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作者: 丹波元坚字数:6.03 万字、 更新:2022-07-07

《金匮要略》研究性著作。又名《金匮要略述义》、《金匮述义》。3卷。日本丹波元坚(亦柔)撰于1894年。作者此编,意在补充其父丹波元简《金匮要略辑义》采辑《金匮》各家注文在阐释仲景原文精义方面间有缺漏或不足之处。元坚采撷诸家方论、扩充经旨予以诠解。此书以段落分注,补充了周扬俊《金匮要略二注》、朱光被《金匮要略正义》以及日本稻叶元熙、丹波元胤等诸家的观点,旁及其他汉方医学及本草学著作,结合元坚个人的见解、心得予以发挥。所写按语旁征博引,繁简合宜,是一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的重要补充读物。现存《聿修堂医学丛书》本等刊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作者: 丹波元简字数:21.44 万字、 更新:2022-07-07

《金匮要略》注本。简称《金匮要略辑义》。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魏荔彤及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书之注文,结合个人学习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较为精详可取。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若干切于临床实用之效方,对读者颇有启发、借鉴价值。此书为丹波氏《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亦被编入《皇汉医学丛书》,另有多种单行本及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金匮翼

作者: 尤怡字数:12.57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疸、消渴、水气、胀满积聚;卷五为头项、背臂、眩晕、耳、鼻、口、舌、齿、咽;卷六为心痛、胃脘痛、腹痛、胺胁痛、四肢痛、肿颤振、脚气、痺症;卷七咳、喘、呕吐、泄、痢;卷八为梦遗、癃闭、淋症、痧证等,共列四十八门。书中自辑杂病证治,各门有总论,然后分述各种证候和治法,辨表里虚实,补泻温凉之用,后附按语。于繁重诸证,详分治法,列为子目。如中风门有卒中八法;痰饮门分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失血门分风热、郁热、蓄热、气逆、劳伤、阳虚、伤胃八法;噎膈门分痰膈、血膈、气膈、虫膈四法;虚劳门分营卫不足、肺劳、心劳、肾劳、肝劳、风劳、热劳、干血劳、传户劳九法;发热门分劳倦、火郁、血虚、阳浮、痰积、瘀血、骨蒸、食积、酒毒八法等。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明,选方切于实用。所载诸方,自 《金匮》以外;兼采古今名医之方,精选慎取,分录条下,使读者随证求方,不致盲目施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说:评其证候析其治法,表里虚实之辨,温凉补泻之用,开卷了然,如指掌焉,足补《金匮要略》之所未备,实能羽翼 《金匮》。尤氏不存门户之见,间采宋、金以后诸家之说,繁简适中,不芜不漏。可供临床参考。有嘉庆十八年(1813)吴门徐氏心太平轩藏版赵亮彩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医经原旨

作者: 薛雪字数:27.26 万字、 更新:2022-07-07

六卷。清薛雪 (1681—1770)撰。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山人。吴县 (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博学多才,工诗文,擅绘画,因母病钻研医学,博览医书,精于医术,与当时名医叶天士齐名,为吴县两大医家。薛氏深研《内经》,颇有心得,临床经验丰富,善治湿热病。著有《湿热条辨》、《一瓢诗话》等书。此书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是对《内经》部分原文进行分类并注释。共分为九类,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象、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分类多取张介宾 《类经》之说,而有所删并。因针灸之法另有专书,故此涉及内容甚少。注释上于诸家之说广集约取,采张志聪之说为多,对其义理未尽者,又参加己义加以申说,旨在推求《内经》之意蕴,故名。其分类及选文虽不若李中梓 《内经知要》简要精当,然对若干条文的注释、阐发,确有独到之处。其疾病一类,居全书之半,发挥最详。于注释经文之外,薛氏往往综论历代医家诸证治法,经义合与不合,为之折衷。此书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可供学习、研究 《内经》参考之用。张介宾《内经》和陈念祖《灵素集要》,所引经文皆著其篇目,此书则不然,是为一失。有乾隆十九年(1754)薛氏扫叶山庄刻本,清宁郡简香斋藏版本,1928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金匮玉函经二注

