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庚申外史
作者: 权衡 、 字数:3.7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 《庚申帝外史闻见录》或《庚申大事记》。二卷。明权衡撰。衡字以制,号葛溪,吉安 (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元末隐居彰德 (今河南安阳)黄华山,明洪武四年 (1371)后,寓居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此书记载了元顺帝在位三十六年的历史,因顺帝生于庚申年 (1320),时称庚申帝,故名。书中关于元廷宫闱轶事,多为它书所不载;对元末农民起义的记叙尤详,并能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虽然其中史实有考核不精处,但仍不失为研究元末历史的重要史料。版本较多,主要有 《宝颜堂秘籍》、《学海类编》、《学津讨原》、《海山仙馆丛书》和《豫章丛书》等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即以 《豫章丛书》本为底本,校以 《学津讨原》本,可供参考。
保德州志
作者: 王克昌 、 字数:25.8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山西地方志。清王克昌修,殷梦高纂。《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 (1710)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首有序文、凡例、姓氏、地图、原序跋,为: 卷一因革: 建置、星野、疆域、城垣、公署、学校、街衢、都里、坊表、市集、津梁、冢墓附漏泽园;卷二形胜:形势、山川、墩寨、古迹、名胜、庙祠、寺观、祠宇、往鉴;卷三风土:风尚、礼仪、岁时、土产、祥异;卷四田赋:地粮、丁徭、税课、匠户、起解、存留附顺治十六年以后保德所丁徭起存等项;卷五圣泽:巡幸、宸翰、漕汛、蠲赈、武功、庙筭、旌表、貤封、爵命、赠恤、袭荫、养老;卷六官师:官制、名宦、职名、宪泽、署官、裁官、杂职、社师附乡约、流寓;卷七选举:荐辟、进士、举人、岁贡、恩拔、例贡、儒官、吏员、武进士、武举、武官、耆宾; 卷八人物: 孝子、忠臣、乡贤、列女、节妇、义士、技术。卷九保德所:保德营;卷十至卷十二艺文:奏疏、公移、传、赞、说、记、神道碑、墓表、墓志、祭文附杂文、诗、词、歌、赋。此编基本承袭旧志,唯增圣泽一门,合为十门。此志精审详备,义例清晰,为明代《保德州志》定本。
华阳国志
作者: 常璩 、 字数:12.4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华阳国记》。区域著名方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璩,江原(今四川重庆)人。曾任成汉散骑常侍,掌著作典册,熟谙蜀事,遂纂是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约四十一万字。所记上起远古下止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间巴蜀事。内容分三部分:一至四卷记梁、益、宁三州(相当今四川、陕西汉中和云南部分地区)历史、地理,但以地理为主,类正史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主记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似正史本纪;但详于正史。十至十二卷记三州自西汉至东晋的“贤士列女”等,相当“正史”列传。合地理、编年、人物于一体。地理主记各州历史、郡县沿革、治城、著名山川、道路,物产、风俗、民族、官宦政绩等,多为《后汉书》所据。特别对巴蜀古史、李冰修都江堰、诸葛亮征战事,以及对西南古代民族等记载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珍贵资料。蜀汉事迹和蜀晋间史事也较《三国志》和其他史书完备,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最早刻本为北宋神宗元丰成都刻本,已失传。今传世多明、清刻本与抄本。有明铜梁张佳胤刻本、廖寅题襟馆本和1984年巴蜀书社刘琳校注本。
满洲实录
作者: 佚名 、 字数:5.42 万字、 更新:2022-07-07
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写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崇谟阁。四十八年又抄一部,藏于热河行宫。今流传的《清实录》本,是沈阳崇谟阁的影印本;1930年辽海通志馆出版的是崇谟阁本的汉文及图的影印,1934年《辽海丛书》附集又据其铅排出版;《国学文库》本据热河行宫本铅印。(日)今西春秋将此书译成日文,题名《满和对译满洲实录》,附有汉文。该书卷1叙长白山是满洲发源的重地,载有布库哩雍顺的传说,努尔哈赤前的世系,及努尔哈赤起兵的早期活动。卷2至卷4,记述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至四十四年(1616)统一满洲诸部、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及创建后金政权等事迹。卷5至卷8,叙述努尔哈赤从后金天命元年(1616)至天命十一年为巩固后金政权所作的斗争,如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四年萨尔浒之战,六年在辽东实行“计丁授田”制度,十年定都沈阳,十一年攻明宁远城受伤,后因病死于叆鸡堡等。是研究满族开国的重要史料之一。
