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船山思问录

作者: 王夫之字数:3.74 万字、 更新:2022-07-06

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首选。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

耻言

作者: 徐祯稷字数:1.32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卷,清徐祯稷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扶山房重刻本一册山大。本书是《儒林宝训丛书》之一,收录了前人撰写的山居琐记。以帮助读者了解儒家先哲箴言语录的概貌,领略历代儒生学士奇言妙语的风采,汲取中华仁人志士劝世化俗言论的思想精华。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够与千古圣贤共赴心灵之约,找到自己终身奉行的人生格言。

孟子师说

作者: 黄宗羲字数:4.03 万字、 更新:2022-07-06

《孟子》研究著作。明末清初黄宗羲撰,一卷。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南明弘光朝覆亡后,曾纠集里中弟子数百人,从鲁王抗清,号“世忠营”。失败后奉母返里,主讲证人书院,绝意仕进。是书系述论其师刘宗周关于《孟子》学说之宗旨的著作。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学者称念台先生,又称蕺山先生。浙江江阴(今绍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性鲠直,天启时得罪魏忠贤,削籍;崇祯时又指责思宗过失,两次被斥为民。明亡,绝食死。宗羲以其师刘宗周于《论语》有《学案》,于《大学》有《统义》,于《中庸》有《慎独》,独于《孟子》无成书,乃述其平日所闻,潜心读其师书之所得,著为《孟子师说》,以补所未备。宗周之学,标举“慎独”为宗,而大旨渊源,以阳明之说为本,故宗羲所述,仍多阐发“良知”之旨。然于“滕文公为世子章”,力辟沈作喆语辨无善无恶之非,于“居下位章”,力辟王畿语辨性亦空寂、随物善恶之说,则亦不尽从姚江学派。其议论,大都按诸实际,推究事理,不为空疏无用之谈,略其偏驳而取其明切,于学者甚有裨益。宗羲对其师后世蒙受毁伤甚为愤慨,谓“毁誉失真,孟子虽为一时言之,而后世大抵皆然。如程朱门人尽有庸下而无不多誉,象山阳明至今毁者不已。至于青史,其淆弥甚。人言盖棺论定,君子之论定,毁誉之论未始有定也”。有《四库全书》本。

四书讲义困勉录

作者: 陆陇其字数:22.06 万字、 更新:2022-07-06

清陆陇其为补充朱熹《四书集注》而辑录的明以后各家《四书》解说。共37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20卷,《孟子》14卷。陇其“一生心力毕萃于孔、曾、思、孟之书” ,“其于《四书》义蕴如食充饥,如衣御寒,穷年矻矻,无异经生举业时” (彭定求序) 。他十分推崇朱熹学说,而与王阳明学说势同水火。此书辑录明万历以后各家《四书》解说,实际成为朱熹《四书集注》的补注。创始于顺治戊戍(1658),未成而陆陇其去世。后由族人陆公穋缮写编次,由门人席永恂等刊析。陆陇其笃信朱熹之学,书中荟粹群言,一一别择,一切支离影响之谈,刊除略尽。

乡党图考

作者: 江永字数:7.61 万字、 更新:2022-07-06

清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共10卷。江永之学远承朱熹 “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子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斥为僭妄也有所不辞。他痛惜经学研究中 “著述家得其大者,遗其细,如宫室、衣服、饮食、器用皆未暇数之” ,因此 “辑 《乡党图考》10卷,自圣迹至一名一物必稽诸经传,根诸注疏,讨论源流,参证得失,宜作图谱者绘图彰之,界画表之。” (《自序》) 第1卷为图谱,记孔子先世及纪年与制度名物; 第2卷为圣迹,随事考核,以归实录; 朝聘1卷,评考其始末;宫室为1卷,以朱熹《仪礼释宫》为依据; 衣服分上下2卷,考证详细; 饮食1卷; 器用1卷,详考车舆制度; 容貌、杂典各1卷。“诸制度不必皆《乡党》所有,事有相关亦兼考之” ,“是书引经稽典以注疏为主,后儒之说附之。注疏有未当,乃参考而明辨之” (《例言》) 。有潜德堂刊本、《四库全书》本。

