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禅秘要法经

作者: 佚名字数:4.61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亦称《禅经秘要法》、《禅秘要法》。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编译。三卷。是鸠摩罗什受弟子僧睿之请,综合印度大小乘禅法编译而成。全书倡说五门禅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比丘尼传

作者: 宝唱字数:2.1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

悲华经

作者: 佚名字数:9.96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亦称《悲莲华经》。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十卷。“悲华”,意为“慈悲的白莲花”,是对释迦牟尼的赞誉。与净土类经典广为宣扬庄严净土相对,本经着力宣扬释迦牟尼于秽土成佛、普度众生的故事,从而突出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经中并叙述了大量的本生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三秦失译的《大乘悲分陀利经》八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另有梵文本和藏译本。

宝云经

作者: 佚名字数:5.10 万字、 更新:2022-07-07

佛教经典。南朝梁曼陀罗仙译。七卷。是唐达磨流支译《宝雨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般舟三昧经

作者: 佚名字数:2.4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全称《佛说般舟三昧经》,亦称《三昧经》。佛教经典。东汉支娄迦谶译。一卷。“般舟”,梵文Pra-tyut panna的音译,意为“出现”、“佛立”。“般舟三昧”,即“佛立三昧”,佛教禅法的一种。本经主要述说修持般舟三昧之法,谓一心念佛,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会见佛,死后往生极乐世界。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般舟三昧经》三卷(一说为支娄迦谶所译)、东汉失译《披陂菩萨经》、隋阇那崛多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见载于《金藏》及《高丽藏》。

宝女所问经

作者: 佚名字数:3.3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宝女经》、《宝女问慧经》、《宝女三昧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四卷或三卷。首尾皆残,仅一纸二十八行。经中主要论述毗尼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菩提分、三十二相业因、三十二障大乘法、七十六种菩萨行法、三十二速成就大乘法等佛教理论。系《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的异译本,篇幅比《宝女品》约多一倍。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本可供校勘。

宝星陀罗尼经

作者: 佚名字数:6.9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大集宝星经》、《宝星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北暑30、芥50。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十卷。前者属卷二,后者属卷九,均首尾俱残。此经共十三品,谓佛大显神通,降魔、破魔军,使五百魔女变为男身,大集十方佛,说诸神咒,护佑一切等。与《大方等大集经·宝幢分》为异译本,但篇幅约为《宝幢分》的两倍。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本可供校勘。

般泥洹经

作者: 佚名字数:2.46 万字、 更新:2022-07-07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消息。兴居轻强气力游步。德化日昇。言阿阇世。与越祇有憾。众臣之议。欲往攻伐。愿闻众祐。有以教之。大臣受命。即严车五百乘。骑二千步人二千。行诣鹞山。到小道口。下车步进。见佛欢喜。貌色恭辞。气重揖让毕长跪言: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消息。兴居轻强气力游步。德化日昇。佛言甚善。王与国人及汝皆安不。雨舍白言:王与越祇有憾。众臣之议。以彼自恃国富民众。

道行般若经

作者: 佚名字数:8.60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亦称《般若道行经》。 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 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道安著。东汉月氏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十卷,三十品。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从观 察色、受、想、行、识五阴开始,阐述“缘起性空” 思想,提出“般若”是导致成佛的一种特殊智慧。 将修习大乘的众生称为“菩萨”,由于一切皆空, 因而认为修般若行的菩萨不应执着于其中。菩 萨的修行被称作“菩萨行”,必须遵循布施(檀 那)、持戒(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惟逮)、禅 定、智慧(般若)等六种途径,其中尤以“般若”为 最尊,佛位的“一切智”(或“一切种智”)都是由 它而得以成就的。此经的译出,标志着中国佛 教已渐趋走向了义理之学的时代。

道地经

作者: 佚名字数:2.82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修行道地经之略出。


1 33 34 35 36 37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