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作者: 李駉字数:6.07 万字、 更新:2022-07-06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简称《难经句解》,南宋李駉注。约成书于成淳五年(1269),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按《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汉医家经典,最晚在东汉末已成书。该经分八十一难,乃黄帝解释医学疑难问题。经中保留诸多古人医学经验,尤侧重于论述经脉理论。三国时吴太史令吕广始为此经作注,隋唐史志亦着录此经。南宋李駉又据前人注本加以注解。其注融会诸家之说,而断以已意。对荣卫部位、脏腑脉法、经络腧穴,论之尤详。编末附《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义图序论》一篇。综述大法,并指摘杨玄操注本之有害义理者。此书现仅存《正统道藏》本,甚为珍贵

集验背疽方

作者: 李迅字数:1.01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原本刊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久佚无传,《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中采掇,并补以缺佚之方,辑成一卷。此书虽仅万言,但专论背疽,对此证受病之源,发病之形及用药次第,节宣禁忌等,一一论说;至于诊候虚实,治疗节度等,则无不斟酌轻重,辨析毫芒,使读者了如指掌。与一般庸医治疗此证只凭剽窃一二丹方,不辨情况,妄施刀针,而鲜有疗效绝不相同,此书特别注意辨证施治原则。书中所载五香连翘汤、内补十宣散、加料十全汤、加减八味丸及立效散等,皆为传世良方。而忍冬丸与治乳痈发背神方皆只金银花一味,用药至简至精。此书原佚而后补入的麦饭石膏尤为神妙,现代科技亦予以特别重视。诚如《四库全书·提要》所言,此书堪称疡科中善本。有艺海楼依阁抄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1930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国医小丛书》单行本。1986年福建科技出版社校注本。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作者: 刘温舒字数:2.28 万字、 更新:2022-07-06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北宋刘温舒撰。《通志•艺文略》着录刘温舒《素问论奥》四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另有《四库全书》本三卷,其后附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此书前有元符乙卯年(1099)作者自序,宣称《素问》书中「气运」之说,最为补泻养生之要。但原书篇章杂乱,使人难以惯用。作者因此而「栖心圣典,究源附说,解惑分图,笺明奥义」,撰成此书。全书分三十篇,二十九图,大抵以《素问》经文为据,着重阐发其气运生化理论,以气运为治病养生之要。书末附录《五行胜复论》一篇,假设胡源与客人问答,讨论五运六气之道。

脚气治法总要

作者: 董汲字数:2.02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有著录,后散佚,《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辑出,分为上、下二卷。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探究病因、病机、病状,论说证治原则。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南北朝时称作脚弱,唐代始称脚气。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应有别。接着分为十二篇论,详论上述内容。下卷列疗方四十六首,区分情况,内服外用,十分赅备。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有《四库全书》本,振绮堂抄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包括本书)本。

旅舍备要方

作者: 董汲字数:5.27 千字、 更新:2022-07-06

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宋代董汲撰,木刻单行本。方书。为旅行者“道途有病,治疗有归”而编,所收“经效奇方”证详而法略,使览之者晓然可用,故名。原书共载医方百余首,于明代失传。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神仙紫雪、小半夏汤、半夏化痰丸等46方,收载有30余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如五灵脂“微炒”,槟榔“烧灰存性”,附子“炮去皮”,白附子、天南星、蝎尾、诃子皮“炮”,腻粉、牵牛子“炒”,麻子、麝香、乳香、朱砂、牛黄、马牙硝“研”,黄连“入生姜同杵,炒令紫色”,豮猪血“腊月内以新瓷罐盛,挂于房东上,阴干为末”等炮制方法。

类证活人书

作者: 朱肱字数:10.66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十二卷。宋朱肱撰。朱肱精研 《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 (1107)撰成此书,原称《南阳活人书》 (概因张机曾居南阳,而华佗称 《伤寒论》 为“活人书”,故名),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无求子伤寒类证活人书》。原书二十卷,后作者重校为十八卷。后世代有增加,至明吴勉学刊本析二十卷本为二十一卷,并附释音辨误药性诸篇及伤寒十劝等为一卷,共二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一论经络、切脉、表里、阴阳等,并剖述各类伤寒之症;卷十二至卷十五载《伤寒论》诸方辨析;卷十六至卷十八辑各家伤寒治方; 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为妇儿伤寒诸证及疮疹医方;卷二十二为释音辨误药性及李子健伤寒十劝。作者根据《伤寒论》的经络说提出三阴三阳六经病机说,并且提出辨识六经为病的证侯指证,补充了六经脉侯,打开了后世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思路,并对后世立六经提纲证开辟先路。作者还提出了七表阳、八里阴的脉象分类,即:浮、芤、滑、实、弦、紧、洪为表为阳,迟、缓、微、涩、沉、伏、濡、弱为里为阴。这种分类成为后世论脉象分类的先驱与基础。作者特别强调病症的鉴别诊断,认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矣。”通过辨病而辨证,区分寒温异旨,对后世颇有启发。作者主张以方类证,遣方用药应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这又是一个创见。作者研究《伤寒论》,但并不迷信,认为此书不能包罗万象,百灵百应,所以又从他书摘取有效之方,以为补充。同时注意妇、儿体质特点,提出遣方用药应特别慎重。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评价:“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可见此书极为后世医家所重。

