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此事难知

作者: 王好古字数:3.40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二卷。元王好古撰。王氏对仲景之学推崇备至,同时亦推崇其师李东垣的伤寒之论,于是乃著此书光大东垣之学,元至大元年(1308)撰成此书。此书集东垣医学论文、医学理论。专述东垣之绪论,于伤寒证治十分详审。《四库全书提要》评此书云: “史称杲(东垣) 长于伤寒,而《会要》一书元好问实序之。今书已佚传,则杲之议论犹赖此以存其一二。”书前有至大元年自序,称其得师之不传之秘,旬储月积,浸就篇帙。上卷集论文三十六篇,对脏腑、病源以及仲景之法加以论述,收载张仲景伤寒论方证七十九则; 下卷载论文五十八篇,阐述经络、脉证等内容,对难解论说多附图解,并附录十六种杂证。书中对于伤寒六经证治尤为详细。论述尊经但并不拘泥于经,多有精僻独到之见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对研究东垣学说及古代医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元至大元年刻本、明成化二十年 (1484)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本、《四库全书》 本。

丹溪治法心要

作者: 朱震亨字数:9.30 万字、 更新:2022-07-07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明高宾校。八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嘉靖二十二年(1543)高氏校正重刊。约十六万四千字。卷一至卷六第九十,为内科诸疾。卷六第九十一至第百二十一,为目眼、口齿、痈疽、疮疡等诸疾。卷七,为妇人科。自经病至妇人杂病共十一条。卷八,为小儿科,自初生至杂方共二十四条。另附医案拾遗。共载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证百五十六种。每一病证皆标以序号,一条一病或一证,对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理论根据,诊治大法,立方遣药等,均指明要点,要言不繁。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多种病证与气、血、痰、郁有关。选方用药则先确立主方,而后视病因不同,分别予以加减。在治法上,提出很多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及独特见解。病证后多附有验案以证之。书中所论体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对临床颇有实用价值。高氏云:“《心法》言心而不言要,《医要》言要而不言心。此则曰心又曰要焉,虽一家之言互相出入,而此书之视二书,则尤精备焉”。故宜与《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等书互参。有宣统元年(1909)武林肖氏依明版铅印本,一九八五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作者: 赵道一字数:44.80 万字、 更新:2022-07-07

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搜之群书,考之经史,订之仙传,集录得道仙真事迹,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成此一书,以补《列仙传》、《神仙传》之缺失。又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简称《仙鉴续编》和《仙鉴后集》。盖以得辑历世上圣高仙真修实行之可纪者,以为方来证道真士之监戒,故名。神仙人物传说。正编五十三卷,计七百四十五人;续编五卷,计三十四人;后集六卷,计一百二十位女仙。共六十四卷,总八百九十九人。元赵道一编修。成书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续编和后集成书稍晚,当不早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此书在道教诸仙传中收录人物最多,网罗各种材料,详加考订,间注明引书出处,凡有异说者皆数说并存,是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神话小说史之重要材料。

读素问钞

作者: 滑寿字数:11.94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经类著作。元滑寿(1304—1386)撰。三卷。寿字伯仁,号樱生。河南许昌(一说襄阳)人。元初,因其祖父任官江南迁居仪真(江苏仪征)和浙江余姚。先后从师于王居中和高洞阳。博通经史,尤精于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研究造诣精深。撰有《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等。滑氏治学严谨,善于审证用药,尤长于针灸,考订经络俞穴较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认为医源于岐黄,不读《素问》不知病源,故取《素问》之精华,弃其糟粕,选录其主要内容,重订篇次,各以类从,分为脏象、经变、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十二类。最后附补遗一篇,并作了简要注释。钩玄提要,对后世医家有所影响,为研究《素问》之重要文献。程文杰曾评曰:“其删取之精,编辑之审,其功犹程朱二子之于四书也。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

平砂玉尺经

作者: 刘秉忠字数:2.9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元代刘秉忠著。刘伯温注解,该书主要讲述了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平砂玉尺经》一书以微妙、精细、不可思议的赋文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逐吉赋》论述消峰及其断言;《天机赋》是论述纳水及其断言。“三赋”的关系是:《逐吉赋》是《造微赋》测量峰砂风水好坏的操作尺度,《天机赋》是《造微赋》测量朝堂水吉凶的操作风水尺度。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对“三赋”进行论释。风水学中的峦头派、三合派褒奖《平砂玉尺经》一书“至精至深,尽泄地理玄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遵循“验者为真,不验者为假”的原则来学习。

活法机要

作者: 朱震亨字数:1.32 万字、 更新:2022-07-07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载有泄泻、厉风、破伤风、头风、雷头风、胎产、大头风、疟、热、眼、消渴、肿胀、疮疡、瘰疬、咳嗽、虚损、吐、心痛、疝等十九证,百十一方。以内科病证为主,兼有外、妇、眼科病证。每病前有简论,以述证治机理,次则视病因病机不同,而提出不同治法,选用相剂。如泄应方泻证,先分证候阴阳寒热,继则提出“宜补、宜泄、宜止、宜和”的治疗原则,后列不同方剂之组成、主治、用法。除选录前人常用方剂外,间有自制之方,方随证变,灵活变通。其论多宗刘完素火热为病居多的观点,故用药多主寒凉。持论言简意赅,方论皆备,对临床运用颇有参考价值。其撰者,有人持异议,认为非朱氏之作。有至大元年(1308)《济生拔粹》本,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局方发挥

作者: 朱震亨字数:1.50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一卷。元朱震亨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 (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药主治范围也有夸大之处,方中药物配伍也多于制方之法不合,而且多重用温补燥热之剂,失之过偏,因而根据该书中所存的重要问题列举三十一条,并逐一进行论述、解答,反对泥守旧说,提倡养阴、戒燥热的观点。指出 “病者一身血气有深浅,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态有苦乐,肌肤有厚薄,能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在适中”。必须辨证施治。其所论述,多结合其学术见解及临床治验案例加以发挥,着重阐发了作者主张滋阴降火法则的具体运用,是丹溪学派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颇著。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医局修补江阴朱元震刻本重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脉诀刊误

作者: 戴启宗字数:5.62 万字、 更新:2022-07-06

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脉象主病。下卷载内、妇、儿科诸病脉证与治疗。戴氏认为高阳生所撰 《脉诀》 内容虽较通俗,便于记诵,流传甚广,但语意不明,立义偏异,故以 《内经》和《难经》为理论根据,并参照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历代名医有关论述对《脉诀》 予以考订、辨妄,以正本源。明代医家徐春甫说: 戴氏“刊 《脉诀》 之误,辟邪说,正本源,诚有功于医旨也”。《四库全书总目》 说:“是书乃考证旧文,句句为辨原书伪妄,殆抉摘无遗,于脉学殊为有裨。”明汪机又取诸家脉书补其缺,正其讹,撰 《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崇祯六年(1633)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明目至宝

作者: 佚名字数:5.06 万字、 更新:2022-07-06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宝赋》。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并有图说;卷三~四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剂和灸法。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刻本。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作者: 李杲字数:1.29 万字、 更新:2022-07-06

诊法著作。元李杲撰。一卷。杲有《脾胃论》已著录。本书原题朱震亨撰,实为后人误题。成书于定宗三年(1248)。内容以指掌图说明脉象及其主病,对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常脉病脉、脉证治法等脉诀内容,进行解说,分析辨异。以图示脉,颇具特色。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先谦校刊《丹溪全书》本,一九三四年千顷堂书局刊本。


1 13 14 15 16 17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