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山谷集诗注

作者: 黄庭坚字数:48.02 万字、 更新:2022-10-19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容,字公仪,号芗室居士,官至太中大夫,著《山谷外集诗注》。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著《山谷别集诗注》。三家注文之意,不在于字句之细琐,而在于考核出处、时事,使读知其岁月而详其遭际,以推求作诗之本旨,故于考订行藏,证明时事所得较多。而山谷诗工于用典,剪裁鎔铸,点化无痕,注未必尽得所出。有《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谢启昆辑《外集补》四卷,《别集补》一卷。另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木活字)本,无谢氏补五卷。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作者: 张次溪字数:63.59 万字、 更新:2022-10-19

戏曲论著汇编。张江裁(次溪)编。正续两编,1934.年正编收入“双肇楼丛书”,由北平邃雅斋书店排印出版,收吴元长《燕兰小谱》、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等戏曲论著、史料三十八种。续编收冒广生《云郎小史》等戏曲论著、史料十三种,1937年由北平松筠阁书店排印出版。全书蒐集广博,拾遗补阙,共辑录清代有关戏曲著述五十一种,对当时的戏曲演出活动、班社沿革、名优传略,乃至梨园掌故搜罗备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上起《燕兰小谱》,下迄编者本人的《燕归来簃随笔》,历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以及民国初年,大体上反映了二百馀年间北京戏曲活动的历史面貌,是一部重要的清代戏曲演出史料的汇编。书前有顾颉刚、郑振铎等的序九篇,赵元礼等的题辞数篇及编者所撰的“著者事略”。

霓裳续谱

作者: 王廷绍字数:10.27 万字、 更新:2022-10-19

俗曲总集。清王廷绍编。八卷。卷一收《西调》七十九曲,卷二收《西调》七十七曲,卷三收《西调》五十八曲,卷四收杂曲一百四十三曲,卷五收杂曲二十八曲,卷六收杂曲八十六曲,卷七收杂曲六十八曲,卷八收杂曲八十二曲。所收曲调有《西调》、《南叠落》、《一江风》、《寄生草》、《黄沥调》、《剪靛花》、《岔曲》、《银纽丝》、《粉红莲》、《叠落金钱》、《马头调》、《扬州歌》、《玉沟调》、《北河调》、《隶津调》、《重重续》、《倒搬桨》、《劈破玉》、《打枣竿》、《秧歌》、《莲花落》、《弹黄调》、《盘香调》、《边关调》、《两句半》、《倒番调》、《秦吹腔花柳歌》等约三十种。附《万寿庆典》联曲体曲词二十一曲。内容、题材广泛,有据戏曲改编的故事,有情歌,有描写民风民俗之作。内《岔曲》已分《平岔》、《起字岔》、《慢岔》、《西岔》、《数岔》等名目。有乾隆六十年(1795)王廷绍序,谓此书曲词系据三和堂曲师颜自德所习唱而觅人抄写之本,由王氏编订而成。另有盛安序。有乾隆六十年集贤堂初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线装排印本,收入《明清民歌时调丛书》行世,前有1959年赵景深序。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重印,与《挂枝儿》、《山歌》、《夹竹桃》、《白雪遗音》合订为《明清民歌时调集》。

木皮散人鼓词

作者: 贾凫西字数:8.26 千字、 更新:2022-10-19

鼓词作品。清贾应宠作。有多种版本传世。主要有卢氏慎始斋精刻本《木皮词》、北平中华印书局铅印本《木皮鼓词》、昌平赵氏藏刘阶平编印本《木皮词》、光绪三十三年(1907)叶氏观古堂刊《双楳景闇丛书》本《木皮散人鼓词》、清末石印本《江湖鼓词》、宣统二年(1910)上海章福记石印本《绘图警世钟》、潍县和记印刷局铅印本《木皮子传》、自笑轩主人校订童友社石印本《木皮子传》、民国二年(1913)瞰地楼书社石印本《木皮子传》、嘉庆间传抄本《木皮子传》,文字内容多有不同。1982年齐鲁书社排印关德栋、周中明《贾凫西木皮词校注》,即以卢氏本为底本,校以上述其他各本而成。前为《历代史略鼓词》,凡开场致语、引子、正传、尾声四部分,后为《太师挚适齐全章》鼓词,附录传记、序跋及贾应宠所著《澹圃诗草》,为今传最佳本。

南曲入声客问

作者: 毛先舒字数:4.20 千字、 更新:2022-10-16

昆曲声韵论著。清毛先舒撰。最初收入康熙年间张潮所辑的《昭代丛书》中,今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集排印本。全文仅三千多字,是补述作者所著《南曲正韵》未尽之言,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谈昆曲的歌唱。该文专门探讨了南曲歌唱中入声字之唱法。北曲入声字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南曲仍有入声字,理论上可以押韵,但实际上在歌唱时,都将入声字按平、上、去三声发音。这样似乎给人们这样一个看法:南北曲唱法无别。而客观上又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对此现象,文中剖析道:北曲入声乃“音变腔不变”,而南曲入声则“腔变音不变”。因为北方语音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故称“音变”,而南方语音中仍有入声字存在,歌唱时须出字即断,不好作腔,而断后仍需以三声作腔,故称“腔变”。这就是南北曲的主要不同之处,也是南曲不能“派入三声”的原因。毛先舒主张用单押之法,使之随谱变腔。他所提出的方法,对当时歌坛上如何处理南曲入声的纠纷,颇有参考价值。

