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作者: 陈邦彦字数:50.23 万字、 更新:2022-10-29

一百二十卷。清陈邦彦(生卒年不详)奉敕编纂。陈邦彦,字世南,号春晖。陈元龙从子,浙江海宁人,康熙时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工小楷,著有《乌衣香牒》、《春驹小谱》。此书又称《历代题画诗类》,这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我国古代题画诗的总结性著作,凡一百二十卷,共分天文地舆、鸟兽、草木、以至宫室、器皿与一切登临览胜如山水、名胜、古迹、故实、闲适、人事、杂题等三十类,得诗八千九百余首。凡历代绘画范围之诗所及尽录之。每一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目,天文部以唐代李行敏《观庆云图》为首;杂题类包括“诗无专属,或义取赏鉴,或意在应酬”(《凡例》)之作。题画诗以唐宋时为最盛,大多借此以“发其旨趣”,因而古人所作诗画有“可以触类而知所务”(同上)的作用。这对我们研究古代诗歌及绘画艺术均有一定的价值。现存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1707) 最早刻本。

全唐诗录

作者: 徐倬字数:80.12 万字、 更新:2022-10-29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 (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 (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 (1706)奉命撰《全唐诗录》告成,被擢拔为礼部侍郎。徐倬曾师从倪元璐、刘宗周,又与冒襄、钱澄之、陆圻等遗老往来唱酬,尤与吕留良称知己,为时人所推重。善诗,亦工古文。著有 《苹村集》。是集为唐诗总集。凡一百卷。所选诗人自唐太宗始,至无名氏止。依胡震亨《唐音统签》之例,以年代编次。集中之诗或分体,或不分体,各因诸家原集,以存其旧。诗人均附有小传。并附有一些诗话、诗评。康熙四十五年 (1706)皇帝南巡,徐倬将此书缮录进呈,受到御旨嘉奖,徐倬因而由侍读擢升礼部侍郎。康熙皇帝并御制序文,赐帑金刊版。故此书亦题《御定全唐诗录》。因系 “御定”,流布颇广。其后,俞思谦又编成 《全唐诗录补遗》,所录遗诗一百五十余首。继而管世铭亦在《全唐诗录》基础上,增编为《读雪山房唐诗钞》。有《四库全书》本。

历代赋汇

作者: 陈元龙字数:215.47 万字、 更新:2022-10-29

赋总集。清陈元龙辑。一百八十四卷。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授编修,累擢广东巡抚,在粤有治河政绩。后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元龙工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又辑有类书《格致镜原》。奉旨修纂赋总集。此书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又广搜博采,戮力网罗,连散见于类书杂著中之零星句段亦一并录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收先秦至明代各类赋作三千八百三十四篇。以类划集。正集一百四十卷,专收叙事记物之作,内容广博。分天象九卷,岁时四卷,地理十七卷,都邑十卷,治道、典礼各六卷,祯祥四卷,临幸一卷,搜狩二卷,文学四卷,武功二卷,性道四卷,农桑二卷,宫殿六卷,室宇七卷,器用四卷,舟车一卷,音乐六卷,玉帛三卷,服饰、饮食各一卷,书画、巧艺、仙释各二卷,览古六卷,寓言二卷,草木六卷,花果七卷,鸟兽九卷,鳞虫四卷。外集二十卷,皆为抒情言志之赋。分言志六卷,怀思、行旅、美丽、情感、人事各二卷,旷达三卷,讽喻一卷。另有残文逸句二卷,类别同于正集。补遗二十二卷。此集是我国第一部、亦是最好一部历代赋体文学作品较完备之总集,两千年间,叙事体物,抒情言志之名赋大体全备。为年代所限,清代作品未录,某些作品未考出作者姓名。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光绪年间双梧书屋俞樾校本。

