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梦幻居画学简明

作者: 郑绩字数:3.14 万字、 更新:2022-07-06

画学论著。清郑绩著。五卷。分凡例及论山水、论人物、论花卉、论翎毛、论兽畜等。提出“画虽小技,当究用笔用墨,炼形炼意,得气得神”。就山水画的述古、论形、论忌、论笔、论墨、论景、论意、论皴、论树、论泉、论界尺、论设色、论点苔、论远山、论题款、论图章等基本技法入手,强调“形象乃为画学入门之规矩也”,然后,才能谈“从有法归无法”。又从述古、工笔、意笔、逸笔、尺度、点睛、肖品诸方面,论及人物画,指出“写山水点景人物,以山水为主,人物为配”;而“写人物补景山水,则以人物为主,山水为配”。强调在一幅画中,或意笔,或工笔,不应有“一幅两家”的现象,认为“此近俗流弊”,“殊不合法”。又以述古、树木、草木、藤本等论花卉,提出“写花草,不徒写其娇艳,要写其气骨”。强调“色墨并用,工意兼全”、“练笔毋失花情,写生善用墨气”。以述古、山禽、水禽,论翎毛,在叙述传统基本方法之后,指出“须平日多看生鸟,胸有成见,执笔乃得传神也”。以兽类、鳞虫论兽畜,强调“不徒绘其形似,必求其精神筋力。盖精神完则意在,筋力劲则势在。”书后有作者同治五年(1866年)所作跋。《画论丛刊》据绍兴周氏藏钞本收录。

芥舟学画编

作者: 沈宗骞字数:4.36 万字、 更新:2022-07-06

画学论著。清沈宗骞述,齐振林写。四卷。作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自序”云:“我吴兴山水清远,甲于天下,生其间,得其灵淑之气,每借笔墨以抒写其性灵。”反映其强调自然美与人性美相结合的美学观点。卷一、二,论山水画的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穷源、作法、平贴、神韵、避俗、存质、摹古、自运、会意、立格、取势、酝酿等;卷三论传神,分为传神总论、取神、约形、用笔、用墨、傅色、断决、分别、相势、活法等;卷四为人物琐论、笔墨绢素琐论、设色琐论。强调绘画之美,应把握对象的真实,并要求在动态中迅速表现对象的个性。认为南北方虽有不同风格个性,却不分高下。肯定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正”与“偏”区分的根本标准:“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厉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又说:“惟能学则咸归于正,不学则日流于偏,视学之纯杂为优劣,不以宗之南北分低昂也。”认为气韵生动,全赖用墨得法,“令光彩晔然也”。要求画家尊重自然,反对刻意摹写:“六书之有形象,即画之源也。且画之为言画也,以笔直取百物之形。洒然脱于腕而落于素,不假扭捏,无事修饰,自然形神俱得,意致流动,是谓得画源。若摹写过甚,加意求工,是因刻划而循流,其去源远矣。”原书早毁,独日本翻印《冰壶阁》刊本保存有译文,《画论丛书》、《中国画论类编》据以收录。

江村销夏录

作者: 高士奇字数:9.73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三卷。清高士奇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 《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是间加评定之语,并将自己所作题跋附入其中。古代著录书画之书,至此体例才开始严密有致,所以后来的 《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多仿效之。又此书所录皆为高士奇亲见,考记更为精审。卞永誉的 《式古堂汇考》已将此书全部载入,可见此书极为鉴赏家所重。此书前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 自序。书名 “江村”乃是高士奇之号。书中内容是从晋王羲之《袁生帖》记起,至明代陆治《榴花白雉图》止,只按时代为序,不分类,卷与卷之间亦无明显界限。书中对明代名家如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诸家皆有所记,只缺董其昌,按其凡例说:董文敏公书画为近代第一,所见真迹甚多,另为一卷。但后世并不曾见,可能是未及刊行。另外书中亦有少量失实处。此书主要版本有:乾隆年间刘氏修洁斋刊本、日本宽政十二年江户须原茂兵卫等刊本、《风雨楼丛书》本。