秘传眼科龙木论

作者: 佚名字数:6.06 万字、 更新:2022-07-06

眼科书。10卷。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卷1~6载《龙木总论》及《七十二证方论》,内述72种眼科病证及治疗方药,其中论内障23症、外障49症;卷7《诸家秘要名方》,内容为《巢氏论针眼候》、《三因方》、《本事方》、《百一选方》、《和剂方》,引录《三因方》等书38个眼药方;卷8《针灸经》系从各书辑录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治法以及适应症与禁忌症; 卷9~10 《诸方辨论药性》,记述155种眼病药之药性、主治、炮制和用法。卷末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内有论五轮八廓、钩割针镰法、论眼捷法、论眼昏花捷要、七十二问答,内容与《龙木总论》之“七十二证”并不完全相同。此书对我国古代眼科学发展有相当影响,是我国眼科学重要文献之一。据考隋唐年间自天竺传入《龙树眼论》(又称《龙树菩萨眼论》),白乐天词曰: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可证《龙树论》在公元八世纪下半叶已流传唐土。但此书不久即亡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古方书中,如朝鲜之《医方类聚》,日本之《医心方》等书中,可见其佚文。宋代《龙树论》因避英宗(赵树)讳,故改称《龙目论》;《圣济总录》则称《龙木论》以上为本书之源流。《龙树论》虽佚,《秘传眼科龙木论》与《龙树论》相间不远,故推测此书在一定程度上有迹近《龙树论》之处。本书可谓我国现存的最早眼科著作。此书现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之校刊排印本。

穴情赋

作者: 蔡发字数:3.64 千字、 更新:2022-07-06

宋蔡发著,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福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蔡元定之父。《穴情赋》的主要内容有:论脉、口义、论卦例、择地十要、论死正、论富地、论贵地、论文贵、论武贵、二十六怕、论宜忌。

原本周易本义

作者: 朱熹字数:6.57 万字、 更新:2022-07-06

朱熹著。成书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在《答黎季忱》中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相分,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卷,十翼自为十卷,卷首载有《九图》,卷末有《周易五赞》和《筮仪》。后人董楷等将原书割裂,重组成四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将《彖传》、《象传》、《文言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故有十二卷与四卷本之别。清《四库全书》收录原本《周易本义》为十二卷,系南宋咸淳间吴革刊本。《四库全书》另收录四卷本《周易本义》,系董楷等割裂本义以附程传的经传参合本。在原本《周易本义》里,朱熹着重依据《周易》的经传体例来探究《易》的卜筮之义,同时也阐发义理,主张通过象数去讲义理。该书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苏沈良方

作者: 佚名字数:5.43 万字、 更新:2022-07-06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早佚,南宋时又有10卷本(见《书录解题》)传世,内容以收罗各种医疗验方为主,间杂以医话、随笔等资料。其中卷1有脉说、苍耳说、记菊等38论,及唐·崔知悌的《灸二十二种骨蒸法》佚文;卷2论风病,治风气四神丹等18则方论;卷3论圣散子方等16则方论;卷4为服茯苓说等25则方论;卷5为与翟东玉求地黄等18则方论;卷6为问养生等20则方论;卷7为治眼齿等10则方论;卷8为治水气肿法等19则方论;卷9为治疮疡久不合等34则方论;卷10为治妇人产乳百疾泽兰散等29则方论,并附引多种笔记小说家言,其中不少方论均经原作者耳闻目睹后所辑,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明·嘉靖刊本,此后又有18世纪程永培校刊的《六醴斋医书》(丛书)本,题名:《苏沈内翰良方》及1782年的《四库全书》辑本(共8卷)等。近人胡道静曾将该书中的苏、沈两家所记内容区别开来。


1 44 45 46 47 48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