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作者: 智旭 、 字数:9.07 千字、 更新:2022-07-07
地藏忏法著作。夫诸佛菩萨愍念群迷。不啻如母忆子。故种种方便。教出苦轮。而众生不了业报因缘。罔知断恶修善。净信日微。五浊增盛。由此剧苦机感。倍关无缘慈应。爰有当机。名坚净信。咨请世尊。曲垂悲救。佛乃广叹地藏功德。令其建立方便。于是以三种轮相。示善恶差别。以二种观道。归一实境界。仍诫业重之人。不淂先修定慧。应依忏法得清净已。然后修习二观。尅获无难。此诚末世对症之神剂。而方便中之殊胜方便也。予悲障深。丁兹法乱。律教禅宗。淆讹匪一。幸逢斯典。开我迷云。理观事仪。昭然可践。窃以诸忏十科行法。详略稍殊。一一阄陈。纤疑始决。罔敢师心。乃述缘起。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作者: 智旭 、 字数:7.48 万字、 更新:2022-07-07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占察者。能观之智。善恶业报者。所观之境。能观无非一心三智。所观无非一境三谛。消除疑障。坚固净信。开示进趣方便。安慰令离怯弱。所以释迦大圣。劝当机而专请。地藏慈尊。乘悲愿而演说。事理双明。浅深同益。可谓照昬衢之宝矩。救痼疾之神丹。虽复去圣时遥。何幸妙诠犹在。钻仰既切。欲罢不能。蠡测管窥。用公同志。将疏经文。先明玄义。第一释名。第二显体。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阅藏知津
作者: 智旭 、 字数:35.32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中国佛教经录。四十四卷。明智旭著。智旭(1599—1655),俗姓锺,名际明、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习儒学,誓灭释老,曾撰《辟佛论》。后读莲池《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取所著《辟佛论》烧毁。二十四岁从憨山弟子雪岭出家。此后遍学各宗教义,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曾住安徽九华山,晚年移住浙江孝丰(今浙江安吉)灵峰寺,弘扬台教,注释经论。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著作除此书外,尚有《楞严玄义》、《楞严文句》、《弥陀要解》、《灵峰宗论》、《法华会义》、《大乘止观释要》等四十余部。今人辑有《蕅益大师全集》行世。《阅藏知津》系对《大藏经》所收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佛典一一录目,并加以扼要解说,以备后人阅藏。全书分为三部分:一、经藏,分大乘经、小乘经;大乘经按天台宗五时判教之顺序分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方等部又分“显说”(显教)、“密咒”(密教)两部。二、论藏,分大乘论、小乘论;大乘论中又分释经论、宗经论、诸论释三部。作者各有“西土”(印度等)、“此土”(中国)之别。三、杂藏,包括经疏、论疏、纪传等,分为“西土撰述”、“此方撰述”。另于卷首有总目录四卷。此书在编撰上有三大特点,一是部类的划分,二是重译的编次,三是提要的制作。此书首次改变自唐代智昇《开元释教录》以来的佛典编录分类方法,对后来大藏经类的编辑发生了相当的影响。如日本弘教书院排印的《缩刷藏经》、中国杨仁山居士手订《大藏辑要目录》以及上海排印的《频伽藏》,都依照了此书的分类方法。收录于《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三册。
御制神僧传
作者: 朱棣 、 字数:10.74 万字、 更新:2022-07-07
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靖难之役 (1399—1402) 打败明惠帝朱允炆而蹬上皇帝宝座。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因其谋臣僧道衍(姚广孝)助他夺取皇位有功,故此极力美化佛僧之神奇,鼓吹“君权佛授”。不仅编著《神僧传》,还编有《佛曲》千首。《神僧传》采辑中国历史佛教史传中所载的“神僧”,即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的传记而成。收录“神僧”208人,上迄东汉印度来华僧人迦叶摩腾 (略称 “摩腾”),下至元初藏族高僧胆巴(原名叫庆喜称)为止。在排列次序上,并非绝对按僧人所处时代先后,而是根据作者需要而有所串动。如将晋代僧列在齐、周之后,隋代僧人岑阇黎列在唐代之后。《神僧传》虽也记录了所载“神僧”的一些历史资料,但每每多有夸张不实之辞。故此,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不大。倒是在中国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为其政治服务,佛教依附并服务于封建政治方面,为后世留下了有籍可查的文献。该书明代出版时,并没有注明出版朝代,其著者也没有署名。现存版本不详。《四库全书》有其书名索引。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有专条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在其 “中国佛教传记”条目中作了简要介绍。
永嘉证道歌
作者: 玄觉 、 字数:2.49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又作《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证道歌》。唐代永嘉玄觉撰。全文247句,大多为七言,共1814字,为古体诗形式。或4句、或6句一解,共分51解。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如来藏佛性,如能识得,即得解脱,如歌词所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作者主旨在于宣扬六祖慧能的顿悟法门,如:“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顿悟之后如大梦惊觉,宇宙人生犹如虚空,这就是顿悟如来禅的境界。《证道歌》以流畅的语言论述禅宗真髓,为禅文学的代表作,不仅为禅门传诵,也深受士大夫喜爱,朱熹就直接引用《证道歌》歌词来解说本体与现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本书收入《龙藏》、《频伽藏》、《大正藏》、《中华大藏经》。注释书有宋彦琪、知讷的《证道歌注》各一种,元永盛的《证道歌注颂》。
印光法师文钞
作者: 印光 、 字数:154.75 万字、 更新:2022-07-07
现代净土宗师印光的佛学著述全集。1918年初编刊印于北京,翌年印行初编续集。1922年将初、续二编分类重校,勒成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3年,另排增订本,分为四册。1925年,中华书局据之另排出版,题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即今本之正编,1939年刊行今本之续编。1950年编成三编,至1990年,始由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今正、续两编通行本系苏州灵岩山寺1991年重刊本。三编总计一百四十余万字,为印光平生书信、论述、序跋、疏记、杂著等文字的结集,各编编辑体例不尽一致。三编总收论八篇,疏三十四篇,为全书精要所在。序跋总计二百二十三篇,书信千余通,间附来函。记凡五十六篇,杂著二百三十七著,包括赞颂、祝词、楹联等。全书内容以力弘净土法门、开示修持法要为中心,强调净土法门普被三根、统摄诸宗,“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提倡真信切愿,持名念佛。并倡导佛法救世,强调儒佛相辅相成,教导学佛者敦伦尽分,诚意正心。本书作为近代净土宗的主要代表作,在佛教界至今影响颇深,被很多净土宗信徒奉为修持之指南。
« 上一页 1 … 38 39 40 41 42 … 24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