涉笔,不欲自存,均未可知。然陆陇其学问深醇,即使信手之作,也大抵合于文法。综观陆陇其一生,并非只以讲明心性为一室之坐谈。其两为县尹,一为谏官,政绩亦卓卓可纪。而侯铨等编定文集时乃以奏议、公牍确然见诸行事都别为外集。徒知以太极论冠篇,欲使陆陇其接迹周子,而以其循绩别为外集。尊空言而薄实政,这恐怕不能合于作者的心愿。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三余集
作者: 黄彦平 、 字数:1.67 万字、 更新:2022-11-29
宋代诗文别集。黄彦平著。此书世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其赋诗2卷、杂文2卷,合编为4卷。卷首列谢谔及汤思谦序。《永乐大典》辑自此集的诗文,有70余篇题为黄次岑,篇题为黄次山,而其《见山堂记》一文篇末则自署黄次岑。《永乐大典》另载谢谔撰《三余集序》及《宋史·艺文志》又题为黄季岑。此外《国史经籍志》及载录其诗1首、文3篇的《前贤小集拾遗》亦题为黄次山。直至清初厉鹗撰《宋诗纪事》才说:黄次山字季岑。据集中《先大夫述》说:“先考讳得礼,字执中,洪州丰城黄氏”。查《丰城县志》,宋人黄得礼,字执中,元祐间进士,曾为柳州军事参军。其长子名黄彦辅,字伯强,登政和进士;次子黄彦平,字季岑,号次山,登宣和进士。故知此集作者即黄彦平。集名“三余”当系取三国时董遇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空闲读书之意。
榕村集
作者: 李光地 、 字数:18.33 万字、 更新:2022-11-29
四十卷。清李光地撰。是集为乾隆元年(1736年)其孙李清植所校刊,其门人李绂为序。惟诗下注自选字,则余皆清植排纂。凡《观澜录》一卷,《经书笔记》、《读书笔录》共一卷,《春秋大义》、《春秋随笔》共一卷,《尚书句读》一卷,《周官笔记》一卷,《初夏录》二卷,《尊朱要旨》、《要旨续纪》共一卷,《象数拾遗》、《景行摘篇》又附记共一卷,文二十五卷,诗五卷,赋一卷,共四十卷。文辞质实简朴,缺乏形象性。是集版本有道光九年(1829),李维迪刊印《榕村全书》,收入此集,并将所汇辑到的佚诗佚文整理为《榕村续集》七卷,一并付刻。续集包括书二卷,序一卷,论说一卷,记、传书后、祭文、墓志铭共一卷,杂著一卷,诗、赋共一卷。卷首有李维迪识语。存有《四库全书》本。
容春堂集
作者: 邵宝 、 字数:21.49 万字、 更新:2022-11-29
明代诗文别集。邵宝(字国宝)著。初刻于正德年间,题名为《容春堂前集》20卷、后集14卷、续集18卷、别集9卷。集前有李东阳序、正德九年(1514)浦瑾序、正德十二年王鏊序。《四库全书》收录本正是以此刻本为底本。嘉靖十三年(1534)慎独斋刊刻《容春堂集》,为66卷本。前集20卷,除王鏊、浦瑾序外,还有邵宝自序,林俊的后序。卷21起接别集,凡9卷。卷30至卷66,不再分后、续2集。此集较正德4集刻本多出5卷。据《千顷堂书目》记载,邵宝除4集本外,还有《勿药集》14卷,此集今存有正、嘉间刻本,但书藏在台湾,目前还无从与正德4集刻本、嘉靖66卷刻本相互比勘。《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今统观四集,其文边幅少狭,而高简有法,要无愧于醇正之目。《明史·儒林传》称其学以洛、闽为的,尝曰吾愿为真士大夫,不愿为假道学。其文典重和雅,以李东阳为宗,而原本经术,粹然一出于正,殆非虚美。其诗清和淡泊,尤能抒写性灵。顾元庆《夷白斋诗话》极称其《乞归终养上疏不允》一篇,谓其感动激发,最为海内传诵,盖其真挚不可及云。”陈田《明诗纪事》亦评其诗说,其“诗格平衍,其蕴藉入古处,则学为之也。在茶陵诗派中,不失为第二流”。
仁山集
作者: 金履祥 、 字数:2.85 万字、 更新:2022-11-29
