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作者: 还阳子字数:1.88 千字、 更新:2022-07-07

原题苏门山隐士还阳子迷,出朴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衍类。《新唐志》著录还阳子《大还丹金虎白龙论》。本书有跋,称 横峰先生永阳子杜希遁书先师药诀,赠大隐南阳公,时在唐僖宗 光启二年(886年)。本书题“苏门山隐士还阳子述”。述内丹术。 疑有房中术。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作者: 陈少微字数:9.56 千字、 更新:2022-07-07

道教炼丹著作。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在本书《序》中,陈氏称其遇至真之人授以“灵砂要诀”,又追述该要诀的师承系统为:丁真人→吴天师→许仙君→至真之人。全书共7篇,主要论述丹砂的产地、性状及其反复煅炼的处理过程。书中描述了矿产丹砂的性状后指出,优质的光明砂、白马牙砂和紫灵砂方可服饵,而溪砂、土砂、杂砂则不宜选用。这些看法虽然是基于服丹砂可成仙这一错误理论而提出的,但积累和丰富了对于各种丹砂的认识。在前人化学性质炼丹(即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书中进而将不同的汞合金或汞化合物作为中间产物,要求对其作“伏火”处理,这比单纯的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反映出盛唐时期化学炼丹实验的进步。在实验的基础上,书中对质量守恒定律作了朴素的叙述:“马白牙一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抽汞得十二两,而含石气四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而含石气六两。石气者,火石之空气也。”这里对石气成分的概括虽不确切,但其已认识到,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总质量不变这一规律。是书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

作者: 陈少微字数:6.62 千字、 更新:2022-07-07

简称《金丹妙诀》,道教炼丹著作。全篇分为《证品含元章》和《成丹归真章》二章。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是书将还丹(即朱砂)神秘化,称其“本九阳之精,降受二十四真”,“含化五神,五神运气,积而为砂,积砂成丹,禀积气极,乃号紫华红英大还之丹”。书中记录了古代炼丹的设备装置,并描述了炼丹过程中硫化汞与硫和汞之间的循环反应,还具体论述了硫磺、马牙硝、硇砂、石胆等炼丹原料的形状、属性、功能,有的兼及产地。该书以较多的篇幅记述鼎炉火候这一中国炼丹术中的重要问题,详细地指明了在鼎炉四周旋转加添或减少等具体操作方法,对前代的炼丹火候问题作了具体发挥和演变。是书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三洞法服科戒文

作者: 张万福字数:3.97 千字、 更新:2022-07-07

唐张万福撰。道教经书。一卷。记载道教服饰制,认为衣服为身之章,依禀受品次不同,各有科仪,凡九等;道士修行,当须持奉三洞符箓经戒,依此制服,不得混杂。道冠道服都有特定内涵,如“冠”含义为“观”,内观于身,结大福缘,制断六情,虚心静虑,念念至诚,克登道果;外观于物,恶非我有,妄生贪著,惑乱我心,当须观妙,常使无欲。道士应经常备其法服,整饰形容,勿使非人犯法服,并制定了关于法服的四十六条禁忌,违反这些科戒。就将受相应的惩罚。为研究唐代道教服饰制度的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

道德真经广圣义

作者: 杜光庭字数:27.3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唐末杜光庭撰。原书三十卷,《道藏》本析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举历代注解《道德经》者凡六十余家。此书前五卷为总论,其中概述全经宗旨,介绍老子生平事迹,并对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为八十一章经文疏释, 皆首列经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为明皇疏,最后为杜光庭疏义,分别标“注”、“疏”、“义”加以区别。杜氏疏义博采众说,而以阐释唐明皇御注为主, 故名《道德真经广圣义》。收入《道藏》第440—448册。

道德真经次解

作者: 佚名字数:1.65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二卷。无名氏撰。此书作者经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道经》、《德经》二经,与今本有别,并且全无注释,错字颇多,意义相背,所以作此书。此书 《道经》注下称: “此本 (作者所据传本)与旧本虽不同,自有义理,细而义论,别有旨趣,将来君子,勿妄移论商校也”。所谓旧本,是指遂州石刻本。此书分为二卷,名为 《道德真经次解》,不是继他人之作,而自成一家之文。其书不分篇章,上、下卷只题《道经》、《德经》并有注释,略述二经要旨。以遂州石刻本与世传唐玄宗御注本对校,文字全同。如其碑中刻有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妄加 “求于”二字,说明是唐玄宗御注本无疑。近人王重民也曾考证、认同。后世学者认为此书是参照遂州石刻本基础上释解而成,对《道德经》研究颇有见地,抒发己见,理义相通。然而有时妄加注释,多有误字,实乃本书之缺憾。现存明 《道藏》 本。

南华真经注疏

作者: 成玄英字数:40.44 万字、 更新:2022-07-07

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改称《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即指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成玄英的疏。郭象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以阐扬老庄思想,认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苟足於其性,……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逍遥游》注)。主张“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齐物论》注)郭象通过注《庄子》建立了其“独化”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成玄英《庄子》疏既发扬了老庄的思想宗旨,又引入了佛教大乘空宗和性宗的学说,认为:“世间万法,虚妄不真”;“寻夫生生者谁乎?盖无物也。故外不待乎物,内不资乎我,块然而生,独化者也”。“是非彼我,生自妄心”(《齐物论》疏)。主张“境智两忘,物我双绝”,“能”、“所”与是非双遣。提倡修道的方法应是“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真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养生主》疏)。郭象的《庄子注》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成玄英的疏则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收入《正统道藏》第507—519册。

道德经异同字

作者: 佚名字数:2.31 千字、 更新:2022-07-07

道经异同字。唐无名氏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真经注

作者: 李荣字数:3.8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发现此书下卷。因书前奏表称道士臣荣,所以都误认为李荣是息斋道人,进而认为此书为息斋道人所著。白云斋《道藏目录详注》在《道德真经义解》下误抄为息斋李荣注,实乃错误。然《道德真经注》与《道德真经义解》之间存在异端有四:其一,《道德真经义解》分《道经》、《德经》共八十一章;而此书仅分《道经》、《德经》并无章次。其二,《道德真经义解》之旨在于: “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微”。认为《道德经》上、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极限,掌握它可以得道、治国、修身;而此书之旨阐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提倡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治。其三,《道德真经义解》认为“非常道,非常名,常者不变谓也”,又认为“谷神不死,神藏于体,犹山之藏谷,故曰谷神”。此书认为:“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非常名者,非常俗荣华之虚名也”,又认为 “谷空也”。其四,《道德真经义解》多散句,而此书似骈文,如此等等。说明此二书实非一人之作。《新唐书·艺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及唐末强思齐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对《道德真经注》都有记载和引用,因此学者认定此书为李荣著而于息斋道人《道德真经义解》无涉。后世学者认为此书阐述详实,对《道德经》的理解、解释均有独到之处。为唐以后研究《道德经》者引以为参考。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石药尔雅

作者: 梅彪字数:7.17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关于丹药及其有关文献的简要索引的中药学著作。蜀州江源 (今崇州市) 人梅彪著于唐元和年间 (806年~820年)。仿 《尔雅》 体例,因以金石类药物为主要内容,故名。全书1卷,分为6篇。卷上释诸药之异名,收金石药名62种、动植物药名97种; 卷下论多种丹药名称、别名、异号,收丹药名68种、别名异号24种。还收载唐以前记载有丹药的文献名称,以及多种丹药炼制法的名目。该书易查询,浅显易懂,得以流传。国内现存明末汲古阁精抄本、《别下斋丛书》本、《正统道藏》本、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本等10种版本。


1 18 19 20 21 2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