全金诗

作者: 郭元釪字数:47.66 万字、 更新:2022-10-29

金诗总集。74卷。清人郭元釪编,康熙五十年(1711)奉敕重篇。本书全名为《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书前有康熙五十年玄烨御制序及郭元釪序。玄烨在序中说,久欲得金诗之全,以补《金史》之所未备,卓然成一代之书,“会有《全金诗》之进,遂命更加搜缉,凡金人集之断简残篇,皆令附以入”。郭元釪序中申明本书的经纂过程,他说,自早年读《中州集》,就十分喜爱金诗,认为金诗“清真淡宕,有宋诗之新,而无其鄙俚;有元诗之丽,而无其纤巧。文质得宜,正变得体”。为求金诗之全,郭元釪据《中州集》进行了增补。《中州集》收入诗人240多位,诗1980余首。郭元釪辑《全金诗》,收入的金代诗人为365家,增120家;所入的诗5544首,约增加3560首。《全金诗》有“卷首”2卷。卷首上收入帝藻、公族等作,卷首下为乐歌。卷1—2为诸相,卷3为状元。卷4—7为宋耆旧,卷8为党怀英(“大家二人”之一),卷9—14为赵秉文(“大家二人”之二),卷15—21为“名家12人”即蔡珪、刘仲尹等人,卷22—52为“诸家”包括朱自牧、孙九鼎等人(其中卷44—50是李俊民的诗),卷53为异人、隐德,卷54—59为“河汾诸老”,包括麻革、张宇等,卷60—61为道释,卷62为“宴会”、“名媛”、“仙鬼”等,卷63—72为“遗献二人”即元好问(卷63—72)刘祁(卷72后半卷,共收诗8首)。作为一代总集,《全金诗》的编辑尽管有《中州集》作依据,但仍然显得比较仓促。体例上显然与《全唐诗》属同一系统。由于它顶着“御订”(或“御定”)之名和金诗本身不如唐诗的读者广泛,所以《全金诗》流传不广,也未见有针对它的补遗、正伪之作问世。首先,它成书较早,不可能利用乾隆年间自《永乐大典》辑佚书的成果,其次作品重出、漏辑时有所见。《全金诗》除了收入《四库全书》,尚有清康熙五十年序刊本,分装3函共30册。

玉台新咏考异

作者: 纪容舒字数:7.43 万字、 更新:2022-10-29

国朝纪容舒撰。容舒有《孙氏唐韵考》,已著录。是编因徐陵《玉台新咏》自明代以来,刊本不一,非惟字句异同,即所载诸诗,亦复参差不一。万历中,张嗣修本多所增窜,茅国缙本,又并其次第乱之,而原书之本真益失。惟寒山赵?光所传嘉定乙亥永嘉陈玉父本,最为近古。近时冯舒本据以校正,差为清整,然舒所校,有宋刻本误,而坚执以为不误者:如张衡《同声歌》,讹“恐?”为“恐瞟”,讹“莞弱”为“苑?”之类,亦以古字假借,曲为之说,既牵强而难通。有宋刻本不误,而反以为误者:如苏武诗一首,旧本无题,而妄题为《留别妻》之类,复伪妄而无据。又有宋刻已误,因所改而益误者:如《塘上行》,据《宋书·乐志》改为魏武帝之类。全与原书相左,弥失其真,皆不可以为定。故容舒是编,参考诸书,裒合各本,仿《韩文考异》之例,两可者并存之,不可通者阙之,明人刊本,虽於义可通,而於古无徵者,则附见之。各笺其弃取之由,附之句下,引证颇为赅备。他如《塘上行之》有四说,刘勋妻诗之有三说,苏伯玉妻诗误作傅元,吴兴《妖神诗》误作《妓童》;徐悱诗误作悱妻;其妻诗又误作悱;梁武帝诗误作古歌;以及徐?《室思》本为六首,杨方《合欢》实共五篇,与王融、徐陵之独书字,昭明太子之不入选,梁代帝王与诸臣并列之类,考辨亦颇详悉。虽未必一一复徐陵之旧,而较明人任臆窜乱之本,则为有据之文矣。惟汉、魏六朝诸作,散见《永乐大典》者,所据皆宋刻精本,足资考证。(案文渊阁书皆宋刻,见王肯堂郁冈斋笔尘)以书藏中秘,非外间之所能窥,其间文句之殊,尚未能一一参订,今并详为校正,各加案语於简端,以补其所遗焉。

甬上耆旧诗

作者: 胡文学字数:31.39 万字、 更新:2022-10-27

地方诗总集。三十卷。清胡文学编纂。胡文学字卜言,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甬上”指今浙江宁波一带,明代为府建制,包括今浙江宁波市区、镇海、奉化、象山、定海等地。甬上在春秋时为古越地。序云:“《吴越春秋》称越地东至于鄞,即所谓甬上也。自后迁置不常,一时人物与句章、馀姚各相引重。”此为文化发达之地,贤人君子代而有之,也不乏诗作者。为纪念先贤,明清之际李邺嗣著有《甬上耆旧传》。此编即以“耆旧传”为线索,广为搜辑。上始自春秋间越大夫文种、汉大黄公,终于明季诸家,共采录四百三十人,诗三千首。意在保存本地文献,并借以考察甬上诗歌发展变化。每家之下,据李氏《甬上耆旧传》详列作者之生平资料。本为四十卷,付梓时胡文学去世,其子胡得迈,先刊行前三十卷。“每卷之首,俱有小序,略依其才品名位高下为次,使各以类从,而不尽以时代为断,于支派极为详晰”。四库馆臣对此编评价颇高,言其“体例精审,于部居州次之中,寓论世知人之义。征文考献,条理秩然,固非钓名悦容、瓦砾杂陈者所得而相比矣”(均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众多地方诗文总集中,此书为较好之一种。有康熙十五年(1676)刊本,又有康熙四十九年金南锳刊本,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诗总说