整饬皖茶文牍

作者: 程雨亭字数:1.62 万字、 更新:2022-07-06

论茶文集。清代程雨亭撰。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有 《农学丛书》石印本。程氏于光绪二十三年任职皖南茶局,此书系辑选其撰写的有关茶叶的禀牍文告汇编而成。全书约一万四千字,主要有“请南洋大臣示谕徽属茶商整饬牌号禀”、“请禁绿茶阴光详稿”等。前有光绪戊戌年 (1898) 罗振玉序。

南宗抉秘

作者: 华琳字数:8.12 千字、 更新:2022-07-06

画学论著。清华琳著。一卷,凡三十则。专论南宗写山水方法。提出“南宗之用笔,似柔非柔,不刚而刚,所谓绵里针是也”的观点。又论用笔、用墨及论三远法,皆从作者亲身的审美体验中提出,强调以“推”为法:“盖有推法焉,局架独耸,虽无泉而已具自高之势;层次加密,虽无云而已有可深之势;低褊其形,虽无烟而已成必平之势。”指出以神表现中国山水三远法,反对以堆叠为推,以穿斫为推。要求“似离而合”的审美原则,“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上下四傍,晦明借映,以阴可以推阳,以阳亦可以推阴。直观之如決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说明以笔墨阴阳表现高、深、平三种境界。是书约作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画论丛刊》和《中国画论类编》据《屏庐丛刻》本收录。

式古堂书画汇考

作者: 卞永誉字数:17.44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六十卷。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自序。永誉(1645~1712),字令之,号仙客。属汉军镶红旗。康熙中,由福建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好书画、善赏鉴。朱彝尊论画诗中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两中丞,即卞永誉与宋荦。此书辑录前人著录书画之作与永誉所耳闻目见者。包括清以前法书、名画,分为书考、画考,各三十卷。书考在前,画考在后,而画考先成。前有宋荦、钱曾序及自序。首列凡例。画考、书考,记载作品的款识、题跋,有时分列正文和外录,或注明纸绢、尺寸、印记等。两考之前,有《论画》、《书评》、《书旨》,多采录前人之说。此书体例先总后分,先纲后目,纲举目张,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题跋而后引据他书。搜采既博,类列亦有序,可谓集书画著录之大成,尽鉴赏之能事。此书不足之处即有舛误之处,但仍不失为考据精备之籍。可与《江村销录》并名于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登载既繁,引证又富,足资谈艺家检阅者,无过此编,固不以一、二小疵,累其全体之宏博焉。”有康熙间卞氏仿宋刻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十年(1921)鉴古书社影印本。

赏延素心录

作者: 周二学字数:3.38 千字、 更新:2022-07-06

工艺学论著。清周二学撰。一卷。分别论装潢书画、补缀破画等技术。强调装潢对于书画审美鉴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好,更剥蚀古香。况复侈陈藏弃,仵乖位置,俗惋心神,妙迹蒙尘,庸愈桓玄寒具之厄。此编不违古,制匪翻新,旁及器用,借以供养烟云,岂殊宝护头目?世有真赏之士,定知寓目会心,祛凡设雅,取吾家草窗之言,名曰《赏延素心录》。”认为装潢艺术与书画艺术互为映衬,具有“寓目会心”的审美功能。《美术丛书》及《画论丛刊》据双照楼本收录。文字略有差异。

