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资治通鉴考异

作者: 司马光字数:31.38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北宋司马光撰,司马光等人所撰成的《资治通鉴》,共294卷,共参考正史之外各种杂史著作322种,历经19年最后完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比较各种史料,辨明选定的理由,同时撰写了《考异》一书,作为副产品,共30卷,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与《资治通鉴》同奏于朝。《资治通鉴》的编撰,常有一事用三四出处纂成者。洪迈《容斋随笔》曾指出,其书所用材料,包括《河洛记》、《魏郑公谏录》、《李司空论事》、《张中丞传》、《凉公平蔡录》、《邺候家传》、《两朝献替记》、《金銮密记》、《彭门记乱》、《平剡录》、《广陵妖乱志》等等。所列不过偶举数端,实际数目远不止此。这些稗官野史,往往多记传闻异事,喜造虚言,司马光对比,即多写成考异。考异一方面是对史料的真伪加以辨驳,一方面又以存异的形式保存了有争议的史料,可供读者重新加以研究。《资治通鉴》所参考过的二三百种书籍,大半以上原书已经散失,赖《考异》得以保存,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以往史书的注释,以裴松之《三国志注》最为详善,能详引诸书错落之文,而折衷之以归一是。但由作者在书中自陈材料去取之由的,却无先例。《资治通鉴考异》开创了这一方法,其态度严谨客观,故多为后人所取法,被称为“考异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都承袭这一体例,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该书与《资治通鉴目录》30卷一起,原与《资治通鉴》并行。自胡三省作《资治通鉴音注》,始散入于正文之下,随文而见,目前通行的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标点本即此。单行本仍有刊行,但较为少见,有《四库全书》据明初刻本刊本等。

西汉年纪

作者: 王益之字数:28.63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三十卷。宋王益之撰。益之字行甫,象之兄,南宋婺州金华 (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官至大理寺直。谙熟两汉掌故,著有《西汉年纪》、《汉官总录》、《职源撮要》。该书记西汉一代史事。取材《史记》、《汉书》,旁及《楚汉春秋》、《说苑》等,广征博引,以 《资治通鉴》凡例裁成之。又订正史传抵牾为《考异》十卷,铨次诸儒议论为《鉴论》若干卷,各自为书。今是书无《鉴论》,《考异》则散附年纪各条之下。原书起自高祖,讫于王莽之诛。今书终于平帝,缺王莽居摄以后事。书较《通鉴》更为详密,其考异对于一切年月舛误,记载异同,名地错出之处,无不参稽互核,折衷一是。其考证可谓精审,《通鉴考异》亦有不及。该书最早有宋嘉定十三年 (1221) 刊本,后有《永乐大典》本、《金华丛书》本、湖北书局本、路有抄本、清扫叶山房本、《四库全书》本。

中兴小纪

作者: 熊克字数:26.8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四十卷。南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宁府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历任校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知台州等职。卒年七十三。好学能文,博闻强记,尤熟于朝章典故。曾著《九朝通略》、《中兴小纪》、《诸子精华》、《官制新典》等。此书原名《中兴小历》,诸人讳高泉 (弘历)而改。按年月日编载建炎元年 (1127)迄绍兴三十二年 (1162)共36年史事。取材广泛,上援朝典,下参私记,见闻较切,有诸史未载的原始资料。缀辑联贯,颇具条理。然失误亦多。作者附和偏安和议,对李纲、韩世忠、岳飞诸人抗金活动颇加诋抑。原书久佚,今本系四库馆臣从 《永乐大典》 中辑出。又有 《广雅书局丛书》本、《国学基本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及清光绪年间廖廷相据巴陵方氏传抄本参考宋史等之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作者: 刘时举字数:10.06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亦名《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南宋刘时举撰。15卷。记高宗建炎元年(1127)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间四朝史事。文辞简约,条理明晰,系年有考据,载事有本末。于政治得失,国势安危,尤为详悉。虽于事实间有脱遗,然褒贬公允,较少门户之见。书约成于理宗朝。书中所附议论,低一字以示区别,乃元代刊书者增入,已非其旧。有元刊本及《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两朝纲目备要

作者: 佚名字数:15.28 万字、 更新:2022-07-07

《两朝纲目备要》16卷,作者佚名。此书是一部编年体的史籍,起自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迄止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共记两朝35年间事。南宋另有一部不知作者的《中兴两朝纲备要》18卷,记高宗、孝宗两朝事,而这部《两朝纲目备要》原名本作《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即续《中兴两朝纲目备要》,只因《永乐大典》所收此书没有“续编”2字,《四库全书》又是从《大典》中辑出来的本子,所以也不称“续编”,于是《四库全书》著录的这个书名以后就成了通称,其原名渐不为人所知。这两部佚名的《纲目备要》,其体例、格式、史笔以至最初的板刻都一致无二,因此它们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由于宋人记载高宗、孝宗两朝历史的著作较多,所以《中兴两朝纲目备要》就远不如《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受人重视。此书虽不知作者,但为宋人所撰则无疑,书中凡遇“昀”字就注为“御名”(宋理宗名赵昀),第12卷嘉定三年五月附记理宗朝追赠朱熹官职,下及淳祐元年(1241),据此可知其书大略作于理宗后期。作者当时尚能看到宋朝实录、国史,因此书中所记大多可信,虽然内容较为简略,但仍可补《宋史》之不足。此书还间杂议论,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评议,一部分取自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库提要》称其“叙次简明,议论亦多平允”。