作者: 费锡璜字数:4.62 千字、 更新:2022-10-24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加以评释,其性质近似于总集。《汉诗总说》则是《汉诗说》前面总论汉诗之语。杨复吉辑《昭代丛书》时割取此总说部分别成为书,题名《汉诗总说》,则为诗文评性质。丁福保《清诗话》所收即此本。《汉诗说》既为费锡璜、沈用济二人合撰,则《汉诗总说》可能亦是二人所作。《杭州府志》著录《汉诗说》又只题钱塘沈用济撰。《汉诗总说》共四十五条。撰者云:说汉诗,要在示人以法门,使学者有入路,有依据,令其欲喜欲惊,俾天下俱向此中寻味。其说虽似率而成者,然亦不乏灼见,如“诗主言情,文主言道,诗一言道,则落腐烂”,又如“四言长短有多字歌,是汉人古体;五言是汉人近体。”又如“世之说汉诗者,好取其诗,牵合本传,曲勘隐微。虽古人托辞写怀,固当以意逆志;然执词指事,多流穿凿。又好举一诗,以为此为君臣而作,此为朋友而作,此被谗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拟度,失本诗面目。余说汉诗先去此二病”等等,皆于人有所启发,可资参考。《汉诗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总集存目类。《汉诗总说》有《昭代丛书》本、《清诗话》本。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作者: 康熙字数:289.41 万字、 更新:2022-10-24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分体各编,自名篇巨集以及断简残编,“罔有阙遗,均稍择而录之。”其目的 “用以标诗人之极致,扩后进之见闻。”该书分宋、金、元、明四部分,其中宋诗七十八卷,金诗三十四卷,元诗八十卷,明诗一百二十卷。共收录自宋迄明末诗人二千二百余家。选诗之序,首为帝制,依次为四言、乐府歌行、古体等,直至杂言,以体分编。四朝之诗纷乱而广博,“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因此,该书对于古代诗歌研究,尤其是别裁得失、考境源流等方面,均具有参考价值。诗前之小传详述作者爵里、仕履,对后人理解、研究作品,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书最初刊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四十六年(1671)又重新校刊并收录于 《四库全书》 中。

槜李诗系

作者: 沈季友字数:46.42 万字、 更新:2022-10-24

地方诗总集。四十二卷。清沈季友编纂。沈季友,字客子,号南疑,浙江平湖人。康熙丁卯(1687)副贡生,有《学古堂诗集》。槜李本古地名,在今嘉兴西,后专指嘉兴。清代嘉兴府包括嘉兴、秀水、嘉善、海盐、石门、平湖、桐乡七县。嘉兴在六朝时有“士大夫之郡”之称,以诗名世者,实始于唐,如丘为、顾况、殷尧藩等。后经南宋,文化逐渐发达,元、明、清三代,名诗人辈出。此集编辑嘉兴一郡之诗,自汉、晋以迄于清康熙初,共收一千九百馀家,“凡缙绅、韦布、闺秀、方外、土著、流寓,有吟咏传世者,皆录之。而以仙鬼题咏谣谚附焉。姓氏之下,又各为小传,略叙梗概。其山川古迹、土风物产,亦间加附注,以备考据”(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种体例为后世辑地方总集者树立了范本。后世辑一省、一郡之诗者大体采用此种模式(如卢见曾《国朝山左诗钞》)。此书收清初诗虽只七卷,但“多表彰节概之士。季友为人,亦从可知矣”(《清诗纪事初编》)。此书之前,有明景泰间朱翰曾编《槜李英华》,崇祯末蒋之翘编《槜李诗乘》,但较芜杂。沈氏在前二书基础上去伪存真,又详加搜采,故更为精当详博。沈书一出,朱、蒋二书遂废。书中小传亦偶有沿袭旧说而失考之处。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补诗品

作者: 顾翰字数:1.58 千字、 更新:2022-10-24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只有两部与署名司空图之《诗品》同一类型的四言诗论著作,顾翰的《补诗品》便是其中之一。它亦是三者中唯一未见今人写有研究专著的一部。而研究内容涉及《补诗品》的著作,皆对其价值重视不够且论述过于简略。关于《补诗品》的作者顾翰及他的诗集《拜石山房诗钞》的研究现状亦如此,顾翰所处的时代之诗论的研究也比较薄弱。然而顾翰之《补诗品》的确对署名司空图的《诗品》有所“补”,具有着不同于《续诗品》的演补价值,为后世仿《二十四诗品》著作中最为规范的一部,以它为代表的四言论诗诗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最佳的文体形态。


1 27 28 29 30 3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