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蜃楼

作者: 郁达夫字数:2.36 万字、 更新:2022-07-07

故事说的是一名叫陈逸群的海龟青年,因病去到杭州静养,想起自己的各种罗曼史,以及在杭州各种艳遇的事情。故事表达出了当时在各个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爱国青年的愁苦和无助。本篇最初发表时,未完,作者未曾续写,也未收入集子或单独出版。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除第四章最后一节)曾在一九二六年六月《创造月刊》第四期上发表过。

茫茫夜

作者: 郁达夫字数:1.72 万字、 更新:2022-07-07

《茫茫夜》于1922年3月15日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是郁达夫从日本归国后所作的第一篇小说。小说在发表之初遭到了很多批评,当年六月的《时事新报·学灯》刊载了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一文,其中回应了评论界对《茫茫夜》的诸种批评,同时作家指出,虽然小说“似乎失了中心点的样子”,但自己意在描写的是“一个灵魂的生长”。小说以A城(安庆)为背景,主人公于质夫从上海与吴迟生在黄浦江码头告别,到A城法政学校的风潮;从在北门外商店搭讪少妇,到在妓院结识满足Three Conditions的妓女海棠,通篇看起来像是作者在安庆生活的日记。

采石矶

作者: 郁达夫字数:9.87 千字、 更新:2022-07-07

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 载于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这是一篇以清代诗人黄仲则的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品描写黄仲则在学生时代爱上了一个纯洁的少女,但后来少女逼于家庭压力而“嫁作商人妇”,留给他的只是“不得所爱”的深深的悲苦;他凭吊李太白墓深感自己也是怀才不遇,大骂当时红极一时的大学者戴东原来是抒发自己的一腔愤懑。小说刻画出了黄仲则因社会的腐败、文人的排斥,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得不到施展的痛苦,以及孤傲敏感的性格特征。小说是借历史人物给作者自己和与作者同时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写心”,抒发了他们面对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孤独愤世的思想情感和超脱凡俗、大胆叛逆的精神。作家善于通过描写自然风景来衬托主人公特有的心境,其中穿插的许多律诗,与主人公的性格浑然一体,把诗人的个性气质表现得栩栩如生。

迟桂花

作者: 郁达夫字数:1.95 万字、 更新:2022-07-07

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1932年12月《现代》第2卷第2期,初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作品用第一人称描写“郁先生”应邀到杭州西子湖畔翁家山与久别的旧友翁则生会面的情景。翁则生原是颇有雄心的留日学生,后因患肺病和失恋而回到家乡当了小学教师,在复杂的心境下决定了婚事。则生的妹妹翁莲早年婚姻不幸,丈夫死后回到娘家过着凄清的寡居生活,但仍保持着青春健美的人品和天真乐观的性格。在则生的结婚仪式上,郁先生把已入中年的新婚夫妇比做山野间迟开的桂花。郁先生与翁莲同游五云山和云栖寺时,不禁为她形象和心灵的美丽而冲动,然而在这株秀美的“迟桂花”面前,感情很快得到净化,并表示愿与她永久结为最亲爱最纯洁的兄妹。小说通过则生兄妹的生活遭际,固然也反映了人世的冷暖和社会的炎凉,中心立意却在赞美那种虽然晚发但却格外馥郁而经久的“迟桂花”精神。作者自称本篇与法国作家林道的《幸福的摆》“有点气味相近”(《忏余集·沧洲日记》),说明篇中确实也流露了作者当时脱离现实斗争的消沉情绪。作品以“迟桂花”为中心,写人写物,写景写情,构成幽远清新的意境,文笔舒徐清澈,饱含浓郁的诗意,是郁达夫后期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格调高远、技巧圆熟之作。

出奔

作者: 郁达夫字数:1.79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 1935年11月1日《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愤而焚烧了董玉林全家然后出奔上海。小说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狠毒、阴险、刻薄的阶级本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地主阶级极端憎恨的态度。小说对青年革命者钱时英身上那种耽溺男女情爱,贻害革命事业的浪漫蒂克气质,给予一定程度的针砭与否定。这是作家最后一篇小说,较之以前那些着重抒写自我遭际的自叙性小说,这篇作品写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上有了重大变化;艺术手法也由重主观抒情而变为冷隽、客观地写实,善于通过典型化细节刻画人物的本质特征。

碧浪湖的秋夜

作者: 郁达夫字数:9.19 千字、 更新:2022-07-07

雍正十三年的夏天,中国全国,各地都蒸热得非常。北京城里的冰窖营业者大家全发了财,甚至于雍正皇帝,都因炎暑之故而染了重病。可是因为夏天的干热,势头太猛了的结果,几阵秋雨一下,秋凉也似乎来得特别的早。到了七月底边,早晚当日出之前与日没之后的几刻时间,大家非要穿夹袄不能过去了。