石渠宝笈

作者: 梁诗正字数:23.69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书画著录书。四十四卷,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命张照、梁诗正等奉敕编撰。成书于次年。后又命董诰、阮元等编纂续编,共四十册,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仁宗颙琰命英和、吴其彦、胡敬等编纂三编,二十八涵,一百十二册,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内府所藏书画可谓尽于此,并多为民间未睹之珍品。依贮藏之所,详加别白,荟萃成篇。卷一至卷九贮乾清宫,卷十至十八贮养心殿,卷十九贮三希堂,卷二十至二十七卷贮重华宫,卷二十八至四十贮御书房,卷四十一贮学诗堂,卷四十二贮画禅室,卷四十三贮长春书屋、随安室、攸芋斋,卷四十四贮翠云馆、漱芳斋、静怡轩、三友斋。卷内各分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每类又分上等、次等。上等著录纸绢、尺寸、款识、印记、题咏、跋尾,一一详列,悉志无遗;次等甚简。这部巨著,一改自古以来,书画著录依据旧文粗陈名目之陋习,所录均为秘藏精华,且按方幅稽核详明,逐项予以载录。既精于鉴赏,又不囿于所闻,既长于搜罗,又不短于识别,堪称“艺林之鸿宝”。编前有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上谕,继选凡例及总目。初编、续编,则专录乾隆内府所藏有关佛道经典的书画。1918年涵芬楼曾出版初、续二编石印本,三编仅有目,无著录。196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三编著录影印本,并附索引。此书与《秘殿珠林》为姊妹编,一般书画人《石渠宝笈》,道释书画入《秘殿珠林》。

山静居画论

作者: 方薰字数:1.86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中国清代方薰(1736~1799)著,约成书于1790年前后,中国画论著,有1卷本(初稿,收140则)、2卷本(定本,收244则)传世,字句章段前后皆有差异,现以2卷本通行。全书以内容可分4部分:画学泛论(82则)、画法(78则)、品评(58则)、名画记述(26则),而以泛论最为精彩。如:首次将画理、画法和画趣一并提出,阐明三者关系,并作为创作和评论的标准。作者虽注重笔墨,推崇文人画,讲求“笔端气韵”以达到“气韵兼力”;但坚持主张作画“必先立意”,由立意而决定构图,然后再用笔黑加以表现的顺序关系,与当时的重笔墨、轻立意倾向有别,等等。尽管作者受当时画风影响,十分重视师学古人,但对前贤大家认为似乎已成定论的某些看法,亦能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对苏轼论述的质疑,以及借苏的朋友晁以道的诗,对苏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所持立论予以纠正等。

秘殿珠林

作者: 佚名字数:13.55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而撰。时乾隆九年(1744)。此书专载清内府所藏的属释典、道经之书画。书前有凡例,接下为总目,每卷之前又有该卷细目。卷一为御制四朝宸翰。卷二、卷三为名人书释氏经册。卷四、卷五为无名氏书释氏经册。卷六载名人书释氏经卷。卷七为名人书释氏经轴与无名氏书释氏经轴。卷八为名人画释氏经册与无名氏画释氏经册。卷九、卷十为名人画释氏图卷。卷十一为无名氏画释氏图卷。卷十二为名人画释氏图轴。卷十三为无名氏画释氏图轴与名人画释氏合卷。卷十四为名人书刻本、旧刻本、释氏经册,绵线本释氏经册、图卷、卷轴,以及刻丝释氏图轴。卷十五为名人书道氏经册与无名氏书道氏经册。卷十六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卷十七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及无名氏书道氏经卷,名人书道氏经轴。卷十八为名人画道氏图册与无名氏、道氏图册,以及名人画道氏图卷。卷十九为无名氏道氏图卷。卷二十为名人道氏图轴与无名氏道氏图轴,以及名人书画释道合集。卷二十一为旧刻本道氏经册,与绣线、刻丝道氏图轴。卷二十二中第一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二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三部分是臣工书道氏经册与臣工画道氏图册。卷二十三依次是:御书石刻释氏经典、御书石刻道氏经典、御书木刻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道氏经典等。卷二十四为供奉绘图与供奉经典。以上安排次序除卷一和卷二十三、二十四外,总分释氏在先,道氏在后,然后先书后画,再次是先名人后无名氏,再下是依册、卷、轴排列,最后分上等与次等。其中先释后道是用阮考绪《七录》之例,先书后画是用以往鉴赏家之通例。其它如不同的纸、墨与色,及标题、款识、印记题跋、高广尺寸等,较之《铁网珊瑚》之类,体例更详。考以往之书,如《宣和画谱》等,虽有收录释道内容者,但并无专以释道书画为一书,从这一点上看,此书是首发其例。此书主要版本有八千卷楼抄本、上海古籍书店1991年版本。


1 184 185 186 187 188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