契丹国志
作者: 叶隆礼 、 字数:13.79 万字、 更新:2022-07-07
旧题南宋叶隆礼奉敕撰。二十七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隆礼为淳祐七年(1247)进士,书在淳熙七年(1180)上进,其间相距六十七年,殊乖常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证,此书为元中叶人撰,假托隆礼之名。书凡《帝纪》十二卷,《列传》七卷,晋、宋、辽三国往来文书一卷,族姓、风俗及各种制度一卷,行程录及使北记二卷,诸蕃杂记一卷,岁时杂记一卷。卷首还有《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国世系之图》、《契丹国地理之图》、《晋献契丹全燕之图》。书中记事,多摘取欧阳修《五代史记·四夷附录》、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洪皓《松漠纪闻》、武珪《燕北杂记》及宋人《使辽行程录》等书原文,分条排比。间有节录,颇多失当。书中纪述传闻,有《辽史》所不载者。元修《辽史》,天祚一朝《纪》、《传》多采自此书。有元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承恩堂刻本和扫叶山房本。
桯史
作者: 岳珂 、 字数:8.27 万字、 更新:2022-07-07
宋岳珂撰,15卷。记载两宋故事,凡140余条。所述宋金和战、交涉诸事,皆较正史详备。 所录诗文,亦多足以旁资考证。 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采是书资证。是书始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旧版刻于浙江嘉兴,现残存亡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刊本为常熟瞿氏之铁琴铜剑楼所藏,陈璧曾校勘、批点之,款式悉依宋本,后代诸本多源于此本。明有成化本,嘉靖重刻本、《津逮》本、《学津》本、《稗海》本等。清修《四库全书》,收入是书。存明成化十一年江泝刊本、嘉靖中钱如京重刊本、天启间岳元声校刊本、《稗海》本等为十五卷本。又《历代小史》本、《说郛》本等为一卷本。1981年中华书局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元刊本为底本,参校各本,标点出版,书后有附录二十一条,以备考。
国语注
作者: 韦昭 、 字数:26.64 万字、 更新:2022-07-07
训诂书,三国吴韦昭著。又名《国语解》、《春秋外传国语注》。《国语注》是通过注解的形式疏通《国语》语言的书。韦氏注《国语》的目的,是因前代诸家注文字艰涩,是非相杂,他的注解要为“浅闻初学”服务。《国语注》文字非常简洁明快。原则是“因贾君之精实,采虞、唐之信善”,“参之以《五经》,检之以《内传》,以《世本》考其流,以《尔雅》齐其训”。以《尔雅》释义为准绳,重新全面研究《国语》的语言。韦注为《国语》中各类词汇的各种意义提供了较客观的说解。对后人研究《国语》词汇、先秦词汇系统、从春秋到孙吴时期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皆有重要参考作用。韦注还使用了相当数量的魏晋口语词,所以还有相当的语料价值。另外,韦注中还有释句及少量的说明古今字、注音等,皆具有参考价值。《国语注》较通行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平宋录
作者: 刘敏中 、 字数:1.51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称《丙子平宋录》。史书。元刘敏中撰。三卷。是书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安庆撰,实为刊刻时未加详究之误。前有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郑琦、方回、周明三人之序。卷一、卷二记载元丞相伯颜率兵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九月至十三年五月攻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与《元史·伯颜传》所载大致相符。但亦不乏可补史缺或据以考证史事之处。卷三有《元世祖封瀛国公诏》、《巴(伯)颜贺表》及追赠河南路统军郑江事,皆《元史》所遗,颇可资参考。书中于伯彦多有溢美之词,于元兵乱杀无辜等事却均未提及。《文渊阁书目》有《元平宋录》一部,未注卷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书为十卷,不见传本。此书最早刊刻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另有1921年影印本,收入《墨海金壶》丛书。
« 上一页 1 … 368 369 370 371 372 … 1,39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