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作者: 佚名字数:1.69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直释经文。论名者取本经所诠之义理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作者: 佚名字数:4.81 万字、 更新:2022-07-07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有二部:一为,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为无著所造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之注释书,与唐代义净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系同本异译。然无着别造有隋代达磨笈多所译之金刚般若论(又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二卷或三卷),故本书所注释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传为无著所造,恐系二者混淆之误传。

金刚般若论

作者: 佚名字数:1.54 万字、 更新:2022-07-07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简练。本论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但《高丽藏》、《金藏》等中原系藏经所收为二卷本。《崇宁藏》、《毗卢藏》、《碛砂藏》等南方系藏经所收为三卷本。前者逐段引用《金刚经》时只抄首尾经文,后者则抄录全文,故两者在形式上差距较大。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与《高丽藏》形态一致,为研究藏经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作者: 陈那字数:1.76 千字、 更新:2022-07-07

宋北印土沙门施謢译。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树菩萨所造颂。

大乘法苑义林章

作者: 窥基字数:20.66 万字、 更新:2022-07-07

凡七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九章,第一卷有总料简、五心、唯识义林、诸乘义林等四章。其中之总料简章为本书最精要之部分,系著者基于唯识之立场以简择佛陀一代以降之教说,略分五段:(一)教益有殊门,举出小乘异部与诸大乘教各别之利益。(二)时利差别门,先叙我国历来各家之判教,次述唯识宗三时教之说。(三)诠宗各异门,初举古来各宗立宗之不同,后诠法相之‘非有非空中道宗’之要义。(四)体性不同门,先示外道、小乘、大乘等之教体不同,复揭示唯识宗‘四重出体’之说。(五)得名悬隔门,为六合释之概说。第二卷有诸藏、十二分、断障、二谛等四章。第三卷有大种造色、五根、表无表等三章。第四卷有归敬、四食、六十二见、八解脱、二执等五章。第五卷有二十七贤圣、三科、极微、胜定果色、十因、五果、法处色等七章。第六卷有三宝、破魔罗、三慧、三轮等四章。第七卷有三身义林、佛土等二章。七卷本为现今所流行者,相传另有八卷三十三章之异本,系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诸空、十二观、三根等四章。本书之注释书较重要者有:义林章决择记(智周)、义林章补阙(慧沼)、义林章狮子吼章(基辨)、义林章纂注(普寂)等。

慈悲道场忏法

作者: 佚名字数:6.80 万字、 更新:2022-07-07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

慈悲水忏法

作者: 知玄字数:1.69 万字、 更新:2022-07-07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之助,殷重忏悔并以三昧水洗疮,疮乃愈。师为启后人忏悔之门,遂作本书。本书形式亦如其他忏法书,首先对诸佛菩萨归命,其次举忏悔文,对一切烦恼障、业障、四生六道之一切报障等忏悔终了,最后有发愿回向文。众生若依此忏法至诚忏罪,则可消释宿世冤业。此即后世盛传之‘水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作者: 澄观字数:73.0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凡六十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分十门,即:(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其中‘藏教所摄门’,载述菩提流支、鸠摩罗什、昙牟谶、慧远、印法师、刘虬、岌法师、真谛、慧观、惠光、吉藏、法云、智顗、元晓、慧苑等之判教理论,并阐释华严宗之小、始、终、顿、圆等五教判教学说,主张华严经属于圆教。其‘义理分齐门’,则广立门目,论理事无碍等教理。有关本书之撰著年代,依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载,始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成于贞元三年(787)。另据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十八载,则谓建中四年(783)起稿,历时四年乃成。本书之注疏有澄观自着之随疏演义钞九十卷、疏演义钞三十卷,及净源之疏注一二○卷、贤昱之略注经百卷等。

大华严经略策

作者: 澄观字数:1.30 万字、 更新:2022-07-07

简称《华严略策》。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分四十二条概述“八十华严”的经名、流传和翻译情况,及各会、处、品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华严宗的主要教义。每条均以四字为题,其下以问答形式展开。此书被认为是澄观《华严经疏》的节要之作。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作者: 宗密字数:8.24 万字、 更新:2022-07-07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二,故实为四卷。疏分十门分别:一别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权实对辨、四分齐幽深、五所被机宜、六能诠体性、七宗趣通别、八修证阶差、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在正释经文中又科为序、正说、流通三分。正宗分的十一问答又分为二,即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人”。疏后还附录《圭峰定慧禅师遥禀清凉国师书》一文。此书见载于宋《毗卢藏》、明《永乐南藏》、清《龙藏》等。《永乐南藏》作《大方广圆觉经略疏注》,《龙藏》作《圆觉经略疏》。


1 140 141 142 143 144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