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决定藏论

作者: 佚名字数:2.80 万字、 更新:2022-07-07

梵名Vinirn!i^ta -pit!aka-s/a^stra 。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品之异译,相当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二者译语相异处不少。本论并无注疏,若将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三(乃瑜伽师地论意地品之注疏)方便视为本论之解说,依之,本论上中二卷分十门揭明阴、入、界、四谛、因缘、二十二根等六种胜智,下卷广释之。

究竟一乘宝性论

作者: 佚名字数:4.49 万字、 更新:2022-07-07

梵名Ratnagotra -vibha^go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宝性论。本书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共分十一品。一九五○年,乔思敦(H.Johnston)与却吐里(T. Chowdhury)共同出版此论之梵语原典。汉译传统上认为作者为坚慧(梵Sa^ramati ),藏文系统则以本论为弥勒(梵Maitreya )所作。又经录中有说本论为菩提流支所译者,或说有二译,菩提流支译本为阙本。自本论所引用之丰富经典中,可知初期之如来藏思想,故为了解印度如来藏说发展之宝贵资料。其成立年代、与佛性论之前后关系及作者等,迄今尚无定论。

观总相论颂

作者: 陈那字数:367 字、 更新:2022-07-07

观总相论颂(十一偈)陈那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观所缘论释

作者: 护法字数:4.94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又称观所缘论释、观所缘释。护法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为观所缘缘论之注释书。内容阐释观所缘缘论中所说破外执之与、夺之意,而明自宗之内境,然未论及其差别。

观所缘缘论

作者: 陈那字数:2.58 千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陈那作,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有诸译本,如汉译藏经中陈代真谛所译之无相思尘论一卷、西藏藏经丹珠尔经疏部第九十五函之第四观所缘(偈)与第五之观所缘注等。如西藏译、玄奘译本所示,本论之偈文为四句一行,共有三十二句。本书旨在依因明三支之法,明示心外之所缘缘非有,而心内之所缘缘非无。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

作者: 知礼字数:9.96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四明沙门,谨用为法之心,问义于浙阳讲主昭上人。

法演禅师语录

作者: 法演字数:3.1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凡三卷。北宋僧法演撰,才良等编集,哲宗绍圣年间刊行。又称五祖法演禅师语录、五祖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收录才良所编之初住四面山语录、清远所集之次住太平语录、景淳所集之次住海会语录、惟庆所编之黄梅东山演和尚语录、偈颂、赞等。由附录之序文得知此书编集于法演示寂前约十年。

法界次第初门

作者: 智顗字数:5.1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凡三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略称法界次第。乃智顗为天台之初学者阐述毗昙等之教义及诸法之名目,并兼明诸教之浅深次第以作为习学三观者之阶梯。自初门名色以下至三念处,共计六十门。又卷首之自序列举著作本书之三意(大四六·六六四中):‘一为读经寻论随见法门脱有迷于名数者,二为未解圣教所制法门浅深之次第,三为学三观之者。’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作者: 湛然字数:2.20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唐荆溪湛然撰。补助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之式法也。运想者,作香华等偈而运想供养也。

法华三昧忏仪

作者: 智顗字数:1.1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名之下副题为‘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所谓法华三昧,乃取法华经之精神,观诸法实相之理之三昧行。本书为智顗从慧思传承法华三昧之精髓,撷取法华经、观普贤经等诸大乘经典之精义,而揭示法华三昧之方便及正修之行仪。其内容旨在阐释入菩萨正位、具诸佛功德之法门,包含礼拜、忏悔、行道、诵经、坐禅等,于三七日之间半行半坐之种种行法。又摩诃止观(智顗说,灌顶记)卷二上记载,关于法华之行法,有法华三昧一卷,乃智顗作,为行者所宗。推知灌顶所记之法华三昧即指本书。另根据遵式之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加以推论,则本书之现存本已非智顗所说之原貌,恐系后人加笔而成。此外,宋代四明知礼撰‘修忏要旨’一书,主要系依用本书而成。


1 164 165 166 167 168 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