宋九朝编年备要

作者: 陈均字数:10.46 万字、 更新:2022-07-07

原名《皇朝编年举要备要》,后改作《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亦称《长编纲目》、《皇朝编年备要》、《宋朝通鉴长编纲目》等,简称《陈均编年》。编年体史书。30卷。南宋陈均撰。陈均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篇帙太繁,欲删烦撮要为一书,以便省阅。是书取材于《长编》及宋代《国史》、《实录》,兼采司马光《稽古录》、徐度《国纪》、熊克《九朝通略》等数十家之书,订其异以会其同,约其详而补其略,记自太祖至钦宗九朝凡168年历史。其例仿朱熹《通鉴纲目》,大字为纲即“举要”,小字为目即“备要”,纲以撮要,目以备言,纲简目详,颇便检阅。其记事据实直书,不加褒贬之词,事不关军国大政则略而不书,所记故老旧闻,足补正史之阙。鉴于李焘《长编》徽、钦部分失传,故此书所记,尤足珍贵。书约成于理宗绍定二年(1229),有自序及真德秀、郑性之、林岊三序。《四库全书》收录,别有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本及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靖康要录

作者: 汪藻字数:17.74 万字、 更新:2022-07-07

旧本题为《孝慈渊圣皇帝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提要》 均不著其撰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根据《宋会要辑稿》的材料,考定此书作者为汪藻,且其成书在《钦宗实录》之前,乾道间洪迈等人奉诏修《钦宗实录》,还取此书作为参考。汪藻(1079—1154),字彦章。德兴 (今江西) 人。崇宁年间进士。是书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5卷,记事止于靖康元年 (1126) 十二月,而今流行本为16卷,一作12卷。叙事上起宋钦宗 (赵恒) 即位以前,下止靖康二年五月一日; 记载当时的朝中大事、典章制度和朝臣的奏疏及皇帝对此的诏、诰。是书对宋金和战诸事记述颇详,可补 《宋史》 和其它史书的不足。《四库提要》说它: “此书虽叙事少略,载文太繁,而一时朝政,具有端委,多有史所不详者。即以补李焘 《长编》,亦无不可也。”并将其收入《史部·编年类》。清光绪陆心源将是书辑入《十万卷楼丛书·三集》 中,并且还依据 《三朝北盟会编》、《长编纪事本末》、《宋九朝编年备要》、《宋十朝纲要》等书作了校刊,增补数百字,改正数千字。后 《丛书集成》初编将是书收入史地类。

皇王大纪

作者: 胡宏字数:55.74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八十卷。南宋胡宏(1106-1162)撰。宏字仁仲,号五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安国季子,以荫补右承务郎。秦桧当国,避而不出,笃意理学。着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书分三纪,《三皇纪》和《五帝纪》自盘古至尧舜,年代不可考信,粗存名号事迹而已。《三王纪》自卷十一至八十历述夏、商、周三代帝王事迹。自帝尧以后,始用《皇极经世历》编年。博采经传,而附以论断,明去取之由和疑似之辨,自成一家之言。惟取材仍未能尽信,全书不能越出纬书、《世经》、《帝王世纪》诸书所构的古史系统范围。编年史中托始盘古氏者,起于此书。书成于绍兴十一年(1141)。有宋代绍定间漕使镂版刊本,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陈邦瞻闽中刻本,清《四库全书》本。

稽古录

作者: 司马光字数:13.29 万字、 更新:2022-07-07

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撰。20卷。由《历年图》、《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及上古至三家分晋前历史三部分组成。光因所著《资治通鉴》卷帙繁重难读,另编《历年图》,起迄与《资治通鉴》同,治平元年(1064)进呈。又编太祖建隆元年迄英宗治平四年事为《百官公卿表大事记》,成于元丰四年(1081)。再纂述上古伏羲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事,使三编连为一书。取《尚书》“曰若稽古”之语为书名,于元祐元年(1086)进上。是书记事详近略远,其初只载诸帝世次,共和元年(前841)始为编年。叙历代重要事迹只记其大体,旨在总结治乱兴废规律。所附评论,对君臣邪正、政事得失及35个政权的兴乱衰替,均反复剖析,论断精切,鉴戒昭然,有助于研究司马光的思想与史论。是书于宋时有潭本、越本之分。越本早佚,现存明清11种版本均源于潭本。通行者有《四库全书》、《学津讨原》、《四部丛刊初编》本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据光绪五年(1879)江南书局刻本校以他本,参阅诸史,择善而从,于1988年点校出版。

大事记

作者: 吕祖谦字数:32.7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经世致用文学,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为婺学(即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曾修《徽宗实录》,编校《皇朝文鉴》。著有《大事记》、《春秋左氏传》、《东莱左氏博议》、《历代制度详说》、《十七史详节》、《东莱集》等。祖谦原拟上承《春秋》,下至五代,集历朝大事为一书,因病未果,只成此编。该书成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依司马迁年表例,采辑诸书,用编年体记载周敬王三十九年 (前481) 至汉武帝征和三年 (前90)间共352年的史迹、名臣等。所引史实,均注出处。对《史记》、《汉书》、《通鉴》等所载史事先后、地理沿革、职官迁易及名物象数等多所考订辨证,足补史缺。《通释》采录诸经要义格言及历代名儒议论。《解题》多论旧史记事得失异同,所作阐释、考证,多所发明。明王祎《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续本书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本书以南宋嘉定五年(1212)本为最早。另有明初刊本、吕楠刊本、新活字本、胡氏刊本。较通行的则是《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解放后有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影印本 《大事记》一函十二册。


1 14 15 16 17 18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