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周易集注

作者: 来知德字数:21.90 万字、 更新:2022-07-07

注释书。明来知德撰。16卷。象数派 《易》学著作。《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经义考》俱著录。此书乃来氏遁隐于万县求溪山时所撰,成书于万历戊戍 (1598)。书前有自序,谓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错综关系中,故此书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次加一小圈,再释本卦、本爻正意。此书自隆庆庚午年(1570年)至万历戊戌年(1598年),历时29年而成。立说全取《系辞》的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错者,阴阳对错之谓,如先天园图中的乾错坤,坎错离等八卦相错。综指一上一下,如屯、蒙之类本是一卦,在下为屯,在上为蒙,载于文王序卦。论错有四正错、四偶错;讲综有四正综、四偶综;以正综偶、以偶综正。述象有卦情之象、大象之象、中爻之象、错卦之象、综卦之象、爻变之象、占中之象。

易冒

作者: 程良玉字数:10.66 万字、 更新:2022-07-07

十卷,清程良玉撰。《系辞传》说《易》能冒天下之道,故其书命名《易冒》。因作者是一位职业卜者,所以《周易》“四尚”,此书集中发挥“以卜筮者尚其占”。全书介绍和讨论的占法基本不同于《春秋》内外传所载古占法,多秦汉之后乃至明清以来卖卜先生所传之法。卷一至卷十共列九十一个细目,前三卷是占卦的基本知识,如干支、成卦、成爻、变互、飞伏、归游、升降、岁君(太岁)、月将(月建)、日主(日月配爻象)、时辰、月破(六气之反)、旬空等。后六卷基本上是分事论占,大者如占国事,占军机,占天时,占年运,小者如学业治经之指导,功名前程之藏否,家宅之吉凶,婚姻之好坏,疾病之原因,经济之成败,出入旅行之平顺险阻,词讼之利钝,失物之寻找等等。据康熙三年(1664)自序说,此书先集旧闻,秉承师说,成《筮类》五十篇。康熙三十八年(1699)以后复究先贤阐《易》之书数十种,立法四十一篇。年四十以后,因疽发于背,杜门谢客,历三年勤成九十一篇,由友人胡介出资梓行于世。

易林补遗

作者: 张世宝字数:11.67 万字、 更新:2022-07-07

《易林补遗》由明朝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先生所著。广列条章,群汇诸事,粗细并收,分一百四十五种条目,下至百匠工艺,上至朝野战事,细则钱财琐事,大到仕宦升迁,直指筮卜要诀,对测事用神分节分条解断,一一细细阐微,使后学者直观明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易学典藉。

像象管见

作者: 钱一本字数:15.23 万字、 更新:2022-07-07

九卷,明钱一本著。此书不取京房、焦赣诸说,又不取陈抟、李之才之义。唯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故名。大旨以为由辞得象,而后无悬虚说理之病;知象为像,而后有神明默成之学。深辟言象遗理,言理遗象,仿佛其象而仍不知所以为象之弊。认为象为天道,像其象者尽人合天之道。《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乃据《周易》卦爻以索求《易》象,推明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一本研究《六经》,尤邃于《易》。是书不取京、焦、管、郭之说,亦不取陈抟、李之才之义,惟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故曰《像象》。

儿易内仪以

作者: 倪元璐字数:8.9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 (1593—1644) 撰。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二年 (1622)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明亡后殉难。后来,清顺治帝赐谥为“文贞”。元璐善书法绘画,除此书外,还著有《倪文贞集》十七卷,《续编》三卷,《诗集》四卷等。《儿易内仪以》一书专门以大象之辞解释经文,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大象都有“以”字,故称之为“内仪以”。《儿易外仪》则分原始、正言、能事、尽利、曲成、申命六目,又分别为小目以纪之,都取系辞中的字义来命名,而且每篇都有图。朱彝尊在其所撰《经义考》中著录此书时只言《儿易内仪》,脱漏了一个“以”字。据倪氏自序知,此书之所以称为“儿易”,“儿”是孩始之义,明万历年间苏浚就曾作过《儿易》一书。可见“儿”字并不象蒋雯阶序中所说的那样,是“倪”的古字通假。倪氏此书作于明末危亡之时,所以书中所说大都忧时感世,借《周易》来阐发自己的感受,不囿于经文本义。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道光、光绪间南海伍崇曜刊《粤雅堂丛书》本。

