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佛般泥洹经

作者: 佚名字数:2.55 万字、 更新:2022-07-07

佛教经典。西晋泰始五年(269)竺法护译(《开元录》误作帛法祖译)。二卷。内容与《长阿含》之《游行经》大同。此经为部派佛教“涅槃”说的一种,与大乘《大般涅槃经》不同。异译本有:《大般涅槃经》三卷,东晋法显译;《般泥洹经》二卷,失译人名(或作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本残一卷,《开元录》为之补全。因阿阇世王遣雨舍大臣,问伐越祇国事,佛为说七不衰法。大臣去后,为比丘说七七之法。次说四痛八戒之法,乃至受奈女供,展转游行,至双树间入灭,焚身起塔,结集经典。

放光般若经

作者: 佚名字数:23.4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全称《放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般若波罗蜜放光经》、《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佛教经典。西晋无罗叉、竺叔兰译。二十卷(或三十卷)。是《大般若经》第二会的异译。述记般若波罗蜜法及其功德,并劝众生修持之。共九十品,始《放光品》,终《嘱累品》,经名盖依初品而立。据《出三藏记集》卷七,本经系三国魏齐王甘露五年(260)由颍川朱士行入于阗抄得梵本九十六章六十万余言,后由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阳,至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始由于阗僧无罗叉执梵本,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完成。另有异译本: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奋迅王问经

作者: 佚名字数:2.10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等译,与《自在王菩萨经》同本

分别善恶报应经

作者: 佚名字数:9.58 千字、 更新:2022-07-07

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

方广大庄严经

作者: 佚名字数:10.68 万字、 更新:2022-07-07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为众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法苑珠林

作者: 道世字数:121.96 万字、 更新:2022-07-07

佛教类书。道世撰,100卷。自宋以后开始入藏。宋、元、明、清各藏皆录为100卷。但嘉兴藏为120卷。道世,中国唐代僧人。俗姓韩,字玄恽。原藉伊阙(今河南洛阳),迁居京兆(今西安市)。12岁时,在青龙寺出家,“律宗研核,书籍钻寻”。曾受朝庭徵召,准备参与玄奘译经,后又召入西明寺,与道宣律师同伍,因之受人尊敬,称“人莫我及,道望芬然”。主要著作还有《善恶业报》、《信福论》、《大小乘禅门观》、《受戒仪礼》等10部153卷。他“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蔔,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总100篇,勒成10帙”。以《动量篇》始,《传记篇》尾。每篇记述1个主题,篇下又分小部,总计668部。内容涉及了佛教教义、信仰、经论、戒律、神异、感通、人物、寺塔、供养、僧侣、居士、呗赞,和儒道的君臣、修身、忠孝、交友、富贵、贫贱、诤讼、谋略,以及祭祠、占相、渔猎、园果、杂耍等方面内容。篇末附有《感应录》,以证其说。全书夹叙夹议,引用书籍达400余种,其中佛教外典籍140余种。所引书名都详加标示,非耳闻目睹的事情,也要注明何人所说,表示言之有据,决非虚构。该书使许多已佚的著作,都在里面保存了若干条,故史料价值极高。又由于其分门别类,便于找寻,为学者重视和利用。

法句譬喻经

作者: 佚名字数:4.83 万字、 更新:2022-07-07

《法句本末经》、《法喻经》、《法喻法》。印度小乘佛教经典。西晋法炬、法立共译。四卷。以一偈颂配一小段故事的形式,阐发偈颂所要说明的佛教道理。全经共三十九品,每品中故事多少不一,共计六十八个。这些譬喻故事不少颇具文学色彩和训世意义。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法句经

作者: 佚名字数:1.8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又名《法句集经》、《法句集》、《昙钵经》、《昙钵集》、《法集要颂经》等。佛教经典。古印度法救撰,1卷。中译本有古代葛氏、竺得炎、支谦、法炬、法立、僧伽跋澄、佛念,天息灾等人古汉语译本,现代有法舫、了参等人现代汉语译本。各译本篇章不同,有900偈、700偈、500偈,1000章等多种形式。其中吴时支谦译2卷,39品,752偈本和宋时天息灾译4卷本较为通行。巴利佛典里此经收入阿含《小部》第2卷,共26品,423偈。法救(Dharmatrata 约1世纪),据《大毗婆沙论》卷1说:“佛去世后,大德法救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所以本经实际上是法救从各派佛典里“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支谦《法句偈序》)而纂集的。本经主要收录了有关佛教道德的格言,阐述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遵循的佛教道德标准。主张佛教徒要抛弃世俗的烦恼欲望,潜心诵读经典,守戒行律,追求佛教智慧,趣向涅槃解脱境界。在古印度,它通常被作为佛教初学者入门读物。支谦称其“此乃始进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本经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里影响甚大,为佛教徒和学者必读书,以此作为道德指南和思想理论基础。每个出家人首先要熟读此经,受戒之前要求背出全部偈文,不然就不能受戒。本经文辞优美,韵律娴熟,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是一部优秀的巴利佛教文学古典著作,在巴利佛教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

发觉净心经

作者: 佚名字数:1.32 万字、 更新:2022-07-07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即《大宝积经》第二十五发胜志乐会异译

度世品经

作者: 佚名字数:6.52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六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离世间品之异译。度即离之义也。即《八十华严》离世间品。而末后有一段与如来问答。乃大本中所无。


1 12 13 14 15 16 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