宦海

作者: 张春帆字数:7.08 万字、 更新:2022-07-07

章回小说。近代张春帆著。四卷二十回。小说集中暴露晚清广东官场诸般丑恶,以“形容怪状,唤醒痴迷”。叙广东臬台金翼,立志禁赌,上任后经访察,出其不意率亲兵入一大赌场擒获大赌棍王慕维。不料审讯时王犯已由举人卢从谨代之,巡抚李中丞又加庇护。金明知系下属所为,苦无佐证,又无法严治卢罪。时金已升藩台,正欲上报,总督、巡抚串通一气,谕金网开一面。金不从,为上司诬陷加害,吐血而亡。王慕维依旧横行,赌风愈炽。本书既揭示清官难做,又抨击贪官横行,深刻暴露了晚清官场的腐败。笔法与《官场现形记》相仿,将所叙人物的许多故事串联而成。初载于宣统元年八月至十二月(1909.9.—1910.1)《十日小说》杂志第一至十一册,未完。同年冬上海环球社出版铅印足本。另有中华书局《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本,1960年出版。

猛回头

作者: 陈天华字数:1.82 万字、 更新:2022-07-07

陈天华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下半年写成。共四章,初刊于日本东京。文中以弹词手法,描述了外国欺凌中国之惨剧,以唤醒国民迷梦,提倡独立精神。针对“无奈我们的同胞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大家自私自利,全无一点团结力”,要求我四万万同胞,“除党见,同心同德”。强调“无论是为士、为农、为工、为商,都不可丝毫扰害,都要极力保护”。特别强调“讲公德,有条有纲”,认为公德是立国强身之本,“若是大家都讲公德,凡公共的事件,尽心去做,别人固然有益,你也是有益”,“我看外国人,没有一个不讲公德的,所以强盛的(得)很”。指出“若还不讲公德,只讲自私,不要他人来灭,恐怕自己也是要灭的。”提倡男女平等、改善妇女受奴役的地位,“兴女学,培植根本”。指出“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说,真正害人得很”,认为中国女子没有知识,是根本坏了,因为“往往有大志的人,竟消磨于爱妻慈母,男子半生都在女子手里”。文中还从其他方面论述了爱国主义思想。收入《陈天华集》。

象牙戒指

作者: 庐隐字数:9.88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中篇小说。庐隐著。初载于1931年《小说月报》第22卷第6至9号、11至12号。次年因上海发生一二八战争,商务印书馆遭焚,最后三节未刊完。1934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它是一部以二十年代活跃在北京文坛的女作家石评梅和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高君宇为原型的传记小说,“忠实的替我的朋友评梅不幸的生命写照,留个永久的纪念”(《庐隐自传》)。作品以张沁珠为主人公,描写了她不幸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悲剧。张离家赴京求学时,其父的学生伍念秋骗取了她纯洁少女的爱情,过后才告诉她已婚并有两个孩子,从而铸成了沁珠难以痊愈的心灵创伤,并由此而萌生了“自私浅鄙”的处世态度。后来,她结识了革命者曹子卿,曹赠给她一对颜色纯白、雕刻精美的象牙戒指,表明他真挚、纯洁的爱情。但沁珠因初恋的挫折,而怀着“游戏人间”和“为了爱而独身”的消极态度,却表示同曹保持“冰雪友谊”,致使曹咯血住院。其后,当她决心接受曹的爱情时,而骗子伍念秋竟偷偷地在报上发表了昔日与她的来往情书,导致她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也迫使曹病逝。于是,她把一颗“忏悔和哀伤”的心献给了已死的曹,不久也抑郁而死。作者以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细腻而又传神地坦露了人物内心复杂微妙的奥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洗礼,娇羞、痴情而又紊乱、失悔的在“表面浅笑下深藏着悲哀”的悲剧女性。这种病态表现在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中是有代表性的。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批追求光明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情感要求。

海滨故人

作者: 庐隐字数:3.40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中篇小说。庐隐著。初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0、12号。初收于1925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版小说集《海滨故人》,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描写露沙、玲玉、莲裳、云青、宗莹等五个女青年曾在海边相聚欢乐,后来当她们旧地重游,露沙已经远去,彼此离情悠悠,空自叹息。她们苦苦地探索人生,提出了“人生到底作什么”的问题,深感社会的恶浊,人生的干枯,人心的险恶。全篇充满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女知识青年在旧社会所受的压迫,同时也反映了她们思想上的软弱性。正如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所指出的:她们“几乎全是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在那里苦闷徘徊、或是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在狂叫着‘自我发展’,然而他们的脆弱的心灵却又动辄多所顾忌。”其中露沙的原型是作者自己,借此,作者尽情披露了自己的心踪,作品文笔美丽,感情热烈,写得亲切自然,但结构欠严谨。茅盾认为: “在反映了当时苦闷彷徨的站在哀乐主义边缘上的青年心理这一点看来, 《海滨故人》及其姐妹篇是应该给与较高的评价的。”


1 44 45 46 47 48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