梨园原

作者: 黄旛绰字数:7.35 千字、 更新:2022-10-16

戏曲表演专著。清黄旛绰等著。清乾嘉年间,一位名为黄旛绰的老艺人,汇集他平生表演所学所得,著成一书名为《明心鉴》,后经其友人胥园居士庄肇奎增补了一些考证,改名为《梨园原》,1819年玉成其序。仅有抄本,原稿因保存不善,颇有伤损。道光年间,黄旛绰的弟子俞维琛、龚瑞丰得此残稿,托友人秋泉居士叶元清代为修订,并增补了他们二人的表演心得,于1829年序其原委,并以抄本流行于世。1917年梦菊居士汇辑了上述两个抄本,再次加以修订,并首次以铅印出版。后上海出版的两种石印本(附于《梨园大全》内)和北京中华印字馆出版的铅印本,(附于《老狼讨封》内)都是根据梦菊居士本重印的。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收录了此书。《梨园原》是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部论述表演艺术的专著,是研究明末清初到乾隆嘉庆年间昆山腔表演艺术的重要资料。本书首先追溯了戏统源流、行当始末、角色分类和鼓板乐式,然后陈述了“艺病十种”、“曲白六要”、“身段八要”,提出了“凡男女角色,既妆何等人,即当作何等人自居。喜、怒、哀、乐、离、合、悲、欢,皆须出于己衷,则能使看者触目动情,始为现身说法”,以及“面状中生”、 “按情行腔”、 “势贵如真”等创作原则,并主张演员应严格要求自己,“镜中影”, “无虚日”,持之以恒地每天坚持练习。这些论述都是十分宝贵的舞台经验。

西塍集

作者: 宋伯仁字数:4.68 千字、 更新:2022-10-16

诗别集。南宋宋伯仁(约1235年前后在世)撰。一卷。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一作广平人。善画梅,作《梅花喜神谱》上下卷,后系以诗,形神毕肖。嘉熙中,为盐运司属官。多与高九万、孙季蕃唱和。有《雪岩吟草》、《波渔隐词》。嘉熙元年(1237),寓京酷热,侨居西马塍,故以“西塍”名集。此集收诗近百首。作者属江湖派中人。自序称“随口应声, 高下精粗,狂无节制,低昂疾徐,因势而出,虽欲强之而不可”。有《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本,《宋人集》本(甲编)增续稿一卷。

西曹秋思

作者: 黄道周字数:1.88 万字、 更新:2022-10-16

一卷。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黄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著有 《易象正》、董养河生平履迹待考。著有 《罗溪阁诗》。叶廷秀字谦斋,山东濮州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事迹附见《明史·黄道周传》。此编皆七言律诗,依上下平韵各为三十首。董养河子师吉随侍狱中,合而编。前有叶廷秀小引,后有师吉跋。考《明史·黄道周本传》,道周以劾杨嗣昌贬为江西按察使照磨。久之,江西巡抚解学龙荐所部官,推奖道周备至。但大学士魏照乘,则恶道周,拟旨责学龙滥荐。帝发怒,立逮二人下刑部狱,并究党羽。牵连工部司务董养河等,户部主事叶廷秀救之,皆系狱。道周照磨之贬在崇祯十一年 (1638)。后之系狱,史不言何年。现以此编跋语考之,当在崇祯十四年 (1641)。有梁上国家藏本。

午溪集

作者: 陈镒字数:3.07 万字、 更新:2022-10-16

元诗别集。10卷。陈镒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镒曾筑室于午溪之上,并题名为“绿猗堂”,故将诗集题作《午溪集》。本集的传本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几种清抄善本。卷首为元至正二年(1342)黄溍序,至正三年张翥序,孙炎序,孔旸序,至正十六年刘基序。据《四库全书总目》介绍,卷首还应有刘基、孔旸手柬各1通,但今本未收。卷1—2为五言古诗,卷3—4为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卷5为七言古诗,卷6—8为七言律诗,卷9—10为七言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曾引刘基书信中的意见,批评道:“今观其集,诚不无稍伤冗蔓,尚少简汰,则基言为能中其病。”陈镒诗篇显然受到晚唐影响,风骨纤弱。但统观全集,清辞丽句仍然时时可见。集中应酬之作较多,水平较低,语意多有重复之处,在很大程序上降低了《午溪集》的艺术水准。

学诗百法

作者: 刘坡公字数:3.99 万字、 更新:2022-10-16

近人刘坡公撰,根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复印。《学诗百法》这本书专为学诗的人指示门径,从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方面入手,按五七言古体、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诗歌创作划分为炼字、造句、属对、押韵,以及起、承、转、合等百种方法,每种方法都结合具体例证,特别是唐诗中的代表性诗篇进行剖析和指导,实用价值极强。初学诗者读此书,可获举一反三之效。


1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