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全部小说 文艺 科学 历史 哲学 宗教 国外 其他
年代: 全部近代 清代 明代 元代 宋代 唐代 隋代 南北朝 西晋 东晋 三国 东汉 西汉 先秦
语言: 全部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English Russian Japanese
作者: 佚名 、 字数:9.58 千字、 更新:2022-07-07
亦称《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赖吒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光德太子经》、《赖吒和罗经》等。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一卷。经中叙述赖吒和罗向佛叩问菩萨行法,佛从正反两个方面宣说诸种四事法,并宣说德光太子本生故事。说菩萨七种四法,五种四非法,次说往古吉义佛时,德光太子远离放逸,见佛供养,护佛法藏事。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作者: 佚名 、 字数:2.59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又作锡杖经、得道梯橙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本经内容为佛陀告示诸比丘皆应受持锡杖,其理由为锡杖可彰显圣智之意,故称智杖;锡杖亦为行功德之本,故称德杖。此既为圣人、贤士之表征,亦为趣向道法之标帜。其次列记持杖威仪之二十五事。
作者: 佚名 、 字数:5.41 千字、 更新:2022-07-07
大云无想经佛经涅槃部典籍,此经可以说了义经中的极致。信受者甚为稀有。
作者: 佚名 、 字数:735 字、 更新:2022-07-07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
作者: 佚名 、 字数:2.45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大意’为童子之名,系佛陀过去世前身之一。本经内容叙述大意童子欲济助其国之贫,遂入海求宝,闻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诚,前来助之,海神大恐慌,急忙出珠,大意童子乃得明珠,施与国人。大意即今之释迦佛是也。
作者: 佚名 、 字数:3.48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识支,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作者: 佚名 、 字数:2.29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
作者: 佚名 、 字数:8.24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金刚慧菩萨等,以密房、稻麦、贫人等种种譬喻讲说一切有情所具之如来藏。本经原属显教经典,然由于系密教第六祖不空三藏所译,故历来多收于秘密部之中。
作者: 佚名 、 字数:4.55 千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四法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疑为法成。一卷。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慢。
作者: 佚名 、 字数:2.04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道场内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