四书逸笺

作者: 程大中字数:2.24 万字、 更新:2022-07-06

注释书。清程大中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6卷。采集诸书之文与四书相发明,如朱熹《四书集注》已引用但语有舛误,或《集注》偶有疏漏而需参订,都以前代典籍、注疏补正,——笺其出处。《集注》与前人之注大同小异之处增补辨析,沟通训释意义。包括《论语》二卷,《大学》、《中庸》一卷,《孟子》二卷,四书人物遗事、杂记一卷。为作者博览有关四书的疏笺,采辑诸家注疏和经、史、子、集内与四书相发明,或者是《集注》所引有舛误,或者《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者、逐一笺其出处。如释《论语》中“孔子在陈”问题,指出:“《荀子》: 孔子厄于陈蔡,居桑落之下。杨倞注: 九月时也。人知孔子在陈之年,而不知为九月,此可补书传所未备。”

四书賸言

作者: 毛奇龄字数:4.08 万字、 更新:2022-07-06

《四书賸[shèng]言》明清之际毛奇龄撰。四卷。是毛奇龄杂编四书之语,由子侄、门人辑录而成。前二卷为门生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其书属语录之类,随时杂记,随文杂录,不以经文次序为先后,亦不以四书分编,每卷目录各称《论语》若干条,《大学》若干条,《中庸》若干条。毛氏说经善考证,喜辩论,往往以经典助其驳诘。考核事实,征引训诂,颇多精核,但亦有相互抵牾矛盾之处。另有《四书賸言补》二卷,亦为门人所辑。有西河合集本、四库全书本、阮元经解本等。

四书劄记

作者: 杨名时字数:2.16 万字、 更新:2022-07-06

清杨名时撰。共四卷。即《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各一卷。系作者读四书的笔记。编次上一反常例,先论语后中庸。首先指出“修身”的含义很广,然其功即已尽于“诚意”之中。时人对诚意有两种解释:“一是用力为善去恶,以实其好恶之意;一是意所发有善恶,须使为善之意,真诚无伪而不杂于恶。”(卷一)他赞同第一种解释,认为:“观诚意章注,则当以前说为主,盖能实其好恶之意,则发念之诚而无伪已该其中矣。”(同上)对于朱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推崇孔子,将孔子和尧舜齐称为至圣:“尧舜孔子自是性之至圣,天纵之云恰得至圣分量。”(卷二)但又认为圣人是可以学习的:“夫子实是天纵神奇,然实无神奇,人人可学。”关键在于“其要只在行之以一……好学力行,知耻为之弗措。”(同上)认为孔子虽不像尧舜“得位”,但“教泽及于天下后世,是孔子之位育也”(卷三)。称孔子是万世师表,“孔子知天知人,故其言行足为世道、世法、世则,远有望而近不见厌也”。有《杨氏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常语笔存

作者: 汤斌字数:3.04 千字、 更新:2022-07-06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为常用通行之言论。书后附有作者之子汤傅作的跋语,此书收在《汤子遗书》内。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大学古本说

作者: 李光地字数:7.25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读论语札记二卷。读孟子札记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清代理学家,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学博而精,尤深入《易》。著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古乐经》、《大学古本说》、《中庸余论》、《朱子语类四纂》等。其《大学》用古本,后有自记,称读朱子之书五十年,凡如《易》之卜筮、《诗》之雅郑、周子(敦颐)无极之旨、邵子(雍)先天之传,皆能灼然不惑,老而愈坚。但对朱子所解《大学》不能心通默契,于是查检旧籍,寻逐经义,认为“知本诚身二义,尤为《大学》枢要所有”。其《中庸》不用朱熹本,亦不用郑注古本,分为十二章。《余论》一卷,阐发精义尤多。《论语》、《孟子》则随其所见即札记之,但举经文首句,标曰某章,其无所诠解者则并其章目不存。李氏之说不拘于门户之见,于程、朱之说颇有出入,也并不一尊王学,当取则取,当弃则弃,表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四库全书》底本为福建巡抚采进本。


1 127 128 129 130 131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