周易辨录

作者: 杨爵字数:7.7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四卷,明杨爵著。《明史》本传作《周易辨说》。其书释64卦,只载上、下经卦辞,训解及六爻、《彖传》、《象传》,但不列原文。说多本人事,深切明著。《四库全书》本。此书乃杨氏被系狱中时所作,惟解六十四卦经义,多旁引人事以说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杨氏“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系七年始得释”,“其书前有《自序》,题嘉靖二十四年乙巳,盖即其与周怡、刘魁等在狱中讲论所作,故取《系辞》‘《困》,德之辨’一语为名。

卦变考略

作者: 董守谕字数:1.33 万字、 更新:2022-07-07

清董守谕撰。一卷。《四库全书》本。董氏以为,卦变之说出于汉学,至宋程颐始废弃之;朱熹作《周易本义》,兼采其说以释十九卦,然与《本义》卷首所列《卦变图》相合者仅二卦,余十七卦皆另有变例,不免前后互异,于是详考汉、魏以来诸家之说,以己意辨证之,撰为是编。《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书“每卦皆参列古法,断以己意。宋、元诸儒以及明来知德之属亦参考焉。其言率有根据,不同他家之穿凿。其证以彖文,虽不免有所附会”,然亦多有论说切当者,“于经文亦往往巧合。惟其篇末有曰:‘或谓变乃《易》中之一义,非画卦作《易》之本旨,愚独以为不然。’则主持未免太过。夫乾、坤之生六子,犹阴阳之生五行也;其配而为六十四卦,犹干支之配为甲子也。其因卦而推奇偶之变,犹干支相配而推冲合制化也。驳卦变者谓不应先有某卦,后有某卦,是犹谈五行者谓水生于庚辛不化于丙辛,火生于甲乙不化于戊癸也。主卦变者以此为作《易》之本,六十四卦皆自此来,是又犹以化气为本气,亦乖五行相生之旨矣。故卦变之说不可谓非《易》之一义,亦不可谓为本义。汉以来儒者相传,要必有取,并存以备参考可矣。”

周易札记

作者: 逯中立字数:3.53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三卷,明逯中立著。其书是读书笔记一类,多采自他人之说,偶以己意论说。但去取较为精审,以义理为主,至“中孚”诸卦,又参用《易纬》卦气说及值六日七分说。书前为《启蒙集略》,次分上经为一卷,下经为一卷,《系辞》以下为一卷,都不载经文,只标卦名、篇名。《明史 ·艺文志》、《经义考》不著录。原与其奏议合为一书,《四库全书》始分别著录。是书系作者读《易》笔记,不录经文,只记卦名、篇名,分条札记。卷首有《启蒙集略》。第一卷为上经,第二卷为下经,第三卷为《系辞》以下诸传。为说主于义理。

周易参义

作者: 梁寅字数:12.28 万字、 更新:2022-07-07

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属江西)人。元末明初经学家。世业农,家贫。寅自力于学,淹贯百家。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将授以官,复以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著述颇丰,除《周易参义》外,尚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诗演义》、《石门集》。此书为寅所作《周易》之义疏,成于至元六年(1269)。书前有寅之自序。该书大旨以《程氏易传》主理、朱熹《周易本义》主象,稍有异同,因融会参酌,合以为一。又旁采诸儒之说以阐发之。书分《上经》、《下经》、《十翼》,一依古《易》篇次。诠释经义,平易近人,言理而不涉虚无,言象而不涉附会。大都本日用常行之事,以示进退得失之机,故简洁详明。虽剖析尚欠精微,“论其醇正,要不愧为儒者之言焉”。(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有清康熙十九年 (1680)通志堂刊《通志堂经解》本,今藏于北京图书馆等多处。

周易易简说

作者: 高攀龙字数:4.96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三卷,明高攀龙著。自序以为,其知易知,其能简能, 易简则天下之理得。故诠释《易》义,每条不过数言。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而无非心之易,故贵于学。学之所在知非易则非心,非心则非易,易则吉,非易则凶,可见其书大旨。《四库全书》本。此书大略抄自高氏《周易孔义》而小有删改。全书阐释《易》旨,兼取朱熹、陆九渊之学,以“学《易》以检心”为主。《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诠解《易》义,每条不过数言。《自序》云:‘其知易知其能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1 45 46 47 48 49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