诗文别集。四卷,诗二卷。宋金履祥撰。履祥平生所著诗、文极多,后多散佚。其集原分类《非非存稿》、《仁山新稿》、《乱稿》(南宋灭亡后诗文稿)、《噫稿》(子亡后之所著诗文),作者生前可能曾经刊行,为其门人林景熙、方逢辰等人所刻。此本不见传世。其弟子吴师道家藏有履祥手稿多种;至明,董遵(或作董遵道,误,董遵字道卿)又补充多篇,于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刊刻问世,为四卷;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再度刻印,为三卷。清世宗雍正三年乙巳(1725),履祥裔孙金弘勋得到依明正德刻本之影写本,又得万历刻本,因合校精刊之,是为六卷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又雍正九年履祥第十八世孙金律亦刻全集,名为《仁山先生金文安公文集》,作四卷,附录一卷。清仁宗嘉庆十五年(1810)桐山金祠刻金集,亦作五卷。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胡丹凤辑刻《金华丛书》,亦收金集。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编《四部丛刊》收金集乃据清初写本影印,作三卷。
全室外集
作者: 宗泐 、 字数:3.50 万字、 更新:2022-11-29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祖欲授以官,他推辞不受。其后胡惟庸谋逆案,牵涉宗泐,朱元璋特别宽赦了他而未问罪。著有《全室外集》十卷。是编题曰外集。盖僧家以佛经为内学,故以诗文为外,犹宋释道璨《柳塘外集》例。前二卷为应制诗,及乐府、供佛、赞佛诸曲。卷三至卷八为古近体诗。卷九为疏及题跋。续集诗文合编,而诗文之间缺四页,其原数遂不可考。现所存者凡诗三十六首,题跋十五篇。《千顷堂书目》作《全室外集》十卷,盖合此一卷言之。宗泐虽身居僧门,而笃好儒术。故其诗风骨高骞,善于借助景观,抒写情怀,善于以历史典故发感慨之言,如《登相周寺楼》:“云开太行碧,霜落蔡河清”和《钱塘怀古》:“白雁不知南国破,青山还傍海门孤”等诗句皆疏朗清峻,语淡而意隽。徐一夔在是集《序》中称其诗如“霜晨老鹤,声闻九皋,清庙朱弦,曲终三叹。”这评价还是比较接近的。集中诗的成就,虽不能说与皎然那样著名的诗僧比肩,但与契嵩、惠洪之类的诗僧相比当不在其下。一般公认宗泐与句曲外史张羽都可称元明之际僧道诗人中的优秀者。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苏魏公文集
作者: 苏颂 、 字数:36.40 万字、 更新:2022-11-29
宋代诗文别集。72卷。苏颂著。苏颂卒赠司空魏国公。此书为其子苏携所编。《宋史·艺文志》称《苏颂集》72卷,又《略集》1卷。《略集》今已失传,而此书完好无损。卷1至卷14为各体诗歌,卷15为册文,卷16至卷20为奏议,卷21至卷28为内制,卷29至卷36为外制,卷37至卷47为表,卷48至卷50为启,卷51至卷54为碑铭,卷55至卷62为墓志,卷63为行状,卷64为记,卷65至卷67为序,卷68为书,卷69为札子,卷70、71为祭文,卷72为杂著。苏颂学识渊博,经史百家、五行九流、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学本博洽,故发之于文,亦多清丽雄赡,卓然可为典则”(《四库全书总目》)。其诗多酬答送和之作,写景抒怀的诗歌中也因多用典故而显得富丽典雅,如《观潮三首》、《碧澜堂》、《射堂》等。相反,作者在熙宁十年(1077)出使辽国途中写下的组诗《后使辽诗》,却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诗人的心情而颇有价值。如“人心自觉悲殊土,物色偏能动旅情”(《早行新馆道中》),“封域虽长编户少,隔山才见两三家”(《过新馆罕见居人》),“赋役百端闲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中山道中》)“结草枝梢知里堠,放牛墟落见人烟”(《沙施路》),语多沉郁,情亦真挚,颇为感人。本集有明刊本、《四库全书》本。
« 上一页 1 … 46 47 48 49 50 … 20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