作者: 周扬俊字数:12.20 万字、 更新:2022-07-07

《金匮要略》注本。22卷。元赵良仁(以德)衍义,清周扬俊(禹载)补注。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周氏于《金匮》注本中,尤服膺于赵氏《金匮要略衍义》,赞誉其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因未见刊本传世,而周氏所见之传本,又有遗编、缺注等情况,遂予补注。注文较为详明,立论多采喻嘉言之学术见解予以融会,并结合《内经》等典籍多所阐论发挥。由于此书以赵书为蓝本,另增周注,故名“二注”。周氏亦以原《金匮》整理本23~25卷,“俱有方无论”,故遵赵氏原编而未予注释。其学术指导思想,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 “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此论反映了周氏此编具有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种清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

眉寿堂方案选存

作者: 叶桂字数:4.01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案著作。二卷。清·叶桂撰,郭维浚编。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温、时疠、暑、燥、寒、冬温、疟疾等各类时症;下卷记述妇、儿、痘疹、外科。每类病证之医案均重点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辨析疑似之证,掌握各类疾病治法。其中妇科治案记述尤详。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

难经正义

作者: 叶霖字数:8.24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经类著作。清叶霖撰。六卷。霖字子雨,江苏扬州人。著名医家。撰有《脉说》、《伏气解》、《痧疹辑要》等。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叶氏认为《难经》“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谨考经文,寻其意旨,旁采群籍,资为左证”,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5)撰成此书。卷一为一至二十二难,卷二为二十三至二十九难,卷三为三十至四十七难,卷四为四十八至六十一难,卷五为六十二至六十八难,卷六为六十九至八十一难。对脉学、经络、脏腑、疾病、俞穴以及针法进行论述。书中注释《难经》,兼采诸家学说,以《内经》原文予以对照排比,诠释发挥,若注疏后意犹未尽者,则以按语形式,阐述己见。注释较为精切,考证详审、分析全面、说理透彻。为研究《难经》的重要文献。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八一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内经博议

作者: 罗美字数:6.66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经类著作。清罗美撰。四卷。美字淡生,号东逸,新安 (江苏新沂) 人。自幼酷爱医学,对《内经》、《难经》、《伤寒论》 颇有研究,撰有 《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名医方论》 等。本书系罗氏综合《内经》 中主要内容所撰论文集,刊于康熙十四年 (1675)。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末附“张子和九气感疾论”、“缪仲淳阴阳脏腑虚实论治”。根据《内经》 原文,参照各家注释,融以自己心得,阐述 《内经》 奥义,发前人所未发。可供研究 《内经》 参考。有《珍本医书集成》 本。

难经经释

作者: 徐大椿字数:3.75 万字、 更新:2022-07-07

医经研究著作。2卷。清代除大椿撰,成书于1727年。上卷,载1~29难; 下卷,载30~81难。本书的特点是以“经”释“经”。徐氏认为:《难经》非经也,以《灵枢》《素问》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又认为自汉以来,《内经》 已呈各偏一道的发展,“唯《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昌其义,圣学之传惟此得其宗。”所以,他对《难经》 的注释方法是常以《内经》为证。他以《内经》诠释《难经》,使两书之论互相参照,籍以阐发《难经》的蕴义,并且于中抒发己见,这种诠释作法给学者以启迪。他在阐释中,能以较为公允的态度承认《难经》中有与《内经》不同的“殊法异议”,而是《难经》“别有师承”,因此,又不简单地全用《内经》来否定《难经》的论述。这种相互参照、溯本求源的注释方法和态度是可取的,他所做的一些“按语”很有启发性。现存最早版本为清雍正五年丁未 (1727) 徐氏洄溪草堂精刻本。有《徐氏医书诸种》本 (1764) 诸种。

灵素节注类编

作者: 章楠字数:26.06 万字、 更新:2022-07-07

《灵素节注类编》成书于清道光十四年,为章虚谷多年潜心研究《内经》所著。作为对《内经》进 行节取注解、分类编辑的重要著作之一,不拘泥于古人,注解详尽,启迪后学,备受后世推崇。通过与 《内经知要》对比得出章虚谷多以临床实践体会对经文进行注释论述,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


1 109 110 111 112 113 269